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SAKRO-发病机制.ppt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SAKRO-发病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SAKRO-发病机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王晓樱Tel:136-7905-2535E-mail:,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Contents,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的发现及其研究,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及其传统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2/37,自1985年国内制成第一个FQ-诺氟沙星以来发展迅速,临床应用广泛至今已近20个品种,每个品种的口服、静脉制剂,多者100种左氧氟沙星113,加替沙星95,环丙沙星42,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
2、的喹诺酮耐药基因,3/37,FQ结构不同于其他抗菌药,具有以下特点:抗微生物谱广-病原菌、非典型病原感染灶组织体液药物浓度高多数品种口服吸收完全,t1/2长,减少了给药次数不良反应大多轻微,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4/37,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5/37,药动学特性包括:口服F,药物血浓和组织中浓度,t1/2,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6/37,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
3、淋克星)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悉得欢)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奥氟星,泰利必妥)洛美沙星(lomefloxacin,多龙,洛美灵)氟罗沙星(fleroxacin)(多氟哌酸,沃尔得)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拜复乐),目前临床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7/37,1.FQs主要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对G-菌)和 拓扑异构酶(对G+菌),干扰细菌DNA复制,杀灭细菌。(1)DNA回旋酶(gyrase)(2)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I
4、V,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8/37,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9/37,DNA回旋酶与喹诺酮类作用靶点,DNA回旋酶,切断后侧双链,在前侧封闭切口,Quinolones,(),(),正超螺旋DNA,负超螺旋DNA,喹诺酮类抑制 DNA 回旋酶切口活性与封口活性。,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0/37,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拓扑异构酶(topoisomease)(四聚体C
5、2E2)为解链酶,可在 DNA 复制时将环连的子代DNA解环连,拓扑异构酶IV,解环连,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1/37,拓扑异构酶IV,解环连,Quinolones,喹诺酮类抑制拓扑异构酶IV的解环连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细菌死亡。,(),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2/37,2.其他可能机制:(1)抑制细菌RNA及蛋白质合成;(2)诱导菌体DNA错误复制;(3)抗菌后效应(PAE)。(4)新近研究发现:新型氟喹诺酮类可能同时作用于gyrA和gyrB,一
6、、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3/37,问 题喹诺酮类药物能否影响人体DNA复制?,哺乳动物真核细胞中不含DNA回旋酶,而含有概念及机制上相似的拓扑异构酶,喹诺酮类仅在很高浓度才能将其抑制,故喹诺酮类对细菌的选择性高,而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少。,?,一、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4/37,大肠埃希菌和淋病奈瑟菌耐药性增长显著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呈不同程度增长铜绿假单胞菌略有增长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尚保持敏感,近20余年来某些病原菌对FQ耐药性呈增长趋势,二、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
7、性及其传统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5/37,国内常见病原菌对FQ的耐药现状(R%,CIP或Lev),二、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及其传统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6/37,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率较高,自1988年喹诺酮类国内应用,大肠埃希菌从对其几乎全部敏感,至2006年已高达71%;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相当高,如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及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已达3162。,汪复等,2003;王辉等,2005;朱德妹等,2007。,二、喹诺酮类抗菌药
8、耐药性及其传统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7/37,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监测数据(中国,部分医院),汪复等,1999,2001;张婴元等,2006;陈鸿波等,2002;王辉,等,2008。,二、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及其传统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8/37,非细菌性感染中的治疗应用广泛用于以病毒感染为主的“上感”或急性支气管炎等无指征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泌尿生殖系、肠道手术的围手术期用药不注重病原检测和药敏测定,用于主要病原菌耐药率甚高的泌尿生殖系感染治疗方案不合理,多次、小剂量给药食用动
9、物中的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见于,二、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及其传统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19/37,1998年WHO报告喹诺酮类药物用于食用动物、禽类、鱼类每年消耗量: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总计非专利药70吨专利药50吨中国非专利药约470吨同期人用约1350吨,食用动物中应用喹诺酮类,二、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及其传统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20/37,遵循指南(国外、国内)获准适应证(FDA,中国药典)FQ的安全性的考虑FQ各品种抗菌作用的差异国内病原菌耐药性变迁情况,正确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粒 喹诺酮 耐药 基因 SAKRO 发病 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