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前三篇解释).ppt
《论语(前三篇解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前三篇解释).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论语*学而,子曰:“
2、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一日反省自己3次,为人做事忠诚不忠诚?交朋友有没有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的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孔子对学
3、生的要求: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以上是为人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孔子要求弟子们多读一点书。当然,这里的学文,不仅仅是指学习书本知识,也包括学习各种技艺(古时称六艺)。,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
4、勿惮改。”孔子说:“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南怀瑾有不同的解释:凡事追本溯源,找到事情的原始起因,才能把事情做好。,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向子贡问道:“孔子到了这些诸侯国,一定会听到国君们来问政事,是孔子向他们提出了请求呢?还是他们向
5、孔子提出了请求呢?”子贡回答说:“孔子具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所以赢得国君们的敬重,向他问政。孔子的请求,是不是与别人的请求不一样呢?,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论语*学而,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
6、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
7、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子贡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没有打高分,只是说:还可以,比不上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却有崇尚礼节的了.,论语*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孔子说:“诗经中三百
8、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不邪。”,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论语*为政,孟
9、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乍一看来,孔子的回答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人家问什么是孝。他却回答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但我们
10、稍加体会,就会发现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实际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义,他的意思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说穿了,所谓孝不外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孝。,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见下页,论语*为政,孔子从述、雍、长三个不同逻辑层面解释了什么是爱。年轻明事的孟武伯问孝到底是
11、什么,孔子说:“不但要关心父母的温饱问题,更要能注意到父母到底在想什么。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生活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年轻学德的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现在的你来说,你一定认为孝只要做到能养父母孩子吃饭就行了,但狗了、马了之类的动物都会喂饱幼崽儿,如果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恒的照顾老人小孩,那人还跟动物有区别吗?年轻直勇的子夏问孝是什么,孔子讲,如果感觉形势需要,有事要做,多操操心,勤快能干一点就行;平常做做饭啦,给老人小孩做做家务什么的,这样不同样也是为人称道的吗?,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臾哉?人焉臾哉?”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
12、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领悟,凭借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论语*为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孔子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13、。”,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说:“如果社会(一个人)过分强调并追求事物向某些方面奇形发展(或说,过分追求违越仁孝大道的东西,让异端邪说、奇谈怪论、奇技淫艺漫演于世),这种大灾害从此便连绵不断而很难根除了!”,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子由,教给
14、你一个关于知识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张问如何求禄仕。先生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行,便少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在这里面了。”,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哀公问孔子说:“如何做老百姓才会拥护我?”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老百姓就会拥护
15、你;推举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拥护你。”,论语*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于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问:“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呀!”先生说:“你对他们能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慈其幼,他们自会忠于你。你拔用他们中间的善人,并教导他们中间不能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了。”,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于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有人对孔子说:“先生为何不从事政治呀”先生说:“古书里有两句话说孝啊!真是孝啊!又能友爱及你的兄弟。只要在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前三篇 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