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的解读与应用PPT课件.ppt
《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的解读与应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的解读与应用PPT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研活动 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的解读与应用,一、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一)艺术活动是幼儿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表现,(二)艺术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感性:想象、幻想、直觉、灵感、猜想;非逻辑、无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骤的。理性:认识领域:逻辑的、秩序和操作的。,(三)艺术具有促进幼儿向善与益智等价值。,当我长大以后,对艺术领域的再认识,思考:1.艺术包含什么?2.在学习前几个领域时,有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艺术教育?3.艺术领域与其他四个领域之间有什么关系?,艺术,(一),感受与欣赏,(二),表现与创造,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
2、与作品,目标2,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3-4岁,5-6岁,4-5岁,四个目标相辅相成,尤其是强调幼儿艺术兴趣的养成。,艺术领域中的关键词,任务:阅读指南艺术领域子领域目标及典型表现,分析艺术领域中的关键词。步骤:1.阅读艺术中各子领域、目标及典型表现,寻找艺术领域教育的关键词,并说明幼儿艺术感受及艺术表达的特点。2.分析这些关键词蕴含的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一)感受与欣赏目标1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教育建议: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
3、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2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它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3支持幼儿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赏。,目标2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34岁: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它艺术形式的作品。45岁: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56岁: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教育建议:1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
4、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2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3当幼儿主动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时,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二)表现与创造目标1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34岁: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45岁: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56岁: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教育建议: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
5、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2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3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4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目标2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34岁: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45岁: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
6、象的事物。56岁: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教育建议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艺术领域中的关键词
7、,艺术兴趣:艺术感受:艺术表现与创造:,学前儿童美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这三种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经常会在同一主题下交叉进行,是幼儿美术学习与体验的三种重要形式。此外,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一部分。,第一节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 内容与指导,一、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的含义,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以及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将其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通过加工和改造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以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二、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一)涂鸦期(1.5岁3.5
8、岁)阶段涵义:指儿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玩笔画线阶段)转变为对图画的想象、思考阶段。表现特征:此阶段的儿童从不能控制画笔和所画的线条,到能手眼配合初步的控制,并对所画出的画发生视觉上的兴趣,产生形象上的联想。涂鸦又分为无意涂鸦、控制涂鸦、命题涂鸦三个阶段。,有控制涂鸦,未控制涂鸦,圆形涂鸦(2.5岁左右),爸爸和妈妈,命题涂鸦 涂鸦过程伴随故事,启示:1、重视涂鸦,不加以制止,创造条件;2、发挥适当作用鼓励、倾听、尊重,(二)象征期(3.5岁5岁),阶段涵义:儿童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用自创的样式“符号”来尝试表现物体的阶段。色彩特点:能辨认红黄蓝绿主要色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涂色杂乱
9、;构图特点:罗列形象,无刻意安排,造型特点:典型代表“蝌蚪人”,启示:1、保证幼儿适当的绘画工具2、保护兴趣、鼓励作画、口头赞赏3、丰富幼儿生活和视觉经验,(三)图式期(5岁-7岁),1、造型特点:流畅线条、细节表现2、色彩特点:色彩丰富、色调和谐、涂色均匀3、构图特点:注意比例、位置关系,出现”透明画“、”基底线“,这个阶段儿童绘画的特征有:,拟人化表现透明式表现展开式表现强调式表现装饰性表现美梦式表现,1、多手段激发创作热情2、提供机会加深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扩大创作与表现的的范围和主题3、提供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让幼儿选择,启示:,三、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目标,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学习
10、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认识和学习绘画的形式语言,学习用线条、色彩、构图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学习正确的绘画姿态、握笔方法和集中注意完成作品等良好的绘画习惯。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产生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命题画绘画 意愿画 装饰画,四、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的内容及组织,物体画,情节画,(一)按题材内容和形式划分,1命题画(又称主题画)由教师确定集体绘画的主题与要求,幼儿按照绘画的主题与要求作画。命题画是幼儿园绘画活动的重要形式,其作用在于:学习绘画基本造型、设色(选色、涂色、配色)、构图。,如何命题?结合现实命题,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熟悉、有经验并有兴趣的,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并利于创造的
11、题材。如:小兔乖乖;我的布娃娃;我的家;街上跑的车,(1)物体画 物体画的含义及作用是指教师帮助幼儿在充分了解、体会某一物体的形象、色彩、结构、性质等的基础上,以绘画方式对该物体进行表达、表现的活动。如:画苹果、房子、汽车、小动物、小朋友学习物体画可以掌握描绘某一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能提高幼儿绘画技能。,认真观察,把握物体基本特征。观察出大致轮廓和颜色,对物体有整体基本印象观察出基本组成部分及基本形状、大小、颜色、结构、位置等。独立细致地观察出物体的动态形状颜色结构姿态,从独特的视角进行表现。,大班,小班,中班,物体画活动的指导,通过示范讲解物体的方法,让幼儿掌握表现物体画的基本方
12、法,引导幼儿明确所要表现物体的外形特征。主要讲解作画次序、用笔方向、位置及涂色的轻重等。,(2)情节画活动 情节画活动的含义与作用。是在物体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教师让幼儿以个别物体与其他物体相配合,表达一定情节的绘画活动形式。例如:“美丽的家园”“我爱幼儿园”“动物园”等。,作用: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如何表现形体学会根据主题合理安排各种形象,正确表形象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幼儿绘画的目的性、计划性,锻炼其构图、布局的能力。,情节画的指导,感知物体间的空间关系设置构图中心以突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构图练习,2意愿画(又称自由画)(1)意愿画的含义 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由自己独立确定绘画主题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 领域 美术 活动 解读 应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