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应用形式及合理用药.ppt
《药应用形式及合理用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应用形式及合理用药.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应用形式与合理用药,新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中药基本知识,2,中药应用形式,3,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4,中药处方书写格式与要求,5,中药的合理应用,内 容 提 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中药不同于天然药物,也不同于民族药和化学药物。中药特点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使用,具有独特的药性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一、中药基本知识,中 药,李学林,崔瑛,曹峻岭主编.实用临床中药学(中药饮片部分),一、中药基本知识,中药饮片的原料,符合药品标准,但未经加工炮制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的天然产物。药品范畴内的中
2、药材仅指经过净制处理后的药材,对于未经依法净制处理的原药材不能列为药品概念下的中药材,只能是农副产品,不能直接入药。,中药材,一、中药基本知识,中药饮片是指药材经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最初指制备汤剂而将中药材切制成的片状药物;现在不仅包括中药材制成的片状、块状、丝状或段节形状的加工炮制品,还包括一些中药制成品如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饮片,一、中药基本知识,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以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而成一定的制剂类型,供临床使用的药物。,中成药,一、中药基本知识,2009年版、2012年版国家基本用药目录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
3、药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2010年河南省基本药物中成药在国家基药102种基础上增补66种达到168种,分为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骨伤科和肿瘤用药七大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饮片,2009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中药目录中的中成药987种对于中药饮片只规定了不予支付费用的中药饮片:白糖参、朝鲜红参、玳瑁、冬虫夏草、蜂蜜、蛤蚧、狗宝、海龙、海马、红参、猴枣、琥珀、灵芝、羚羊角尖粉、鹿茸、马宝、玛瑙、牛黄、珊瑚、麝香、西红花、西洋参、血竭、燕窝、野山参、移山参、珍珠(粉)、紫河车、各种动物脏器(鸡内金除外)和胎、鞭、尾、筋、骨还有99种单味使用不予支付费用的中药饮片
4、及药材,一、中药基本知识,医保目录中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 散装中药饮片 小包装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二、中药应用形式,现代中药的应用形式,二、中药饮片应用形式,体现个体化用药,便于随方加减,利于鉴别。易污染、养护难、效率低、损耗大、调剂误差大、工作环境条件差。,中药饮片(散装),小包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是将经过特殊加工、炮制后的中药饮片用包装材料按一定的规格定量包装的一种中药饮片具有干净卫生、无粉尘,调剂剂量准确、储存、携带方便、但不利于鉴别、改变组方剂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8月在19家三级、二级医院开展了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试点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
5、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发200834号,二、中药饮片应用形式,小包装中药饮片,2012年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小包装中药饮片 不少于300种,二、中药饮片应用形式,是中药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开展中药饮片调剂自动化基础,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的中药产品系列使用采用备案制,限二级及以上医院,中药配方颗粒,二、中药饮片应用形式,中药配方颗粒,20 世纪70 年代,日本研制成功1992 年江苏江阴天江药业率先研制中药配方颗粒2001 年SFDA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命名“中药配方颗粒”20
6、02 年和2011 年中药配方颗粒相继列入国务院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二、中药饮片应用形式,中药配方颗粒特点,剂量准确、免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卫生、易贮藏、携带方便、标准统一、易于调剂等优点,可供临床辨证施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紧张、快节奏的医疗保健需求。缺乏统一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企业间生产工艺不一致;规格不统一;品种不全、炮制方法单一;溶解度与口感不佳。,二、中药饮片应用形式,中药注射剂,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将药材(和饮片)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 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 的无菌制剂。是
7、创新中药,代表了中药剂型改革的方向,体现了中 药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药现代化的突破点。,二、中成药应用形式,17,产品设计、原辅料质量、制剂工艺、运输、储存等,年龄、性别、生理、病理状态、体质等,药物自身,个体差异,基础研究不充分,缺乏风险管理措施,安全性研究风险管理,超说明书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不当等,临床用药,二、中成药应用形式,产地,制剂,采收,贮存运输,配伍组方,炮制,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药材的产地不同,其内在成分的质和量都会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中药的质量。道地药材:具有地区特色、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显著。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
8、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产地,“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麻黄 草麻黄中的生物碱,春天含量很低,8月9月含量达到 高峰,故应在秋季采。槐米 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其主要成份芦丁,含量可达23,如已开花结果,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仅含13左右。,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采收,中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保存过程中若方法不当则会出现霉变,虫蛀,变色,走油,泛酸等现象,就会产生不同的变质现象,从而降低中药的质量。,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贮存运输,
9、炮制也是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炮制,可提高临床用药的疗效,确保用药安全。相反,不合理的加工,又会降低临床用药的疗效与安全。,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炮制,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矫臭矫味,便于服用;提高纯净度,确保用药质量。,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炮制目的,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法(清炒、辅料炒)炙法(蜜炙、醋炙、盐炙、油炙等)煅法(明煅法、密闭煅法和煅淬法)蒸煮掸法复制法发酵发芽法制霜法其他制法,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炮制方法,炮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特色,可改变药性,减
10、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相同药物不同的炮制方法疗效就会有较大的差异。大黄:生大黄清热泻下、酒大黄偏于清上焦实热、熟大黄则偏于温经止血首乌:生品润肠通便制首乌则补血益精。地黄:生品清热凉血,熟地黄滋阴益精。,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配伍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增强疗效 大承气汤 大黄、芒硝降低毒性 十枣汤 大枣扩大主治范围和产生新的功效 桂枝与白芍,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配伍组方,制备工艺辅料剂型质量控制标准,三、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制剂,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
11、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包括: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处方后记。,处方书写要求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名称应当按药典规定准确使用,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以克(g)为单位调剂、煎煮有特殊要求在药品右上方注明并加括号,如先煎、后下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处方书写要求根据整张处方中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处
12、方用法用量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用药方法、服用要求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处方书写要求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使用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根据毒性的强弱将中药饮片分为大毒、有毒、小毒三类,标明有毒的有41种,有小毒的30种,大毒的11种。医疗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毒性中药28种。,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处方保存两年备查。-河南省处方管理办法实施
13、细则,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克。处方保存三年备查。-河南省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二)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三)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
14、再次签名;,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四)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五)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尤其注意含西药成份的中成药,联用时要注意药物剂量(六)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四、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及要求,五、中药的合理应用,合理用药定义WHO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
15、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合理用药四要素: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五、中药的合理应用,五、中药的合理应用,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辨证用药辨症用药辨病用药辨病辨证结合用药,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针对症状和体征进行用药辨主要症状用药:主要症状定病名,综合症状和体征定证型,再根据主症进行对症治疗。辨特异症状用药:有些疾病患者的特异症状非常明显,在临床治疗疾病时仅针对这些症状用药,即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辨体征用药:针对在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通过望、闻、
16、切以及现代的诊疗手段所得到的信息用药。,辨症用药,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辨证论治”是把疾病发展变化的某一阶段,综合归纳为某一具体的证,然后依据该证,确定具体的治则治法,以指导用药。“辨证”适用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辨证用药,在临床治疗时,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可以采用“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辨证使用中成药。,43,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风寒感冒: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
17、防风通圣丸(颗粒)等。风热感冒: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用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牛黄清感胶囊、芎菊上清丸(颗粒、片)、祖卡木颗粒及柴胡注射液等。暑湿感冒:解表化湿祛暑,可选用保济丸(口服液)、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软胶囊)等。气虚感冒:治宜益气解表,可选用玉屏风颗粒等。时行感冒:治宜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热解毒颗粒等。,44,同病异治,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现代临床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治疗肾阴虚证的代表方剂。其功能主治是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现代临床 六味地
18、黄丸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复发性口疮等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证时,则均可选用本品治疗。药理研究 六味地黄丸具有降血糖、调节血脂、降血压、保肾、保肝、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为六味地黄丸的“异病同治”提供了科学的支撑。,异病同治,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45,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简而言之,同病异治即指同为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证候属性不同,则治疗方法不同;异病同治系指虽为不同的疾病,却有相同的病因病机、证候属性,因此治疗方法相同。归根结底,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同证同治。,46,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辨
19、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辨病”适用于现代中成药,它的说明书表述既有中医的“证”又有现代医学的“病”。,辨病用药,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将中成药证型和现代药理及病症的研究相结合,既便于西医用药、选药又继承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代表了中成药临床用药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辨病和辨证结合用药,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中药使用说明书是中成药临床使用的法定依据,目前中成药使用说明书中功能主治项表述形式多样,存在辨证使用、辨病使用和辨病辨证结合使用三种情况。,五、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选择,辨证与辨病结合使用参松养心胶囊: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 形式 合理 用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