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研机制实现教研价值提升教师素质.ppt
《转变教研机制实现教研价值提升教师素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教研机制实现教研价值提升教师素质.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政治课题开题报告会,欢迎光临,中学政治“校本教研方式和区域推进策略”课题研究方案,转变教研机制 实现教研价值 提升教师素质,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 孟红娟2006年9月11日,三点想法:,1.课改面临的问题和困惑2.教研活动课题化3.参与教研室课题后的灵感,很粗浅,不成熟,敬请指正!,前言:,春天似一条流淌着绿的小河,流到哪里,便滋润到哪里 课程改革的春天来了,“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朱慕菊,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艘航船.那么这个载体
2、该怎样打造,这个平台怎样搭建,这艘航船又该驶向何方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我们但愿,当春天流过时,在我们的政治课堂里:听到的是-幼竹拔节声,看到的是-稻菽千重浪.,提纲,(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二)相关概念的阐述和理解(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九)课题研究成员的具体分工(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一)改革潮流 大势所趋新课程改革是本课题研究的必然趋势。1国际课改的大潮流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实施意见的要求3是教研室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实施意
3、见的要求,要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依据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健全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把基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课例研讨活动制度化,强调授课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强调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等。加强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注意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重基于问题、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善于把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用课题研究的成果推进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展示、推广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让更多同伴分享经验、分担困惑。,1学校存在形式主义,经验主义等倾向.2政治教研组长存在校本教研角色意识不浓,理论素养不够,不能独立开展工作,研究能力不强,组织
4、管理水平不高等现象.3教研室-政治学科教研方式存在内容窄化,目的偏离等现象.4政治教师-存在素质不专,理念滞后,研教分离等现象.,(二)基于问题 尝试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迫切需要。,桐庐县高中政治教师基本概况分析(31人),桐庐县初中政治教师基本概况分析(103人),教师专业生涯各个时期所需的继续教育内容及方式,二相关概念的阐述和理解,(一)校本教研的概念(二)校本教研的特性(三)“校本教研”是学校和教师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四)校本教研的本质。(五)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为,(一)校本教研的概念,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
5、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阐释:,认识论意义上 从方法论的角度 从实践论的角度 从本体论角度,(二)校本教研的特性,1校本性 2科研性3人本性4 牵引性 5依托性,(三)“校本教研”是学校和教师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1“校本教研”是一种“唤醒”。2“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3“校本教研”是一种“视界融合”。4“校本教研”是一种“对话文化”。“,(四)校本教研的本质-行动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教师的主体性。(2)研究的实践性。(3)研究目的的行为指向性。(4)研究过程
6、与教学过程的相关性。,(五)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为,1教师个人-自我反思 2教师群体-同伴互助 3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三课题研究的意义,有利于推动中学政治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促进广大政治教研组长和政治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教研员的角色创新和发展升华;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以“生活逻辑”为理念的政治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教研室 2教研员 3政治教研组 4政治教研组长 5政治教师 6政治课堂7政治教研方式 8学科教学质量 9学生,教研室:,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空间,从指导到服务。,教研员,实现角色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掌握
7、新课程条件下参与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在与教师合作探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做研究型的教研员。,政治教研组,成为组员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能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政治教研组长,成为校本教研的学习者、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引领者等。,政治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并形成一个在新课背景下校本教研中成长起来的研究型的名、优教师群体。,政治课堂,能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能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
8、况。,政治教研方式,从示范到研究,从微观的教学细节与问题的分析转向中观的学科课程、教材的建构与开发,具体包括指导学校实施新课程计划、培训教师、开发地方课程、课程管理等,从单一大集中教研转向校本教研与集中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模式。,学科教学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益不断提高。,五课题研究的内容,(一)中学政治“校本教研方式”(二)中学政治“校本教研方式”区域推进策略,(一)中学政治“校本教研方式”,1自修反思式教研 自主发展 找到自己2“四课”系列化教研 抓住阵地 切入研究3主题研讨式教研 找准焦点 破解困境4案例透析引领式教研 透析案例 触类旁通5课题牵动式教研(基
9、于问题的小课题研究)课题带动 任务驱动6课例跟进式教研 直面课堂 审视自我,1自修反思式教研自主发展 找到自己,(1)含义 即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虽接受必要的外界要求和指导,但主要以自修和经常反思为主的一种学习方式。,别人的指导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名师不是靠别人培养出来的.,(2)自修反思式教研要求 主动自主的学习意识和精神。自觉撰写教学后记。a.含义 b.内容 c.形式 d.注意点 必须进行教学反思。a.含义 b.教学反思的种类 c.反思的方式 d.教学反思的方法,建议教师读的书:,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读中学生的书走进学生心灵。读人文书籍开阔视野。读无“字”书
10、采撷课程资源。,教学后记含义:是指教师上完一节课,及时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学顿悟、教学中的精彩瞬间等写成书面材料,作为日后教学的参考,从而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学后记又称“课后小结”、“教学笔记”、“课后备课”等。,教学后记内容: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一是记“教”。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记教师对教法的选择运用。二是记“学”。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记学生思想上的火花。记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及其处理等。教与学两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教学后记形式:教学后记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记教学成功之处、教学失误之处、教学实录片段、教材教法处理、新的收获、学生的建议、学生学习中带普遍性的问题等。,。,教
11、学后记注意点:,及时、精要、升华、持久.,教学反思含义: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实践后回过头来思索自己做过或经历的教学活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教学反思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作为反思者可能要伴随着一系列的回忆、分析、比较、判断等思考活动。,教学反思种类:从时间看有课前反思、课上反思、课后反思,从反思内容看,可以对备课反思,也可以对教学方法反思;也可以对教学评价反思等。在反思策略上,既可以对整体内容反思,又可以对重点内容反思。如抓住亮点进行反思,抓住重难点进行反思,抓住盲点进行反思,抓住疑点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方式:既可进行自我反思,也可请教同行或专业人员帮助反思;而在操作上
12、既可口头反思,也可进行书面反思。,教学反思方法:教学回顾,填写教学随笔卡(针对当前的教学反思)反思记录(周反思、月反思、阶段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自传等问卷调查,你认为哪节课上得最令你满意,好在哪里?哪节课上得不理想,原因何在,需要怎样改进。,2“四课”系列化教研抓住阵地 切入研究,(1)含义:“四课”系列化教研方式是指对教师以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学法为主体内容,以备课、说课、作课、评课活动为载体,旨在实现课堂教学优化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系列教研活动。(见下图),一朵具体的化胜过一千种关于它的描述.,“四课”系列化教研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研 课,提高综合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变 教研 机制 实现 价值 提升 教师 素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