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ppt
《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下中国“生命教育”述评,张文质,1997 年,陈英豪在台湾率先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愿景,同年底,台湾启动“生命教育实施计划”,并委托实施伦理教育多年且卓有成效的台中市晓明女中设计“生命教育”课程,推动办理研习、训练师资等。1998 年,“生命教育”在台湾地区的中学全面展开,2000 年,台湾教育当局成立“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并将 2001 年定为“生命教育年”。此外,许多高等院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也主动参与,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推进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提升作用。,“生命教育”一词在中国大陆出现于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在我国大陆,叶澜教授最先(1997年)开
2、始关注“生命”及其与教育的内在关系,她主张“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杀已成为我国15-34 岁青少年人群非正常死亡的首位死因,且自杀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此外,杀人、交通事故、矿难、劣质食品、问题食品、假药和医疗事故等残害他人生命的事情时有所闻,频繁发生。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威胁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命的健康发展。所以,大陆兴起的生命教育一开始便偏向于“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的教育”。把爱护自己生命和尊重他人生命作为教育的重点
3、,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生命教育的内涵,冯建军、武秀霞在中国德育2008年第8期撰文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者们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目标和实施都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综合众多研究者的观点,生命教育的内涵大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生存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二是生命价值的教育,即站在社会的立场上,关注社会生命与类生命,强调生命意义的升华,以寻求个体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生命教育目标则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
4、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生命教育的内容则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与自我关系的教育,即“知己”;二是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教育,即“知人”;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即“知物”;四是人与宇宙、宗教关系的教育,即“知天”。就已经开展的生命教育实践看,实施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学科渗透;专题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三、生命教育的内容,随着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内容日益丰富。研究者一致认为,教育内容应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盛天和提出,香港的“生命教育”内容注重实际需要,具有多样性,但其核心内容大致相同。如香港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于
5、2001 年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品德教育、群体教育、感情教育、性教育、传媒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升学及就业教育。徐秉国认为,台湾“生命教育”的内容极具鲜活性,更多地注重各自的实际需要,以人为主体,从生活经验出发,具体内容因教育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廖晓萍等认为,学前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重在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对于大学阶段的“生命教育”,陈晶认为,重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既了解人类生命的价值,又了解自然界中其他
6、生命的意义,教育大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冯建军认为,学校“生命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面着力:第一,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第二,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第三,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第四,遵循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生活。赖雪芬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包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具体课程和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在体验和实践式德育下开展“生命教育”;切实加强挫折教育;调动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工
7、作的作用;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辽宁、上海则在大陆各省区率先颁布了有关推行生命教育的大纲或方案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辽宁省教育厅为此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以此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使中小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辽宁省教育厅制定的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工作目标是:遵循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生命教育关怀与指导的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可贵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生命的喜悦,体验生
8、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死悲欢,珍爱生命、乐观向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能够将生命教育融入各科课程,并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主动探讨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与策略,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学校要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2004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送审稿),内指出: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开展生命教育是现
9、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该纲要还具体规定了生命教育的目标是:“生命教育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上海市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活动,还主要是把生命教育的理念有机渗透在中小学校教学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比如小学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
10、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悦纳自我、接济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高中阶段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与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保持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10月日出台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内容融入中小学教育,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调查
11、发现,由于生命与健康教育的缺失,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命困惑与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校园伤害、意外事故、自杀等危及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纲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生命与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实施能力。纲要指出,要融生命与健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生命与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建设凸显生命与健康关怀的校园文化,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优化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和处理在学习、生活、人际交
12、往、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黑龙江省也开展了生命教育课。从2005年开始,黑龙江省逐步在全省中小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帮助和引导学生培养安全意识,正确区分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初中阶段,引导学生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高中阶段,帮助学生学会妥善处理两性交往中产生的问题,树立法律意识,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另外,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小学中也开设有生命教育课。早在2003年,青岛59中就开设了生命教育课,包括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珍爱生命、网络安全、卫生习惯和传染病、体育和健康等。2005年
13、,青岛中小学都已开设生命教育课。生命教育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咨询室、家庭辅导、小组辅导、团队辅导等,各中学都设有心理健康教师来指导该校的生命教育,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咸宁市就启动“生命教育”研究,咸宁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教学指导意见(试 行)中对生命教育的目的与主要内容是这样规定的:“生命教育旨在让中小学生通过对生命发生和发展的了解与体验,揭示生命的真谛,确定生命的方向,成全生命的意义。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六个关键词来展现生命教育的内涵。2005年组织专家编撰了生命教育教材,2006年春季开学后,咸宁市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实验教学,从三
14、年级到九年级试行。,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育教育论坛。2006年12月,“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我国生命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趋势。根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总负责人侯晓明先生的介绍,2006年他们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生命教育(肖川 张文质主编)的教材,填补了国内尚无系统的生命教育教材的空白。2007年4月20日,咸宁市承担的二级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研究的开题工作会议在桂花之乡咸宁召开;20
15、07年5月17日,潜江市承担的二级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教学实践与管理研究开题工作会议在潜江实验小学召开。此外,深圳南山学府中学、佛山狮城中学、成都二仙桥学校、张家口南关小学等生命教育实验学校也邀请专家到校举行了隆重的开题活动。目前,生命教育课题研究已发展到河南、天津、湖南、广东、内蒙古、海南、吉林十省市的50多所实验学校,共42余万学生参与了生命教育实验。,2006年,以咸宁为起点带动了湖北的实验;2007年可望以鞍山为起点带动辽宁的实验。两年来,该课题组先后对湖北、天津等地7个实验市(县)的21所学校进行了指导性调研。组织编辑了中小学生命教育教师培训资料、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资料
16、汇编、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指南等培训手册,计18万字;制作培训PPT(幻灯片)计366张。与此同时,还组建了“全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教学网”。通过“政策法规”、“实验园地”、“前沿动态”、“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等栏目,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报道。据胡修金、张晓梅的报道,我国第一套大学生生命教育自读教材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在2007年出版,这本书针对我国大学生生存压力大,人文关怀少的现状及生命教育先天不足的现状,以网瘾问题、情感问题、诚信问题等专题为主线,以生命的发生与发展等为辅线来设计大学阶段的生命教育。,汶川地震成为中国全面推展生命教育的导火索,生命教育工作迅速地在
17、全国各地得以开展,其中以云南省于 2008 年启动的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推展力度最大,江西、浙江、广东、吉林、北京、上海等省市的生命教育课程也走进了各级院校的学生课堂,有关生命教育的会议、论坛、培训和交流等活动也日渐频繁。2010 年 7 月 29 日出台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明确将“生命教育”列入其中,标志着一个崭新的中国生命教育时代已经到来。“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
18、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我国首家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机构,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任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出版教材和读本:生命教育(小学3年级高中2年级)(肖川 张文质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守护孩子的生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生命教育小学生读本岳麓书社2010年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岳麓书社2010年生命教育教师读本岳麓书社2010年生命教育家长读本岳麓书社2010年,中国大陆所开展的生命教育比之于台湾,应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的设立、教材的编制、师资的培训、教学设施的添置等各个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更可忧虑的是各个省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地方与学校还没有意识到
19、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还不知道生命教育为何物。,受台湾教育部委托主持生命教育课程规划的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认为:“台湾生命教育的提倡背景与暴力有某些关系。这是因为台湾社会的药物滥用与艾滋病问题还不像西方社会那样猖獗的缘故。当然,与艾滋病息息相关的课题如性关系方面的混乱,在台湾也早就到了日趋严重而不容忽视的地步。更令人忧心的是暴力问题,以台湾现况言,所谓暴力包含两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生命的暴力;一是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自杀。这两类戕害生命的暴力事件在近几年来层出不穷,而且年龄层也逐渐下降,这是国内倡议生命教育的主要社会背景。反生命行为的真正制止并不在于防堵、监测、打击犯
20、罪或通报系统的建立,而在于根本的防患未然。防患未然之道在于正面人生观的建立以及家庭社会的互爱互助。依此,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前台湾省教育厅长陈英豪指出:“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却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艺术、人文之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后,知识技能可以成为社会的用处,而不是拿来杀害社会的工具。从2003年起,台湾教育部聘
21、请学者专家的规划,在高中生命教育类课程中共推出八门选修课程,包括:生命教育概论、哲学与人生、宗教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性爱与婚姻伦理、生命与科技伦理、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等,各高中学校可在上列课中选开一至二门课程,以建立学生对生命之正确认知与理念。,生命教育在国中小九年一贯课程中分别融入于语文、数学、自然与生活科技、社会、健康与体育、艺术与人文及综合活动等七大领域,并分别从环境、两性、人权、信息、家政与生涯发展等六大议题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带的走的能力,其教育目标为使每位学生:1、有一颗柔软的心,不做伤害生命的事。2、有积极的人生观,终身学习,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3、有一颗爱
22、人的心,珍惜自己、尊重别人并关怀弱势团体。4、珍惜家人、重视友谊并热爱所属的团体。5、尊重大自然并养成惜福简朴的生活态度。6、会思考生死问题,并探讨人生终极关怀的课题。7、能立志做个文化人、道德人,择善固执,追求生命的理想。8、具备成为世界公民的修养。,台湾晓明女中“生命教育课”的主要内容,列表如下:年级 单元名称 单元重点 国一 一、敬畏生命 1.帮助学生认识生命,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2.协助学生如何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3.引导学生用爱心经营生命及思考生命方向。二、做我真好 1.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去做自己。2.引导学生努力从各方面找出自己的真实自我。3.鼓励学生开发潜能,从
23、而建立自尊与自信。国二 三、生于忧患(面对无常)1.引导学生接受痛苦与困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且了解对人是有意义的。2.帮助学生明白天灾、人祸是可以避免及预防的。3.协助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与失落。四、应变与生存(从处常到处变)1.帮助学生分辨变与不变的道理,也藉变迁而成长。2.介绍生存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3.教育学生珍惜生存环境,实践保护地球守则。国三 五、敬业乐业(在工作中完成生命)1.帮助学生在工作生活中获得意义,使生命得到成长和圆满的发展。2.协助学生明白敬业、乐业的重要,并能谨慎择业。3.引导学生建立工作神圣的观念,并简介专业伦理的概念。六、信仰与人生(无限向上的生命
24、)1.引导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藉此促使德行的成长。2.协助学生辨别信仰与迷信,及认识各大宗教信仰。3.帮助学生从信仰角度认识死亡,进而厘清自己的人生方向,订定自己的终极关怀。,高一 七、良心的培养 1.协助学生明白良心是人的特质之一,并清楚良心的来源。2.帮助学生认识良心的独立性与良心的功用。3.教导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良心及自省的方法。八、人活在关系中(活出全方位的生命)1.教育学生认识人类存在的几种基本问题。2.帮助学生明白群我关系的重要,并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3.让学生知道要活得好,活得有意义,必须与人群与环境维持良好的关系。高二 九、思考是智慧的开端 1.教导学生躲避思考谬误的隐
25、阱,学习正确的思考。2.帮助学生懂得运用伦理中的推理与求证,避免常犯的错误。3.明白知识技巧与伦理的关系,并对伦理要素与伦理指南有所认识。十、生死尊严(活得充实、死得尊严)1.教育学生知道死亡的意义、明白器官移植手术与安乐死的争议。2.引导学生探讨自杀、堕胎与死刑的议题,进而澄清自己的生命观。3.决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学习充实生命内涵的方法。高三 十一、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调和小生命与大生命)1.引导学生思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并以“彼此获益”的原则来面对两者的冲突。2.协助学生找出社会关怀途径,并能具体拟定行动计划。3.帮助学生厘清社会正义的内涵,进而发挥人道精神、关心弱势族群。十二、全球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下 中国 生命 教育 述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