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编写与使用.ppt
《导学案编写与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编写与使用.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学案编写与使用,临河一职 寇晓燕 2014年4月10日,1.导学案 概念:是学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辅助材料。特点: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体验化。作用:导读、导听、导思、导做。,一、认识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阅读思
2、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自学能力,获取知识。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二、导学案的特点,三、导学案及编制的意义,1、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学习知识的特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2、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3、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
3、学生为中心”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目的: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性质: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角色: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表
4、达: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五、编制导学案的原则,(一)目标性原则,设计学案要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具体,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解读,使学生心中有数,学有方向。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逐步走向深入的学习和探讨。,(二)导学性原则,在预习问题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有老师的智慧融入其中将学案与练案融为一体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在编制学案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散难点,(三)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学案 编写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