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ppt
《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检验,(一)蜡样芽胞杆菌生物学性状,1、形态和染色特性,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菌体两端较平整,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稍偏一端,多呈链状排列,无荚膜,有周鞭毛。,2、培养特性,(1)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在10-45之间。最适 生长温度为28-35。,(2)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本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呈乳白色,不透明,直径4-6mm,边缘不整齐,表面粗糙,呈毛玻璃状或白蜡状。,(3)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浅灰色、不透明、似毛玻璃状的菌落。菌落周围初呈草绿色溶血,时间稍长即完全透明。,(4)蜡状芽胞杆菌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MYP
2、)上的菌落为粉红色(表示不发酵甘露醇),周围有粉红色的晕(表示产生卵磷脂酶)。,(5)在普通肉汤内生长迅速,肉汤混浊,常常有菌膜或壁环,振摇易乳化。,3、生化性状:,(1)葡萄糖发酵试验:接种于酚红葡萄糖肉汤中,厌氧条件下35培养24h。培养基应由红色变 为黄色。,(2)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红色)。,(表明本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酸),(3)V-P试验:接种于改良V-P培养基中,35 培养48 h。加V-P试剂及肌酸数粒,静止 1h,应为阳性反应(伊红色)。,(4)L-酪氨酸分解试验:接种于L-酪氨酸琼脂培 养基上,35培养48 h,阳性反应菌落周围培 养基应出现澄清透明区(表示产生酪蛋
3、白 酶)。阴性时应继续培养72 h再观察。,(5)溶菌酶试验:用直径2mm接种环取纯菌悬液 一环,接种于溶菌酶肉汤中,35培养24h。该菌在本培养基(含0.001的溶菌酶)中能 生长。如出现阴性反应,应继续培养24 h。,4、致病性,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除必须具有大量的细菌外,肠毒素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耐热性肠毒素:10030分钟不能被破坏,为引起呕吐 型中毒的致病因素,常在米饭中形成。,不耐热肠毒素:是引起腹泻型胃肠炎的病因,能在各种 食物中形成。,5、抵抗力,蜡样芽胞杆菌100 20分钟即可被杀死;对酸碱不敏感,pH6-11对本菌基本上不受影响,pH5以下,生长可受到抑制。,(二)
4、流行病学特点,1、季节性特点:以夏、秋季,尤其是610月为多见。,2、食品种类剩饭,特别是大米饭。乳及乳制品、畜禽肉类制品、蔬菜、莱汤、马铃薯、豆芽、甜点心、调味汁、色拉。国内:与淀粉质食品相关多。,3、临床症状,呕吐型中毒:多见于过剩米饭和油炒饭,由耐热性肠毒素为致病因素;潜伏期短,一般为23小时,最短为30分钟,最长56小时;症状以呕吐,腹痉挛为主,腹泻则少见,一般经过810小时而治愈。,腹泻型中毒:由各种食品中不耐热肠毒素引起,潜伏期在6小时以上,一般为614小时;症状以腹泻,腹痉挛,而呕吐却不常见;病程2436小时。,1.蜡样芽孢杆菌检验程序:,检样25g(ml)+225ml生理盐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GB/T 4789.28-2003,做成10-1-10-5的稀释液,选择性培养基(菌数测定)MYP,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MYP,37,18h-24h,菌数计算,营养琼脂培养基,36 1,12h20h,36 1,12h20h,生长及菌落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菌株保存,报 告,(三)检测方法,10-110-5的稀释液的制备,每个稀释度0.1mL接种于2个MYP培养基,361,1220h,菌落计数,361,1220h,挑取菌落接种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证实试验,报 告,2菌数测定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25 ml按菌落总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蜡样芽胞 杆菌 检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