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警.ppt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警.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警 刘玉清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耒越高,WHO评估:中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院,其中至少有250万人是因药物不良反应(ADR)而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ADR,每年约死亡19万人,从而增加医药费40亿。,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现状和困惑,在以往常见的医疗纠纷(即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外的纠纷),还稍显陌生的ADR纠纷在我国已呈逐渐增多趋势。如一位患者投诉:因牙痛购买一盒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按说明书仅服用2粒后,第二、三天就出现手红肿、起泡、溃烂、脱皮等症状,医院诊断为固立性药疹,情况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患者
2、要求企业负责治疗,企业:药品无质量问题,不应承担这份责任)患者能否得到赔偿、赔偿标准又是怎样?如果发生在医院,患者投诉又该如何处理和赔偿?ADR等同医疗诉讼吗?如何减少和预防ADR导致的医疗纠纷?,固定性药疹,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具有起病急,皮损为孤立性或数个境界清楚的圆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的特点,谓之固定性红斑型药疹。,与其他疹状明显的区别在于,每次服同样药物后常在同一部位发生。固定性药疹好发于外生殖器、口唇和手背等处。此药疹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第一次用药后420日内发生,如重复用药,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则会在24小时内发
3、生,而敏感者则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发生。引起固定性药疹的药物: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某些复 方感冒药常含阿司匹林可诱发此病。,第一部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管理办法修订要点和意义,含汞药物引起中毒;英格兰、威尔士地区19291948年间,死亡585人氨基比林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19311934年间,仅美国就死亡1981人磺胺酏剂与肾衰;1937年服药后致358人中毒,其中107例死于尿毒症。主要是二甘醇(工业用)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损害所致。,国外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长期以来在医药界受到一种观念的控制,一个药只要有独特的疗效,即使偶尔有不良
4、反应发生,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好药 60年代初期,德国、加拿大、日本、欧洲、澳洲、南美洲等17国的妊娠妇女用沙立度胺(Thalidomide)即“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在欧洲等地被大量使用,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但随即而来的是出生婴儿的短肢畸形,全部长骨缺如,如无臂和腿,形同海豹“海豹肢畸形”共10000余例,其中德国6000例,日本1000例。由于妇女在怀孕时服用了当时被认为安全有效的“反应停”,这一震惊世界的药疗惨剧,扭转了人们“只重视药物疗效,而忽视其有害反应”的认识。,“反应停事件”没有波及到美国 FDA的评审专家极力反对将反应停引入美国市场,因为在药物临床前的试验中发
5、现:猴子在怀孕的第23到31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最终,FDA没有批准此种药物在美国的临床使用,并要求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临床研究。美国国会1962年通过法案强化药物管理: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提供ADR和中长期毒性的数据;必须对至少两种怀孕动物进行致畸性试验。,药品不良反应夺取了孩子的双臂,办法修改的背景,“反应停事件”震惊了世界,WHO成立了ADR监测合作计划中心,中国1998年3月参加,成为第68个成员国。,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我国ADR报告和监测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81号令(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不良反应
6、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SFDA/卫生部联合下发(局令7号)(以下简称2004版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1年5月4日签发2011年7月1日施行以下简称办法,2004版办法修订背景,2006-5 齐二药事件亮菌甲素注射剂2006-7 欣弗事件克林霉素注射剂2007-3 佰易事件血液制品注射剂2007-7 华联事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2008-10 云南红河事件刺五加注射剂2009-9 多多药业、乌苏里江药业双黄连事件,12,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的发展、成熟,我国对突发、群体、严重药品不良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也不断提高,及时
7、发现并处理了“齐二药”、“欣弗”、“甲氨蝶呤”等重大药品安全事件,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齐二药”假药,2006年4月2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亮菌甲素注射为假药,假药,“欣弗”严重不良事件,2006年7月27日,在青海西宁市部分患者因“安徽华源”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出现了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SFDA高度重视,立即调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查封扣押;防止该药品不良事件的蔓延和重复发生。截止2006年8月6日全国由“欣弗”引发的不良反应81例,涉及10个省份,其中有3例死亡病例报告。,欣弗严重不良事件,安徽华源生物
8、药业有限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的欣弗: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105减少到100104),缩短灭菌时间(30分钟减少到14分钟),增加灭菌柜装载量,明显违反了操作规程。检定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6岁女童疑似“静点”欣弗克林霉素死亡(感冒/静点/20分后高热/昏迷/当晚死亡),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卫生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规定,“欣弗”严重不良事件的病例资料分析显示,绝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必须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临床诊断指标(G+及厌氧菌),既无细菌感染的鉴定、药敏数据也无因严重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的症状,固均属不合理、滥用抗生素;
9、“欣弗”事件是质量与滥用共存引起。,“欣弗”严重不良事件,佰易事件,2007年1月12日,在北京医院发现,使用了广东佰易制造的血液制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会出现丙肝抗体药监局、卫生部门检查发现:跨地域采血、“频采”导致疏漏(每次抽浆14天后才能再次抽浆,14天内多次抽浆即为频采)。抽浆前,并未严格执行对血液病毒检测SFDA对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进行了处罚但是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企业仍然在违规违法进行着生产,华联事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瘤细胞的合成,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阿糖胞苷为嘧啶类抗代谢性抗肿瘤药,是治疗白血病最常
10、用的药物之一,用于鞘内注射。,上海华联制药厂在生产部分批号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过程中,混入了硫酸长春新碱。(鞘内注射后发生神经受损、下肢无力、尿潴留等不良事件),云南红河事件刺五加注射剂,2008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刺五加注射液事件是药品质量不合格所导致专家鉴定:注射液受到了污染,并且是一种致病毒力很强的病原微生物。,2009年9月7、12、15日在安徽、云南和江苏省有三名患者在联合使用了包括黑龙江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等多种药品后死亡专家鉴定:与双黄连注射液药品质量和静脉给药途径有关。,双黄连注射液,药源性事件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患者-惊慌失措 企业-拾来横祸 媒体-
11、大势炒作 医生-不知所做,需要对2004版办法进行修订,我国的药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缺少法规的支撑 现行办法诸多不足 亟待修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框架,2004年版药监局和卫生部联合令共六章 33条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职责第三章 报告第四章 评价与控制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2011年版 卫生部第81号令共八章 67条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职责第三章 报告与处置 基本要求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第四章 药品重点监测第五章 评价与控制第六章 信息管理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八章 附则,第二部分,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药品
12、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WHO的定义 药物在正常的人用剂量下,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发生的有害的或非期望的反应。,我国的定义 合格药品 在正常用法用量下 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 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ADR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ADR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ADR药物滥用(吸毒)ADR超量误用,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药品不良事件(ADE):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不良事件(AE):是指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指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有
13、因果关系。如病情恶化、并发症、就诊或住院、各种原因的死亡及各种事故如骨折、车祸;或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瞌睡、眩晕、昏厥、视力障碍等,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C型ADR 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 例如:己烯雌酚-阴道腺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A型ADR又称剂量相关不良反应。该反应与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如抗凝药所致的出血,可以预测。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效应均属A型不良反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继发反应等由于与药理作用有关也属A型反应范畴。,B型ADR 又称为剂量不相关不良反应。一般与剂量无关,很难预测。包括药物变
14、态反应特异质反应,A型(量变型异常):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特点:常见剂量相关时间关系较明确能够预测(借助TDM)通常与剂量有关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约占ADR75)随着药物减量或停用常可恢复正常。,胃复安-锥体外系反应 阿司匹林-胃肠道反应,A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注射用青霉素钠-过敏性休克,B型不良反应的特点,B型(质变型异常):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等。特点:罕见非预期的较严重时间关系明确,B型不良反应的机制,药物的异常性 药物有效成分的分解 如过期变质的四环素(差向去水四环素)药效下降,毒
15、力却增加70250倍致Fanconis综合征(恶心、呕吐、蛋白尿、酸中毒)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 如青霉素在制作过程中的杂质没有从发酵液中去除,其作为半抗原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可致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批号,皮试),B型不良反应的机制,病人的异常性(特异质反应):又称为特异性反应,是指个体对某种药物有的异常敏感性。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数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例如:肝细胞内缺乏乙酰化酶服用异烟肼等药品后容易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红细胞膜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缺陷,服用某些药品如伯氨喹、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非那西
16、丁后容易出现溶血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用药与ADR的发生率,合并用药数 ADR发生率(%)25 4.2 610 7.4 1115 24.2 1520 40.0 21种以上 45.0,最常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包括: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药、抗凝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用药,约4.7%的患者会出现ADR。,ADRs发生的机理,A型ADRs 1.药代动力学原因: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变化 2.药效学原因:靶器官、靶组织敏感性增强,B型ADRs 1.药物异常性:药物有效成份分解、药物的添加剂、增溶剂、及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等所引起的作用 2.病人异常性:主要与病人的特异性遗传因
17、素有关,药物作用机制-From DNA to Human,DNA 水平上使DNA甲基化,导致基因的功能灭活,或是沉默,RNA 水平上可以诱发一个酶,使得降解,使翻译过程中断,蛋白质得不到合成,大部分药物还是作用在蛋白质水平上,酶、一些抑制剂、受体、离子通道,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年龄elderlychildrenneonates,体重,身高,遗传因素是产生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diet/smokingcomedications,性别,Disease Process,伴随疾病,生理状态,疾病,药物的疗效和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cnomics),药物基因组
18、学(Pharmcogenomics)的研究目标是发现影响药物反应的遗传因素,阐明不同个体的药物反应(有效性和ADR)差异,根据基因型指导个体用药基因突变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不超过5%,因此,任何单一基因突变时对疾病的预测或治疗价值都是有限的。相反,单一基因的突变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则是十分明显的药物代谢及药效学仅能部分解释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而20%95%的个体差异与遗传多态性有关。,个体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表明: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药物作用靶点)的 SNPs是造成个体药物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SNPs的研究已成为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热点:一方面可以用基因芯片大
19、规模地筛选新的SNPs更为重要的是药物遗传SNPs的研究有助于新药的开发,并最终使“个体化医疗”得以实现,C C A T T G A C.G G T A A C T G.,目前,只有少量关于药物不良反应与遗传特征正相关的报道(表1)。因此,药物基因组研究领域需进行大量随机、双盲、质控好的前瞻性研究,以明确阐明临床实践中进行前瞻性基因分型的意义。,CYP2C9和CYP2D6基因多态性对个体差异的影响,基因导向性个体化治疗,目前,欧洲一些大医院已将主要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列入临床化验项目2004年12月,FDA批准“Amplichip 细胞色素P450基因分型试验”的个体化治疗基因型芯片应用临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不良反应 预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