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源长QT综合征的防治.ppt
《药物源长QT综合征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源长QT综合征的防治.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物源性长QT综合征的防治,汪芳北京医院 心内科,目录,定义与分类,74岁男性,以“腹痛、进行性加重伴便血2天”为主诉急诊就诊查心电图示V1-6 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倒置,V1-5病理性Q波形成。心肌酶:CK-MB 56.1ng/ml,MYO 63.3ng/ml,cTNI 14.8ng/ml;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梗,下消化道出血”,转入CCU予双联抗聚、低分子肝素抗凝、抗感染(莫西沙星)及PPI抑酸后出血停止,但呼吸困难加重,进一步行UCG示心脏室间隔、前壁运动极差,EF30%既往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病例分析:,定义与分类,入院下午行急诊PCI,术中示mLAD100%闭塞伴血栓
2、形成,dLCX25-50%狭窄,OM3开口75%狭窄,mRCA25%狭窄,右冠优势型,于mLAD植入支架1枚。术后继续双联抗血小板、抗凝、稳定斑块、抗心肌缺血、扩冠、抑酸、抗感染(莫西沙星)及保肝(阿托莫兰)治疗术后患者频发房扑、房颤,曾静脉应用西地兰、胺碘酮及艾司洛尔,并加用地高辛、胺碘酮口服治疗维持窦性心律入院第7天凌晨突发意识丧失,心电遥测回顾如下:,病例分析:,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心室率约200次/分,由一个室早(R-on-T)诱发,电除颤后复查心电图发现QTc极度延长(达652ms),HR50-60次/分,定义与分类,亦称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一种心室复极时程延长、不均一性增大的疾
3、病心电图表现:QT间期延长、T波和(或)U波异常、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s,TdP)临床表现:晕厥、抽搐或猝死为主的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961-969.,定义与分类,推荐QTc正常值男性为470 ms,女性为480 ms不论女性或男性,QTc500ms都属于明显的异常临床上常将QTc440 ms作为QT间期延长的界值,但实际上有10一20的正常人超出这个范围,QT间期延长,J Am Coll Cardiol.2010;55(9):93
4、4947.,定义与分类,举例:,QT间期延长,定义与分类,典型特征:QRS波群的波幅和波形围绕等电位线扭转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不伴QT间期延长者称为多形性室速Tdp与多形性室速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不同,需明确鉴别,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尖端扭转型室速,定义与分类,先天性LQTS由基因缺陷引起复极异常的遗传性心脏病获得性LQTS由药物、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心衰)、心肌缺血、心动过缓等)、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QT间期延长伴TdP发作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在普通人群中药物性因素最常见,LQTS分类:,发生机制,分子机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依赖于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离子传导活性,发
5、生机制,复极时相以延迟整流K+通道电流(Ik)为主有二种不同的K+组分快速激活(Ikr)缓慢激活(Iks)若Ikr受阻则出现QT间期延长及T、U波异常如左图,QT间期延长主要为第3时相延长,而可引发QT间期延长的药物多为阻断Ikr,分子机制:电压依赖性K+通道电流,发生机制,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主要复极电流阻滞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抑制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通道表达缓慢延迟整流钾电流(Iks):主要复极储备复极储备下降:静息状态下Iks对复极几乎不起作用,当其他复极电流异常时,Iks明显延长,使心肌复极显著延长内向电流:部分药物还可通过增强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延长QT间期,
6、分子机制:,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961-969.药物性长QT综合征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444-447.,发生机制,早期后除极(EAD):心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或3期发生的振荡性后电位动作电位未能进入复极状态而再一次发生除极,产生可传播的单个或成串室性期前收缩,从而诱发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961-969.药物性长QT综合征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444-447.,发生机制,跨室壁复极离散度:不同心肌层存在复极差异,心外膜
7、动作电位时程最短中层心肌细胞(M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最长,决定了QT间期的时间此种生理性的跨室壁复极离散性通常不会诱发Tdp药物选择性作用引起M细胞(通常)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则增加了复极离散度,容易形成折返激动,从而诱发Tdp,电生理机制:,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961-969.药物性长QT综合征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444-447.,发生机制,药物诱发的LQTS可能是亚临床先天性LQTS这与基因突变的表达及基因功能上多态性的存在有关但服用“危险”药物期间先天性LQTS到何种程度能引起Tdp并不明确,遗传易感性:,获得性长
8、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961-969.J Am Coll Cardiol.2010;55(9):934947.,危险因素,住院患者Tdp危险因素:,J Am Coll Cardiol.2010;55(9):934947.,危险因素,血药浓度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药浓度增加,均可使QT间期延长加重奎尼丁例外,Ikr强抑制剂,低浓度时即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静脉与口服药物比较:与口服给药相比,同等剂量的静脉用药通常血药浓度更高动物实验显示,快速给药较缓慢给药更易引发Tdp亚临床型先天性LQTS对药物的易感性:药物诱发Tdp患者中5%-20%可能为亚临床型先
9、天性LQTS,药物诱发Tdp的相关危险因素:,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961-969.,危险因素,前述患者具备哪些Tdp危险因素?老龄急性心肌梗死窦性心动过缓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静脉及口服)其他可能延长QT间期药物(莫西沙星),病例分析:,相关药物,奎尼丁:对钠通道和Ikr通道均有阻滞作用血浆浓度高时,对钠通道作用强;反之,对Ikr通道作用强高通道时对钠电流的阻滞抵消了对Ikr阻滞带来的QT间期延长导致QT间期延长常发生于低剂量或亚治疗剂量普鲁卡因胺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阻滞Ikr通道此种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应
10、用该药易诱发Tdp,抗心律失常药物: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961-969.药物性长QT综合征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444-447.,相关药物,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索他洛尔:阻滞Ikr通道呈现逆向使用依赖性动作电位延长程度在心率减慢时更严重该类药物诱发QT间期延长在心动过缓时更严重胺碘酮可延长QT间期,但治疗剂量下,Tdp发生率却较低多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均匀性延长不同心肌细胞的QT间期非竞争性拮抗心脏受体,间接降低Tdp的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防治建议。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QT 综合征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