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原.ppt
《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原.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本章主要内容,资产计价,1,收益决定,2,掌握:应收账款的计价方法 存货的计价方法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收益(利润)计量方法,理解:不同资产计价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本章教学目标 与要求,1、资产计价,1.1 资产计价的基本原则与内容1.2 债权计价1.3 存货计价1.4 固定资产计价,1.1 资产计价的基本原则与内容,资产计价的基本原则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保持资产计价方法的一致性资产计价的内容从资产要素的构成来看资产要素的每一构成项目从特定的资产项目来看取得资产的计价耗用资产的计价期末持有资产的计价,1.2 债权计价,1.2.1 债权计价概述1.2.2 债
2、权计价方法,1.2.1 债权计价概述,债权的内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账款的计价目的确定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1.2.2 债权计价方法,1.2.2.1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1.2.2.2 赊销净额百分比法1.2.2.3 账龄分析法,1.2.2.1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算公式坏账损失数=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账率理论依据欠款越多,坏账越多,1.2.2.2 赊销净额百分比法,计算公式坏账损失数=当期赊销净额坏账率理论依据赊销越多,坏账越多,1.2.2.3 账龄分析法,计算公式坏账损失数=不同欠款期限的应收账款余额相应的坏账率理论依据欠款时间越长,
3、坏账率越高欠款时间越短,坏账率越低计算步骤分组定率计算加总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坏账损失计算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坏账损失计算表,坏账计量方法比较,1.3 存货计价,1.3.1 存货计价概述1.3.2 取得存货的计价1.3.3 期末存货与耗用存货的计价,1.3.1 存货计价概述,存货的含义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准备出售或耗用的各种货物存货的内容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商品等存货计价的内容取得存货的计价耗用存货的计价期末持有存货的计价,1.3.2 取得存货的计价,1.3.2.1 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1.3.2.2 生产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1.3.2.1 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
4、定,成本构成买价采购费用基本原则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计算步骤确定材料买价分配采购费用计算采购成本,例 51,资料A公司2005年8月8日同时从B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其中,甲材料2 000公斤,单价5元;乙材料4000公斤,单价7.5元。两种材料共计发生运杂费1200元,并支付了甲种材料的运输保险费200元。两种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要求计算甲、乙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确定材料买价甲种材料买价=2 0005=10 000(元)乙种材料买价=4 0007.5=30 000(元)分配采购费用运杂费分配率=1 200(2 000
5、+4 000)=0.2(元/kg)甲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0.22 000=400(元)乙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0.24 000=800(元)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甲种材料实际总成本=10 000+(400+200)=10 600(元)实际单位成本=10 6002 000=5.3(元/kg)乙种材料实际总成本=30 000+800=30 800(元)实际单位成本=30 8004 000=7.7(元/kg),1.3.2.2 生产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成本构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基本原则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分配标准与制造费用的发生具有“显著关系”的项
6、目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或直接原材料成本等,成本计算步骤确定直接费用分配间接费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例 52,资料假设A公司第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期投产的产品全部完工。2005年8月该车间共计生产甲、乙产品各4 000件。生产甲、乙产品分别投入原材料10 000公斤(实际成本20000元)和16000公斤(实际成本30 000元)。生产甲、乙产品耗用的人工分别为30 000元和50 000元。该车间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共计为24 000元(按直接工人费比例分摊)。要求计算甲、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确定直接费用甲产品直接材料费20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0元 乙产品直
7、接材料费30000元,直接人工费50000元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24 000(30 000+50 000)=0.30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0 0000.30=9 0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 0000.30=15 000(元)计算确定产品生产成本甲产品生产总成本=20 000+30 000+9 000=59 000(元)单位生产成本=59 0004 000=14.75(元/件)乙产品生产总成本=30 000+50 000+15 000=95 000(元)单位生产成本=95 0004 000=23.75(元/件),1.3.3 期末存货与耗用存货的计价,1.3.3.1 存货
8、盘存制度1.3.3.2 期末存货与耗用存货的计价方法,1.3.3.1 存货盘存制度,含义确定企业在某一时日(如期末)存货持有数量的方法种类永续盘存制(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定期盘存制(periodic inventory system),永续盘存制 含义:亦称“账面盘存制”,指通过设置存货(如材料、产成品或商品等)明细账户,逐日或逐笔记录存货的收入和发出数,并随时记列其结存(持有)数量的方法。要求:随时记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数量 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期末结存数优点能加强对存货的控制与管理,定期盘存制含义亦称“实地盘存制”、“
9、以存计耗(或销)制”、“盘存计耗(或销)制”,指在期末通过现场(实地)盘点实物,确定存货的结存(持有)数量,据以计算存货耗用(或销售)数量。基本要点平时只记存货增加数,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结存数量,倒挤期内减少数(或耗用数)。本期存货发出数的计算公式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结存数=本期发出数优点核算工作量小缺点削弱了对存货的监控作用,永续盘存制与定期盘存制的比较,1.3.3.2 期末存货与耗用存货的计价方法,1.3.3.2.1 个别计价法1.3.3.2.2 先进先出法1.3.3.2.3 后进先出法1.3.3.2.4 加权平均法,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本期耗用,期末存货,1.3.3.2.1 个别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产 计价 收益 决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