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抗扰控制器ADRC研究汇报牛里.ppt
《自抗扰控制器ADRC研究汇报牛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抗扰控制器ADRC研究汇报牛里.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抗扰控制器(ADRC)研究汇报牛里,内 容,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1.自抗扰控制器原理,5.结论,4.位置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验证,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1.自抗扰控制器原理,自抗扰控制器结构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抗扰控制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安排过渡过程TD、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非线性PID。,1.自抗扰控制器原理,安排过渡过程是通过对输入信号V的处理,得到一个较缓慢的跟踪信号V1来追踪输入信号,同时生成输入信号的微分V2来跟踪输入信号的微分。其原理为一个简单的微分观测器,则安排过渡过程的离散化算法为:,安排过渡过程TD,中间变量为,1.自抗扰控制器原理
2、,扩张状态观测器ESO,ADRC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与前面提到的安排过渡过程TD类似,都是对一个变量进行运算,求得其跟踪值和其微分的跟踪值。但ESO可以是高阶的状态观测(如n阶),且他可以生成一个n+1阶的状态变量观测,其中xn+1即为对控制对象中的扰动和误差的估计。但为了是控制器结构保持一致,一般而言,无论被控对象的阶数多少,ESO的阶数均为3阶,即z3表示系统的扰动量的估计值。,控制对象,ESO,1.自抗扰控制器原理,非线性PID(N-PID),非线性PID,即是根据前面得到的V1、V2和z1、z2、z3对被控对象的控制量进行调节的过程。其离散控制算法如下:,其中,对于自抗扰控制器而言,非线
3、性PID的选择范围很大,并不局限于上式。甚至可以取线性的PID控制策略等。,内 容,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1.自抗扰控制器原理,5.结论,4.位置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验证,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闭环回路的归一化,Scaling and Bandwidth-Parameterization Based Controller Tuning,例,实际系统对象,归一化目标,归一化结果,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控制器归一化,控制器归一化,需要结合控制对象归一化结果。,归一化开环传函,实际开环传函,文章中有,带宽相角裕量,例,归一化系统控制器
4、,实际控制器,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控制器参数求法,期望闭环传函,1.闭环系统性能指标只用一个参数表示2.更接近积分串联型系统,例,目标闭环传函,控制器,+,归一化参数,实际参数,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ESO实现方法,应用Luenberger观测器,此时,将上述方程改写为积分串联的形式,如下,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ESO实现方法,以二阶系统举例:,此时,有如下对应关系,令控制变量u为,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ESO参数选择,ESO特征系数矩阵如下,对应特征多项式为,对应观测器系数,内 容,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1.自抗扰控制器原理,5.结论,4.
5、位置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验证,2.线性ADRC基本实现方法,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速度环ADRC的实现,目标:将速度环PID控制器替换为ADRC控制器,1.控制器形式及参数设计2.ESO参数设计3.轨迹规划(可选),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控制器参数设计,电机运动方程,忽略扰动f,一阶积分系统,闭环系统目标传函:,控制器形式,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观测器参数设计,其中,观测误差系数矩阵,观测器稳定特征值小于零,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速度环ADRC控制结构图,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速度,电磁转矩,速度环AD
6、RC的仿真对比,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速度环ADRC的仿真对比突加负载1Nm,速度,电磁转矩,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速度,电磁转矩,速度环ADRC的仿真对比5x惯量,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速度环ADRC的仿真对比突加负载1Nm,速度,电磁转矩,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ADRC实验对比,线性ADRC vs PID,空载,光轴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光轴线性ADRC vs PID,空载,3x惯量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3x惯量线性ADRC vs PID,额定负载,3x惯量非线性ADRC vs
7、线性ADRC,额定负载,3x惯量,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线性ADRC vs PID,空载,光轴实验对比-30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线性ADRC vs PID,空载,光轴实验对比-10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线性ADRC vs PID,空载,光轴实验对比-3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线性ADRC vs PID,空载,光轴实验对比-小结,从实验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正常的速度给定范围内(3000rpm300rpm),ADRC系统的速度响应和电流响应都要比PI调节器更好,而且即使在电机光轴条件下仍然
8、可以实现无超调的速度响应。但在极低转速时(1rpm),由于没有积分作用,且因为硬件平台速度检测的量化误差较大(驱动器检测到码盘的1个脉冲对应6rpm),因此当ADRC中的Kp参数较小时速度响应较PI调节器要更差。当改变Kp后,控制效果与PI调节器相似。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当Kp=150以上时,速度给定超过1000rpm会引起系统的震荡,因此在本实验中,除了1rpm极低速度给定是采用Kp=420,其余实验参数均为Kp=420。,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ADRC实验对比,线性ADRC vs PID,空载,光轴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光轴线性ADRC vs PID,空
9、载,3x惯量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3x惯量线性ADRC vs PID,额定负载,3x惯量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额定负载,3x惯量,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光轴实验对比-30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光轴实验对比-10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光轴实验对比-3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从以上波形中可以看出,非线性ADRC的控制速度效果不如线性AD
10、RC。但如果结合电流反馈的波形来看,可以发现,非线性ADRC对电流的利用更有效:即在速度大阶跃给定时,产生较大的电流指令,而当速度阶跃给定较小时,对应的电流指令较小。而且,非线性ADRC在全速度范围内(13000rpm),在不改变任何参数的情况下,保证了系统响应的一致性。可以看出,在1rpm速度给定时,非线性ADRC要明显由于线性ADRC。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由于非线性ADRC的系统参数直接没有明确的线性关系,因此,其各个参数之间相对独立,其参数的调节类似于PI参数调节,比较复杂。本实验中,只是调节了一个比较适中的参数。,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光轴实验对比-小结,3.速度环A
11、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ADRC实验对比,线性ADRC vs PID,空载,光轴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光轴线性ADRC vs PID,空载,3x惯量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空载,3x惯量线性ADRC vs PID,额定负载,3x惯量非线性ADRC vs 线性ADRC,额定负载,3x惯量,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线性ADRC vs PID,空载,3x惯量,将两台电机对拖行程加载测试平台。当陪试电机无驱动状态时即相当于改变电机惯量,对拖平台的总惯量大约为电机自身惯量的三倍。由于惯量的改变,系统输入系数b0应随其变化,因此本实验中采用了两组b0进行
12、测试,分别为对应光轴惯量的b0=2300,和对应三倍惯量的b0=800。另外,在加载过程中发现当ESO带宽wo=850时,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发散,而wo=850时空载系统响应很好,因此在对拖平台上,将ESO的带宽由原来的850改为800。,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线性ADRC vs PID,空载,3x惯量实验对比-30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线性ADRC vs PID,空载,3x惯量实验对比-10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线性ADRC vs PID,空载,3x惯量实验对比-300rpm,3.速度环ADRC的实现及仿真实验验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器 ADRC 研究 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