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与判定原则.ppt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与判定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与判定原则.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与判定原则,内容提要,一 历史背景二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解读 三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定原则四 现场核查常见问题分析,历史背景,药品注册管理法规,1985 新药审批办法 6章 22条1999 新药审批办法(第2号令)8章 57条;7个附件2002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35号令)2005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 17号令)2007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28号令)15章177条,6个附件 续配 4个规定,原始记录与现场核查相关法规,1999年药品研究和申报注册违规处理办法(试行)2000年 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2005年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及抽样程序与要求试行2
2、007年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定标准2008年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1985年,我国首部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该法明确了对药品注册实施全国集中管理,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实行统一集中审批。1985年新药审批办法第十八条中规定:凡新药的研究、生产、临床、检验、审批等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弄虚作假,出具伪证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历史回顾,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自1999年成立以来,我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几经修改,先后有四个版本,各办法中对现场考核方面的规定分述如下:,历史回顾,1999年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规定: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新药申报
3、后,应对申报的原始资料进行初审,同时派员对试制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填写现场考察报告表,并连同初审意见一并上报。解读:99年之前,SFDA没有成立,新药的注册由卫生部的药政部门负责审批,仿制药由药典委员会负责审批,整个审批程序中不涉及现场考核,药品的审评过程不对原始资料和试验条件进行核查,99年的办法首次提出了现场考核的概念。,历史回顾,2002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35号,规定:第十八条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的机构必须具有与试验研究项目相适应的人员、场地、设备、仪器和管理制度;所用试验动物、试剂和原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应当保证所有试验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第二十条申请人应当对申报资料中
4、的药物研究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一条对于境进行的外药物研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审查需要派员进行现场考察。,历史回顾,第二十二条根据需要对研究情况进行核查,可以要求申请人或者承担试验的药物研究机构按照其申报资料的项目、方法和数据进行重复试验,并派员现场考察试验过程第四十八条.资料应当完整、规范,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对于新药临床研究、新药生产以及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审批:第五十四条、第六十三条、第八十三条分别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组织对研制(生产)情况及条件进行现场考察,解读:虽然2002年版注册管理办法对现场核查作出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但是由于宽松
5、的政策导向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入医药研发行业,仿制改剂型的申报量大幅增加,令监管部门应接不暇。,2005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7号,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5日内组织对药物研制情况及条件进行现场核查;抽取1至3个生产批号的检验用样品,并向药品检验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审查意见、核查报告及申报资料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通知申请人。,历史回顾,2005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7号,解读:该版注册管理办法的出台与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有一定的关系,就现场考核这一部分,与02版之规定
6、相比没有大的变化。由于过于宽松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监管失位,并最终导致了全行业范围的不规范操作。研发企业和生产企业的申报资料编造之风甚嚣尘上,于2005年底总爆发,整个行业进入了核查时代。,历史回顾,现行2007版药品注册管理法局令第28号,规定:1.针对新药的临床前:第五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组织对药物研制情况及原始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对申报资料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审查意见。申请注册的药品属于生物制品的,还需抽取3个生产批号的检验用样品,并向药品检验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2.针对新药的生产:第五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
7、之日起5日内组织对临床试验情况及有关原始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对申报资料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审查意见。除生物制品外的其他药品,还需抽取3批样品,向药品检验所发出标准复核的通知。,现行2007版药品注册管理法局令第28号,提出了进行生产现场检查第六十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申报资料进行审评 经审评符合规定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通知申请人申请生产现场检查,并告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经审评不符合规定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将审评意见和有关资料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技术审评意见,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发给审批意见通
8、知件,并说明理由。第六十一条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生产现场检查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提出现场检查的申请。,现行2007版药品注册管理法局令第28号,第六十二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在收到生产现场检查的申请后,应当在30日内组织对样品批量生产过程等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核定的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同时抽取1批样品(生物制品抽取3批样品),送进行该药品标准复核的药品检验所检验,并在完成现场检查后10日内将生产现场检查报告送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现行2007版药品注册管理法局令第28号,3.针对仿制药 第七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
9、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组织对研制情况和原始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并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组织进行生产现场检查,现场抽取连续生产的3批样品,送药品检验所检验。、,现行2007版药品注册管理法局令第28号,新办法使用一整套程序来落实申报资料及其工艺的“真实性”。对“真实性”的高度重视,是有鉴于前几年行业内严重的造假行为。而从2006年的“911”核查开始,历经了多次核查实践.,现行2007版药品注册管理法局令第28号,专项整治成效,3.3万个药品注册现场核查:撤回了7999个药品注册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清查:注销了4337个批准文号;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处理了2.5万积压品种,其中不
10、批准1.5万个品种(大多为化学药5/6类、中药8/9类),不批准率达61%规范了药品注册秩序,净化了药品研发环境,2007年前,中国对于制药企业申报现场的检查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而纵观国际,所有发达国家的药品注册监管无一例外的都非常重视现场检查,并且实施严格的例行复检,可见现场检查的重要性。加强现场核查也是大势所趋。2007年在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定标准的基础上,2008年5月颁布实施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现行2007版药品注册管理法局令第28号,近五年化药批准数量,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解读,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解读,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是2007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配套
11、的规范性文件。内容:对现场核查行政主体、工作流程、文书和表格形式及核查要点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了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相关的部分条款,细化和明确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的要求。目的:规范药品研制秩序,强化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保证核查工作质量,从制度上保证申报资料和样品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共有7章、59条;5个附件。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关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的要求;核心任务:以确认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保证药品现场核查合法、有序、规范、高效的开展。,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第三章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第四章
12、组织实施第五章药品注册检验抽样要求第六章核查人员管理第七章附则,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分为研制现场核查和生产现场检查。分为“常规”和“有因”核查。研制现场核查:是药监部门对所受理药品注册申请的研制情况进行实地确证,对原始记录进行审查,确认申报资料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过程。生产现场检查,是药监部门对所受理药品注册申请批准上市前的样品批量生产过程等进行实地检查,确认其是否与核定的或申报的生产工艺相符合的过程。,SFDA核查工作职责,负责全国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组织新药、生物制品批准上市前的生产现场检查;负责组织进口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负责组织对药品审评过
13、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核查;负责组织涉及药品注册重大案件的有因核查。,省局核查工作职责,研制现场核查:负责所受理药品注册申请、补充申请相关的研制现场核查;生产现场检查负责所受理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注册申请的生产现场检查;负责所受理仿制药注册申请的生产现场检查;负责所受理药品技术转让、变更处方和生产工艺等补充申请的生产现场检查;协助SFDA、其他省局的核查,研究与申报跨省的核查,受理该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研制现场核查工作;研制现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核查范围临床前研究:药学、药理毒理临床试验:方案执行、
14、GCP、真实性、一致性等报产研制:样品试制、后续稳定性考察;补充研究,等等,补充申请的研制现场核查,凡需研究工作支持的补充申请,均需对研制情况及实验记录进行核查;变更国内生产制剂的原料药产地属省局备案的补充申请事项,因需进行质量和稳定性对比考察,也需核查。,生产现场检查,CDE技术审评通过后检查:新药、生物制品注册申请(国家局)部分新药的注册申请(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省局)技术转让及工艺有变更的补充申请(省局)CDE技术审评之前省局检查:仿制药注册申请工艺未变更补充申请,补充申请相关的生产现场检查,对药品生产技术转让、变更处方和生产工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等的补充申请,省、自治区、
15、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其药品注册批件附件或者核定的生产工艺,组织进行生产现场检查,药品检验所应当对抽取的3批样品进行检验。(注册办法第117条),组织实施,核查程序:首次会议:向被核查单位宣布核查内容、要求和纪律等。实施核查:按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定原则,记录发现的问题,必要时取证;抽样:生物制品申报临床核查时抽样3批。化药中药申报生产核查时抽样3批综合意见:对核查情况进行讨论汇总,形成核查结果,撰写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报告末次会议:宣布核查结果。,研制现场核查与抽样,申报临床时:省局核查,生物制品抽样3批申报生产时:省局核查,化药、中药抽样3批,生产现场检查与抽样,新药报产时:技
16、术审评通过后,国家局检查,化药、中药抽样1批;生物制品抽样3批。改剂型、给药途径的新药报产时:技术审评后,省局检查,抽样1批。仿制药:受理后,省局检查,抽样3批补充申请:技术审评后或受理后,省局检查,抽样3批,被核查单位的配合,如实提供资料,并派员协助核查。可对核查发现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核查组应进一步予以核实。如对现场核查人员、程序、核查结果等有异议时,可在5日内提出申诉。,被核查单位的配合,研制情况申报表:信息准确全面提交记录:及时、齐全核查准备:主要研究者应在场 原始票据、委托合同等齐备 样品有包装和标识核查配合:情况说明:陈述清晰、有据;及时提交,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17、核查内容:,制度研制或研究人员场所、仪器和设备物料或动物研究记录数据溯源,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要点及判定原则,核查要点,药学方面处方工艺样品试制质量与稳定性研究、样品检验委托研究,研制人员:要点:研制人员是否从事过该项研制工作,并与申报资料的记载一致。,工艺及处方研究,药学方面,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某注册品种申报资料和原始记录中记载的研制人员为A,经了解此人到申报单位参加工作的时间晚于本品处方工艺完成的时间。申报单位解释,研究工作是由其他已离职人员完成的,A对研究记录进行了整理,并在现场提供了原记录。(经进一步核查,原纪录存在严重不规范问题),场所、设备和仪器:要点:与研究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备
18、和仪器。,工艺及处方研究,药学方面,研究记录:要点:是否有筛选、摸索等试验过程的具体内容,工艺研究及其确定工艺的试验数据、时间是否与申报资料一致。核查时发现的问题:药品研究的原始记录没有筛选、摸索的试验过程,没有失败的试验记录,均为一次试验成功;申报资料和原始记录高度一致。,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某化药3.1类,1、处方筛选记录中,处方1、2设计的主药用量和具体称样量均为3g,而申报资料中为2g,原始记录与申报资料不一致。2.申报资料中处方筛选有多处微晶纤维素和乳糖混用错误,逻辑混乱。3.申报资料中处方粘合剂采用5%PVPK30水溶液,但原始记录中各处方的制备工艺及称样量均为10%PVPK30水溶
19、液,中试放大三批的批生产记录却采用5%PVPK30水溶液,且未见其变更理由。,工艺及处方研究,药学方面,样品试制,场地、仪器和设备:要点:样品试制现场是否具有与试制该样品相适应的场所、设备,并能满足样品生产的要求,临床试验用样品和申报生产样品的生产条件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申报生产所需样品的试制是否在本企业生产车间内进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取罐最大容量为1800L,而提取加水量为2200L;,药学方面,物料:原辅料 要点:样品试制所需的原辅料、药材和提取物、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等是否具有合法来源(如供货协议、发票、药品批准证明性文件复印件等)。核查时发现的问题:某体外诊断试剂
20、盒,HIV-1阳性血清由某单位惠赠,但未提供相应的赠予证明。,样品试制,药学方面,物料:原辅料 要点:原辅料、药材和提取物、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等购入时间或供货时间与样品试制时间是否对应,购入量是否满足样品试制的需求。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某中药6类新药,04年和07年的两张发票中药材A购入量分别为12kg和10kg,而04年试制样品所用药材A的量就达40kg,药材购入量不能够满足试验用量。要点:样品试制用的原辅料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是否有检验报告书。,样品试制,药学方面,物料:试制样品 要点:样品试制量、剩余量与使用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对应一致。核查时发现的问题:某化药申报生产,为了提高验证资
21、料说服力,将实际样品试制量放大10倍,虚假申报样品试制量。要点:尚在进行的长期稳定性研究是否有留样,该样品所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是否与申报资料一致。,样品试制,药学方面,研究记录:要点:样品试制是否具有制备记录或原始批生产记录,样品制备记录项目及其内容应齐全,如试制时间、试制过程及相关关键工艺参数、中间体检验记录等。(是否与申报资料相符)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某化药3.1类原始记录核查时发现A批样品有关物质检查和B批样品含量测定日期均早于其试制完成日期,申报单位解释为在大规模压片及包衣前,为调试设备进行了预试验,相关试验均采用预压片进行检测,其中含量测定使用的是包衣后的样品,有关物质使用的是未
22、经包衣的素片,但预实验相关情况在批生产及检验记录、样品使用记录及申报资料中均无体现;,样品试制,药学方面,研究记录:要点:申报生产所需样品的原始批生产记录是否与申报工艺对应。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某化药复方制剂首批产品的批生产记录与申报生产时的申报资料不一致,申报资料中未体现实际加入的崩解剂和表面活性剂。,样品试制,药学方面,质量、稳定性研究及样品检验,药学方面,研制人员:是否从事过该项研究工作,并与申报资料的记载一致。场所、设备和仪器:要点:是否具有与研究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备和仪器。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某变更有效期补充申请,现场核查时发现,该单位因供电问题已停产,相关研究人员大多离职,认为该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 注册 现场 核查 要点 判定 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