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ppt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CSF 检测 为什么?,提供 诊断、鉴别诊断 的重要信息监控 疾病进程 和 治疗效果是否存在脑内炎症/感染及其严重性是否存在血脑屏障障碍及其严重性鉴别和描述脑内Ig合成的程度感染情况下的病原菌特性是否存在脑内肿瘤转移,基础知识:存在于:脑室、蛛网膜下腔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通过脑穹隆面的蛛 网粒膜绒毛吸收入上矢状窦而返 回静脉产生于:70%脑室系统脉络 30%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作用: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荡损伤 调节颅内压力变化 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值 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积液性状:量:成人120180ml 新生儿1060m
2、l 色:无色透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物质通过血脑屏障的难易程度:最易:氯化物、钠、镁、乙醇其次:清蛋白、葡萄糖、钙、乳酸、氨基酸、尿素、肌酐极难: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胆红素、胆固醇,问题1:要不要做脑脊液检查?适应症有脑膜刺激症状疑有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脱髓鞘疾病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疑为中枢神经疾病中枢神经疾病需作椎内给药,禁忌证 疑有颅内压升高,有明显视乳头水肿 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 局部皮肤有炎症 颅后窝占位、脑干症状,标本采集 1)穿刺部位:腰椎穿刺 小脑延髓池穿刺 侧脑室穿刺 2)压力测定:成人:0.781.76kPa(8018
3、0mmH2O)儿童:0.41.0kPa(40100mmH2O),过度紧张充血性心衰上腔静脉综合征静脉窦血栓形成脑膜炎脑水肿脑脊液吸收受抑颅内占位病变,压力过高,压力,压力过低,蛛网膜下腔阻塞脱水循环衰竭脊液漏,3)收集标本: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 第一管:1-2ml细菌学检查 第二管:1-2ml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第三管:1-2ml细胞计数、分类 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一般不能超过1h。,CSF外观CSF各种颜色的临床意义,1.血色:提示CSF混有红C,见颅内或椎管内病理性出血以及腰穿时外伤导致的出血.据红C的多少和时间的不同,而呈现红、红褐、淡红、柠檬黄或淡黄.是由于CSF中氧合HB(红色)
4、和胆红质(黄色)比例的不同所致.,CSF穿刺损伤与病理性出血的鉴别,鉴别要点 损伤性出血 病理性出血三管试验 逐渐变淡 均匀一致放置试验 可凝成血块 不凝离心试验 上层液无色 上层液红色或黄色潜血试验 阴性 阳性细胞形态 正常、完整 皱缩有含红C的吞噬CCSF压力 正常 常升高,三管试验 第一管红色、第二管、第三管变淡;离心后上清无色透明;上清液隐血试验阴性:穿刺所致 三管均红色;离心后变淡红、黄色;上清液隐血试验阳性:蛛网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目测CSF红C数目的判断标准,外观变化 红C数量无外观改变 10000/mm3_,2.黄色,CSF呈现黄色或淡黄色-棕黄色,也称为黄变症.有很重要的临床
5、意义.(1)出血性黄变症:脑或脊髓出血(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进入CSF的红C遭到破坏.溶解.使HB分解,胆红质增加,深的黄变症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溶解氧合血红蛋白 血 清 中胆红素 256mol/L 脑脊液中胆红素 8.6mol/L,通常蛛网膜下腔出血4-8小时后即呈色,48小时最深,至3周左右消失.出血性黄变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程度;2.红C溶解的速度;3.溶血的分解产物的多少;4.组织C反应的活性;5.对CSF循环的影响;6.个体的特异性.,(2)梗阻性黄变症:见于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同时CSF蛋白显著升高,当蛋白
6、升高超过1.5g/L时,CSF可呈黄变症.黄变程度与CSF蛋白含量成正比,且梗阻部位越低,黄变越明显.,CSF黄变症的鉴别,_ 黄变程度 腰穿动力学 CSF红C 蛋白_梗阻性黄变症 最显著 椎管有梗阻(完 无 最显著 全.或部分)出血性黄变症 中度 无梗阻 大量 轻.中度_,(3).其它颜色棕色或黑色:见于CNS(尤其是脑膜)黑色素肉瘤或黑色素瘤.绿色混浊:见于绿脓杆菌性脑膜炎或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米汤样混浊:见于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乳白色:白细胞增多(化脓性脑膜炎),透明度:正常清晰透明 白细胞 200106/L 红细胞 400106/L 细菌、真菌等较多病 毒 性 脑 炎中枢神经梅
7、毒结核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毛玻璃样混浊化脑性脑膜炎细胞数大量乳白色混浊 腰椎穿刺损伤出血时红色混浊,混浊,细胞数轻度微混,CSF检测的几个问题,.CSF标本应立即化验,不要超过1小时,放置时间过久,C可破坏或沉淀后与f.pr凝集成块,导致C分布不均而使计数不准确.CSF中的C离体后迅速变形,而且逐渐消失,影响分类计数.细菌溶解,影响细菌检出率(尤其是脑膜炎双球菌最明显.),CSF细胞学的检测与诊断,(一)正常CSF C成分:正常成人CSF C(0-5个/mm3).儿童CSF C(0-10个/mm3).其C学分类为小L.C,M.C(二者之比为7:3).比例相当恒定.仅占1-3%激活性单核样C.正常
8、人CSF中不含红 C.,(二).CSF的正常C及其演变C,正常CSF中只有小L.C和M.C.但在病理情况下,小L.C可演化成转化型样C和浆C;M.C可演变成激活M.C和巨噬C.这些演变后的C均视为异常C.,(三)异常CSF C成分,1.转化型L.C,L样C 2.浆 C3.各种激活性单核吞噬 C4.多形核白C 5.红C肿瘤、各种细菌,(四)CSF C学的分类,.免疫活性:均由L.C衍生而来,包括A.小L.C:为正常人CSF中的主要细胞.无特殊的病理意义.占C总数75%B.转化型L.C和L样C:提示局部的体液或C介导的免疫反应.临床意义:病脑、TBM、脑脓肿、MS等.,C.浆C-亦名Ab C.它来
9、自外周血L.C,受Ag刺激后转化而来.临床意义:浆C与.转化型L.C出现提示局部Ag-Ab反应.一个浆C也有意义.MS.病脑.GBS.脑囊虫病.*在MS患者CSF C计数正常情况下出现浆C则有助于MS的诊断.,2.单核吞噬 C,A.单核样 C-为正常人CSF中的细胞.占 30%,当比例倒错,伴有病理性C出现,则有意义.B.激活性单核样C-非特异性脑膜刺激.C.巨噬C-其特点为胞浆内含有各种噬物.如:红C吞噬C.脂肪吞噬C.含铁血黄素吞噬C.白C吞噬C.多核巨C.,3.多形核白 C:,A.嗜中性粒C-为病理性,与CSF渗透力关,趋化因子起重要作用.CNS各种感染.B.嗜酸性粒C-为病理性,多见于
10、 CNS寄生虫感染.C.嗜碱性粒C-参与I型变态反应或C导的免疫反应.如EP大发作.,4.CSF腔壁 C:,CSF腔壁 C是由脑脊髓腔壁的C 脱落所致,正常和异常CSF均偶见此类C.A.脉络丛C B.室管膜CC.蛛网膜C临床意义:见于气脑造影,小儿脑积水.,5.CSF肿瘤C,在CSF脱落C中,肿瘤C最具有诊断价值.CSF中肿瘤C多为转移肿瘤C.CSF中肿瘤C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原发性肿瘤C.继发性肿瘤C.白血病C-L瘤C.,5.CSF肿瘤C,肿瘤C的异常特征:(1).C本身的改变:A.核的改变:核大,核浆比例失常核的染色质增多.核的形态和结构异常.核分裂的活跃.,B.胞浆的改变:可有胞浆色素颗粒
11、 C.整个C的改变:C大.小不一,C形态不一等,(2).C与C间关系的改变:A.排列不整.B.C和C核大小不均一是肿瘤重要特征C.C常成丛集状排列.是肿瘤的常见特征,6.污染C,1.软骨C2.骨髓C上述两类C是由于穿刺不当(损伤)引起,一般无临床意义.,凝固性 正常静置24h不凝固、无薄膜形成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静置1-2h凝块沉淀物 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h表面有纤细薄膜 蛛网膜下腔阻塞时黄色胶胨状,化学检测1 蛋白质测定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碳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200-00m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脊液 检查 结果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