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2术语23基本规定33.1 一般规定33.2 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衔接关系33.3 功能要求54.1 国家级和省级平台54.2 城市级平台75数据库要求115.1 基本要求115.2 国家和省级平台数据库115.4 数据入库125.5 数据更新135.6 数据共享与服务136建设运维要求146.1 软硬件及网络环境146.2 维护管理146.3 安全保障146.4 性能要求附录A国家级和省级ClM基础平台数据内容要求17附录B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数据内容要求19标准用词说明23引用标准名录241总则1.0.1为规范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1.0.3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ing(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l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2.0.2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basicplatformofcityinformation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基
3、础平台(ClM基础平台)是管理和表达城市立体空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ClM基础平台建设应统一管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资源,提供各类数据、服务和应用访间接口,满足业务协同、信息联动的要求。3.1.2 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安全要求,ClM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交换和共享、以及平台运行环境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安全保密要求。3.1.3 CIM基础平台的数据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
4、S2000),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3.1.4 CIM基础平台建设应考虑数据更新、服务扩展和应用延伸的要求,为将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框架和拓展空间。3.2 国家、省、市三级平台衔接关系3.2.1 ClM基础平台分为国家、省和市三级平台,三级平台应执行统一标准规范,实现网络联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3.2.2 应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平台协同工作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3.2.3 国家、省、市三级平台纵向之间及与同级政务系统横向之间的衔接关系如图3.2.3所示。国家级国家级ClM基础平台国家饕务系省级市级省级ClM基础平台省级政务系统业务协同公据共享城市级C
5、lM基础平台市级政务系统图3.2.3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QM基础平台衔接关系国家、省、市三级平台应与同级政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国家、省、市三级平台之间的衔接关系应包括监督指导、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1监督指导包括监测监督、通报发布和应急指导等;2业务协同包括专项行动、重点任务落实和情况通报等;3数据共享主要满足跨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包括时空基础、公共专题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4架构功能要求4.1 国家级和省级平台4.1.1 基本要求1国家级、省级CIM基础平台应具备重要数据汇聚、核心指标统计分析、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对下一级CIM基础平台运行状况的监测等功能;2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应与相
6、应的国家、省级层面政务系统建立对接关系,实现业务衔接和数据共享。4.1.2 平台架构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四个层次和两大体系,分别为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用户层、标准规范体系及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体系对于相关层次具有约束关系,可参考图4.1.2。1设施层:应包括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2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资源调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3服务层:提供数据汇聚、统计分析、数据共享与交换、监测监督、运行管理、开发接口等功能;4用户层:包括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5标准规范体系:应建立统
7、一的标准规范,指导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衔接;6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安全保障体系,保障ClM基础平台网络、数据、应用及服务的稳定运行。政府部门服务层 数据层 设施层 标准规范体系企事业单位奥源调查数据业务系统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数据汇聚统计分析数据共享与交换监测监督运行管理开发接口图4.1.2国家和省级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及其支撑作用4.1.3 数据汇聚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的数据汇聚功能应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清洗、数据融合和数据资源编目等功能,
8、实现上下级平台、同级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符合下列规定:1数据获取应能够通过接口方式获取资源调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等数据,宜获取其他渠道商业数据;2数据清洗应具有对获取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转换、审核、比对校验、去重和纠错等功能;3数据融合应具有对清洗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关联,及加载到国家级、省级CIM基础平台数据库的功能;4数据资源编目应具备共享信息资源编目、目录注册和目录发布等功能。4.1.4 统计分析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应支持从时间、空间、指标等维度定义统计分析模型,支持以报表、图表等形式可视化展示与导出统计分析结果,实现对ClM数据的多维统计和分析。4.1.5
9、 数据共享与交换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应支持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功能。1国家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应支持各部委跨部门间的CIM数据共享与汇聚;2国家级和省级平台跨部门数据共享应能够支持跨部门间联审业务,实现跨部门间的业务协同;3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或在线共享或离线拷贝方式进行,前置交换应提供CIM数据的交换参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消息通知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询、服务订阅、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4.1.6 监测监督国家级、省级平台应具备对下一级平台的远程监测监督功能。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应支持对下一级ClM基础平台的无缝调入,支持对下一级平台运行机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监督。4.1.7 运行
10、管理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运行应提供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统一认证、平台监控、日志管理等功能。4.2 .8开发接口1宜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或开发工具包,应提供开发指南或示例DEMo等说明文档;2平台开发接口宜以网络应用程序接口(WebAPD或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形式提供,宜包括如下类别:1)资源访问类:提供ClM资源的描述信息查询、目录服务接口、服务配置和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发现、检索和管理;2)地图类:提供ClM资源的描述、调用、加载、渲染和场景漫游,提供属性查询、符号化等功能;3)事件类:ClM场景交互中可侦听和触发的事件;4)控件类:ClM基础平台中常用功能控件的调用
11、;5)数据交换类:元数据查询、ClM数据授权访问,上传、下载、转换等功能;6)数据分析类:历史数据的分析,按空间、时间、属性等信息的对比分析,大数据挖掘分析;7)平台管理类:平台管理如用户认证、资源检索、申请审核等。4.2城市级平台4.2.1 基本要求1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具备数据汇聚与管理、场景配置、数据查询与可视化、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分析、运行与服务及开发接口等功能;2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与国家、省级层面基础平台建立对接关系,实现业务衔接和数据共享;3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与同级政务系统建立对接关系,实现数据共享。4.2.2 平台架构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四个层次和两大体
12、系,分别为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用户层、标准规范体系及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体系对于相关层次具有约束关系,可参考图4.2.2。4.2.3 应包括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和传感器终端、执行器终端、图像捕捉设置、RFlD读写器等物联感知设备;2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公共专题、物联感知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3服务层:提供数据汇聚与管理、场景配置、数据查询与可视化、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分析、运行与服务及开发接口等功能;4用户层:包括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5标准规范体系:应建立统一的
13、标准规范,指导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衔接;6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安全保障体系,保障ClM基础平台网络、数据、应用及服务的稳定运行。服务层 数据层标准规范体系资源调力数据规划管控数据时空旅础数据 工程建设项目数据政府部门企小业单位社公公众公共专题数据物朕感知数据达维叮安个保障体系设施层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传感器终端、执行器终端、图像捕捉装置、RHD送笃器等物联感知女备图422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及其支撑作用4.2.4 数据汇聚与管理1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数据汇聚与
14、管理主要包括数据汇聚与管理、ClM平台基础数据管理及交换;2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提供二维GIS数据、建筑信息模型和其它三维模型数据汇聚的能力,实现模型检查入库、碰撞检测、多版本管理、模型轻量化、模型抽取、模型比对与差异分析等功能;3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应提供资源目录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导入导出、数据更新、专题图制作、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4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或在线共享方式进行,前置交换应提供ClM数据的交换参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询、服务订阅、消息通知等功能。4.2.5 场景配置城市级ClM
15、基础平台应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模型、图形等组合,实现场景配置功能。4.2.6 数据查询与可视化4.2.7 IM基础平台应提供地名地址查询、空间查询、关键字查询、模糊查询、组合条件查询、要素查询、模型查询、模型元素查询、关联信息查询、多维度多指标统计、查询统计、结果输出等功能;2城市级CIM基础平台应提供CIM资源加载、集成展示、图文关联展示、分级缩放、平移、旋转、飞行、定位、批注、剖切、几何量算、体块比对、卷帘比对、多屏比对、透明度设置、模型细度设置等功能;3城市级CIM基础平台应具备模型数据加载、可视化渲染、图形变换、场景管理、相机设置、灯光设置、特效处理、交互操作等能力。4.2.8
16、数据共享与交换城市级平台应支持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功能。1城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应支持各部门间的CIM数据共享与汇聚;2城市级平台跨部门数据共享应能支持跨部门间联审业务,实现跨部门间的业务协同;3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或在线共享或离线拷贝方式进行,前置交换应提供ClM数据的交换参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消息通知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询、服务订阅、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4.2.9 平台分析城市级ClM基础平台可提供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拓扑分析、通视分析、视廊分析、天际线分析、绿地率分析、日照分析等功能。4.2.10 行与服务1城市级ClM基础平台运行应提供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
17、理、用户管理、统一认证、平台监控、日志管理等功能,以及ClM资源、服务、功能和接口的注册、授权和注销等;2城市级ClM基础平台服务应具备CIM数据服务发布、服务聚合、服务代理、服务运行(服务启动、服务停止)、服务调用(访问控制、协议解析、服务路由)、服务监控、负载均衡等能力。4.2.11 发接口1城市级CIM基础平台应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或开发工具包支撑CIM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应提供开发指南或示例DEMo等说明文档;2城市级CIM基础平台开发接口宜以网络应用程序接口(WebAPI)或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形式提供,应包括如下类别:1)资源访问类:提供ClM资源的描述信息查询、目录服务接口、服
18、务配置和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发现、检索和管理;2)项目类:管理ClM应用的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信息,包含信息查询、进展跟踪、编辑、模型与资料关联等操作;3)地图类:提供ClM资源的描述、调用、加载、渲染和场景漫游,提供属性查询、符号化等功能;4)三维模型类:提供三维模型的资源描述、调用与交互操作;4.2.12 BlM类:针对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查询、剖切、开挖、绘制、测量、编辑等操作和分析接口;6)控件类:CIM基础平台中常用功能控件的调用;7)数据交换类:元数据查询、ClM数据授权访问,上传、下载、转换等功能;8)事件类:ClM场景交互中可侦听和触发的事件;9)实时感知类:物联感知设备定位、接入
19、、解译、推送与调取;10)数据分析类:历史数据的分析,按空间、时间、属性等信息的对比,大数据挖掘分析;11)模拟推演类:基于ClM的典型应用场景过程模拟、情景再现、预案推演;12)平台管理类:平台管理如用户认证、资源检索、申请审核等。5数据库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应按适宜的、标准化的数据格式组织入库,流程应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检查、数据入库和入库后处理。5.1.2 矢量和栅格数据宜采用分区、分层或分幅的方式入库;建筑信息模型和其它三维模型数据宜采用分区或分块的方式入库;其他空间数据宜采用分幅或分要素的方式入库。5.1.3 电子文档、结构化数据及其它非空间数据,宜生成对
20、应的元数据,便于后续维护更新。5.1.4 数据入库后,应根据数据库设计的要求进行入库后处理,内容可包括逻辑接边、物理接边、拓扑检查与处理、唯一码赋值、数据索引创建、影像金字塔构建、服务发布等。5.1.5 ClM数据库可采用要素更新、专题更新、局部更新和整体更新等方式。5.1.6 更新数据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应与原有数据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相同,精度应与原有数据精度保持一致。5.1.7 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应同步更新,并应保持相互之间的关联,数据更新后应及时更新数据库索引及元数据。5.2 国家和省级平台数据库5.2.1 国家和省级CIM基础平台数据库应包括资源调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等数据,数
21、据内容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可根据实际需要拓展数据建设内容。5.2.2 资源调查数据包括房屋普查、市政设施普查数据等。5.2.3 业务系统数据包括建筑行业企业/人员资质审批、房地产市场监管、工程勘察设计统计信息、大型公建能耗管理等。524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包括立项用地规划数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施工许可数据、竣工验收数据等。5.3 城市级平台数据库5.3.1 城市级CIM基础平台数据库应包括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公共专题、物联感知等数据,数据内容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可根据实际需要拓展数据建设内容。5.3.2 时空基础数据包括行政区、测绘遥感数据及三维模型数据等。5
22、.3.3 资源调查数据包括国土调查、地质调查、耕地资源、水资源、房屋普查和市政设施普查等数据。5.3.4 规划管控数据包括开发评价、重要控制线、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及已有相关规划数据等。5.3.5 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包括立项用地规划数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施工许可数据、竣工验收数据等。5.3.6 公共专题数据包括社会数据、法人数据、人口数据、兴趣点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社会化数据等。5.3.7 物联感知数据包括建筑、市政设施、气象、交通、生态环境、城市安防等监测监控数据等。5.4 数据入库5.4.1 数据入库应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检查、数据入库和入库后处理等步骤。5.4.2 对
23、于二三维空间数据,应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数据格式组织入库,为保证数据传输和可视化表达的高性能,三维模型应将二三维空间数据加工处理建立多层次LoD;为保证数据统计分析和模拟仿真的高性能,宜同时保存一套相应的实体数据,其中传统二维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可依据现行标准数据格式组织入库,BlM数据宜建立模型构件库,并保留构件参数化与结构信息,宜采用数据库方式存储。5.4.3 按数据库存储的要求,应收集并整理相应成果数据与元数据等,并对入库前的成果数据进行坐标转换、数据格式转换或属性项对接转换等预处理工作。5.4.4 数据检查应包括完整性、规范性和一致性检查,检查内容应符合如下规定:1二维要素应检查几何精度
24、、坐标系和拓扑关系,应检查其属性数据和几何图形一致性、完整性等内容;2三维模型应检查包括数据目录、贴图、坐标系、偏移值等完整性和模型对象划分、名称设置、贴图大小和格式等规范性;3BlM数据应检查模型精确度、准确性、完整性和图模一致性,规范模型命名、拆分、计量单位、坐标系及构件的命名、颜色、材质表达。1.1.5 各类ClM数据可采用人工输入、批量或自动入库等方式入库,入库后应记录数据入库日志。矢量和栅格数据宜采用分区、分层或分幅的方式入库,表面三维模型和实体三维模型宜采用分区或分块的方式入库,建筑信息模型宜采用分专业或分块的方式入库,其他相关数据宜采用分幅或分要素的方式入库。1.1.6 数据入库
25、后应根据数据库设计的要求进行入库后处理,内容可包括逻辑接边、物理接边、拓扑检查与处理、唯一码赋值、数据索引创建、影像金字塔构建、切片与服务发布等。5.5 数据更新5.5.1 ClM数据库可采用要素更新、专题更新、局部更新和整体更新等方式。5.5.2 更新数据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应与原有数据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相同,精度应不低于原有数据精度。5.5.3 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应同步更新,并应保持相互之间的关联,数据更新后应同步更新数据库索引及元数据。5.5.4 数据更新时,数据组织应符合原有数据分类编码和数据结构要求,应保证新旧数据之间的正确接边和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5.6 数据共享与服务5.6.1
26、 ClM数据共享内容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保密规定,涉密数据应按规定脱密处理后再进行共享。5.6.2 ClM数据共享交换频次应包括实时共享、分时共享两种方式,并根据需求按需交换。5.6.3 ClM数据共享应包含通过ClM基础平台直接相互转换数据格式和采用标准的或公开的数据格式进行格式转换。5.6.4 CIM数据中的矢量、栅格数据等宜采用WMS、WMTSWFSWCS等标准规范;三维模型数据、倾斜摄影建模数据、BlM等宜采用S3M、3D-TilesI3S等标准规范。6建设运维要求6.1 软硬件及网络环境6.1.1 ClM基础平台应充分共享己建政务基础设施资源,建立满足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27、包括:1平台应配备成熟稳定的基础软件,含网络管理、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其性能指标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2平台宜适用云计算中心提供的运行环境,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和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的规定自建机房提供运行环境。6.1.2 ClM基础平台应建设满足平台部署运行、数据协同共享、数据安全可靠等需求的网络环境,形成纵向互通、横向互联的网络体系,要求包括:1平台纵向网络应与国家、省、市网络环境互通,不宜低于百兆光纤网,应能支撑ClM资源的管理和数据共享;2平台横向网络应与本级电子政务网互联互通,宜为千兆光纤网,应能支撑本级数
28、据交换与共享。6.2 维护管理6.2.1 ClM基础平台维护管理宜参照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8827.1开展平台运行维护,并在政策机制及人员组织等方面进行保障,包括:1应制定数据协同共享和更新维护机制;2应制定包含运行管理规定、平台维护操作规程等的平台运行维护机制;3应建立专业、稳定的运维团队。6.2.2 CIM基础平台应符合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GBT36626的规定,制定平台的安全运维策略、安全运维组织的管理、安全运维规程和建立必须的安全运维支撑系统等。6.3 安全保障6.3.1 CIM基础平台安全应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
29、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2026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l0、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BMBI1、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产品技术要求BMBI6和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以及国家政策和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1平台应制定安全防护策略、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平台安全、稳定运行;2平台建设应综合评估各类安全风险,设计安全方案,开展等保定级和等保备案,宜定级二级
30、以上安全保护等级;3平台建设应建立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构成的安全保障体系,达到安全等级保护要求;4平台应采取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权限管理、安全认证、系统日志、安全审计等措施;5平台应严格执行信息产生、处理、传输、存储和载体销毁全过程中的国家保密标准。6.3.2数据采集安全应符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35273、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GB37300以及国家政策和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6.3.3 数据传输和交换安全应符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28181、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GB/T36478、信息安全技术
31、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T37025以及国家政策和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6.3.4 数据存储和备份安全应符合信息技术云数据存储和管理第1部分:总则GB/T31916.1、信息技术备份存储备份技术应用要求GB/T36092、信息安全技术云存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1347以及国家政策和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6.4 性能要求6.4.1 ClM基础平台宜参照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技术标准CJJ/T296等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确保服务资源和统计分析的快速访问。6.4.2 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数据服务响应时间宜符合如下要求:6.4.3 服务加载及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2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初始加载时间
32、不应超过20秒,后续响应时间不应超过5秒;3基于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动态生成三维要素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20秒,后续响应时间不应超过5秒;4三维瓦片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10秒,高精度显示等待时间不应超过10秒;大范围(IOoO平方公里及以上)渲染等待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6.4.4 城市级CIM基础平台数据服务响应时间宜符合如下要求:1二维瓦片服务加载及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2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10秒,后续响应时间不应超过3秒;3基于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动态生成三维要素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10秒,后续响应时间不应超过5秒;4三维瓦片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5秒,高精度显示等待时间不应
33、超过5秒;大范围(30平方公里及以上)精细化渲染等待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6.4.5 国家级、省级ClM基础平台查询统计服务响应时间宜符合如下要求:6.4.6 分析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2千万级数据量下单项统计的响应时间不超过20秒;3大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分钟。6.4.7 城市级CIM基础平台查询统计服务响应时间宜符合如下要求:1简单统计分析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2千万级数据量下单项统计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3大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的响应时间不超过50秒。6.4.8 CIM基础平台应符合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GB/T36626-2018以及国家政策和技术标准的相关
34、规定保障系统连续无故障运行。附录A国家级和省级ClM基础平台数据内容要求t类大类中类类型束备注I源调查数据房屋普查房屋建筑矢量(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照片附件电子文档(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市政设施普查道路设施矢量(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桥梁设施矢量(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供水设施矢量(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照片附件电子文档(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4务系统数据建筑行业企业/人员资质审批企业基本信息结构化数据(人员基本信息结构化数据(不同资质的企业数结构化数据(不同资质的人员数结构化数据(房地产市场监管房地产项目信息矢量(房源基本信息结构化数据房地产企业信息结构化数据(中介服务机构信息以及人员信
35、息结构化数据(工程勘察设计统计信息资质管理信息结构化数据(注册管理信息结构化数据(大型公建能耗管理建筑结构化数据(空调结构化数据(办公设备结构化数据C电梯扶梯结构化数据(照明结构化数据(程建设项目数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数据策划项目信息(未选址)结构化数据(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协同计划项目(己选址)矢量(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项目红线矢量(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立项用地规划信息结构化数据(源自市级f类大类中类类型束备注CIM基础平台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批文、证照扫描件电子文档(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设计方案信息模型信息模型(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报建与审
36、批信息结构化数据(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批文、证照扫描件电子文档(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施工许可数据施工图信息模型信息模型(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施工图审查信息结构化数据(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批文、证照扫描件电子文档(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竣工验收数据竣工验收信息模型信息模型(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竣工验收备案信息结构化数据(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验收资料扫描件电子文档(源自市级CIM基础平台附录B城市级CIM基础平台数据内容要求1类大类中类类型约束空基础数据行政区国家行政区矢量C省级行政区矢量C地级行政区矢
37、量M县级行政区矢量C乡级行政区矢量M其它行政区矢量C测绘遥感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栅格C可量测实景影像栅格C倾斜影像栅格C三维模型数字高程模型栅格C水利三维模型信息模型C建筑三维模型信息模型M交通三维模型信息模型M管线管廊三维模型信息模型C植被三维模型信息模型C其它三维模型信息模型O源调查数据国土调查土地要素矢量C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矢量C地质环境矢量C地质灾害矢量C工程地质矢量O耕地资源永久基本农田矢量C耕地后备资源矢量C水资源水系水文矢量C水利工程矢量C防汛抗旱矢量C水资源调查矢量C房屋普查房屋建筑矢量C照片附件电子文CI,类大类中类类型约束档市政设施普查道路设施矢量C桥梁设施矢量C供水设施矢量C
38、照片附件电子文档C关划管控数据开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矢量M重要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矢量M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矢量M详细规划矢量M专项规划自然资源行业专项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地质灾害规划/海洋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矢量C环保规划矢量C水利规划矢量C交通规划矢量C住建规划矢量C城管规划矢量C工信规划矢量C应急规划矢量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矢量C其他专项规划矢量C城市设计信息模型C程建设项目数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数据策划项目信息(未选址)结构化数据C协同计划项目(已选址)矢量C项目红线矢量M立项用地规划信息结构化数据M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
39、M批文、证照扫描件电子文档MI,类大类中类类型约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设计方案信息模型信息模型C报建与审批信息结构化数据M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M批文、证照扫描件电子文档M施工许可数据施工图信息模型信息模型C施工图审查信息结构化数据M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M批文、证照扫描件电子文档M竣工验收数据竣工验收信息模型信息模型C竣工验收备案信息结构化数据M验收资料扫描件电子文档M弓共专题数据社会数据就业和失业登记结构化数据C人员和单位社保结构化数据C法人数据机关结构化数据C事业单位结构化数据C企业结构化数据C社团结构化数据C人口数据人口基本信息结构化数据C人口统计信息结构化数据CI,类大类中类类型约束兴趣点数
40、据引用GB/T35648矢量O地名地址数据地名矢量C地址矢量C宏观经济数据/结构化数据C4联感知数据建筑监测数据设备运行监测/C能耗监测O市政设施监测数据按城市道路(含桥梁)、城市轨道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照明、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等设施及附属设施分类C气象监测数据雨量O气温O气压O相对湿度O其他O交通监测数据交通技术监控信息O交通技术监控照片或视频O电子监控信息O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河道水质O土壤O大气监测O城市安防数据治安视频C三防监测数据C其他C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
41、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3本标准中数据体系采用约束条件代号及说明如下表。代号约束条件英语含义M必选Mandatory必须具有的内容C条件具备时必选Conditional实际情况具备时应具有的内容O可选Optional可自行判断是否需要的内容引用标准名录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
42、规范GB28872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281815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GB373006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1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1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8827.112信息技术云数据存储和管理第1部分:总则GB/T31916.113
43、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GB/T3239914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3527315信息技术云计算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GB/T3530116信息技术备份存储备份技术应用要求GB/T3609217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GB/T364781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GB/T36626-201819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T3702520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技术标准CJJ/T29621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10-200422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BMBl1-200423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产品技术要求BMB16-200424信息安全技术云存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A/T134725OpenGISWebMapServerImplementationSpecificationOGC06-042(ISO19128)26 OpenGIS(B)WebMapTileServiceImplementationStandardOGC07-057r727 OGCWebFeatureService2.0Interface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3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