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反应试验.ppt
《血清学反应试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清学反应试验.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血清学鉴定: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的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抗原(antigen),是一类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免疫原性),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反应原性)。,(一)抗原的性质,抗原的性质,抗原的性质,3.立体化学结构:一般分子结构和空间构象愈复杂的物质,免疫原性愈强。,4.抗原决定族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表面上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的特殊化学基团)决定其特异性,2.分子量足够大:一般104道尔顿,抗原决定族,抗原种类,抗原的种类,微生物抗原成分-细菌抗原成
2、分,菌体抗原: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称O抗原-脂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微生物抗原,鞭毛抗原称为H抗原,表面抗原:不同细菌的表抗原名称不同.大肠杆菌的表面抗原称为封套抗原或K抗原,肺炎双球菌的叫荚膜抗原,伤寒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称为Vi抗原,细菌抗原,细菌的各种抗原,微生物抗原,颗粒抗原组分抗原可溶性抗原,微生物抗原成分-病毒抗原成分,抗体,是由抗原刺激人体或动物体的B细胞,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所产生的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缩写为Ig),抗体(antigen),抗体种类,Ig:存在于血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80%)和组织液中。,抗体的结构和种类,IgA:二体IgD
3、:IgE:IgM:五体,IgG结构,IgA结构,Ig:存在于血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13%)和外分泌液中,IgM 等结构,Ig:血液中 Ig:血清中,1%Ig:血清中,0.002%,抗体的产生部位,抗体在人体中产生部位,抗体的存在部位:血清、乳汁、体液,抗体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reaction)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可发生于体内(invivo),也可发生于体外(invitro)。体内反应可介导吞噬、溶菌、杀菌、中和毒素等作用;体外反应则根据抗原的物理性状、抗体的类型及参与反应的
4、介质(例如电解质、补体、固相载体等)不同,可出现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及中和反应等各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抗原或抗体的检测中多采用血清作试验,所以体外抗原抗体反应亦称为血清反应(erologicreaction)。,抗原抗体反应条件,抗原抗体反应条件,抗原抗体,3.环境因素:(1)电介质:0.85%NaCI;(2)温度:37或56(3)pH值:7.0(4)振荡:适当的机械振荡(5)反应时间,抗原抗体反应一般规律,特异性和交叉性 若两种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抗原时,则发生交叉反应。亲缘关系越近,交叉反应的程度也越高。反应的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分子表面的结合,
5、结合的适宜温度为040、pH在4.09.0范围内。如温度超过60或pH降到3.0以下,或加入解离剂台硫氰化钾、尿素等,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可重新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性质不改变。,抗原抗体反应一般规律,最适比和带现象只有抗原与抗体呈适当比例时,才可出现可见的结合反应。当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则抗原抗体的结合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因而抑制可见反应的出现,这一现象称为带现象。抗体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前带现象,而抗原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后带现象。为了克服带现象,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需将抗原或抗体作适当稀释。,抗原抗体反应一般规律,反应的二阶段性 结合阶段-反应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分钟。反应阶段-较慢,需几
6、分钟、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血球等)或吸附在乳胶、白陶土、离子交换树脂和红细胞的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有电介质存在时,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凝集原凝集素,抗原抗体反应类型-凝集反应,血清凝集试验,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与免疫无关的小颗粒(载体)表面,加入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凝集反应。,载体:动物的红血球;聚苯乙烯乳胶;矽酸铝;活性炭等。,抗原抗体反应类型-间接凝集反应,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吸附抗原的红细胞就称为致敏红细胞。致敏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后,能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用已知抗原吸附于红细胞上检测未知抗
7、体称为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用已知抗体吸附于红细胞上鉴定未知抗原称为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常用的红细胞有绵羊、家兔、鸡及人的O型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类型-间接凝集反应,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抗体与游离抗原结合后就不能凝集抗原致敏的红细胞,从而使红细胞凝集现象受到抑制,这一试验被称为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抗原抗体反应类型-间接凝集反应,乳胶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 以乳胶颗粒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称为乳胶凝集试验。该试验既可检测相应的抗体也可鉴定未知的抗原,而且方法简便、快速,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于伪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禽衣原体病、山羊传染
8、性胸膜肺炎、囊虫病等的诊断。,抗原抗体反应类型-间接凝集反应,协同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 葡萄球菌A蛋白是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表面抗原,能与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的IgG分子的Fc片段相结合,结合后的IgG仍保持其抗体活性。当这种覆盖着特异性抗体的葡萄球菌与相应抗原结合时,可以相互连接引起协同凝集反应,在玻板上数分钟内即可判定结果(加图图八)。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快速鉴定细菌、霉形体和病毒等,抗原抗体反应类型-间接凝集反应,碳粉凝集试验,炭粉凝集试验 以极细的活性炭粉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称为炭粉凝集试验。反应在玻板上或塑料反应盘进行,数分钟后即可判定结果。通常是用抗体致敏炭粉颗粒制成炭素血
9、清,用以检测抗原,如马流产沙门氏菌;也可用抗原致敏炭粉,用以检测抗体,如腺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囊虫病等的诊断。,抗原抗体反应类型-间接凝集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类型-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可溶性抗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浸出液等)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介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细微的白色沉淀。,抗原抗体反应类型-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可溶性抗原+相应抗体 肉眼可见的沉淀,沉淀反应,环状沉淀反应,絮状沉淀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类型-沉淀反应,常用于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定
10、量测定,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试验,如炭疽病的诊断(Ascoli氏试验)、链球菌的血清型鉴定和血迹鉴定等,沉淀反应,沉淀反应-凝胶扩散试验:1%琼脂凝胶的孔径约85毫微米,可允许各种抗原抗体自由扩散。由近及远形成浓度梯度。,单向单扩散,单向双扩散,抗原,抗血清+琼脂,抗原,琼脂,抗血清+琼脂,沉淀反应,沉淀反应-琼脂扩散试验:,双向单扩散,双向双扩散,抗血清+琼脂,抗原,沉淀线,孔径3mm,抗原,待检血清,标准阳性抗血清,单向免疫扩散,A:Ag、Ab浓度及扩散率近似;B:Ag、Ab浓度近似,扩散率Ag Ab;C:Ag、Ab浓度近似,扩散率Ag Ab;D:扩散率近似,浓度Ag Ab;E:浓度Ag A
11、b,扩散率Ag Ab;F:浓度Ag Ab,扩散率Ag Ab,沉淀线形状、位置与抗原抗体扩散率及浓度的关系,双向琼脂扩散,(1)沉淀线吻合:待检抗原与标准抗原完全相同。(2)沉淀线相切:待检抗原中含有与标准抗原相同的抗原,还含有另外的抗原与抗血清相对应。(3)沉淀线相交:待检抗原有与抗血清对应的抗原,但和标准抗原不同。(4)沉淀线部分吻合:待测抗原和标准抗原性质相同,但含量较低。,A1:待检抗原;A2:标准抗原,双响琼脂扩散,抗体效价滴定,用梅花型孔,中间放抗原,周围孔放下不同稀释度的相应抗体,以出现沉淀线的最高稀释倍数为该抗体的效价。,对流免疫电泳,在pH为8.6的琼脂凝胶板上打孔,两孔为一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清学 反应 试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