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古诗词培训体会心得.doc
《小学教师古诗词培训体会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古诗词培训体会心得.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师古诗词培训体会心得 小学教师古诗词培训体会心得1听过很多节古诗词教学课,但张海宏老师古诗词三首的教学,却让我回味久久。当老师把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和清平乐.村居三首诗的题目写在黑板上的时候,我是带着一种质疑的:他这节课如何能把三首诗教完,会不会也是蜻蜓点水?会不会一篇教给方法,其它的自学?这也太落俗套了。教学开始,张老师让孩子从题目中、从内容中比较了诗和词的区别,让孩子明白了词有词牌名、词的字数不像诗那样工整,所以也叫“长短句”。这个环节吸引了我的注意。自己以前的教学中,教过那么多首词,还真的没有把词的相关知识再稍微深入的给孩子讲一讲。接着,张老师为孩子提供了学习三首诗词的方法:借
2、助插图、注释、工具书、课外资料理解诗的大意,于是在学生的汇报中,老师的巧妙点播下,前两首诗的诗意轻松理解了。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蜻蜓和蝴蝶飞过,还说这里很安静呢?”立刻又激起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最后老师让孩子对比阅读了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又对比阅读了四时田园杂兴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诗,几首诗之间的联系都被孩子们发现了。我不禁暗暗赞叹,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太高明,这些零散的诗被老师一整合,会在孩子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张老师侧重了写,将文本分成“溪边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和“三个儿子劳动”三个画面,降低了写的难度,巧妙帮孩子理解了古诗的意境。最后老师问孩子:当你
3、看到哪些情景时,你会想起这些诗句?孩子们立刻将所学到的古诗词和生活联系起来。听完课之后,我不禁暗暗赞叹:果然是名不虚传。整节课,没有繁琐的分析,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但是他的教学却如涓涓细流,渗入孩子们的心田。一个一个恰当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孩子不断的产生新鲜感、惊奇感、画面感,不断地激起孩子们智慧的火花。这节课我看到了古诗词的教学同样指向了表达,指向了写作。教学环节看似简简单单,课堂教学看似轻轻松松,其实老师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其实并不简单啊!张老师在说课时告诉我们:古诗词教学要经常这样一组一组地教,让孩子把自己储藏的诗词梳理出来。古诗词教学不要冷冰冰,要让孩子们和自己的
4、生活产生关联。他的话又为我打开了教学的思路。看着台上博学而儒雅的张老师,我不禁赞叹:果然是课如其人!小学教师古诗词培训体会心得2今天带学生一起学习了枫桥夜泊和长相思,在学习山居秋暝的基础上,学生的课堂表现越来越好。在学习山居秋暝时,让学生回想以前的学习方法,先看题目,从题目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很快,学生能结合课下注释,获得时间,地点等信息。在理解山居时,引导学生使用“叠加”法进行理解“山中的居所”。在学习诗歌内容时,我先带着学生寻找学生:诗歌中都出现了哪些景物?学生都能很快找到。然后再具体学习前两联,想象画面:在这两联诗歌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很明显在这个环节中,难度增加,学
5、生的理解很浅。学生回答:我看到了月亮,看到了流水这个时候,我引导学生去拆字扩词,再次采用叠加法尝试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物,如:【 皎洁 】的月光 【浓密】的松林 【潺潺】的清泉 再如【 空旷的山林】【清澈的泉水 】我采取板书挖空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学会在学习古诗词的扩词法。然后让学生把一句诗中出现的多种景物,动词,等连起来说一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试着说一说,这个时候效果就明显了。学生能用完整的一段话,把前两句诗说下来。在这两句诗的教学中,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掌握想象画面的的方法。最后两句,我就让学生进行自学理解,运用刚才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一环节中,更多的学生参与
6、了进来,而且语言表达越来越丰富,想象力也更加的丰富。前三句写景,在学生说到最后一联时,我借机让学生想一想,此时的作者面对这好山好水发出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感叹,这里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作者对山林美景的热爱和隐居生活的怡然自得。接下来再进行枫桥夜泊和长相思的讲学中,我让学生使用山居秋暝中的方法,去感受这两首诗词中的画面,这节课我不在多讲,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在枫桥夜泊中,在这一环节我直接让学生重点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最后的反馈也让我非常满意。学生:我仿佛看到了寒霜布满了天空;我仿佛看到了一轮明月慢慢落下;我仿佛看到了
7、江边的枫叶在风中摇曳;我仿佛看到了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闪烁;我仿佛听到了一阵阵的乌鸦啼叫声;我仿佛感受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缠绕无法入睡总之,学生的想象之门已经打开,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起来,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接下来,我就让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把这些意象连起来,一句一句得说一说诗的大意,很明显,这次效果非常好,学生能够很流利地说出前两句的画面。在长相思中,我采取和枫桥夜泊中相似的教学方法,先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再整体想象画面,最后体会诗人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思乡之情。本次教学的不足1.朗读形式不丰富,朗读太少,没有做到在朗读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2.静态和动态描写分析太少。3.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
8、不丰富,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小学教师古诗词培训体会心得3精挑细选的诗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但愿能助快速写好稿件。诗歌解读学习总结 7月15日参加了宜宾市组织的研修学习,通过学习、交流,获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尤其是在古诗文鉴赏与解题方法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就古诗歌解读与解题方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古诗歌的解读主要从形象分析、表达赏析、内容把握、语言鉴赏四方面进行。一、形象分析诗歌形象分析,主要是指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意象是诗词情感的载体,是指诗词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对象。(一)形象的分类:1、诗人自己的形象。诗词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为了便于抒发自己内心之情感,诗人词家常常将自己融
9、入诗词中。如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自己年老体衰、壮志未酬却矢志爱国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2、诗词中描写的景与物,也就是诗词的意象。在诗人词家心目中,世间万物花草虫鱼、风雨霜雪、湖光山色、大漠孤城等等都可以入诗。如杜甫的春望中,草、花、鸟等景物都是形象(即意象),都倾注并融入了诗人无限的思想感情。3、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诗人词家自己的替身,他们婉约地将自己与诗词中的人物融为一体,表达出自己的精神面貌,如柳宗元江雪中的“渔翁”。(二)了解物象的特定含意:要真正理解诗词艺术形象,就必须了解古代诗词中的一些特定的意象,因为这些意象通常表达固定的思想感情。例如,“折柳”是
10、赠别的代称,“月亮”是思念故乡、盼望团圆的标志,杜鹃(子规)渲染的是哀怨悲凉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落叶的失意的代名词,“征蓬”“孤蓬”“归雁”是思念家乡的寄托物,松竹兰梅是高尚情操的象征等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词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如牡丹,一般都把它看做富贵的象征。然而,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清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却与众不同。原来,诗人写这首牡丹诗的时候正在浙江公干。当时,他的故乡洛阳已经被金兵侵占,不能回去了,诗人只得独立风中看牡丹,是借看牡丹抒发战乱使自
11、己游离他乡、思念故乡的深情。二、表达赏析诗歌表达赏析,主要是对古诗词表达方式、结构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语音表达的赏析。理解并掌握表达技巧:1、基本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2、表现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动静相依、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巧用典故、比兴等等;3、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复等等;4、语言风格主要有:朴实与华丽、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豪放与柔婉等。三、内容把握这主要包括内容理解、情感体味、主旨领悟。(一)内容理解:就是
12、把握诗词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我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做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要注意抓住古诗词的特点来进行内容理解,平时有意培养古诗词的语感,积累古诗词相关知识。要注意诗词题材的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诗词,内容理解自然不同。比如,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二)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态度、价值观等。古诗词中常见的情感主要有:离情别绪(依依不舍、勉励),寄情山水、田园(悠闲、伤感、喜悦、赞美、向往、隐逸),忧国伤时(借古讽今、同情百姓、为国担忧),思乡怀人,建功报国。要注意了解诗人词家的生平、思想、写作风格和写作背景
13、,做到“知人论世”。如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王维的诗歌多是寄情山水之作;杜甫的诗作多是忧国伤时,同情百姓的疾苦;李清照后半生的词作婉约凄切;陆游的诗词多是抒发山河沦丧的痛苦和报国无门的孤寂;李煜的词风多是颓靡伤感等。(三)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品的思想,或者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词、怀古诗词、咏物诗词中。理趣诗词中,一般都有脍炙人口的哲理句,抓住这些哲理句,就能准确的领悟主旨了;怀古诗词中,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只是感慨的触发点,怀古伤今、借故讽今才是他们的目的;咏物诗词往往不是单
14、纯地描摹事物,咏物是为了抒情、言志。小学教师古诗词培训体会心得3诗歌语言鉴赏是诗词阅读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理解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鉴赏一般侧重从炼字品析、语句理解两方面进行。(一)炼字品析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遣词用字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达到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队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是炼字。要抓住所炼之字(即“诗眼”),探求该词对突出主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要注意炼字品析的“析”,不能凭空分析,泛泛地说用
15、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话,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二)语句理解 指诗人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诗词意境、名句所展现的画面等。1、景物描写: 即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它往往能给诗词增添无限的意趣。大自然的花草风雨、鸟树虫鱼等都是诗人爱写的,诗人借助它们表现自己丰富的情感。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景物所处的时空范畴。2、意境欣赏: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意境欣赏,包括描述意境、概括远近氛围、选择意境相近的诗句等。我们在欣赏古诗词
16、时应力求进入意境。这就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要根据作品中所表现的部分去想象、意会那些没有表现的景和情,体会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欣赏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氛围;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画面描绘:就是发挥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要求忠于原作,抓住主要景物,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我将继续通过这个研修的大好平台,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争取更大的进步。篇我校五年级的三位语文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游园不值
17、的古诗教学。三位教师的课,如涓涓细流,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峰回路转,但是却洋溢着较浓的语文气息,师生在交往、对话中完成了对文本的审美过程,以下是我的一些听课感受: 1.认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的词句进行的:读诗句,咬文嚼字,弄(转载于:诗歌培训心得体会)清关键词语的意思,老老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任何花架子。同时,教师让学生细细品读词句,感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 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想象“园内情景”、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丰富的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园内景象”为学生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把学生带入了诗中情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师 古诗词 培训 体会 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