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时间价值与单利复利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金时间价值与单利复利专题.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金时间价值与利息计算,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货币的时间价值、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等概念及其运用。,本节内容:货币时间价值、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 一 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 单利和复利 三*年金,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你把100元存入银行一年,利率是5%,一年后,银行会给你105元,这5元就是利息,是银行付你的报酬,换句话说,今天的100元钱与一年后的105元等值。在本金、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存款时间越长,利息就越多。同样,当你从银行借款时,你要向银行支付借款利息。企业若要发行债券,也要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债券的利息。这里的银行借款利息和债券利息就是使用资金的成
2、本。借用资金的时间越长,资金的成本就越高。,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会增值。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注意:只有将货币作为资金使用才具有增值的功能。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两个不同时点的同等数额的货币,其价值是不相等的。换言之,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形成的增值。也就是说,今年的100元钱与去年的100元钱,其价值是不相等的,年初的100元等于年末的105元。这一随时间变化的差额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有两种表示形式:绝对数形式(利息)和相对数形式(利息率)。,货币的时间价值含义,上例中用绝对数表示的就是5元,用相对数表示的就是5%,即这个差额与本金的比率:5100=5%。货币的时间价
3、值往往指随着时间的推延,货币能够增值。但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本身并不具备这种增值能力,只有在货币作为资金使用,并与劳动要素相结合的条件下,才能使价值增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指的便是这种增值现象。,单利和复利,一、单利单利-是只对本金计息。计算前,先将符号定义如下:P本金(现值);i利率;F终值;I-利息;n 期数或年数;A 每年等额支付或收到的款项;则:I=P i n,【例1】某人将1000元存入银行,银行存款年利率为10%,按单利计息,5年后的本利和:利息100010%5500(元)本利和=1000+500=1500(元)可以看出,若按单利计息,各计息期的本金和利息都是相同的。二、复利 复利
4、是根据本金和前期利息之和计算的利息,也说是不仅要计算本金的利息,还要计算利息的利息。复利俗称“利滚利”。续前例:,第一年利息:I1=100010%=100(元)第二年利息:I2=(1000+100)10%=110(元)第三年利息:I3=(1000+100+110)10%=121(元)第四年利息:I4=(1000+100+110+121)10%=133.1(元)第五年利息:I5=(1000+100+110+121+133.1)10%=146.4(元),到期利息:I=100+110+121+133.1+146.4611(元)复利计算的利息比单利计息要多。,三、终值和现值,(一)终值到期值或本利和,
5、是指一定期间后本金与利息的和。按计算方式不同:单利终值和复利终值。比较单利终值和复利终值计算,如果本金P,利率为i,见下表:,表4-1 单利终值与复利终值的计算,复利终值,复利终值是指按复利计息的一定时期的本利和。计算公式:FP(1i)n式中:P本金(现值)i利率 n计息期 F终值 其中(1i)n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P,i,n)表示。见附表1。,例2 如果你想存入1000元,将来收回2000元,当年利率为10%时,要存几年?F=P(1+i)n,即2000=1000(1+10%)n(1+10%)n=20001000=2查复利终值系数表,10%这一栏,查得期限为7年时,
6、终值系数为1.94872,期限为8年的终值系数为2.14359。说明存储期在7至8年之间,可使将来收到的本利和为2000元。可用图4-1表示如下:内插法的运用 A B C(7,1.94872)(n,2)(8,,2.14359),应用等比公式,可求得n:同理,在已知本金(P)、终值(F)、期限(n)条件下,可求出预期的报酬率(i)。,(二)现值,现值指一定期间后,一定量的货币(终值)在现在的价值。单利现值和复利现值假定你想在将来得到一笔钱(终值),按一定的利率,现在一次应存入多少钱呢?按单利计算,公式如下:单利现值公式:PF/1+ni若按复利计算,则公式是:,复利现值:是指按复利计算的将来一定时
7、期达到预定金额现在需要的投入数。复利现值计算是复利终值计算的逆运算。从复利终值计算公式可知:P F/(1i)n F(1i)n其中(1i)n被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F,i,n)表示。见附表2。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例3】企业打算存入银行一笔钱,5年后 一次可取出本利和1000元,已知复利年利 率为6%,计算现在一次需存入银行多少钱?根据题意:F1000 i6%n5根据公式:P F(1i)n1000 0.747747(元)在P,F,i,n中,可已知其中三个,根据复利终值和现值系数表,用内插法求得另一个值。见教材例题3。又上例,若年利率8%,现在存入747元
8、,几年后可一次取出1000元?,i=6%(P/F,6%,5)=0.747i=8%(P/F,8%,n)=0.747查表:n=5(P/F,8%,5)=0.681 n=3(P/F,8%,3)=0.794说明 3n5(5-n)/(0.681-0.747)=(5-3)/(0.681-0.794)n3.832 即:需要3年10个月,(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在以上讨论中,我们假定利率是年利率,并且每年按复利计息一次。但实际生活中,某些款项在1年内不止计息一次,有些抵押借款每月或每季计息一次,有些债券半年计息一次。名义利率是指以1年为基础的利率。当利息在一年内要复利几次时,给出的年利率称为名义利率。实
9、际利率是真正有效的利率,随每年复利次数而变。如果1年只计息一次,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如1年内复利m次,名义利率为r,则:实际利率i的公式:i(1r/m)m 1 1+i=(1r/m)m【例4】名义利率为6,本金1000元,每半年复利一次,5年后本利和是多少?实际利率i(16%2)2 16.09%第一种方法:F1000(16%2)101000(13%)10 1344第二种方法:F1000(16.09%)5 1344 答:5年以后本利和1344元。,年金*,1、年金概念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期收入或支出相当金额的款项2、年金特点(1)间隔相等。在一定时期内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生一次收款或
10、付款业务。(2)金额相等。各期发生的款项在数额上相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分期等额形成或发生的各种偿债基金、折旧费、养老金、保险金、租金、等额分期收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债券利息、优先股股息、以及等额收回的投资额等,多属于年金的范畴。,3、年金分类:年金按收付的时间不同具体划分为: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四种。(1)普通年金-凡收入或支出发生在每期期末的年金。(2)预付年金-凡收入或支出发生在每期期初的年金。(3)递延年金-凡收入或支出发生在第一期以后某一时间的年金。(4)永续年金-凡无限期收入或支出的年金。,一、普通年金普通年金是指收入或支出发生在每期期末 的年金,又叫后付年
11、金,用A表示。1、普通年金终值计算普通年金终值简称年金终值,记作FA。普通年金终值是将每期的金额按复利换算到最后一期期末的终值,然后加总,即复利终值之和,就是该年金终值。计算公式:FA A(1i)n1i其中(1i)n1/i被称为年金终值系数或一元的年金终值,用符号(FA/A,i,n)表示,附表3为年金终值系数表。,普通年金是后付年金,最后一期不 计息,因此,计息期为总期数减1。设某企业于每年年底在银行存款1元,连续存4年,按年利率i计息,则第4年末该项年金的终值可图4-2所示:0 1 2 3 4 1(1+i)(1+i)2(1+i)3 1(1+i)(1+i)2 1(1+i)1终值计算如下:(FA
12、/A,4,i)=1+(1+i)+(1+i)2+(1+i)3(1),将(1)式两边均乘(1+i),得:(FA/A,4,i)(1+i)=(1+i)+(1+i)2+(1+i)3+(1+i)4(2)(2)式减(1)式,得:(F/A,4,i)(1+i)-(F/A,4,i)=(1+i)4-1(F/A,4,i)(1+i-1)=(1+i)4-1,即1元的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表示利率为i时,1元普通年金在n期后的终值。,【例5】企业连续每年末存款1000元,按10%的复利计息,第10年末可以一次取出本利和为多少?根据题意:年金A1000 期数n10 利率i10%则:FAA(1i)n1/i A(FA/A,10%,1
13、0)100015.93715937(元),2、年偿债基金的计算年偿债基金又叫积累基金,是指已知年金终值FA,求年金A的过程,它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亦属于已知整取求零存的问题。根据年金终值公式可知:A FA(1i)n1/i FA(FA/A,i,n)该系数可用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求出来。,【例6】企业准备在10年内每年末存入银行一笔钱,以便在第10年末归还一笔到期100万元的债务。如果存款的年利率为10%,请问每年末至少应存入银行多少资金?据题意:FA100万元 i10%n10则年金:AFA(1i)n1/i FA(FA/A,10%,10)10015.9376.275万元答:每年末至少存入银行6.27
14、5万元。,3、普通年金现值计算普通年金现值简称年金现值,记作PA。普通年金现值是指每期后收(付)等额款项复利现值之和,计算公式:PA A 1(1i)ni 其中1(1i)n/i 被称为年金现值系数或一元的年金现值,用符号(PA/A,i,n)表示,附表4为年金现值系数表。,【例7】企业准备连续10年在每年末取出1000元,按10%的复利计息,问现在一次需支付的款项为多少?根据题意:A1000 n10 i10%则:PA A1(1i)n/i A(PA/A,10%,10)10006.1456145(元)答:现在一次需支付6145元。,4、年回收额的计算年回收额的计算是年金现值计算的逆运算,即已知年金现值
15、PA,求年金A,也就是已知整存求零取的问题。根据年金现值公式可知:A PA 1(1i)n/i PA(PA/A,i,n)该系数可用年金现值系数倒数求出来。,【例8】企业准备投资100万元,该项目预 计有效年限为10年,若企业期望的报酬率为10%,计算企业至少每年末要从该项目中获得多少报酬才合算?据题意:PA 100万元 i10%n10则年金A PA 1(1i)n/i PA(PA/A,10%,10)1006.14516.274答:企业每年末应获得16.274万元才合算。,二、预付年金 预付年金是指收入或支出发生在每期期初,也叫先付年金,记作A。1、预付年金终值计算 预付年金终值是指每期先收(付)等
16、额款项复利终值之和。记作FA 预付年金终值计算和普通年金计算相比,差一个计息期,可以根据普通年金终值计算公式加以调整,所以,预付年金终值计算公式为:,预付年金终值计算公式为:FAA(1i)n1 1/i 1 A(FA/A,i,n1)1或 A(1i)n 1/i(1i)A(FA/A,i,n)(1i)即:n期的预付年金终值系数等于n+1期的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减1。或等于n期的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乘以1+i。,【例9】企业连续每年初存款1000元,按10%的复利计息,第10年末可以一次取出本利和为多少?根据题意:A1000 n10 i10%则:FA A(FA/A,i,n1)1 1000(FA/A,10%,11
17、)1 1000(18.531-1)17531(元)答:第10年末可取出17531元。,2、预付年金现值计算是指每期先收(付)等额款项复利现值之和。记作PA预付年金现值计算同样可以根据普通年金现值计算公式加以调整,预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为:PAA1(1i)(n1)/i 1 A(PA/A,i,n1)1或 A1(1i)n/i(1i)A(PA/A,i,n)(1i)即:n期的预付年金现值系数等于n1期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加1。或等于n期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乘以1+i。,【例10】企业准备现在一次投入一笔资金,以后连续10年每年初可取得1000元,按10%的复利计息,问现在一次需支付的款项为多少?根据题意:A1
18、000 n10 i10%则:PA A(PA/A,i,n1)+1 1000(PA/A,10%,9)+1 1000(5.759+1)6759(元)答:现在一次需支付6759元。,三、递延年金现值计算递延年金是指在第一期以后(从0期隔S期)才发生的年金,也叫延期年金,记作A。递延年金终值不受递延期的影响,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相同。递延年金现值有两种方法:(1)先算出普通年金现值(n-s),再将其从递延期(s)按复利现值系数折算至现在;(2)算出包括递延期在内的年金现值(n),减去按递延期计算的年金现值(s)。即:,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A A1(1i)(ns)/i(1i)-s A(PA/A,i
19、,ns)(P/F,i,s)或 A”1(1i)n/i 1(1i)s/i A(PA/A,i,n)(PA/A,i,s),【例11】企业准备现在一次投入一笔资金,从第4年末每年取出1000元至第10年,按10%的复利计息,问现在一次需支付的款项为多少?据题意:A”1000 n10 s3 i10%PA A1(1i)n/i-1(1i)s/i A(PA/A,10%,10)(PA/A,10%,3)1000(6.1452.487)3658或A1(1i)(ns)/i(1i)s A(PA/A,10%,7)(P/F,10%,3)10004.8680.7513656答:现在一次需支付3656元。,四、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支付的特种年金,即当n趋近时的普通年金。如存本取息、土地使用权收入。由于永续年金没有终点,故不存在终值问题,只计算现值。当n 时,(1i)n 的极限为零,则年金现值系数公式:(PA/A,n,i)=1-(1+i)-n/i 可写成:(PA/A,n,i)=1/i,永续年金现值公式:PAA1/i【例12】企业持有某公司的股票每年股利收益为10万元,假定企业不准备在近期转让该股票,对该项股票投资进行估价。(已知折现率10%)根据题意:A10 i10%PA A 1/i101/10%100万元即:企业现在需要投资100万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4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