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ppt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四、五、六章),生物膜,细胞膜(质膜)细胞内膜相结构,厚7-10 nm,单位膜(unit membrane):“两暗夹一明”的电镜图像。,示单位膜“两暗夹一明”的结构,生物膜功能总结 区间化、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能量转换、机械强度、绝缘、细胞运动等。,主要有脂类、蛋白质、糖、水、无机盐、金属离子等。,第五章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膜的化学组成()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类 糖类 蛋白质/脂类 髓鞘 18 79 3 0.23 质膜 血小板 33 人工红细胞 49 43 8 1.1 大鼠肝细胞 46 42(5-10)1.09 盐杆菌紫膜
2、 75 25 0 3.0 内质网膜 67 33 2.0 2.0 线粒体内膜 76 24(1-2)3.2 菠菜叶绿体片层 70 30 0 2.3,一、膜脂(membrane lipid),种类:包括磷脂、胆固醇(CI)、糖脂三类,以磷脂含量最多,不同的生物膜中它们含量不同。,思考:生命为什么选择膜脂?,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C)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E)磷酸甘油酯 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心磷脂(二磷脂酰甘油,CL)鞘磷脂(SM),磷脂,鞘氨醇,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胆碱 鞘磷脂,胆固醇,类固醇环(甾环)是刚性平面,可提高膜的刚性和微粘度;而疏水的分支脂肪烃链固有的运
3、动性又增加膜局部微区的无序性,使膜流动性增加。,1.半乳糖脑苷脂 2.GM1神经节苷脂 3.唾液酸,糖脂,鞘磷脂,膜脂的结构特点:兼性分子(双亲媒性分子),非极性尾部疏水性,极性头部亲水性,(a)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团(b)球形脂质体,(c)平面脂质体膜(d)用于转基因或疾病治疗的脂质体,膜脂的物理特性:自组装能力,脂质体(Liposomes)(p62)脂质体是人工脂双层膜形成的圆球状膜泡,借助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不同结构的脂质体。在膜研究中,膜蛋白可以插入脂质体,使对于它们的功能研究能在比天然膜简单得多的环境下进行。脂质体可以作为DNA或各种药物的载体,即将DNA或药物包装于脂质体的囊泡中,
4、再运载到体内的靶细胞。例如,囊肿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CF)是一种粘液分泌异常的疾病,特别常见于呼吸道,形成非常浓和粘稠的粘液,很难由肺经气道排出,该病的分子基础是肺泡上皮细胞表面囊肿纤维化跨膜传导调控因子(cystic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CFTR)的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变,造成CFTR氯离子通道缺乏或活性很低。带治疗用的“目的”基因的载体药物易于通过呼吸而达到靶细胞。脂质体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当包装有编码正常CFTR基因的DNA脂质体,吸入气道和肺泡时,脂质体和上皮细胞质膜融合而把其中的DNA输运至有
5、基因缺乏的上皮细胞内。脂质体作为药物特别是基因药物运送载体有其长处,如高的目的基因运载率;被包装于内的DNA可以避免被核酸酶降解;通过同时引入靶向“引航”分子(特异性抗体分子或其它细胞受体的特异配体分子),可以提高脂质体的靶向特异性和与靶细胞反应的有效率,脂质体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二、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其种类、含量决定膜的功能。按照与膜的结合关系分成三类:(一)膜整合蛋白(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内在蛋白、镶嵌蛋白、跨膜蛋白(二)膜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周围蛋白、外在蛋白(三)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
6、d proteins),膜整合蛋白多为兼性分子,属于水不溶性蛋白,多以-螺旋单次(包括许多细胞质膜受体)或多次穿膜(如一些通道蛋白和其他功能蛋白),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才能分离下来。膜外周蛋白水溶性蛋白,位于膜两侧,以离子键、氢键与膜脂分子极性头部或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非共价结合,易从膜上分离。包括质膜内表面的一些酶和传递跨膜信号的因子、线粒体内膜上细胞色素C、血红细胞骨架膜蛋白的主要成分红细胞膜素即血影蛋白(Spectrin)等。脂锚定蛋白 位于膜两侧,通过共价键与膜磷脂或脂肪酸锚定结合。有一类完全位于细胞质膜外表面,它们的C-端氨基酸通过一段短的寡糖链桥共价连接于脂双层外叶片层的
7、磷脂酰肌醇的头部,即成为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lycosyl phosphatidyl inositol(GPI)-anchored proteins)。特异识别并能切除肌醇磷脂的磷脂酶C可以把被这类锚定的蛋白如Thy-1蛋白、碱性磷酸酶和正常细胞的PrP搔痒蛋白等从膜上切离下来。,人红血球质膜蛋白在SDS-聚丙烯酰胺电脉图谱上大约显示15条蛋白带,分子量从15,000到250,000,其中三种蛋白血影蛋白(spectrin)、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和带3蛋白(Band 3)大约占其重量的60%。,血影及其膜蛋白研究,(血影蛋白),(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band 3),
8、(锚蛋白),(肌动蛋白纤维),(带4.1蛋白),三、膜糖,主要与膜蛋白和膜脂分子共价结合,而形成糖蛋白、糖脂,所有糖链伸向细胞膜外表面,膜糖以短的寡糖链(直链、分支链)形式存在。构成细胞外被(衣)(cell coat)或糖萼(glycocalyx)。功能:保护、细胞识别、决定血型等。在自然界中存在的100多种糖基中,只有9种糖基出现在膜糖链中,其中中性糖有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木糖等,氨基糖有乙酰氨基葡萄糖、乙酰氨基半乳糖、氨基糖酸(唾液酸和羟乙酰神经氨酸)。糖基构建糖链,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排列组合,在糖蛋白和糖脂分子中形成复杂的、具有巨大信息量的多样化基团结构,例如一个三糖链就可以有
9、1958 种结构形式。因此,糖蛋白、糖脂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膜糖类的多样性或非均一性,是造成膜不对称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环境间的特异性识别和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思考:为什么所有膜糖链伸向细胞膜外表面?,糖链构成的细胞外被(糖萼),示小肠上皮细胞外衣电子染料钌红(ruthenium red)着色,电镜下观察。,红细胞质膜上糖脂的糖链结构决定ABO血型。Gal:半乳糖GalNAc:N-乙酰半乳糖胺Fuc:岩藻糖,思考:糖蛋白、糖脂的糖链差异是如何形成的?,第二节 膜的分子结构,膜的分子结构模型,1902,Overton,细胞膜由脂类构成,1925,Gorter等,膜由双
10、层脂类构成,1935,Denielli等,片层结构模型,1972,Singer等,液态镶嵌模型,1975,Wallach,晶格镶嵌模型,1977,Jain 等,板块镶嵌模型,1959,Robertson,单位膜模型,脂筏模型,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观点:1.流动的脂双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流动性,有序性)2.球状蛋白质镶嵌或附着在脂双层中间及表面。(分布不对称性),缺陷:忽视蛋白质对脂类流动性的控制;忽视膜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一性。,脂筏模型(lipid rafts model),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种类的蛋白质。这些区域较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膜 结构 功能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2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