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ppt
《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上海师范大学 学科教育研究所王荣生 博士 教授,主要著作,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专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总主编 21世纪专题教程语文系列丛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总主编 新课程教例与教案研究丛书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总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006年,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一、语文课例研究的重要性 二、语文课例研究与“评课”的不同 三、语文课例研究的5种样式,一、语文课例研究的重要性,1,一、语文课例研究的重要性,对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无视和无能,很大
2、程度上将使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学科教育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归于虚浮而无效。,观摩课似乎早已变了味道,研讨课现在似乎也偏离的航道。,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语文教学改革,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方法上,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又被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而演化成教学艺术,乃至在大场面上调动学生、驾御课堂的才能。语文的公开课,现在多数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语文教师的观课,大致相当于看一出精心编导的“教学剧”。,听课:,合适的观察,需要观察者严格的专业训练;有效的听课,需要听课者掌握观课的门道。,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课例研究 反思自己的课 观摩别人的课,二、语文课例研究与“评
3、课”的不同,2,二、语文课例研究与“评课”的不同,通行的“评课”,其实是站在评课者的个人立场对课例加以“评判”。又往往单看教师的“教”而不顾学生的“学”。又往往只看其教学方法而很少将之与教学内容关联起来。又往往抽象地上升为教学理念。又往往归结到教师的教学技能或个人化的教学艺术。,1,(一)题解 1、围绕“地球”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2、围绕“只有一个”的讨论(让学生理解只有地球能够养育生命)(二)朗读课文(采用“朗读权竞争”的方法)(三)转入学生默读,并让学生“猜”老师要问的一个问题。(在这一段里,教师的表演相当精彩)(四)老师端出没有被学生猜中的“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
4、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你是那一味?”学生谈“味”,并朗读课文中相应的语句,力图将“味”表现出来。学生分别提到苦、酸、甜(由甜变苦)等;之后教师边范读边指导。(五)让学生就课文的五个方面内容(段落),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1、教师示范:“啊!美丽的一叶扁舟!”2、逐次讨论学生写的“抒情的句子”。3、采用“发表权竞标”的方法,每一个方面的内容竞选出写得最好的两句“发表”在黑板上。4、教师通过适当的增删、调序,将黑板上的十个“抒情的句子”“变成一段小小的散文”。(六)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实话实说”节目。老师为主持人,学生分别扮演环保局长、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女宇航员、“破坏过环
5、境”的公司老板。,1,(一)指出整个教学设计的突出优点三大步骤的粗放设计:(1)在多读的基础上请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读书后的内心感受;(2)给课文的五项内容各写一个抒情的句子,并经板书整理后,形成一篇小的散文;(3)进行了一个针对“保护地球环境”,联系课内外知识的“实话实说”节目。“如此粗线条的教学设计,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探究、讨论、发表见解等等,开辟了巨大的空间。”(二)谈“应该给予我们”的启发:(1)多读;(2)进行情感教育;(3)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三)从四个方面表彰“实话实说”仿拟节目:(1)是一次非常切实的口语交际训练;(2)非常自然有效地联结了课内外知识;(3)培养学生
6、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生动有趣、涉及广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忱。“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可以自由地、自主地驰骋想象,尽情地表现自我,展示个性。”(四)赞扬支老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多种心理品质的启导。并赞叹“支老师的课程设计线条虽粗大,而他的心思却慎密如发,课堂反应之快,难以企及”。,研习:,只有一个地球确是一堂成功的课。而成功的要诀,在我们看来,在于教师把握住了适宜的教学内容。具体说是两个方面:1、引导学生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2、指导学生将所体验到的情感表现为“抒情的句子”。,面对复杂的课堂现实,教师想教什么 教师实际在教什么 学生实际在学什么,一堂具体的
7、语文课:教学目的,语文课程目标 选文类型 教学连续性 学生状况,一堂具体的语文课:教学内容,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教材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一堂具体的语文课:教学方法,(1)原理层面(2)技术层面(3)操作层面(4)技巧层面,三、语文课例研究的5种样式,名课研习 课例研讨 课例评议 课例兼评 课例综述,名课研习,细致解析优秀语文教师的名课,供语文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和语文教师研习。王荣生案例研究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研习王荣生“美”、“巧”、“活”、“实”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习王荣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理据黄玉峰老师世间最美的坟墓研习王荣生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魏书生老师统筹方法研习王荣生变“讲课
8、文”为“教读法”潘凤湘老师梦溪笔谈二则研习,建议:,研习名课的教学实录,所看的作品类型不同所抱的看课姿态不同 所看的着眼点不同,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研习,关于课堂的生态 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 关于教学内容的落点,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研习,前面谈到,流程的走向是“预设”的,但又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从上面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如此的一些诀窍。,课例研讨,由一堂课延伸,研讨执教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某种主张,讨论其在课程论或教学论上的意义。王荣生引子、主题及文章体式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研讨王荣生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郭初阳老师愚公移山研讨王荣生对“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郑逸农老师再别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课 研究 及其 样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4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