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例中学生物教学与实践研究.ppt
《艺术例中学生物教学与实践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例中学生物教学与实践研究.ppt(2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授课人:姚光玲,2,课 前 调 查,3,1了解学员从事生物学和其他学科教学情况,以便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2了解学员近年来参加生物新课程培训及付诸 教学实践的情况,有利于本课程教学与中学 生物课程改革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交流来自 教学第一线新课程改革中最新经验。3把握学员基本情况和主要教学业绩,便于 因材施教,又可使之成为开展本课程学习、讨论、交流的重要课程资源。,一、调查目的:,4,二、调查方式:在讲授本课程之前由学员每人填写一份调查表上交,在汇总、分析的基础上,调整本课程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展开课程。,5,绪 论,6,1、明确本课程的地位、内涵、学习本课程要 达到的
2、目的意义,了解学习内容的变化。2、帮助学员紧迫地认识到课改新形势对中学 生物教师提出的前所未有的高要求。3、提出学好本课程的建议。,本章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时代的发展对中学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一)从课程名称的变化,看本门课程学习 内容和方式的改革:(1)中学生物学教材教法(2)中学生物学教学法(3)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一、中学生物学论课程的发展、地位和内涵,8,(二)什么是中学生物学教学论?,9,(一)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二)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二、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10,讨论:请你翻翻全书,说出那些内容你从未学过?那些内容你曾经学过,但已发生了变化?思考:本门
3、课程教学内容发生的变化反映了中学生物教学什么样的发展趋势?,11,讨论:1、你在当前的中学生物学 教学中感到有那些新的压力?2、当前的课改对你提出了那 些新要求?,三、时代的发展对生物学教师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12,四、对本课程的学习建议,(一)怎样学习本书?(二)我们将按新的教学理念,评价你的学习结果,13,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14,第一、二章学习目标:,1、认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科学教育 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科学课程,具有技 术课程的性质,是中学生的必修课。2、认识生物学课程在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 标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了解课程设置 情况
4、。3、进一步学习生物课程标准,促进学员课程理 念的彻底转变。4、了解在“一纲多本”形势下,生物教材的编 写特色和选用依据。,15,本章教学重点:生物课程标准,16,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一、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二、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三、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17,专题发言:请一位来自温江的学员介绍本地区自2002年 来,在初中实行“综合理科”教学取得的经验、面临的问题和困惑。,18,学员讨论:分科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和综合理科课程 各有那些优势和局限。,19,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20,生物课程标准再认识,21,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一、时代的发展包括社会政治、经济体制
5、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是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直接原因:1、2、3,22,直接原因之一:学校教育课程的知识本位倾向,表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23,直接原因之二:传统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24,直接原因之三:生物科学发展迅速,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不能与知识适应。,25,生物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26,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初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 1、传统学生观,27,2、新课程学生观,28,29,30,3、对“面向全体学生”的再认识,(1)“面向全体学生”首先就
6、意味着“教育就是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 学生的一切。(2)“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 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学习机会,使所有学 生通过生物课程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 高、获得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初中生物教育是大众 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培养普通公民而不是 科学家。,31,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摘自朱永新著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32,(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1、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科学素养的
7、含义,33,3、对“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再认识(1)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方面的重要作用(2)关于“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 互关系”(3)关于“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 学的态度和价值观”,34,(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1、学生的两种学习方式:接受性 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 2、探究性学习不能囿于一定的模式,35,三、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6,四、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方面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要求,37,讨论:以你自己最得意的教学实例来说明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实现新课程的理念的。,38,第二部
8、分:课程目标,一、初中生物课程总目标二、初中生物课程具体目标,39,讨论:1、课程总目标与具体目标有何关系?2、分析比较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要求”与课标中的“具体目标”在内容提法上有何主要不同?课标有哪些突破性进步?,40,41,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1)不仅要求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知识”,还要求“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2)不仅要求知道知识的应用,而且要求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3)不仅能提出“促进生理健康发展”,还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4)不仅提出“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提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关注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
9、与社会的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价值。,42,43,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1)不仅提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且明确而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不仅要求“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标准不像大纲那样,仅仅关注学生解决一些“身边生物学问题”,仍然未能摆脱学科中心的束缚;标准则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10、强调了学科间的综合、强调了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际问题。,44,45,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1)明确提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2)明确提出“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3)明确提出“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强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重要性;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义务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义务教育的目标之一。,46,三、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47,四、高中生物课程具体目标,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48,讨论:,1、与初中生物课程
11、标准相比较,高中生物新课程在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方面有哪些特点和更高要求?2、与1987年、2000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相比,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确立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改革?,49,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确立的内容标准(一)构建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50,高校无脊椎动物学与现行初中生物教材无脊椎动物学部分内容体系比较,51,高校生物学主干课程的内容体系示意图,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确定的课程的内容体系示意图,52,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体系示意图,53,(二)现行大纲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内容体系 的比较 1、现行大纲的内容
12、体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细菌、真菌和病毒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人体生理卫生 遗传、进化和生态,54,2、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体系:,55,围绕“人与生物圈”,确定10个一级主题的总体思路。对10个一级主题内涵的具体分析。,56,(三)现行大纲与课程标准内容案例比较,57,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确立的内容体系(一)高中生物课程内容的特点(二)高中生物课程内容模块构建的依据和意义(三)各模块的地位、内容要求和教学策略。,58,讨论:,与2000年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相比较,说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内容体系上发生的重要变化。,59,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
13、写建议(自学)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60,交流:,交流城市和农村中学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案例和经验。,61,结束语 转变课程理念,迎着困难上,让我们与生物新课程一起成长!,62,第三节 中学生物学教科书,讨论:如果让你自己选用教材,你觉得我 们给你提供的不同版本的新初中生 物教材(人教社版、北师大版、江 苏版)那种版本更为实用?说出你 的理由。,63,第三章 生物学教育有关的 学习和教学理论,64,本章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 理论的重要性。2、了解教育心理学上两大体系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和 区别及其对生物教学的指导意义。3
14、、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质及其对当前生 物课程改革的影响。,65,本章教学重点: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质及其对当前生物课程改革的影响。,本章教学难点:两大体系学习理论的内涵、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质。,66,引言:为什么要学习与生物学教育有关的 学习和教学理论 教 学,教与学是一对矛盾。,67,第一节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68,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69,(一)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二)桑代克的连结理论(试误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70,猫的学习,71,(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说、强化理论和程序教学理论,7
15、2,斯金纳箱,73,斯金纳箱,74,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2、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75,讨论:什么是意义学习论?意义学习的发生有哪两个先决条件?把握其实质对你今天的教学有何启示?,76,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和 科学教育改革,77,一、建构主义理论的来源,对皮亚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说明,78,说 明:,客体-主体-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同化:获得了新知识和新技能,相信它是正确的。在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充实了。顺应:指改变旧的看法,纠正错误认 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调整、改造、重组。,79,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6、自学)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知识在不断发展,在不同环境中,需要被从新构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80,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有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81,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自学),建构主义教学强调: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 2、角色的调整 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 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82,五、建构主义对生物教育的启示,83,讨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 分支,有那些突破性的 认识?对
17、现今的教学有 何意义?,84,第四章 基本教学技能,85,本章学习目标:,1、解释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2、能够在试讲中或课堂上较为熟练地运用基本教学 技能。,本章教学重点:十大基本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86,第一节 导入技能,一、什么是导入技能二、掌握导入技能的目的 三、导入技能的类型及其在教学中的 应用,87,四、分组讨论,推举代表发言:要求就教材列举的八大导入技能(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等)各举一教学实例加以说明。,五、总结:导入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88,第二节 教学语言技能,讨论:分析下面这些常见的教师语言
18、表达,说明它们与教学语言技能应用原则和要点不相符合的地方。,89,1、教师把人体的某些结构分别说成是骨头、眼睛、耳朵、腰子,把植物的须根说成毛毛根。对此你还可以增加哪些例子。2、细胞膜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组成。3、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4、枯叶蝶为了适应环境,逐渐变得象一片 叶子。5、静脉中血液怎样才能不倒流呢?静脉想 出了个办法,长出了瓣膜。6、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90,第三节 提问技能(略讲),一、什么是提问技能二、提问的目的三、提问的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四、应用原则与要点: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紧扣教 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富于形象化和
19、推理性;问 题简明;形式多样;适时进行总结。,91,第四节 讲解技能(略讲),一、什么是讲解技能二、讲解的目的三、讲解技能的类型:解释式、描述式、原理中心 式、问题中心式。(举例说明)四、应用原则与要点:要注意逻辑性、针对性、启 发性、趣味性;语言运用得当。,92,第五节 变化技能(自学)第六节 强化技能(自学)第七节 演示技能(自学)第八节 板书技能(自学)第九节 结束技能(自学)第十节 课堂组织技能(自学),93,全章总结:学员十大教学技能应用说课大演练。在小组说课的基础上,全班推举四人,每人1015分钟。,94,第五章 教学策略,95,本章学习目标:,1、明确概念图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生物教
20、学中应用的 意义。2、学习绘制概念图的一般方法,能指导学生绘制概 念图并对其进行评价。3、概述合作学习的意义,观摩教学实况,学习和模 仿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4、探讨和解决当前教师组织探究性学习面临的主要 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方法。5、简述STS的定义、特性及STS教育和传统教 学的不同点。,96,本章教学重点:四大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章教学难点:概念图的制作;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STS教育的实施。,97,第一节 概念图策略,98,一、概念图及其理论基础,二、概念图的特征,99,概念图的概念图,100,光合作用概念图,101,三、概念图的制作,提供相关资
21、料: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 徐洪林等 生物学通报 03(3):38 材料准备:3人为一小组,确定组长。每 组一张大纸,小纸片若干。胶水(或胶 纸)、铅笔、小 刀各一。,102,1、概念图制作要领及规则。2、学员活动:小组合作,绘制“基因的 分离规律”概念图。3、展示作品,交流、分析、比较,评出 最优作品。,4、学员优秀作品展示交流:,103,“基因的分离规律”概念图,104,5、小组发言:本小组在参与概念图制作过程中有何体会?,105,第二节 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106,一、为什么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1、为了使学生成为人类社会中最能生存的人,“我们要为学生终身的幸福作
22、想,使他们成为人类社会中最能生存的人,因此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十分重要。”英国人类学家 Aahley Montagu,107,2、有利于生-生之间的互动、互学,108,二、教学实况观摩-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示例,观摩课题:激素的调节主 讲:成都高新中学 吴敏,109,(1)发给每人一份激素的调节一节教材,供观摩前讨论用。(2)学员代表发言:结合本次对“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学习,如果让你讲授激素的调节,你准备怎么安排这部分内容?,1、观摩前的准备:,110,(1)本节课在那些方面较好地体现了 新课程关于倡导“合作学习”精神?(2)除体现“合作学习”精神外,本节 课还在哪些方面较为成功地贯彻
23、了 新课程的理念?(3)本节课还存在哪些不足?,2、观摩后的讨论:,111,3、师生总结观摩教学和讨论结果,112,第三节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一、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我们面临的矛盾:,二、如何解决面临的矛盾,113,三、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1、个人探究:适于一些简单的探究性学习。2、小组探究:适于较复杂、内容多、耗时长的探究性学习。3、小组划分的方法。,114,四、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本人必须 是一个探究者 1、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 与学生的关系。2、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3、提高组织教学能力。4、注重教学反思,115,观摩后讨论:,1、谈谈授课者在引入课程和结束课程方面
24、的特点。2、如何挖掘生物实验中的探究因素对于如此 简单的一个实验,授课者采取了哪些手段,一 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16,六、课外教学实践报告:就你指导的 一次探究性学习,写出组织实施 的全过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117,第四节 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118,一、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的定义、实施的重要性,119,二、学习材料提供并讨论:学习材料:珍爱生命、关注社 会、抗击禽流感(生物学通报 2004(4):3233),120,二、教学实况观摩-合作学习 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示例,121,1、观摩前的准备:,(1)发给每人一份激素的调节 一节教材,供观摩前讨论用。(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 中学生物 教学 实践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