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ppt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性差异,【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
2、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2)、建立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小组讨论,乱砍乱伐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些图片中都反映了那些地理要素?,?,思考 回答,有:气候、水文、地貌、地形、生物、土壤等,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有没有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骆驼刺,1,3,2,一、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1、气候、生物、地貌、水文、土壤等共同组成了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各个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案例一: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生物改变了地球原始大气
3、的成分,现在地球大气的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2、生物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3、陆地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增加大气的湿度改变当地的气候。,表现(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循环),例如:太阳能、水、钙、铁等元素在各要素间流动(下图),上面的过程还可看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着有机物质的连续合成与分解过程,这叫做生物循环。,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意义: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热量和CO2
4、土壤及水圈中的养分和水分,转化成有机物(物质的运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的交换)储存起来。,(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传递的?,生物、土壤、大气、水等,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经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又经过大气降水补给给土壤。,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体内,一部分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返12,表现(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大气,平衡功能
5、(通过相互作用,使各要素自身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大气本身不具备这一能力,例如:大气中CO2、O2、N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地理环境能自动消除部分新增的CO2,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光合作用,吸收CO2主要靠。,生产功能(指共同合成有机物的功能)依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O2、光热,土壤岩石水圈,水分、无机盐,植物,叶绿素,有机物,案例3:读资料思考藏羚羊的数量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基本稳定?,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明显。当食物与水源充足,寒潮少、避风处和含盐土壤足以维持其生长发育时,其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反之存活率下
6、降。如果藏羚羊数量增加,将导致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不足,特别是在寒潮多发年份,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下降,数量锐减。但没藏羚羊数量减少时,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相对充足,在寒潮低发年份,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上升,数量恢复。因此,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返12,阅读8687页活动内容,思考:(1)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哪些?(2)请分析藏羚羊减少的原因?(3)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1)高原地形、寒冷的气候、含盐的土壤、充沛的水源等。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减少原因:主要是自
7、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猎杀。(3)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平衡功能。,其他环境要素 藏羚羊的数量,由于环境中各要素相互作用而相互制约,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会基本稳定,体现了环境的平衡功能,1、本景观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2、该地区主要的地貌特征是怎样的?,?,思考 回答,3、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什么?,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表现(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定区域内,生
8、物、土壤、水文、地形、气候、岩石等要素的演化不是各自单独进行的,而是相互影响,统一演化的。,案例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洪水泛滥,侵蚀沟谷,沟壑纵横,表面土层流失,植被减少,植被减少,蒸发加剧,气候趋于干旱,肥力下降,材料一:据考证,在秦汉以前,黄土高原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但由于历史上几次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以及这里经常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厮杀的战场等原因,林草植被被大量破坏。材料二:山丹丹花是陕北黄土高原特有的生长普遍的野生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