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docx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2术语23基本规定33.1 一般规定33.2 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衔接关系33.3 功能要求54.1 国家级和省级平台54.2 城市级平台75数据库要求115.1 基本要求115.2 国家和省级平台数据库115.4 数据入库125.5 数据更新135.6 数据共享与服务136建设运维要求146.1 软硬件及网络环境146.2 维护管理146.3 安全保障146.4 性能要求附录A国家级和省级ClM基础平台数据内容要求17附录B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数据内容要求19标准用词说明23引用标准名录241总则1.0.1为规范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1.0.3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ing(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l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2.0.2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basicplatformofcityinformation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基
3、础平台(ClM基础平台)是管理和表达城市立体空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ClM基础平台建设应统一管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资源,提供各类数据、服务和应用访间接口,满足业务协同、信息联动的要求。3.1.2 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安全要求,ClM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交换和共享、以及平台运行环境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安全保密要求。3.1.3 CIM基础平台的数据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
4、S2000),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3.1.4 CIM基础平台建设应考虑数据更新、服务扩展和应用延伸的要求,为将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框架和拓展空间。3.2 国家、省、市三级平台衔接关系3.2.1 ClM基础平台分为国家、省和市三级平台,三级平台应执行统一标准规范,实现网络联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3.2.2 应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平台协同工作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3.2.3 国家、省、市三级平台纵向之间及与同级政务系统横向之间的衔接关系如图3.2.3所示。国家级国家级ClM基础平台国家饕务系省级市级省级ClM基础平台省级政务系统业务协同公据共享城市级C
5、lM基础平台市级政务系统图3.2.3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QM基础平台衔接关系国家、省、市三级平台应与同级政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国家、省、市三级平台之间的衔接关系应包括监督指导、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1监督指导包括监测监督、通报发布和应急指导等;2业务协同包括专项行动、重点任务落实和情况通报等;3数据共享主要满足跨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包括时空基础、公共专题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4架构功能要求4.1 国家级和省级平台4.1.1 基本要求1国家级、省级CIM基础平台应具备重要数据汇聚、核心指标统计分析、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对下一级CIM基础平台运行状况的监测等功能;2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应与相
6、应的国家、省级层面政务系统建立对接关系,实现业务衔接和数据共享。4.1.2 平台架构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四个层次和两大体系,分别为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用户层、标准规范体系及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体系对于相关层次具有约束关系,可参考图4.1.2。1设施层:应包括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2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资源调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3服务层:提供数据汇聚、统计分析、数据共享与交换、监测监督、运行管理、开发接口等功能;4用户层:包括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5标准规范体系:应建立统
7、一的标准规范,指导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衔接;6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安全保障体系,保障ClM基础平台网络、数据、应用及服务的稳定运行。政府部门服务层 数据层 设施层 标准规范体系企事业单位奥源调查数据业务系统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数据汇聚统计分析数据共享与交换监测监督运行管理开发接口图4.1.2国家和省级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及其支撑作用4.1.3 数据汇聚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的数据汇聚功能应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清洗、数据融合和数据资源编目等功能,
8、实现上下级平台、同级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符合下列规定:1数据获取应能够通过接口方式获取资源调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等数据,宜获取其他渠道商业数据;2数据清洗应具有对获取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转换、审核、比对校验、去重和纠错等功能;3数据融合应具有对清洗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关联,及加载到国家级、省级CIM基础平台数据库的功能;4数据资源编目应具备共享信息资源编目、目录注册和目录发布等功能。4.1.4 统计分析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应支持从时间、空间、指标等维度定义统计分析模型,支持以报表、图表等形式可视化展示与导出统计分析结果,实现对ClM数据的多维统计和分析。4.1.5
9、 数据共享与交换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应支持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功能。1国家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应支持各部委跨部门间的CIM数据共享与汇聚;2国家级和省级平台跨部门数据共享应能够支持跨部门间联审业务,实现跨部门间的业务协同;3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或在线共享或离线拷贝方式进行,前置交换应提供CIM数据的交换参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消息通知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询、服务订阅、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4.1.6 监测监督国家级、省级平台应具备对下一级平台的远程监测监督功能。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应支持对下一级ClM基础平台的无缝调入,支持对下一级平台运行机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监督。4.1.7 运行
10、管理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运行应提供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统一认证、平台监控、日志管理等功能。4.2 .8开发接口1宜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或开发工具包,应提供开发指南或示例DEMo等说明文档;2平台开发接口宜以网络应用程序接口(WebAPD或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形式提供,宜包括如下类别:1)资源访问类:提供ClM资源的描述信息查询、目录服务接口、服务配置和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发现、检索和管理;2)地图类:提供ClM资源的描述、调用、加载、渲染和场景漫游,提供属性查询、符号化等功能;3)事件类:ClM场景交互中可侦听和触发的事件;4)控件类:ClM基础平台中常用功能控件的调用
11、;5)数据交换类:元数据查询、ClM数据授权访问,上传、下载、转换等功能;6)数据分析类:历史数据的分析,按空间、时间、属性等信息的对比分析,大数据挖掘分析;7)平台管理类:平台管理如用户认证、资源检索、申请审核等。4.2城市级平台4.2.1 基本要求1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具备数据汇聚与管理、场景配置、数据查询与可视化、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分析、运行与服务及开发接口等功能;2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与国家、省级层面基础平台建立对接关系,实现业务衔接和数据共享;3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与同级政务系统建立对接关系,实现数据共享。4.2.2 平台架构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四个层次和两大体
12、系,分别为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用户层、标准规范体系及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体系对于相关层次具有约束关系,可参考图4.2.2。4.2.3 应包括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和传感器终端、执行器终端、图像捕捉设置、RFlD读写器等物联感知设备;2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公共专题、物联感知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3服务层:提供数据汇聚与管理、场景配置、数据查询与可视化、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分析、运行与服务及开发接口等功能;4用户层:包括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5标准规范体系:应建立统一的
13、标准规范,指导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衔接;6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安全保障体系,保障ClM基础平台网络、数据、应用及服务的稳定运行。服务层 数据层标准规范体系资源调力数据规划管控数据时空旅础数据 工程建设项目数据政府部门企小业单位社公公众公共专题数据物朕感知数据达维叮安个保障体系设施层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传感器终端、执行器终端、图像捕捉装置、RHD送笃器等物联感知女备图422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及其支撑作用4.2.4 数据汇聚与管理1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数据汇聚与
14、管理主要包括数据汇聚与管理、ClM平台基础数据管理及交换;2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提供二维GIS数据、建筑信息模型和其它三维模型数据汇聚的能力,实现模型检查入库、碰撞检测、多版本管理、模型轻量化、模型抽取、模型比对与差异分析等功能;3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提供资源目录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导入导出、数据更新、专题图制作、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4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或在线共享方式进行,前置交换应提供ClM数据的交换参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询、服务订阅、消息通知等功能。4.2.5 场景配置城市级ClM
15、基础平台应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模型、图形等组合,实现场景配置功能。4.2.6 数据查询与可视化4.2.7 IM基础平台应提供地名地址查询、空间查询、关键字查询、模糊查询、组合条件查询、要素查询、模型查询、模型元素查询、关联信息查询、多维度多指标统计、查询统计、结果输出等功能;2城市级CIM基础平台应提供CIM资源加载、集成展示、图文关联展示、分级缩放、平移、旋转、飞行、定位、批注、剖切、几何量算、体块比对、卷帘比对、多屏比对、透明度设置、模型细度设置等功能;3城市级CIM基础平台应具备模型数据加载、可视化渲染、图形变换、场景管理、相机设置、灯光设置、特效处理、交互操作等能力。4.2.8
16、数据共享与交换城市级平台应支持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功能。1城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应支持各部门间的CIM数据共享与汇聚;2城市级平台跨部门数据共享应能支持跨部门间联审业务,实现跨部门间的业务协同;3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或在线共享或离线拷贝方式进行,前置交换应提供ClM数据的交换参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消息通知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询、服务订阅、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4.2.9 平台分析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可提供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拓扑分析、通视分析、视廊分析、天际线分析、绿地率分析、日照分析等功能。4.2.10 行与服务1城市级ClM基础平台运行应提供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
17、理、用户管理、统一认证、平台监控、日志管理等功能,以及ClM资源、服务、功能和接口的注册、授权和注销等;2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服务应具备CIM数据服务发布、服务聚合、服务代理、服务运行(服务启动、服务停止)、服务调用(访问控制、协议解析、服务路由)、服务监控、负载均衡等能力。4.2.11 发接口1城市级CIM基础平台应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或开发工具包支撑CIM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应提供开发指南或示例DEMo等说明文档;2城市级CIM基础平台开发接口宜以网络应用程序接口(WebAPI)或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形式提供,应包括如下类别:1)资源访问类:提供ClM资源的描述信息查询、目录服务接口、服
18、务配置和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发现、检索和管理;2)项目类:管理ClM应用的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信息,包含信息查询、进展跟踪、编辑、模型与资料关联等操作;3)地图类:提供ClM资源的描述、调用、加载、渲染和场景漫游,提供属性查询、符号化等功能;4)三维模型类:提供三维模型的资源描述、调用与交互操作;4.2.12 BlM类:针对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查询、剖切、开挖、绘制、测量、编辑等操作和分析接口;6)控件类:CIM基础平台中常用功能控件的调用;7)数据交换类:元数据查询、ClM数据授权访问,上传、下载、转换等功能;8)事件类:ClM场景交互中可侦听和触发的事件;9)实时感知类:物联感知设备定位、接入
19、、解译、推送与调取;10)数据分析类:历史数据的分析,按空间、时间、属性等信息的对比,大数据挖掘分析;11)模拟推演类:基于ClM的典型应用场景过程模拟、情景再现、预案推演;12)平台管理类:平台管理如用户认证、资源检索、申请审核等。5数据库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应按适宜的、标准化的数据格式组织入库,流程应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检查、数据入库和入库后处理。5.1.2 矢量和栅格数据宜采用分区、分层或分幅的方式入库;建筑信息模型和其它三维模型数据宜采用分区或分块的方式入库;其他空间数据宜采用分幅或分要素的方式入库。5.1.3 电子文档、结构化数据及其它非空间数据,宜生成对
20、应的元数据,便于后续维护更新。5.1.4 数据入库后,应根据数据库设计的要求进行入库后处理,内容可包括逻辑接边、物理接边、拓扑检查与处理、唯一码赋值、数据索引创建、影像金字塔构建、服务发布等。5.1.5 ClM数据库可采用要素更新、专题更新、局部更新和整体更新等方式。5.1.6 更新数据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应与原有数据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相同,精度应与原有数据精度保持一致。5.1.7 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应同步更新,并应保持相互之间的关联,数据更新后应及时更新数据库索引及元数据。5.2 国家和省级平台数据库5.2.1 国家和省级CIM基础平台数据库应包括资源调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等数据,数
21、据内容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可根据实际需要拓展数据建设内容。5.2.2 资源调查数据包括房屋普查、市政设施普查数据等。5.2.3 业务系统数据包括建筑行业企业/人员资质审批、房地产市场监管、工程勘察设计统计信息、大型公建能耗管理等。524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包括立项用地规划数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施工许可数据、竣工验收数据等。5.3 城市级平台数据库5.3.1 城市级CIM基础平台数据库应包括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公共专题、物联感知等数据,数据内容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可根据实际需要拓展数据建设内容。5.3.2 时空基础数据包括行政区、测绘遥感数据及三维模型数据等。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信息 模型 基础 平台 技术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