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专《茶树病虫害防治》实验.ppt
《茶专《茶树病虫害防治》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专《茶树病虫害防治》实验.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茶树病虫害防治实验,指导教师:宁万光、周顺玉、胡肄珍、林继红,实验三、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观察,一、实验目的认识植物病害的主要症状,并对各类病害的典型症状有一概念,为田间诊断病害打好基础。二、内容说明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本身所表现的反常状态;而病征则是指病部所构成的特征。本实验提供了各种病状,病征供同学们观察。三、材料与设备(一)材料1、病毒病 水稻黄矮病、烟草花叶病、香蕉束顶病、木瓜花叶病、白茶病毒病。2、细菌病害 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番茄(或茄子)青枯病、茶根癌病。3、真菌病害 十字花科霜霉病、瓜类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麦类黑穗病、玉米
2、黑粉病、稻瘟病、茶毛发病、茶线腐病、茶云纹叶枯病、茶饼病、茶轮斑病、茶果腐病、小麦各种锈病、茶(或桑)紫纹羽病、茄绵疫病。4、生理性病害 各种作物缺素症。(二)设备 手持扩大镜、双目镜、镊子、挑针、玻片等。,实验内容,仔细观察每一实物标本,明确其所属类型。(一)病状类型 常见的有下述类型。1.变色 取水稻黄矮病、烟草花叶病、白菜病毒病、缺素症枝叶等标本,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2.坏死或腐烂 由于坏死组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以下几种:斑点:取茶白星病等材料,注意斑点的形状、大小、颜色。3.腐烂:分干腐和湿腐两种,取番薯软腐病、白菜软腐病等标本观察。立枯和猝倒:观察黄瓜猝倒病标本。4.萎蔫:观察番茄(或
3、茄子)青枯病、并与健株比较。5.畸形:观察瘤肿、丛枝、矮化、徒长、叶片畸形等。,(二)病征类型,絮状物:观察茄绵疫病标本,病部有无蜘蛛网状或絮状物。霉层:观察稻瘟病等标本。霜霉:观察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标本,叶背面有无霜霉状产生?白粉:观察瓜类白粉病标本,白粉状物着生在何部?黑粉:观察麦类黑穗病。锈病:观察麦类锈病或豇豆锈病标本。颗粒状物:取茶轮斑病或黑痣标本观察,病部有无黑色小颗粒状物?菌核和菌素:观察紫纹羽病、毛发病、线腐病等标本,注意菌核的形态、色泽、大小。菌脓: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脓状粘液。,作业,将观察标本的结果填入下表(至少填写10号标本),有性态布氏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无
4、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串珠状粉孢菌。,图2-4 小麦白粉病菌左.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彷康振生等)右.闭囊壳及子囊,黄萎病:大丽轮枝菌半知菌亚门,棉花枯萎病原物为尖镰孢萎蔫专化型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图6-1 棉花枯萎病菌1.小型分生孢子梗;2.大型分生孢子梗;3.大型孢子;4小型孢子,图6-2 棉花黄萎病菌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2.干燥时分生孢子着生状;3.湿度大十分生孢子着生状(假头状着生)4.膨胀菌丝;5.厚垣孢子;6.拟菌核,瘤黑粉病原为玉米瘤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丝黑穗病原为孢堆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图3-3 玉米丝黑穗病菌(示冬孢子及冬孢子萌发),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
5、是个大红斑,条锈病菌:条形柄锈菌 秆锈病菌:禾柄锈菌 叶锈病菌:隐匿柄锈菌三种病菌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病原物为畸形外囊菌 子囊菌亚门外囊菌属,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C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PVY引起的烟草花叶病,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简称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简称PVY),线虫纲的根结线虫属 侵染所致,1.子叶的症状 2-3.叶片的症状 4.茎的症状5.棉铃初期症状 6.棉菱后期症状 7.病原细菌,棉角斑单胞杆菌细菌
6、,黄单胞杆菌属,其他一些例子,稻瘟病病原(稻梨孢),谷粒瘟,穗颈瘟,节瘟,叶瘟(白点型),叶瘟(褐点型),叶瘟(急性型),叶瘟(慢性型),苗叶瘟,稻瘟病坏死霉状物,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梨孢属灰梨孢菌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为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黄单胞菌属细菌,水稻白叶枯病坏死菌脓,无性态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有性阶段为担子菌门亡革菌,水稻纹枯病坏死菌核,半知菌亚门,长孺孢属,坏死霉状物(黑绒),有性态为稻麦角属,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无性态为绿核菌,半知菌亚门绿核菌属,坏死粉状物,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纤细病毒属(Tenuuivirus)。
7、,坏死、畸形无病症,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孢,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坏死霉状物(粉红色),有性态为大斑病毛球腔菌,子囊菌亚门毛球腔菌属。无性态为大斑病突脐蠕孢 半知菌类突脐蠕孢属,病原物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不常见,无性态为玉蜀黍双极蠕孢,半知菌类双极蠕孢属。,坏死霉状物,坏死温湿度适宜时病斑上可产生灰色霉状物或散生黑色刺状物,病原物甘薯长喙壳,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有性态为瓜亡革菌,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无性态为茄丝核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坏死丝状物,坏死黑色点状物(分生孢子盘)、桔红色粘状物(分生孢子团),有性态为围小丛壳,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
8、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生,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 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棉花疫病病菌:苎麻疫霉,半知菌亚门疫霉属。棉花红腐病病菌:串珠镰孢和禾谷镰孢等,半知菌亚门镰孢属。棉花红粉病病菌:粉红聚端孢,半知菌亚门聚端孢属。棉花曲霉病菌: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疫病腐烂霉状物白色、疏松,红粉病腐烂霉状物粉红色、厚、疏松,红腐病腐烂霉状物粉红色、薄、致密,曲霉病腐烂粉状物霉状物,实验四、茶树病害主要病原物形态观察,材料与设备,(一)材料 病害新鲜材料、标本、挂图,病原菌玻片、多媒体课件等。(二)设备 显微镜、扩大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挑针、解剖刀、小剪刀、培养皿、贮水小滴瓶、乳酚油滴瓶、新
9、刀片、毛笔等。,实验内容,(一)鞭毛菌观察1、游动孢子的观察 取一清洁凹载玻片,丁凹心处四周涂少量凡士林油备用;另取一张清洁盖玻片放平,在其中央滴加1滴蒸馏水,用解剖刀从霜霉病新鲜材料叶背面刮取新形成的孢子囊,置于盖玻片的小水滴中;接着将盖片翻转过来,轻轻放在凹玻片上,使盖片边缘与凹心周围的凡士林粘合,以防水滴蒸发,然后将玻片平放在培养皿内,于20左右的温度下经30min培养后镜检,即可看到游动孢子的形成。2、卵孢子观察 任取一种霜霉病的病斑枯死组织,剪成3-4mm见方的小块放在小试管内,随即滴入15KOH溶液(或加乳酚油亦可)于酒精灯上加热透明至枯死组织脱去黄褐色为止,冷却后取一小片病组织放
10、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或乳酚油,加盖玻片镜检组织内的卵孢子。3、孢囊梗和孢子囊的观察 用挑针挑取瓜果腐霉菌的絮状菌丝体于载玻片水滴中,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进行镜检,观察菌丝体、孢囊梗与孢子囊。也可用解剖刀从霜霉病材料背面剖取霉状物,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孢囊梗和孢子囊。,(二)接合菌的观察,1、营养体和无性繁殖体观察 用丛根霉菌体材料,用挑针挑取孢子囊呈白色和黑色的分别制成临时装片,镜检比较其区别,注意匍匐菌丝有无分隔、假根形态、孢囊梗着生部位,黑色孢子囊破裂后,散出孢囊孢子形态、大小、色泽。2、接合孢子观察 镜检根霉菌接合孢子装片。,(三)子囊菌观察,1、子囊菌菌丝体及无性孢子观察 挑取白粉病
11、病叶表面的白色粉霉状物制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菌丝有无分隔,分生孢子梗形态及分生孢子着生情况。观察白粉病病菌菌丝伸入寄主组织的吸器。2、子囊菌有性孢子及子实体观察 观察白粉菌的闭囊果挑取白粉病病叶表面的黑色小颗粒制片,在低倍镜下观察闭囊果的形态、颜色。用挑针在闭囊果上方的盖玻片上轻压,挤出闭囊果中的子囊;观察白粉病菌闭囊果内子囊的数目。3、观察小麦赤霉病子囊壳形状及着生情况及其内子囊着生情况(示范)。4、观察子囊盘形状及着生情况(示范)。,(四)担子菌观察,1、锈菌冬孢子萌发的观察 结合当地情况任选一种冬孢子萌发材料(如桧柏上梨胶锈菌的冬孢子角),用挑针挑取萌发的冬孢子少许,制成临时装片镜检
12、,观察担子的分隔,担孢子的数目及形态特征。2、夏孢子堆的观察 任选一种夏孢子堆尚未破裂的小麦秆锈,叶锈或条锈病材料,制成临时装片镜检。3、冬孢子的形态观察 取麦类锈病、蚕豆锈病或菜豆锈病带冬孢子堆的材料,用解剖刀刮取冬孢子制片进行观察。4、担子菌大型子实体观察,观察木耳、灵芝及蘑菇的外部形态。,(五)半知菌的观察,1.观察茶轮斑病病叶的症状特点,注意病部的黑色小粒的着生情况,用挑针或用刀片切取小黑粒,在镜下观察,注意分生孢子形状、大小及颜色。2.观察黑腐病病菌的菌丝分枝角度和分枝交界处的缢束现象。3.病组织内菌体观察,为了能真切地看清菌体,除用切片法观察外,有的材料需要进行透明而后观察,较常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专 茶树 病虫害 防治 实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