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数据管理规范讲义.ppt
《药品数据管理规范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数据管理规范讲义.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品数据管理规范,自2015年来,大量关于电子记录的警告信、检查报告横空出世,将电子数据完整性问题推到风口浪尖。感觉似乎是有了电子记录才出现了数据完整性的问题,才会有这么多警告信和检查报告,仿佛纸质记录时代整个行业没有数据完整性问题。而事实恰恰相反,数据完整性问题在纸质记录时期更严重,只是因为造假成本和技术难度又相对较低,在有限的检查时间内更难以发现问题而已,问题被掩盖着。当前,在新的手段(电子记录方式)下,监管方更容易发现隐藏在数据后面的造假行为而已,且监管方也有意加强这方面的检查,所以问题才一下子被大量集中暴露出来了。,1,数据可靠性的发展历程,2015.01 MHRA(英国药监机构)数据
2、完整性指南,2016.06 WHO(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完整性指南要求,2016.04 FDA数据完整性指南要求(Draft)18个问题回答,2016.08 EMA(欧洲药物管理局)数据完整性问答,中国数据可靠性发展历程,2015.12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开始实施,该附录中提出“数据完整性”概念,2017.08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公开征求药品数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2016.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组织起草了药品数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提出“数据可靠性”概念,2018.0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征求药品数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数据完整
3、性与数据可靠性,Text,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于描述存储的所有数据值均处于客观真实的状态。药品数据管理规范:数据可靠性:指在数据生命周期内,数据完整、一致、准确的程度。应当以安全的方式收集和维护数据,从而保证数据归属至人、清晰可溯、同步记录、原始一致、准确真实(国际上,常用缩略词“ALCOA”或“ALCOA+”概括)。,数据可靠性出现的原因,信息不对称诚信缺失,计算机化系统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与国际接轨,数据可靠性的根本原因,Text,信息不对称:药品生产研发的一个特性是信息不对称,即监管部门和药品的研制生产者在药品技术信息方面是不对称的,药品的研发和
4、生产机构最清楚药品本身的质量、特性和属性以及风险。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他们对药品的评价都是基于申请者提交的资料。监管部门做出的批准与否、上市前许可的检查、上市后的监测,实际上都是基于申请者提交的这些技术资料。如果申请者提交的资料或者数据不完整、不准确,这对于监管部门包括用药者和患者都存在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诚信缺失:从主观上来说企业的利益、员工的利益导致了数据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那么可靠;从客观上来说工艺的不稳定性和GMP硬件、软件的不完善导致了数据从根源上就不可能可靠。,数据可靠性的直接原因,Text,计算机化系统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2015年12月01日开始实施的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对
5、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验证、使用等做了全面的要求,药品数据管理规范这一新规出台更多的侧重点就是计算机化系统所带来的电子数据。而计算机化系统使用程度最高的部门就是质量检验部门,这也是为什么化验室成为了数据可靠性的重灾区。与国际接轨:2015年开始,包括 MHRA、WHO、FDA、EMA等先后以指南、要求、问答等形式出台了关于数据完整性的一系列要求。美国FDA针对2015年3月2日至7日对国内知名药企浙江海正药业台州工厂的原料药检查出具483 form之后,2015年6月16日,加拿大卫生部要求暂时隔离所有使用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API产品。2016年1月4日,FDA由于不满浙江海正的回复又出具了警
6、告信。CFDA要求中国药企建立良好的药品数据管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促进企业发展,保护企业利益。,FDA 483报告(缺陷报告):也称现场观察报告(Inspectional Observation),它是FDA检查官根据cGMP规范,对医药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现场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cGMP之处列出的总结清单。这份表格编号是“Form FDA 483”。483一般是不公开的,只有企业自己收到。除非FDA认为有必要,会在FDA官网公开部分483。另外根据美国的信息自由法案项FDA要求公开483。收到483后,要确保在15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复,如果回复被FDA认可,则不会上升为警告信。其目的是正式通
7、知接受检查的企业管理层这些不符合cGMP的情况,FDA鼓励公司采用书面形式,对FDA483中所列缺陷进行逐一的回复。回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FDA的最终批准与否,回复不充分,有可能直接导致FDA给企业签发警告信。,警告信:用以通知被监管在FDA的检查中或调查中有被记录在案的违法事实的一种信件。如果FDA认为企业对483的回复不充分,FDA会开警告信。警告信是公开在FDA官网的,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收到警告信,对于外国制造商,至少就不能美国市场继续销售产品。警告信是全球都可以看到的,公司的名誉瞬间下滑,还有好多国家卫生部门会在看到警告信后,也将这家公司的产品列入禁止进口名单。这才是警告信的可怕之处。
8、欧盟与美国FDA调查报告是共享的。,在FDA即将结束的2017财年(截止至9月27日)发布的警告信51封,涉及13个国家,其中被警告企业在中国的最多为18次、36%;其次为印度15次、30%。警告信中涉及制剂企业31次,其中在印度最多9次,29%;其次为中国8次,26%;警告信中涉及API企业22次,其中在中国最多10次,45%;其次为印度7次,32%,API的生产基本已经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到了欠发达地区,其中以中国最多,但制剂却是印度最多,所以我们的制剂还要继续努力才行。,法律,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立法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9、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1985年7月1日,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药品管理、药品包装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管理、药品监督、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原则规定。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成为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律体系中的效力层级最高的法律。,指国务院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其他法律规定而制定的各类法规的总称。按照国务院2002年1月1日施行
10、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60号)2002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进行了详细、具体地解释和补充,成为药品管理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行政法规。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第666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行政法规,指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等根据宪法、立法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的决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按照国务院2002年1月1日施行的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11、(卫生部令第79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4号)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26号)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总局令第28号)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部门规章都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但其他部委也会发布少量药品规章。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12月1日发布了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2012年1月1日发布了药品差比价规则。,部门规章,指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制定和发布的旨在规范和约束自然人或法人行为的非立法性文件。如:GMP实施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组织编写)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
12、控制实验室和物料系统、厂房、设施、设备、口服固体制剂、无菌药品、原料药六个分册,涵盖了新修订药品GMP的背景介绍、法规要求、技术要求、实施指导、实例分析及要点备忘等。药品管理法律体系中包含大量规范性文件,多以各类“通知”、“公告”、“指导意见”和“回复”等形式存在。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药品管理职能而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实际是对药品领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准立法行为,法律上称为抽象行政行为。这些规范性文件数量众多,种类庞杂,但时效性较强,常因专门事项完成或阶段性工作结束而失效或废止。,规范文件,药品管理法第十条:除中药饮片的炮制外,药品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
13、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数据可靠性的法律法规依据,GMP:第十条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六)生产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偏差均经过调查并记录;(七)批记录和发运记录应当能够追溯批产品的完整历史,并妥善保存、便于查阅;第十二条 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五)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六)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第二十二条 生产管理负责人(二)主要职责:3.确保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经过指定人员审核并送交质量管理部门;,第二十三条 质量管理负责人(二)主要职责:2.确保在产品放行前完成对批记录的审核;
14、第二十四条 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通常有下列共同的职责:(八)保存记录;第二十五条 质量受权人(二)主要职责:3.在产品放行前,质量受权人必须按照上述第2项的要求出具产品放行审核记录,并纳入批记录。第八章 文件管理第一百五十九条 与本规范有关的每项活动均应当有记录,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活动可以追溯。记录应当留有填写数据的足够空格。记录应当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除。,数据可靠性的法律法规依据,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数据,指所有原始记录和经核实无误的原始记录的副本,包括元数据和所有后续转换和报告的数据,这些在实施GxP活动的同时产生或记录并允许对GxP
15、活动进行全面和完整的重建和评价。数据应该在活动发生的同时使用永久的方式准确的记录。数据可以包含在纸质记录(比如工作表和记录本)、电子记录和审计追踪、照片、微缩胶卷或微缩胶片、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或其他媒介中,通过这些媒介与GxP活动相关的信息被记录下来。,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数据可靠性,是数据的收集在数据生命周期内完整、一致、准确、值得信赖和可靠以及数据特性被维护的程度。数据应该以一种安全的方式收集和维护以确保它们是可追溯的、清晰的、同步记录的、原始或其真实的副本和准确的。保证数据完整性需要适当的质量和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坚持合理的科学原则和良好文件规范。(ALCOA+),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
16、念,数据生命周期,是指数据生成和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审核、数据报告(包括无效和非典型数据的处理)、数据保存和归档、数据销毁(产生、处理、回顾、分析和报告、传递、储存和恢复及持续监控直至销毁)的过程的所有阶段。应该有一个有计划的方法来评估、监控和管理数据和在某种程度上与患者安全、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和/或贯穿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做的决策的可靠性相适应的那些数据的风险。,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数据生命周期,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指含有描述数据一个或多个特征和含义的数据,如数据产生的时间、目的、意义、单位、操作人员及重现GXP活动所需的信息等。是了解数据所需的上下文信息,元数据通常被
17、描述为关于数据的数据。可能包括活动的时间/日期标记、执行活动人员的操作者ID、使用的仪器ID、工艺参数、序列文件、审计追踪和其他需要理解数据和重现活动的数据。,指初次或源头采集的、未经处理的、能完整重现GXP活动的数据。,元数据,原始数据,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指经过核实和确认已准确并完整地保留了原始记录全部内容和意义的数据的原始记录副本。对于电子数据来说,包括了所有必要的元数据和适当的原始记录模板。,指采用多种方法平行收集相同数据时,指定的首要记录。当记录内容之间不一致时,以该记录为判断依据。如:储罐液位计,仪器显示值与PLC屏幕显示值。,真实副本,基准记录,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指使用
18、动态格式实施的记录,通常是电子记录,可在用户和记录内容之间进行互动。例如,电子液相色谱记录,允许经授权使用人员重新处理数据和通过放大基线更清楚地查看积分。,一个静态的记录格式比如纸质或PDF记录,是一个固定的和在用户和记录内容之间允许少量或没有互动的格式。例如,一旦打印或转换成静态PDF,色谱记录就失去再处理或查看更多基线细节信息的能力。,动态记录格式,静态记录格式,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动态记录格式,静态记录格式,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指为了防止原始数据或系统丢失或者无法使用(如系统崩溃或磁盘损坏)而创建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副本。备份不同于归档,电子记录的备份通常只是为了灾难恢复的目的而采取
19、的临时存储措施,并且可能会被定期覆盖,不得把临时的备份副本作为归档文件。,指在规定的数据保存期内,保护数据免于被修改或删除,并在独立的数据管理人员控制下储存这些记录的过程。归档的记录中应当包括相关的元数据和电子签名等。,备份,归档,药品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指一种元数据,包含与创建、修改和删除GXP记录相关行为的信息。在纸质或电子记录中,审计追踪可以安全地记录一些数据的生命周期细节,如在记录中创建,补充,删除或变更信息,却不必掩盖或覆盖原始记录。审计追踪有助于重现所记录的事件历史,包括某项行动“由谁做、做了什么、何时做和为什么这样做”。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设置计算机化系统的审计追踪功能,记录对
20、系统和数据所进行的操作,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操作者、操作时间、操作过程、操作原因;(二)数据的产生、修改、删除、再处理、重新命名、转移;(三)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设置、配置、参数及时间戳的变更 或修改。,审计追踪,药品数据管理的核心内容,数据规范管理基本原则,A:(attributable)数据归属至人,保证数据和其产生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是保证数据中的签名就是操作并产生该数据的实际操作人员。,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理解签名和操作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个一一对应关系可以表现为下图的两层关系:第一层是签名和员工姓名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二层则是该员工姓名和实际操作者的一一对应关系。,药品数据管
21、理的核心内容,1.纸质记录,员工花名册应将所有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包括员工的部门、岗位、工号、姓名、签名样本等。SOP中应对所有岗位的职责进行详细规定,谁该干什么、谁能干什么。,2.电子记录,计算机化系统清单应对每一个与该计算机化系统相关的人员进行权限分配,制定独立的账户及密码。,药品数据管理的核心内容,A:(attributable)数据归属至人(可溯源),这里要强调两个词:“始终”和“可读”。“始终”是指数据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变得不可读;“可读”则有两层意思。首先是数据本身是清晰的,能被看得清楚;其次是数据是可“被理解”的,即任何时候看了数据都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L:(leg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 数据管理 规范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