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例 题,【例1】甲、乙涉嫌共同盗窃国家一级文物并致文物损毁,某中级法院受理案件后,甲委托其弟弟为辩护人,乙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院应当为乙指定辩护B.法院可以为乙指定辩护C.法院应当指定乙的近亲属作为其辩护人D.法院可以指定乙的近亲属作为其辩护人【解析】本题中乙属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情形【答案】A,【例2】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不能委托下列哪些人员为其辩护?()A.缺乏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父母 B.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配偶C.系被告人近亲属的陪审员 D.系限制行为能力的子女【答案】B、D,【例3】韩某的儿子韩立因抢劫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韩立通过韩某聘请律师为其提供
2、法律咨询。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A.提供法律咨询B.调查取证C.代理申诉、控告D.向侦查机关了解韩立涉嫌的罪名【答案】A、C、D,【例4】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何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A.涉嫌强奸罪被告人的父亲B.抢劫案被害人的胞妹C.伤害案中附带民事被告人的胞弟D.虐待案自诉人的胞妹【答案】B,第九章 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刑诉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第2款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第3
3、款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证据(一)证据的概念(二)证据的特征二、证明(一)证明的概念(二)证明对象(三)证明责任(四)证明标准(五)证明过程,一、证据,(一)证据的概念“证据”,通常是指“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根据刑诉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凡是能够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都是证据。(二)证据的特征1.客观性2.关联性3.合法性,【例】甲故意杀人案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除了其他证据外,还收集到了下列材料,如果要认定甲犯有故意杀人罪,这些材料中哪些不具备证据的相关性特征?()A.甲写给被害人的恐吓信B.甲在10年以前曾采用过与本案
4、相同的手段实施过杀人行为(未遂,被判过刑)C.甲吃、喝、嫖、赌,道德品质败坏D.甲的情妇证明,在本案的作案时间中,甲曾与她一起在某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飘【答案】B,C,二、证明,(一)证明的概念证明,通常是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根据我国刑诉法,证明是指以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办案人员为主要主体,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参与所进行的收集、运用证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即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中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活动。,(二)证明对象1.概念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又称待证事实,主要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办案人员在刑事诉讼中需要运用证据予以证明的事实情况。2.范围证明对象必
5、须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及保证程序公正有关,即必须是具有诉讼意义的事项。一般来说,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包括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两个方面。,(1)实体法事实 刑诉法解释第52条规定: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A.被告人的身份;B.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C.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D.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E.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F.被告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G.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无法定或者酌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H.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2)程序法事实A.有关管辖的事实;B.有关回避的
6、事实;C.关于耽误诉讼期限是否有不能抗拒的原因和其他正当理由的事实;D.影响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事实;E.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F.影响执行的事实;G.其他需要证明的程序事实。,(3)免证事实检察院诉讼规则第334条:在法庭审理中,下列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进行证明:A.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B.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并且未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事实;C.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适用等属于审判人员履行职务所应当知晓的事实;D.在法庭审理中不存在异议的程序事实;E.法律规定的推定事实。,【例】石某杀人后弃尸河中。在法庭审理中,对下列哪些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证明()A.被弃尸的河流从案发村镇穿过的事实B
7、.刑法关于杀人罪的法律规定C.检察机关和石某都没有异议的案件基本事实D.石某的精神状态【答案】A,B,(三)证明责任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证据,并运用证据证明其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责任,不履行这种责任,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风险。1.公诉案件中公诉人负有举证责任2.自诉案件中自诉人负有举证责任3.被告人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不承担举证责任,【注意1】我国刑事法律中的确也存在着控方负举证责任的例外情形,如刑法第395五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
8、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即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被告人需提出证据证明财产差额部分的来源是合法的,否则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例1】甲以乙诽谤自己向法院提起自诉,法庭审理中,甲、乙都向法庭申请调取新的证据。根据乙的申请,法院依法向证人丙调取了证据。下列哪一主体在该案中负有提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A.甲 B.乙C.丙 D.法院【答案】A,【例2】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B.自诉人对其控诉承担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C.律师进行
9、无罪辩护时必须承担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成立的责任D.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中,检察机关应当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这一事实的存在【答案】B,D,(四)证明标准在我国刑事诉讼理论中,证明标准指的是法律所规定的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在刑事诉讼法的各个诉讼阶段,由于诉讼行为的不同,以及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的不同,证明的标准也有所不同。这里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的情形(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41条、第162条),(1)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时;(2)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3)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时。2.不
10、需要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的情形(1)立案时:其证明标准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2)关于回避、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执行中某些程序法事实及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的证明标准。,【例】下列案件能够作出有罪认定的是哪一选项()A甲供认自己强奸了乙,乙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B.甲指认乙强奸了自己,乙坚决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C.某单位资金30万元去向不明,会计说局长用了,局长说会计用了,该案没有其他证据D.甲乙二人没有通谋,各自埋伏,几乎同时向丙开枪,后查明丙身中一弹,甲乙对各自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收集到的证据无法查明这一枪到底是谁打中的【答案】D,3.事实清楚,证据
11、确实充分的涵义对于何谓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诉讼法理论上,一般认为,要达到这一标准,证据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1)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都必须查证属实;(2)每个证据都必须和待查证的犯罪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具有证明力;(3)属于犯罪构成各要件的事实均有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4)所有证据在总体上已足以对所要证明的犯罪事实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并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2010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是指:(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四)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五)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五)证明过程1.收集、保全证据2.审查判断证据3.综合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疑罪从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