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古代汉语的词序.ppt
《语法古代汉语的词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古代汉语的词序.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 法 古代汉语的词序,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词序: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组合的先后次序。汉语的词序一般不能随意变化。,我打你 你打我。汉语的词序历史上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即基本次序为:(定语)+主 语+状语+谓 语+补语+定语+宾语 定语、状语是修饰关系,补语是述补关系,主谓是陈述关系,谓宾是支配关系。,二、宾语前置,(一)什麽是宾语前置?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这里讨论的宾语前置,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
2、。,(GO),三、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的类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何为疑问代词?有三类:指人的:谁、孰;指物的:奚、曷、胡、何;表示处所的:安、焉、恶(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的宾语而前置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如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例:“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微斯人,吾谁与归?”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身体的各个部分我与哪个更亲近呢?水奚自至
3、?吕氏春秋贵直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孟子问陈相)许行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呢?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君子离开了仁,从哪儿成就名声呢?,(BACK),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再次打击他们呢?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赵策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害怕昭奚恤,果真怎么样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词的宾语,都要前置。这条规则在先秦是比较严格的,可以说是没有例外。思考: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如何”这种结构形式正是“如之何”的紧缩和凝固的形式。宾语之省略了。“何”在“
4、如之何”的结构中,本来不是宾语,而是谓语,所以就不受这条规律的制约了。“如何”与“何如”的来源是不一样的,但这两种形式都已成为凝固形式,其意义已不是“像什么”,而是“怎么样”、“怎样”“怎么”等。在句子结构中也只能作为一个成分来分析,不能拆开来作为两个成分来分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协力和互相勉励,对这个应该怎么办?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对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办呢?,(BACK),同“如何”“如之何”相类似的固定结构还有“奈何”“若何”“奈之何”“若之何”。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左传僖三十三年 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 力拔
5、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虽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哉?庄子盗跖,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毋吾以也。论语先进人家不用我了。“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什么是否定句?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平日闲居,就说,别人不知道我也。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乐论乱世厌恶美好的东西,不听音乐。,(BACK),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我不欺骗你,你不防备我。莫余毒也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6、没有谁危害我了。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以后才计划着向南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不太严格,前秦古籍中就有例外。如: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诸侯莫违我。(管子封禅)这说明从先秦开始,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已经从前置向后置发展,这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如:时不我待,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比较:“是”是判断词吗?译为“现在吴国是害怕了”。“是”是前置的宾语吗?即“今吴惧是”,译为“现在吴国害怕这个”。,(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焉”、“斯”等词作标志的,有的语法书上把“是、之、斯、焉”称作助
7、词,我们仍看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思考: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 比较:“是”是判断词吗?即“四方是维护”“是”是前置宾语吗?即“四方维是”,如果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而不用“是”。“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四方是维”即“维四方”。“维”是动词,是“保护”的意思。宾语“四方”前置,用复指代词“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词。译为:执掌国家的大权维护四方。“今吴是惧”即“今惧吴”;“城”,用在介词结构的前面,名词活用作动词,筑城的意思。译为:现在害怕吴国而在郢修筑城墙。将虢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法 古代汉语 词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