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ppt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其门徒柏拉图、徒孙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杰”,他居三杰之首。,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生于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雅典,父亲为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早年曾继承父业从事雕刻,因缺乏兴趣转学量地学(几何学)、天文学。不久,又放弃了这些跟人类社会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自然科学,致力于探索政治、法律特别是伦理道德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从而扩大了哲学领域。古罗马著作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据说苏格拉底貌不出众,但智慧非凡。他一生中除在伯
2、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公元前431前404年)三次从军出征以及做过极短时间的议员外,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教育青年的事业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启迪青年的心灵。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情洋溢,平易近人。谈论问题,精辟入理,深受青年喜爱,被称为“青年的恋人”。,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
3、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苏格拉底在政治上拥护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他曾集聚一批贵族青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度,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民主力量受到很大摧残,民主政权被推翻。战争结束后,又一度出现民主政权,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民主派控告为不信雅典城邦所尊敬的神、引进新神,蛊惑青年等罪名,由法庭判处极刑,在狱中饮毒药而亡。,苏格拉底之死,17世纪捷克的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对苏格拉底孜孜不倦地教诲雅典青年的热诚,也极为赞许。他说:“苏格拉底得到大家的称赞,因为他不把时间用在做官上,却去用在教育青年上面。”,一、教育的意义二、教育的目的三、教育的首要任务
4、四、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五、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一、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区别有多大,教育是人都得到改进,人必须受教育。“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他高度评价教育在造就人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禀赋差的人固然需要教育,即使禀赋好的人也应接受教育。因为,“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该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做出极大的业绩来”,(一)普通人A.对自以为禀赋好的人: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正如“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
5、加以训服,就会成为最有用、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B.对以财富自夸,自以为不需要受教育的人在苏格拉底眼里,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财富拥有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拥有知识和智慧。“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分辨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事情。也只有愚人才会认为,尽管不能分辨好歹,但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梭向往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二)治国者:“真正的统治者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二、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是专家治国论者,反对用豆子拈
6、阄的办法国家领导人。治国者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正确,在判断是非荣辱善恶时,应受“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和左右应敬畏有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的人”,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美德1.教人学会做人“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2.智慧即
7、德行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是根据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是按照错误的判断行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善是出于知识,而恶是出于无知。所以教人道德即是教人智慧,教人明辨是非、善恶,沿着正确的道路去做。“智慧是最大的善”,A.道德不是天生的B.行为是基于判断(正确或错误)C.对人进行道德教育是有有意义的,德行是可教的。D.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确有道理”-亚里士多德,3.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苏格拉底要求人们以明智的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自己的欲望。他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口才的流利,办事的能力,心思的精巧都是次要的,首要
8、的必须是自制,教导人们把自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能自制就使智慧和人远离,使人对快乐流连忘返,使本来能分辨好坏的人丧失辨别能力。将情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非灭人欲,4.身教重于言教“苏格拉底是各种美得多典型:智慧、谦逊、俭约、有节制、公正、勇敢、坚毅、坚持正义不贪财,不追逐权力。苏格拉底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一个人-一个恬静的、虔诚的道德形象。”-黑格尔“苏格拉底在所有伟大的品性方面都堪称是一个完美的典型。”“苏格拉底之言行臻现了至善至美与大难大劫的极限,远非人工所及。”-蒙田,苏格拉底“所过的生活是一种使得奴隶都不会继续和他的主人过下去的生活”,“他所吃喝的饮食是最粗陋的”,他“所着的衣服不仅是
9、褴褛不堪而且没冬没夏都是一样”,他“一直是既无鞋袜又无长衫”;他不“因为天气太冷而留在家里”,也不“因天气过热而和人争着乘凉”,“或因为脚痛而步履艰难”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5.守法即正义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的本质含义就是遵守城邦的法律。他将“守法即正义”作为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志,也是苏格拉底最终拒绝逃离死牢的精神支柱。“生死不渝地追求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服从真理和法律,决不为苟活而奴颜婢膝。”,在古希腊,法律被视做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神。在此神灵的保护下,古希腊的城邦按法律
10、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他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四、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苏格拉底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在所有的事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那些受人谴责和轻蔑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苏格拉底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五、苏格拉底方法(The socraticmethod)
11、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1.没有成熟的教材和教科书,没有成熟的知识体系和正规的课堂教学制度2.学习即回忆人的知识犹如母体中的胎儿一样,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不是后天获得的。所以,学习不是获得知识,而只是重新唤醒、回忆生前已具有的知识。“借助视觉、听觉或任何其他感觉感知了一个对象后,感觉者可以通过联想回忆想起已经忘记了的对象他们只不过回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换言之,学习就是回忆”-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3.适用条件A.第一,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B.受教育
12、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知识。C.谈话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不能机械搬用于儿童。,苏格拉底的“知识产婆术”,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关于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苏格拉底专门研究各种伦理方面的品德,他第一个提出了这些品德的一般定义问题。”又说:“有两样东西完全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8页)。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鼻祖,他给予后来的启发法以极大的影响。,美诺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说:“我很惭愧地承认,我对于美德简直什么也不知道”。苏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格拉底 教育 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