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下.ppt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下.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下),李斯特、凯恩斯、普莱维什的保护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1,这几种保护贸易理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2,保护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3,本章的学习重点:,第一节 保护贸易论,一、理论背景19世纪初期,英法工业威胁着德国工业的发展。需要一种理论为德国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李斯特的生平。李斯特深受美国首任财长汉密尔顿贸易保护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李斯特结合德国的国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和深刻的保护贸易理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其父是制革匠,同时担任多个公职,虽不富有,但深受尊重。当时的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李斯特这
2、时主张自由主义政策,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他大力批评当局的政策,1825年被政府驱逐出境,流亡美国。在美国他深受汉密尔顿贸易保护理论的影响。被派回德国后积极倡导贸易保护思想。到19世纪末,德国迅速崛起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德国何以能后来居上?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思想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李斯特1841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系统提出了他的保护贸易理论。,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论,(一)李斯特在对古典学派的批评中阐述了自己的保护贸易观点 1、他认为古典学派的根本缺点是推行所谓“世界主义”而忽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李斯特认为,古典学派的所谓“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将来世
3、界各国经济高度发展之后才可能实现的理想模式,它完全忽略了目前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特点。李斯特把当时在德国经济思想中占统治地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指责为世界主义政治经济学。他认为并不存在这类政治经济学,而只存在国民经济学。,2、认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了各国追求当前的最大利益,却没有考虑各国和各民族的长远利益。,李斯特认为,斯密和李嘉图所主张的一个国家放弃比较利益较低的商品的生产而改为从国外进口的政策,只适合于英国的利益,而不利于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以此制定经贸政策,将会失去国家的未来。.,李斯特尖锐地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组成一个以英国为首的国家体系,到那时欧洲大陆国家的
4、地位将一落千丈,人民将成为不重要的、没有收益的民族。在这种形势下,法国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将遭到同样命运。最上等的酒得供应英国世界,只有最下等的劣酒才能留给自己。法国最多只能干些小型女帽业那类营生。德国到那时看来对英国世界没有什么别的可以贡献,只有一些儿童玩具、木制的钟、哲学书籍等类,或者还可以有一支补充队伍,他们为了替英国人服务,扩大英国的工商业优势,传播英国的文学语言,牺牲自己,长途跋涉到亚洲或非洲沙漠地带,就在那里沦落一生。”,新中国建国后顶着“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压力,上马自己的造船工业。到了今天中国的造船业已经十分辉煌:从2010年起,跃居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近些年来,我国船
5、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国际造船市场份额不降反增。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居世界第一。,3、认为古典学派片面夸大了自由竞争的作用,否定国家干预经济过程的积极作用。,李斯特不同意斯密关于政府不应对经济过分干预的观点。李斯特指出,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落后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否则,即使经济能够发展上去,也将会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原野 森林 自然力与人力 李斯特认为,德国经济已经落后于英法等国家,如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追赶
6、上来。因此,他主张德国政府应主动干预经济发展过程,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便早日赶上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二)李斯特理论的核心生产力理论,1、关于财富与财富的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是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他把生产力问题看成是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问题。他认为,生产力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他说:“一个人可以拥有财富,那就是交换价值,但是他如果没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大于他所消费的价值,他将越过越穷。一个人也许很穷,但是他如果据有那份生产力,可以产生大于他所消费的有价值产品,他就会富裕起来。因此,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苹果与苹果树),2、关于价值的牺牲与生产力的增
7、长,李斯特说:“保护关税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由此使国家不但在物质财富的量上获得无限增进,而且一旦发生战争,可以保有工业的独立地位。”(汽车拖拉机坦克车,1941年到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飞跃增长)(“价值有所牺牲”是指消费者购买了较贵的商品,比如进口汽车。),3、关于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李斯特认为,生产力来源于“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两大因素。他所说的精神资本,是指国民的身心力量、文化素质、国家的社会状况以及政治制度等,他说:“基督教,一夫一妻制,奴隶制与封建领地的取消,王位的继承,印刷、报纸、邮政、货币、计量、历法、钟表、警察等事物和制度的发
8、明,自由保有不动产原则的实行,交通工具的采用这些都是生产力增长的丰富源泉。”李斯特指出,在创造生产力的过程中决不可忽视精神资本的作用。此处包含了“科技也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日照港),(三)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人类社会,他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了五个时期:(1)原始未开化时期(2)畜牧时期(3)农业时期(4)农工业时期(5)农工商时期。他认为处于不同时期的国家应该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处于前三个时期的国家经济十分落后,应当对较先进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此为推动力,使自己尽早脱离未开化状态;处于第五个时期的国家,国内农工商并举,已进入了最兴盛和发达的阶段,此时应重新恢复使用自由贸易政
9、策。唯独处于第四个时期的国家应该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因为这时的工业还比较弱小,难以抵御外来强大工业的竞争威胁,只有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才能够帮助本国工业度过幼稚期,进入成熟期。,李斯特认为:德国和美国处于农工业时期,最需要依靠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来扶植自己的幼稚工业,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原始未开化时期,(对上一页的解释)李斯特认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当时还处于农业时期,几乎没有民族工业需要保护。英国已进入了农工商时期,处于了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必然会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取国际贸易的最大利益;法国已在农工商时期的边缘,也可适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德国和美国则是处于农工业时期,最需要依
10、靠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来扶植自己的幼稚工业。.,(四)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的具体内容,1、保护的目的生产力。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这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目的很不相同。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其目的是为了积累金银财富;而李斯特所主张的保护贸易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2、保护的重点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工业。重点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国家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工业。他认为,农业不需要保护,不必限制农产品进口,否则不能从外国取得廉价的粮食和原料,这将不利于本国工业的发展。在工业中,也不是所有的部门都需要保护。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工业。,3、保护
11、的手段关税。以关税作为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即用关税壁垒措施挡住国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品进入国内市场。4、保护的程度对不同的工业部门采取不同保护程度。李斯特认为,应针对工业中的不同行业而采取程度不同的保护措施:(1)对国内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应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2)对国内生产昂贵奢侈品的行业可以只给予最低限度的保护;(3)对于国内不能生产的各种复杂机器的进口应当免税或只征收极轻的进口税,因为对这类产品的进口过分限制会影响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5、保护的期限30年。对国内工业的保护决不应是无限期的,否则,将会出现保护落后和保护低效率的结局。李斯特认为,对工业部门的保护期限最长不应超过3
12、0年,否则,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三、李斯特保护贸易论简评,(一)李斯特保护贸易论的积极意义1、对德国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李斯特尽管生时不太得志,但他去世后德国政府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纳了他的经济主张,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工业成长,带动了整个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外贸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比如:(1)他的关于保护幼稚工业的主张;(2)他的关于对不同的工业部门采取不同保护程度的主张;(3)他的关于保护期限不应超过30年以免削弱了进步机制的主张;(4)特别是他的关于财富和财富的生产力完全不是一回事,财富的生产力比财
13、富本身不知要重要多少倍的思想。这些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外贸政策的制定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影响作用。,3、李斯特的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特殊规律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还是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一定要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考虑到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特点。李斯特的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对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李斯特的生产力论包括非物质因素,这是西方经济理论的一大创新。,(二)李斯特保护贸易论的缺陷,1、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太片面。李斯特只强调了生产力标准,忽视了生产关系标准。每个人在生产中都处于不同的地位和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14、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它们与生产资料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中是一种重要的标准。李斯特忽视了这一标准,因此说,他所提出的划分标准是片面的。2、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过分强调了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自发调节作用是走向了一个极端,那么,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作用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第二节 超保护贸易论,一、理论背景(一)超保护贸易论的特点及产生背景 1、特点 所谓的“超保护贸易论”是与传统的保护贸易论相比较而言的。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超保护贸易论的四个特点:,目的不同,对象不同,手段不
15、同,策略不同,以李斯特为代表的传统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本国的生产力,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目的则是为了争取外贸顺差,解决工人失业问题。,传统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对象主要是经济落后国家的幼稚工业,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对象则主要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夕阳工业。,传统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手段主要是关税措施,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手段不仅包括关税措施,还包括各式各样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传统保护贸易政策以防御性地限制进口为主,而超保护贸易政策不仅采取防御措施,还经常以政府补贴和商品倾销等手段主动向别国市场进攻。,2、背景这种与传统保护贸易理论很不相同的超保护贸易论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这就是发生
16、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倒退了若干年。危机期间所表现出的严重的商品过剩,导致了很多企业破产倒闭,大批工人处于失业状态,市场问题已成为了制约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以保护国内市场和扩张国外市场为目的的超保护贸易理论便由此产生并迅速地发展了起来。,(二)超保护贸易论的主要代表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 1946年)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他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后来改为研究经济学。他当过英国财政大臣顾问、英格兰银行董事和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凯恩斯的代表作: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7、这是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巨著。它问世于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以其独到的“有效需求理论”与“乘数理论”,解释了生产水平倒退和失业率猛增等等传统经济学无力解答的现实问题。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此书所提出的新经济理论完成了一场革命,即所谓“凯恩斯革命”。,(三)凯恩斯立场的转变,凯恩斯曾是自由贸易论者,大危机之后他转变成了保护贸易论者。大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尖锐的市场问题使凯恩斯放弃了传统贸易理论的自由放任学说,转而推崇最早的保护主义理论重商主义的学说。他的外贸理论也因此而被称为“新重商主义”。.,二、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论,(一)凯恩斯对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1、他认为传统贸易理论所说的
18、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包括劳动和资本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得到充分使用的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凯恩斯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亲眼看到了大批企业倒闭和大量工人失业,因此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会自然地、和谐地向前发展的理论假设与现实情况不相符。他认为:在向比较优势(李嘉图)较大的部门转移过程中,会使一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动荡。.,2、他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平衡的问题时忽略了外贸顺差的重要性。,凯恩斯认为斯密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论”虽有一定的道理,却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和自动恢复平衡的过程会出现一个时段的逆差,这会影响经济发展和就业。当一国出现外贸逆差后,过多的商
19、品进口会引起国内物价下降。较低的国内物价水平,能够引起利润下降,收入降低,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2)顺差带来低利率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没有认识到保持外贸顺差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争取外贸顺差,才能使货币流入,货币多了,本国的利息率会降低,从而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并消除失业。.,(二)凯恩斯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凯恩斯提出的避免危机的方法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他的研究思路如下:1、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不像以往的经济学家们所描述的那样尽善尽美,经济运行并不
20、能够经常保持均衡。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就常常打乱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正常节律。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使企业走向破产,把工人抛向街头。,2、有效需求的不足是由三大基本心理规律造成的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包含两个方面: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的需求状况如何,取决于下面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用C代表消费,用Y代表收入,消费倾向则为C/Y。例如,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为10000美元,消费了8000美元,则消费倾向为80。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新增加的收入量和
21、新增加的消费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用C代表消费增量,Y代表收入增量,边际消费倾向就是CY。凯恩斯指出,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会引起社会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不足。.,(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凯恩斯认为,资本家心理上往往有一种预期,即随着新资本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效率会呈现递减趋势。使他们不愿多增加投资,从而导致社会上投资不足,并进而引起对投资物的需求不足。.,(3)灵活偏好规律。灵活偏好规律是指人们总喜欢把一定量的货币保存在手边,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投机的需要。当货币的供给为一定量时,利息率的高低由货币的需求状况决定。由于人们对货币的灵活偏好,利息率就
22、不可能太低。如果太低,人们就不会放弃这种灵活偏好,宁可把货币放在手头随时支用,也不愿存入银行。灵活偏好引起的过高的利息率非常不利于投资。当资本家的预期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还有什么诱因会让他们去进行投资呢?,可以看出,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消费不足是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造成的;投资不足则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太低和利息率太高这两个因素造成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存在,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把经济发展推入了萧条的境地。.,3、只有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认为,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存在,市场机制已无法自发地使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他指出,必须增强政府干预经济特别
23、是直接干预经济的力度。可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1)鼓励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个人进行高消费,不必担心过高的消费会造成财富的浪费。他甚至认为“生时建大厦作住宅,死后造金字塔为坟墓。”也会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政府还应采取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应努力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使资本家树立起对未来利润率的信心。此外,作为国家应尽力降低利息率,为投资扩张和需求扩张亮起绿灯。.,3、只有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认为,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存在,市场机制已无法自发地使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他指出,必须增强政府干预经济特别是直接干预经济的力度。可主
24、要从两个方面着手:(1)鼓励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个人进行高消费,不必担心过高的消费会造成财富的浪费。他甚至认为“生时建大厦作住宅,死后造金字塔为坟墓。”也会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政府还应采取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应努力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使资本家树立起对未来利润率的信心。此外,作为国家应尽力降低利息率,为投资扩张和需求扩张亮起绿灯。,(2)增加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扩大享受社会福利的人员范围。比如,完善失业救济金制度,扩大失业救济的范围和幅度,实施小学中学的免费教育,提供给学生一顿免费午餐等等。这种公共消费可以弥补私人消费的不足。此外,
25、政府还应大力进行公共投资。重点投资于各类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设施部门,如铁路、公路、港口和城市地铁等。也可以由政府直接投资办生产企业或收购私人企业。(西方的国有企业以及私有化浪潮),4、政府推行超保护贸易政策,争取外贸顺差,是增加有效需求的又一重要途径。他认为外贸逆差加剧了有效需求不足。当外贸保持一个适当的顺差时,可起到增加有效需求、增加投资和增加就业的作用。,(三)对外贸易乘数论,1、投资乘数原理。投资乘数原理的基本含义为:对一个部门的追加投资,不仅会引起该部门收入的增加,而且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其他有关部门获得新的收入,以致使收入总量为最初那笔投资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即为投资乘数。.,6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国际贸易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