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ppt
《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山西医科大学 张淑秋,基本概念,配伍禁忌:药剂生产和应用中的物理、化学配伍变化,影响制剂质量、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用药时体内相互作用,影响疗效、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机理 药物动力学方面:影响药物体内过程;药效学方面:影响与受体的结合;类型 协同作用:相加或增强 拮抗作用:效果 有益的相互作用 有害的相互作用,主要内容,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中西药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有益的相互作用 如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或苄丝肼)可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的脱羧。两者合用可增加药物进入中枢而提高疗效,减少外周部位的不良反应。有害的相互作用降糖药常因引起低血糖而产生
2、心悸、出汗反应,合用普萘洛尔可掩盖这些反应,但普萘洛尔可阻抑肝糖的代偿性分解,而使血糖更加降低,增加了发生虚脱反应的危险性。红霉素与阿司匹林:两者均有一定的耳毒性,单独应用毒性不显著。联合应用毒性增强,易致耳鸣、听觉减弱等。,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胃肠道吸收的改变络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四环素类在胃肠道内能与金属离子(钙,镁,铝,铁)形成难吸收络合物.因此某些食物(如牛奶)或药物(含镁,铝和钙盐的制品,铁制剂)能显著减少四环素的吸收.降血脂药物消胆胺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它与甲状腺素、保太松、洋地黄毒甙、华法等药物配伍时,由于吸附作用影响这些药物吸收,如同时应用需间隔5个小时。来烯胺和考来替泊除了能与胆酸
3、结合,阻止胆酸再吸收作用外,还能与胃肠道中酸性药物(如华法林)结合,因此,服药间隔的时间应尽可能延长(最好是4小时).,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胃肠道吸收的改变 pH值改变:酮康唑口服需要酸性环境下溶解,不宜与抗酸药、抗胆碱药、H2 受体阻断药或酸(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合用。如需合用,应至少在酮康唑应用2小时后给予。碳酸氢钠能显著地降低四环素的吸收,因为四环素在pH5左右溶解度是最小,与碳酸氢钠配伍时胃液pH升高,使四环素溶解度下降,影响四环素的吸收。,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胃肠道吸收的改变 运动的改变: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泻药增加胃肠蠕动,加速其他药物通过胃肠道,由此引起吸收减少,特别是对
4、那些需要与吸收表面长期接触的药物以及仅在胃肠道特殊部位被吸收的药物影响更大.如可减少控释制剂和肠溶制剂的吸收.抗胆碱能药减弱胃肠道运动,既可使其他药物溶解延迟,也可减慢胃排空而减少吸收;又可使一种药物较长时间停留于适宜的吸收区域而增加吸收.,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胃肠道吸收的改变胃肠道酶的影响:口服地高辛以后,部分药物可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无强心作用的双氢地高辛和双氢地高辛甙元,但口服红霉素等药物后可抑制肠道里这些细菌的转化作用,使地高辛的转化减少,在肠道里的吸收增加,血浓度升高,可引起中毒。,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分布的改变 蛋白结合率的改变:若二种药物在蛋白同一结合位置上进行竞争,亲和力大
5、的把亲和力弱的药物置换出来,结果使置换下来的药物其游离型浓度增加。蛋白结合率越高(90%)、表观分布容积小的药物,相互作用危险性较大。丙戊酸可竞争苯妥英的蛋白结合,并抑制苯妥英的代谢.合用两种药物,即使总苯妥英血药浓度在安全治疗范围内,但苯妥英游离浓度增高,仍可引起不良反应.相反,苯妥英可降低丙戊酸血清浓度.并用两种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调整剂量.,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分布的改变 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如磺胺类、水杨酸类药物、保泰松、可以置换甲苯磺丁脲等口服降血糖药的蛋白结合,引起低血糖反应;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水杨酸类、安妥明、苯妥英钠可置换双香豆素、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的蛋白结合,引起凝血障碍、出血等
6、。,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水合氯醛、氯贝丁酯、萘啶酸、吲哚美辛、阿司匹林、保泰松、长效磺胺等均有较强的蛋白结合能力。它们与口服降糖药、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抗肿瘤药(如MTX)等联合应用,可使后面一些药物的未结合型者血浓度升高。如不注意,可致意外。,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影响代谢的因素: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 酶抑制作用 酶诱导作用,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肝微粒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MFO)非微粒体酶底物(substrate)与抑制剂(inhibitor),在代谢药物中,最重要的是CYP3A4亚族,约占全部药物的50%;CYP2D6约为30%;CYP2C9
7、约占10%;CYP1A2约占4%;CYP2A6和CYP2C19分别占2%。能抑制或诱导CYP3A4活性的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2D6、2C9、2C19等与遗传多态性有关。,P450酶及其分类,P450的遗传多态性,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可受遗传、年龄、机体状态、营养、疾病、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药物,能够显著影响药酶的活性。由于P450的遗传多态性,使药物代谢存在着种族和个体差异,尤其是CYP2C19和2D6。一般分为两种表型,即快代谢型EM(extensive metabolizer)和慢代谢型PM(poor metabolizer)。,CYP
8、2D6和CYP2C19存在遗传多态性。20%的亚裔人几乎完全缺乏CYP2C19。异喹胍的4-羟基化代谢,存在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两种人群,与CYP2D6的肝内缺乏及其基因突变有关。表型分型可采用药酶的特定底物作为探针药或工具药,如异喹胍、右美沙芬等,判定人群中的EM和 PM。也可用DNA作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这对合理用药和预防不良反应,有着重要意义。因PM可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而致不良反应增高。,P450的遗传多态性,与R-异构体相比,S-异构体由CYP2C19代谢更少,Omeprazole R/S代谢差异,快,快,慢,慢,S-异构体,P450与药物代谢,主要被CYP3A4代谢的药物:大环内酯类;
9、钙拮抗剂;卡马西平;酮康唑;主要被CYP2C19代谢的药物:奥美拉唑;阿米替林;苯巴比妥;美芬妥因主要被CYP2D6代谢的药物:普罗帕酮;普萘洛尔;右美沙芬,P450酶的诱导与抑制,酶促作用:诱导药酶活性增强、使其它药物或本身代谢加速、导致药效减弱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酶抑作用:抑制或减弱药酶活性、减慢其它药物代谢、导致药效增强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酶抑制作用所致药物相互作用远大于酶促作用,约占全部相互作用的70%;酶促作用占23%,其它为7%。,P450酶的诱导与抑制,常见酶抑制剂,别嘌呤醇、乙胺碘呋酮、氯霉素、氯丙嗪、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右丙氧芬、地尔硫、乙醇(急性中毒
10、时)、红霉素、丙米嗪、异烟肼、酮康唑、美托洛尔、甲硝唑、咪康唑、去甲替林、口服避孕药、羟保泰松、奋乃静、保泰松、伯氨喹、普萘洛尔、奎尼丁、丙戊酸钠、磺吡酮、磺胺药、硫利达嗪、甲氧苄院、维拉帕米等。遇有这些药物时应警惕酶抑相互作用的发生。,CYP450酶抑制与相互作用,常见酶诱导剂,巴比妥类(苯巴比妥诱导作用最强)、卡马西平、乙醇(嗜酒慢性中毒者)、氨鲁米特、灰黄霉素、氨甲丙酯、苯妥英、格鲁米特、利福平、磺吡酮(某些情况下起酶抑作用)等。可使其他合并用药代谢加速,血药浓度降低,药效降低。,CYP450酶诱导与相互作用,典型事例特非那定(terfenadine),是第二代非镇静性抗组织胺药物,问世
11、后不久成为最受临床欢迎的抗过敏药物。1986年1996年间,WHO药物不良反应协作中心共收到17个国家976例抗组织胺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几乎全部为第二代抗组织胺药物所致。其中发生心脏毒性反应最多的就是特非那定98例;其次是阿司咪唑25例,氯雷他定13例,西替利嗪2例。发生机制:代谢性相互作用。,典型事例特非那定(terfenadine),80年代初由德国一家药厂开发成功,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它的最大优点是药物本身和它的代谢产物,不会透过血脑屏障,因而不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作用,没有服用苯海拉明、非那根和扑尔敏后出现的嗜睡、困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特非那定”属于强效抗过敏药,服药后
12、半小时,即在血液中出现并起效,2小时后血中浓度达到最高值,药效维持可长达12小时以上;一天之内只需要服用2次,服药也方便,,典型事例特非那定(terfenadine),1989年,美国的一位妇女,在用药第9天时,突发昏厥,经医生做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对这件事进行联机检索,发现了类似病例。当一小部分年轻妇女服用抗组胺药特非那定时,由于性别对药物反应的差异而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对年轻妇女极为有害,甚至有可能导致意外死亡。美国FDA立即着手追查原因,结果发现,“特非那定”药物本身没有可疑之处,很可能与用药不当有关。,特非那定为前体药物,主要由CYP3A4代谢为特非那定酸,此活性代谢产物既发挥抗组织胺作
13、用,且心脏毒性比原形药物显著为低。当并用CYP3A4抑制药物(如红霉素、唑类抗真菌药物、H2受体阻滞剂、皮质激素以及口服避孕药等)时,可使特非那定代谢受阻,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而影响心肌细胞的钾通道电流和静息电位的稳定性,致使复极离散,最终发生TdP(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而致死。,典型事例特非那定(terfenadine),典型事例特非那定(terfenadine),美国FDA、法国、意大利撤出市场;德国、丹麦、英国改为处方药管理;我国仍为非处方药。应慎重使用。,典型事例美贝拉地尔,是一个钙通道(T通道)阻滞剂。因严重药物相互作用,于1998年6月,FDA与罗氏药厂决定撤出市场,寿命仅11个月
14、。机制:此药为一个强效药酶抑制剂,主要抑制CYP3A4酶和2D6酶,致使许多心血管药物代谢受抑而产生毒性作用。,与美托洛尔并用,可使血药浓度增加45倍,导致严重心动过缓;与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缓释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加尼索地平)并用致严重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使环孢素血药浓度增加23倍;使奎尼丁AUC增加50%;使特非那定、阿司咪唑、西沙比利血药浓度明显增加,QTc延长致严重心律失常;使他汀类调血脂药物血浓度增高,显著增加骨骼肌溶解的危险性;现在已知至少与26种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典型事例美贝拉地尔,典型事例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其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分为两类。一类发生在肝脏,通过抑制
15、CYP3A4使药物代谢受阻;另一类发生在肠道,通过抑制肠道菌群使药物分解代谢受阻。如溴隐亭、地高辛、环孢素也有促胃肠动力作用,使胃肠道蠕动亢进,吸收面积增大,均使受变药物作用增强。临床所见相互作用大多数属于第一类情况。,此类抗生素为1416员环的内酯化合物,结构中心连有23个氨基糖,在肝脏经CYP3A4代谢,脱去氨基糖分子中叔胺基的N-甲基,此代谢物再与P450分子中血红蛋白的亚铁形成亚硝基链烃复合物而使药酶失去活性。,红霉素,罗红霉素,一般14员环的红霉素、克拉霉素、醋竹桃霉素等与CYP3A4形成复合物的作用最强,发生的不良反应最严重;罗红霉素和16员环的交沙霉素、米欧卡霉素、螺旋霉素等次之
16、;15员环的阿奇霉素和14员环的地红霉素等最弱。克拉霉素还可抑制CYP2D6介导的抗精神病药匹莫齐特的代谢,使其Tmax升高,T1/2延长,QTc延长47%致心脏毒性。,典型事例葡萄柚汁,又称葡萄柚汁(Grapefruit juice)(简称GFJ),因可做矫味剂或日常饮料在国外应用广泛。一杯(约240ml)的现榨葡萄柚汁富含超过90毫克(mg)的维他命C,还能提供400毫克(mg)的钾,热量仅有96卡,是控制体重的的有效方法。葡萄柚有防癌作用:葡萄柚含有类黄酮,能有效抑制正常细胞产生癌变,经常食用葡萄柚(汁)可以增加身体抵抗力。,典型事例葡萄柚汁,主要是葡萄柚汁中含有的黄酮类柚苷和二羟佛手苷
17、亭,能选择性抑制肠壁组织中的药物代谢酶,很强的酶抑制作用,会强烈抑制肝脏微粒及肠壁组织中的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的CYP1A2、CYP3A3、CYP3A4酶,使其他药物的代谢及首过代谢受到抑制,特别是经由CYP3A4代谢的药物。只要一杯约200至300ml的葡萄柚汁,使许多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加。,典型事例葡萄柚汁,首次发现葡萄柚汁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是在1990年,有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5mg和一杯葡萄柚汁(约200ml)后,非洛地平的生物利用度(即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吸收程度与速度)增加了平均284,也就是说,血中药物浓度几乎增加了两倍,使患者血压显着下降,心
18、率明显加快。患者改服橙汁,就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典型事例葡萄柚汁,GFJ可增加钙通道阻滞剂、环孢素、咪达唑仑、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20多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或血药浓度,从而易发生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饮用葡萄柚汁应注意。,由于个体差异,GFJ对各药的影响不尽相同:使生物利用度增加5%的有:尼索地平、尼卡地平、特非那定、辛伐他汀等;增加1520%的有:非洛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17-雌二醇等;增加3040%的有:环孢素、咪达唑仑、维拉帕米等;增加60%的为:硝苯地平;增加70%的为:奎尼丁;增加80%以上 的为:氨氯地平、茶碱、泼尼松、醋硝香豆素。,典型事例葡萄柚汁,典型事例葡萄柚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相互作用 合理 用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