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险业发展.ppt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险业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险业发展.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险业发展,保险职业学院宋安顺 博士手机,2023/8/26,2,开篇:从“转变”说起,生活需要转变,经营需要转变,转变无处不在,2023/8/26,3,从乞丐的变迁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开篇:从“转变”说起,2023/8/26,4,课程内容,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 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保险业发展,2023/8/26,5,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 加,一般以GDP、GNP来表示。,经济发展:指人均福利的增长过程,它不仅包含国民财富量的增加和经济机体的
2、扩张,而且还包含着满足基本需要、提高人类尊严、扩大选择自由的质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变、生态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的变化和提升等,经济发展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发展的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更强调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2023/8/26,6,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狭隘增长主义,如果将经济增长本身作为目的,片面追求GDP增长,就形成了“狭隘增长主义”。狭隘增长主义对经济增长数字的关心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心,对“物”的注意超过了对“人”的注意。,狭隘
3、增长主义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实际上,GDP只是一个营业额,如同马克思所讲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样,我们不仅要看GDP的数量,而且要看GDP的质量,还要看GDP的物质构成。,狭隘增长主义简单追求增长,使社会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由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对GDP的增长是正效应,重复建设、形象工程、市长项目、产能过剩都成为增加GDP总量的来源,如此循环往复,不仅可以增加GDP,实现表面上的经济增长。,2023/8/26,7,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狭隘增长主义,狭隘增长主义,势必会造成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分离,难以有效地解决公平分配问题,难以有效地
4、解决民生问题。,一旦把增长作为目的,分配自然会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转移,政府和企业可以用其所得继续投资,继续促进增长,继续生产更多的产品,致使居民收入有限,直接制约了内在的消费需求。在国家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一定会偏向生产性投资,而不是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投资,因为这样的投资格局有利于继续增长。,在狭隘增长主义思想的主导之下,尽管基础建设投资的边际效用已经递减,尽管在这种情况下转而投资民生会产生更大的效用,但在实践中却难有这种理想的结果。在特有的行政模式从属下,狭隘增长主义会诱发官员说假话,不择手段地制造,制造亮点工程,然后是升官,留下的则是债务和过度建设的半截子工程。,2023/8/2
5、6,8,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背景,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前苏联在实施了赶超美国计划多年后发现,虽然他们的增长速度比西方国家要快得多,但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提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就明确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
6、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23/8/26,9,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背景,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04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提出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提法上的变化,而是对于促进由原来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是一个更加清晰的导向。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对国际经
7、验教训的合理借鉴。,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九五”期间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23/8/26,10,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经济增长(发展)的阶段不同,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内容就不同。,“八五”时期,商品短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是解决供求矛盾问题,经济增长更多的是外延型增长。(外延型指经济增长依靠增加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来实现,增加投资、多办企业、增加设备来进行;内涵型指经济增长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依靠技术进步、设备更新、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来实现),“九五”时期,我国短缺矛
8、盾消除,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多的是着眼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粗放型指单纯追求数量而不顾效益和质量,盲目投资、盲目扩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型指注重效益、节约资源、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2023/8/26,11,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其特殊内涵。,其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味着要由高投入、低效率的增长模式,转向低投入、高效率的增长模式。,其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味着产业结构由低层次的结构,转向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轻型化的结构。按照国
9、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三次产业发展的逻辑次序为: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产业结构越来越轻型化,越来越服务化。,其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味着要实现由不计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转到向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其四,经济发展方式要使经济增长由大起大落的“雷电型”,转向缓起缓落的“流线型”。,其五,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2023/8/26,12,课程内容,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背景 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保险业发展,2023/8/26,13,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保险业发展方
10、式提法的变化,2004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做大做强保险业,2005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报告题目: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保险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报告题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型行业,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2007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报告题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报告题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保险工作新局面,2009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报告题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2010年,保险业情况通报会报告题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保险业平稳较快发展,20
11、23/8/26,14,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保险业增长与保险业发展的区别,保险业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产业收入与资产总量的增加,一般以保险费收入和资产总额来表示。,保险业发展除了包括保险业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保险产品结构的转变、行业形象、风险管理服务、保险保障服务和履行社会责任等项内容的变化和提升等,保险业发展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险业增长是个传统观念,重在追求保险费总量扩张、增长速度和投入产出效率。,保险业发展的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不仅重视保险业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更强调保险业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协调性是指保险业发展的各种要素的作用要有机
12、整合,供求总量和结构要平衡合理,产需衔接连贯密切;可持续性是指保险业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共享性是指保险业发展的成果应当惠及国家和人民。,2023/8/26,15,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原保费收入与保险资产总额增长率变动情况,2023/8/26,16,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原保费收入与保险资产总额绝对数变动情况,2023/8/26,17,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保险业地位上升但差距还较大 2008,中国在世界保险业的位置 全球保险费收入42,697亿美元,美国占29.06%,中国占3.3%.,2023/8/26,18,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中国保险业落后于国家经济
13、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总量稳居全球前三,而且正在向全球前两位迈进。,中国保险业成长迅速,从1980年的全球排名77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6位。但是,如果同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相比,存在严重错位。按照全球2008年GDP总量排名,排在第四、五位的英国和法国的经济总量不到中国的80%。保险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中国保险业的理论排名应当位于全球前四位。,2023/8/26,19,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2008,全球寿险业前十位国家和地区,2023/8/26,20,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中国寿险业落后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人寿保险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和人口总量存在正相关的
14、关系。根据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内地的亿万富翁总数在2009超过50万人,位居全球第4位。,按照2008年中国统计人口13.5亿计算,英国和法国的人口总量仅为中国的9.2%,加上中国在2009年全球奢侈品消费排名位居日本和美国之后和百万富翁数量增加因素,中国寿险业保险费收入在理论上应当是全球第4位。,中国当年寿险业保费收入不到英国和法国总和的80%;虽然中国寿险业在全球排名第6位,而人口总量仅为中国内地1.7%的台湾省寿险业保险费收入为全球第9位,仅落后于中国内地三个位次。,2023/8/26,21,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2008,全球非寿险业前十位国家和地区,2023/8/26,22,二、
15、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中国非寿险业落后于社会财富增长速度,非寿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财富总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非寿险业主要由各类财产保险业务构成,财产保险业务收入与经济和社会财富总量存在密切关系。,2008年,中国非寿险业为全球第10位,排在中国前面的有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北爱尔兰、意大利、加拿大和西班牙,其中以农牧业为主的北爱尔兰当年GDP总量仅为我国的7.5%,加拿大和西班牙的GDP总量之和不及我国的一半,综合考评北爱尔兰、意大利、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社会财富总量,中国非寿险业的理论排名应当为全球第六位。,2023/8/26,23,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中国保险业2009年基
16、本情况,2009年,保险业总资产40,634.75亿元,净资产3,904.6亿元,2009年,原保险费收入11,137亿,同比增长13.83%。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876亿,同比增长23.06%;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亿,同比增长10.93%;人身险保费中:寿险占90.27%,健康险占6.95%,意外险占2.78%,2009年,原保险公司111家。其中:中外寿险公司59家(31+28),外资市场份额5.23%;中外财产保险公司52家(34+18),外资市场份额占1.06%,截至2009年底,全国保险从业人员总数340万人,其中保险营销员290万人。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营销渠道实现保费收
17、入4126.91亿元,同比增长22.10%,占总保费收入的37.06%,2023/8/26,24,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中国近年保险深度变动情况,2023/8/26,25,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2008全球保险深度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2023/8/26,26,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保险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中国保险业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中国保险深度一直未能突破3.5%,不及全球平均7.7%保险深度的一半。2008年,中国的保险深度在全球位居第43位,表明中国保险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处于较低水平,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的优势在保险业并没有得到体现。,对于20
18、08年全球保险深度第1位台湾省的16.2%和全球第5位香港特区的11.2%,没有理由以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解释中国内地保险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而需要从保险业改革和开放存在的问题着手,在“十二五”时期认真解决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问题。,2023/8/26,27,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中国保险业面临的不理性发展现象,保费收入不断提高,经济补偿作用下降;,保险机构数量提高,防灾防损功能下降;,保险市场规模提高,行业技术含量下降;,经营主体数量提高,专业个性特色下降;,销售服务方式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下降;,高管员工收入提高,行业盈利水平下降;,民众保险意识提高,行业社会形象下降。,2023/8/
19、26,28,二、保险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狭隘增长主义对保险业的破坏,保险业的利润来源过度依靠资本市场,“两个轮子”理论被片面曲解,用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亏损的错误认识,助长了以自杀费率获取保险费的冲动。“海派”理论与“山派”理论的博弈在中国保险业出现一边倒的不正常现象,导致保险牌照成为市场追逐对象。,大量民营资本和地方政府投资保险业的冲动并非来源于期望提高全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保护民生福祉,而是寄希望于通过获取保险牌照,迂回成为金融市场运作者。中国保险市场90后与2000后保险主体的运行状况证明了这一点。,借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2023/8/26,29,课程内容,一、有关转变经济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变 经济发展 方式 保险业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