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ppt
《自我决定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决定理论.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武汉大学 张荣华,动 机,研究者常常寻找促使人们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从简单的生理上的活动如饮食到复杂的活动如完成一个世界级水平的运动项目。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动机。“动机”一词来源与拉丁文“movere”,有“去行动”的意思(Lefton&Brannon;2003)。动机是行为的动力方面,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同于外部刺激的作用(这里的刺激指的是不需要通过心理过程就能够产生行动的,如受声音刺激产生听觉,而外部的刺激能够必须通过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来产生行为则不在此之列。如奖励等引起的行为是通过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产生的),它与人
2、格联系密切。动机是实现一定目的的行为原因,从事任何的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SDT根据个体的动机在自治水平上的不同,把动机看作以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内在动机指个体出于兴趣和活动本身的快乐而行动。外在动机指的是个体由于行为本身伴随着一个另外的结果而实施行动。,图0-1 动机结构及其自我决定程度,动机分类,在外部动机上,个体自我决定的行为最少,更容易受外部的影响。由接受动机产生的行为虽然部分受外部控制,但是也受个体内部的奖励和惩罚的影响,例如自我提高,内疚和责任。进一步地,整合动机
3、与内在动机有少许的差异,虽然行为也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但是个体完全认同自己的行为。整合动机还划在外在动机的范畴,是因为这种动机虽然完全出于自己的意志,但是它具有工具性的作用而不是完全出于追求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Deci&Ryan,2000)。专门地:“内在动机是出于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整合动机是出于活动的结果对于个体来说有价值”(Deci,et al.,1991)。也就是说,从外部动机到内在动机,个体所受外界的控制越来越少;个体自治和自我决定越来越高。,动机分类,个体由内在动机驱动的行为与由外在动机驱动的行为相比,两种行为给个体带来的体验和成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完全内在动机驱动的行为是自我决
4、定的行为:“这些行为完全是由个体凭自己意志决定的,是个体在没有外界要求、限制和功利的压力的情况下,出于兴趣而产生的”(Deci&Ryan.1994)。内在驱动的行为与好奇心、探索、自发性和兴趣有关。外部动机驱动的行为与行为之外的事件有关,如取得好成就,避免消极结果等。许多的研究(Blais,et al.,1990;Goudas,Biddle,&Fox,1994;Villacorta,Koestner,&Lekes,2003)在不同的领域检验并支持了SDT关于动机的这种分类。,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类完成一项任务是因为从任务自身获得快乐和满足(Deci,et al.,1991)。对于内在动机的
5、产物,Collins&Amabile(1999)认为内在动机能促使个体产生更高水平的创造性劳动。具有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具有坚持性,能够在新颖的任务上表现更好,能够运用更深层和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且喜欢中等难度的任务(Elliot&McGregor,2001;Dweck,1999;Nicholls,1984)。DeBacker&Nelson(2000)发现高成就的学生比低成就的学生更喜欢有学习目标。内在动机对学习结果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有积极的作用。,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指的是个体由于行为本身伴随着一个另外的结果而实施行动。人们可能出于被动的顺从、履行个人承诺或者为了达到上级的要求而
6、行动。外在动机的四种类型是:外部动机(external motivation)、接受动机(introjected motivation)、认同动机(identified motivation)和整合动机(integrated motivation)(Ryan&Deci,2000)。,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指人们执行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奖赏、回避惩罚或者出于顺从。许多操作性行为主义者的实验大多数都是关注这种类型的动机。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有许多外在动机驱动人们行为的例子。如布置一项任务,如果在要求时间内没完成,就会受到处罚。或者父母亲要求子女在写完作业后才能出去玩。外部动机是最少自我决定的外在动机形式
7、。个体的行为由外部控制(奖励,惩罚)。一个学生参加运动是为了获得表扬或者是为了避免与老师对抗。,接受动机,接受动机会促使个体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去执行行动是为了避免内疚、焦虑或者获得自我的提高(如自豪,避免内部惩罚和获得内部奖赏)。因此,接受动机所驱动的行为是自我控制的,但是只有行动的部分原因是属于自我的。接受动机指个体认可外在的规则。行为的驱力受自我加以的约束(如害羞、内疚)所控制。举例:一个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是因为他想参加,而是因为他觉得一个好学生就应该参加(自我内疚)。,认同动机,认同动机指的是个体发自内心的接受外部规则。例如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进好的大学。这时候个体
8、是有选择的自由的,行为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个人自身的想法和决定。和学生自身的兴趣相比,认同动机所驱动的行为具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它也是有部分外在的属性。一个学生认为运动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并参与运动,这时候这个学生展现的就是认同规则。,整合动机,整合动机指个体完全内化了外部规则,与内在动机有相似之处,不过行为本身还是具有工具性价值。例如,有些人在空闲的时候看书纯粹是因为兴趣,而另外一些人闲时看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一方面,丰富知识可能是个体以生俱来的(这时时内在动机)也可能是整合外部的规则(具有个人重要价值)。到底是自身具有的,还是整合外部的只能从概念上区分,实际上在测量的时
9、候很难区分它们。,这种动机分类的证据,许多研究支持了这种动机的分类。在一系列的研究(Grolnick&Ryan,1987,1989;Grolnick,Ryan,&Deci,1991)中发现,小学生从事学校相关的活动时,有外部的、接受的、认同的和内部的原因(分别对应着外部动机、接受动机、认同动机和内在动机)。有研究表明这个动机的分类也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Hayamizu,1997;张荣华,2007)。同时这种动机的分类和结构受到不同领域研究的支持,如教育(Ryan&Connel,1989;张荣华,2007)、体育(Chatzisarantis,et al.,2003)。,动机的测量,内在动机的测
10、量1.自由选择测量法(Deci,1971)(free-choice measurement)2.自我报告兴趣法(Harackiewicz,1979)(self-reported interest/enjoyment)许多的研究者应用了这种方法(Harter,1981;Gottfried,1985;Boggiano et al.,1992)。,自我决定理论中变量的测量,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包括实验室研究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实证研究,近三十年来,Deci及其研究团队开发了许多的问卷来测量理论中所包含的各种变量。这些测量工具在许多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各种变量的测量,一般归因定向量表(GC
11、OS)自治支持感氛围问卷.自我调节问卷(SRQ)能力感量表(PCS)内在动机调查表(IMI)健康护理自我决定理论问卷(HC-SDT)基本心理需要量表(BPNS)自我决定量表(SDS)对父母的感知量表(自治vs 控制),自我调节问卷(SRQ),学业自我调节问卷 亲社会自我调节问卷 治疗自我调节问卷 学习自我调节问卷 练习自我调节问卷 信仰自我调节问卷 友谊自我调节问卷,学业自我调节问卷,Ryan和Connell(1989)编制的学习自我调节问卷(Academic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SRQ-A)。该问卷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该问卷考察儿童学习的原因
12、,是用来测量不同内化程度的四种学习动机的量表。量表共32道题,四种动机所含题目数依次是 9、9、7、7,共32题。量表对学习学习的四种方面进行了学习动机的测量:1我为什么做家庭作业?2我为什么做课堂作业?3我为什么努力在课堂上回答问题?4我为什么学好功课?。每个方面包括8道题。,动机的测量,SRQA量表在不同的年龄水平和文化中被广泛的使用,包括北美(Grolnick,Ryan,&Deci,1991;Ryan,1995;Vallerand,1997),德国(Wild&Krapp,1995)和日本(Hayamizu,1997;Yamauchi&Tanaka,1998)。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Mis
13、erandino(1996)研究中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8、0.75、0.61、0.85。,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对于内在动机的产物,Collins&Amabile(1999)认为内在动机能促使个体产生更高水平的创造性劳动。具有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具有坚持性,能够在新颖的任务上表现更好,能够运用更深层和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且喜欢中等难度的任务(Elliot&McGregor,2001;Dweck,1999;Nicholls,1984)。DeBacker&Nelson(2000)发现高成就的学生比低成就的学生更喜欢有学习目标。内在动机对学习结果和学习策略的使
14、用有积极的作用。,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越自治的动机,个体的参与性更强(Connell&Wellborn,1990),成就更好(Miserandino,1996),更少放弃(Vallerand&Bissonnette,1992),学习质量更高(Grolnick&Ryan,1987),并且有更多的幸福感(Sheldon&Kasser,1995)。更多的内化会产生许多适应优势(Ryan,Kuhl,&Deci,1997),包括行为更有效(由于较少冲突)和更多的幸福感。既然内化对于个体的体验、行为和成就这么多积极的影响,那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个体在外在动机驱动的行为上的自治感。,
15、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高的外在目标会使个体:1、有更少的心理幸福感(以活力、自我实现和自尊为指标);2、更多的心理不幸福感(以沮丧、焦虑和自恋为指标);3、有可能有更多的高风险的行为,如吸烟成瘾;4、和朋友和爱人有更冲突的关系(Kasser&Ryan,2001;McHoskey,1999;Ryan et al.,1999;Schmuck,Kasser,&Ryan,2000;Sheldon&Kasser,1995;Williams,et al.,2000)。,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Ryan和Connell(1989)发现接受规则(控制相对较多的规则)和认同规则(自治相对较多的规则)和学生
16、自我报告的学习努力相关。然而,接受规则下的学习与学生在学校的焦虑和缺乏应对失败的策略程正相关;相反地,认同规则下的学习与学校里的愉快和积极应对失败情境程正相关。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在两种规则下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表现相类似,但是在学习成就和学生在学校的幸福感上的影响完全不一样。,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Pelletier等人(1997)在一个针对心理治疗的研究中,发现个体的自治动机越多,个体就有更高的满意度、心情更放松、在治疗的时候积极的情感也更多,同时有更强的意图来坚持治疗。Ryan,Plant和OMalley(1995)的研究发现在一个戒酒治疗项目中,更自治原因参与的患者有更多的参与治疗
17、。Zeldman,Ryan和 Fiscella(1999)在一个戒毒项目中发现患者有更多自我决定的治疗动机表现出更多的坚持,在自由情境中更少的吸食毒品,进一步的,受到医护人员自治支持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Hayamizu(1997)的研究中运用自我调节问卷测量日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结果表明自治性的学习动机与个体的积极应对有关,而被控制性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应对不良有关,这与美国学生为样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Sheldon等人(1996),Reis等人(2000)的研究中表明,能力、自治需要的满足不仅仅通过个体动机的中介作用对个体成就和幸福感产生间接的作用、同时也直接作用
18、于个体的成就和生活幸福感。,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Grolnick和Ryan(1987)发现,与控制性动机的学生相比,在阅读上有更多自治的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更高概念化的理解。Grolnick,Ryan,and Deci(1991)发现在学生的自治性学习动机与客观测量的学生学业成就、教师报告的学生能力之间有积极的关系。Miserandino(1996)发现,即使在控制了以前的学习成绩之后,3-4年级学生的自治风格的学习动机和能力感能显著预测学生在学校的积极态度和学习成绩(班级排名和标准化的测验分数)。Black和Deci(2000)发现对有机化学有更多自治性学习动机的大学生上课有更多的快乐并能
19、取得更好的成绩。,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内在驱动的学生与外在驱动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使用的策略类型和策略使用的频率来说,动机都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Bialystok,1981;Ehrman&Oxford,1995;Oxford&Nyikos,1989)。Oxford和Ehrman(1995)的研究发现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整体的动机、内在动机都有积极的关系。Chang和Huang(1999)研究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的学习策略与动机的强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有关。特别是内在动机与学生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有很强的关
20、联,而外在动机则与记忆和情感策略有关系。,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研究(Young,2005)发现,外在动机与复述策略有直接的关系,而与深层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无关。内在动机与深层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路径系数都显著,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如果学生的学习是由外部奖赏和竞争所驱动的,那么将导致他们使用短时的复述策略来集中于记忆和最低程度地满足外部的要求。然而,当学生觉得学习很有兴趣并且很重要的时候,他们更可能使用高水平的学习策略并有更多的认知参与。表面学习策略与外在动机有关,然而内在动机带来深层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学生在学业任务上的努力和坚持性与他们的内在
21、动机水平有直接关系(Ferrer-Caja&Weiss 2000)。另外,Pintrich和Garcia(1991)发现内在动机和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很高的相关(r=0.73),有高水平内在动机的学生更加可能使用元认知策略。外在驱动的学生寻找社会认同和社会强化,更喜欢容易的学习任务,对老师的反馈和指导很依赖(Meece,Blumenfeld,and Hoyle 1988)。,不同动机对行为表现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由外在因素所驱动的学生更倾向于面对只需要表面认知策略的学习任务(Ames 1992;Dweck&Leggett 1988;Pintrinch&De Groot 1990)。上述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我 决定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