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家好,第一章 矿井空气成分,一、地面空气的组成 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其组成如表:,地表大气组成成分,1、氧气(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1.105;氧气化学性质活泼,易使其他物质氧化,能助燃,是矿井火灾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当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产出不良的生理反应,出现种种不舒适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死亡。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2、二氧化碳(CO
2、2)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相对密度为1.53),往往积聚于巷道底板上及下山掘进工作面,对人体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空气中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3、氮气(N2),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0.97;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矿井生产中常被当做惰性气体用来灭火或惰化采空区。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氮气对人体无害,但是在井下有限空间里,当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时,
3、将相对降低氧气浓度而使人缺氧窒息。导致矿井中氮气浓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1)、从煤层或围岩中涌出氮气。许多低瓦斯矿井的煤层岩气体中,氮气往往占有较大的比 2)、在矿井防灭火中人为注氮,惰化采空区时泄露的氮气。3)、胺类炸药爆破以及含氮有机物的腐烂等产生一定量的氮气。,第二章 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氨气、氢气等,这些有害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将重点介绍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及安全标准。一、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 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
4、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1375范围内时有爆炸的危险。,主要危害: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结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就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的中毒程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和时间的关系如表,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后,生成鲜红的碳氧血红素,故一氧化碳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中毒者黏膜和皮肤均呈樱桃红色。主要来源: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5、。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2、硫化氢(H2S)硫化氢(H2S)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 0.0001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硫化氢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一个体积的水可溶解2.5个体积的硫化氢,所以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硫化氢能燃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硫化氢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但能引起鼻炎、气管炎、和肺水肿,而且还能阻碍生物的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降低时主要一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引起人体迅速昏迷或死亡,硫化氢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主要来源:
6、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硫化氢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主要危害:,第三章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一、自救器的种类:,过滤式,隔离式,化学氧,压缩氧,二、ZH-15型化学氧自救器,1、使用时间:中等功率中速行走20min 大功率快速行走15min 佩带静坐60min,自救器,2、使用方法 1)、佩带位置: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内卡与腰带外卡之间,固定在背部右侧腰间。2)、开启扳手: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下拉护罩胶片,仍掉保护带,用拇指扳起红色扳手,拉断封印条。3)、去掉上、下外壳: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扔掉;抓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救 使用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