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符号系统PPT.ppt
《语言是符号系统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是符号系统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PPT,杨昌俊,学习目的与要求,认识语言的性质和特点。语言符号由音与义相结合构成。正确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弄清语言的层级体系。初步认识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进一步领会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学习目标:,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什么是符号 符号的构成 语言符号特点的内涵,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的系统性特点 语言系统的二层性的组成规则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及其相互关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人类的语言能力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1、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包括
2、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2、符号和征候的区别,代表甲事物的乙事物,不一定都是符号,它可能是事物的“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与事物间有必然因果关系的联系。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符号具有:任意性、替代性、强制性的特点。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3、符号的类别,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4、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它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统一体。“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3、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只有和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能叫做语音,由特定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能成为交际所需要的语义。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语言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因果联系。,语言具有符号的特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符号系统。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符号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符号句子是符号和符号组装的成品,是符号的序列。词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符号,因而成为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这两个特点是索绪尔在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1)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
4、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2、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和线条性。,可是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符号中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它对社会成员的强制性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便改变音与义之间的结合关系;除非整个社会都接受,才能改变这种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约定俗成”最早是由荀子提出来的,现在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
5、条件。,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这个装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层。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系统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分二层:底层和上层。,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6、,两个飞跃:,1、从音位到语素,这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因为音位只能构成符号的形式,语素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符号;从音位到语素有性质上的飞跃。2、语言里的音位只有几十个,语素的数目则有几千。几十个音位的组合产生几千个符号的形式,所以从音位到语素又有数量上的飞跃。,但光有语素,还不能用来交际,还需要把它们组合起来,构成几万个词。词不过是说话的材料,把词和词组合起来造成句子才能进行交际。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语言层级装置中的低一层的单位比高一层的单位少得多,高一层的单位都是低一层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整个装置的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 符号 系统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