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13康德哲学.ppt
《西方哲学智慧13康德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智慧13康德哲学.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张志伟2008年2月,思考题,1、简述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 2、试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4、试述并分析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 5、简述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6、简述卢梭关于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学说。7、试述并分析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8、简述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思想,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判 断 力,一、理论理性,感性知性理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判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析判断,一类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指的是判断的宾词原本就蕴含于主词中,是从主词之中抽出来的,例如“物体是有广延的”。综合判断指的是宾词是后来通过我们的经验加在主词之上的,例
2、如“这朵玫瑰花是红的”,其中的“红”并不是从玫瑰花中抽出来的,而是我们经验的结果。,由于综合判断为我们的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只有综合判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科学知识不仅要有经验添加的新内容,而且还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因此“综合判断”还可以划分为“后天的综合判断”与“先天的综合判断”,唯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科学知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纯粹数学如何可能?先验感性论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先验分析论一般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先验辩证论,“先验”(transzendental)“超验”(transzendent),“先验”和“超验”这两个概念在中世纪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超验或者超越的意思
3、。康德在两者之间做了区别:“先验的”指的是关于先天的研究,例如“先验哲学”,“超验的”指的则是超越了经验的领域,因而是不可知的。,先验感性论,关于空间与时间是感性直观形式的证明,1、形而上学的阐明 所谓“形而上学的阐明”要说明的是空间与时间不是经验的物理学概念,而是先天的直观形式。2、先验的阐明 所谓“先验的阐明”意在证明空间与时间乃是一切经验的先天条件,换言之,离开了空间与时间我们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感觉经验,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说明几何学和算术的普遍必然性。,形而上学阐明,空间与时间是我们感知事物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感知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的空的空间和时间,但是却不能想象有某种不在空间
4、和时间中的事物。空间与时间不是通过经验而获得的经验概念,而是直观。因此,空间与时间不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方式,而是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先验的阐明,数学:几何学与算术几何学是关于空间的科学算术是关于时间的科学几何学与算术是先天综合判断(科学)空间与时间是先天的,否则数学就不是科学。,结论,1、空间与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2、物自体不可知。3、人类理性只有一种直观形式,因而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不可能的。,让我们设想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中的生物:生活在一维空间的生物只能在一条直线上活动,生活在二维空间的生物可以在一个平面上活动,生活在三维空间的生物则能够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中活动
5、。显然,一维空间的生物无法经验二维空间的生物的活动,二维空间的生物也不可能经验三维空间生物的活动,而三维空间的生物同样无法经验多维空间的事物。道理很简单,不同的空间中的生物的感觉形式是不同的,而其特定的感觉形式只能接受与之相应的经验。从理论上讲,这个宇宙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而我们作为三维空间的生物虽然可以想象多维空间,但是却不可能感觉到三维空间以外的东西,因而也不可能从经验上确证多维空间的存在。,先验分析论,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范畴,对于知识而言,仅仅有感性直观形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性的参与才能构成知识。感性的作用是接受经验材料,知性的作用则是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综合统一以构成知识。因此感性的特
6、点是接受性,而知性的特点是构成性,感性之所司在直观,知性之所司在思维,对于知识而言两者缺一不可。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知性纯概念”,亦即“范畴”。,感性之所司在直观 知性之所司在思维 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思维无内容是空的,两者结合形成知识。,逻辑使用分析旧知识形式逻辑判断知性|实际使用产生新知识先验逻辑范畴,判断表,1、量的判断:全称的 特称的 单称的 2、质的判断:肯定的 3、关系的判断:直言的 否定的 假言的 无限的 选言的 4、样式的判断:或然的 实然的 必然的,范畴表,1、量的范畴:单一性 复多性 总体性 2、质的范畴:实在性 3、关系的范畴:依附性与实体
7、性 否定性(实体与偶性)限制性 原因性与结果性(原因与结果)交互性(主动与被动的相互作用)4、样式的范畴: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存在性与非存在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先验演绎,人们在法律上常常要区分事实问题和权利问题:我事实上占有某物并不意味着我有合法的权利占有某物,关于权利问题的证明就被称之为“演绎(deduction)”。同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范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范畴的使用都是合法的。所以,范畴需要“演绎”。它的问题是属于主观范围的范畴对于经验如何具有客观有效性,亦即主观的范畴如何是经验的先天条件,这就是“先验演绎”。,我我(AA)我的所有杂多表象中都有一个我。我与我自身的同一性
8、,AAa、b、c、d、e、faA1、bA2、cA3A1、A2、A3AnAA,范畴知性(认识主体)的综合统一功能。它一方面把先验自我的同一性带给每一个杂多表象。另一方面把杂多表象带到先验自我之中来。,感性与知性如何沟通?,先验自我范畴(想象力)感性杂多表象,统觉分析的统一性|范畴综合统一(想象力)|直观杂多表象,知性为自然立法,所谓“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这个表象的领域就构成了“现象界”,而连接表象的法则就是知性的法则,亦即范畴。因而“知性为自然立法”。,知性范畴在经验范围内是有效的,超出经验之外,由于没有经验材料,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认识现象并且形成
9、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但是物自体是不可知的,知性范畴不能作超验的使用。,先验辩证论,我们的认识从感觉经验开始,通过知性范畴的综合统一而形成了知识。然而人类理性并不就此而满足,它还要使知识成为体系,追求知识的完满性,这就要靠理性的作用。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理性的先天形式就是“理念”。与感性和知性不同,理性的作用是“调整性”的,它与经验无关而只与知识相关,其作用只是引导知识进一步完善,将知识调整成为体系,而理性调整知识的工具就是理念。,感性空间时间接受性 知性知性范畴构成性 理性理 念调整性,理念,理性有三种理念,这就是灵魂、宇宙和上帝,它们分别代表着主观
10、世界、客观世界和世界之全体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只是某种“理想的统一性”而不是“现实的统一性”。这些理念只是调整知识的工具而不是知识的对象,因而与物自体一样都属于不可知的领域,所以将这些理念视为认识对象的形而上学归根结底是不可能成立的。由于人类理性总是要穷根究底,它认识了经验还不够,非要去追问经验背后的根据是什么,并且认为只要我们穷尽了经验所及的现象就能够认识现象之整体背后的根据,这就使它错误地把理念之“理想的统一性”当作了“现实的统一性”。,地平线,当一个无知的孩子站在开阔地带放眼望去,地平线之极处天与地似乎是交融在一起的,于是他幼稚地认为,只要走到那里,就可以平步青云,一步登天。殊不知他每向
11、前走一步,地平线就会向后退一步,他实际上永远也不 可能走到地平线的 尽头。,形而上学家们就像这个孩子一样,他们幼稚地以为只要我们认识了所有的现象,就可以由此而通达现象背后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在我们与事物之间永远隔着一道经验的帷幕,认识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越经验的。,二律背反(antinomy),在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之中,最著名的是他关于理性二律背反的思想,而这些思想中最重要的则是第三组二律背反亦即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所谓“二律背反”指的是当理性迫使范畴作超验的使用时,由于没有经验的依据,所以对于同一个对象就可能形成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而它们各自却又都是自圆其说的。,第一组二律背反,正题:世
12、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界限;反题:世界没有开端也没有界限,它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是无限的。,正题:世界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就意味着在当下这一时刻,例如7:00,一个无限的事物系列过去了,到此为止得到了完成。然而,如果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就意味着它是无限的,而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一个无限的事物系列已经完成而已成了过去因为如果它是无限的,它就不可能得到完成且成为过去;如果它在一瞬间得到了完成,那就意味着它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承认世界是无限的,那就会使我们陷入矛盾之中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矛盾。现在,当下这一“瞬间”的存在表明,到此为止这个事物系列一定是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哲学 智慧 13 康德 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