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防治与社区管理.ppt
《脑卒中的防治与社区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的防治与社区管理.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卒中是中国人首要的心血管并发症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内 容,脑卒中的分型,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每1小时约57人新发心梗 约228人新发卒中,我国脑卒中呈现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06,1/2 心梗患者丧失劳动力2/3 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或丧失劳动力,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调控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颈动脉狭窄肥胖其他,不可调控的危险因素:,年龄(55岁后每10年危险性增加1倍)性别(男女之比1.1-1.5:1)种族家族遗传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2,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2、,黄久仪等.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年10月第15卷第5期:416-9.,缺血性脑卒中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TIA发病初期常无剧烈头痛、早期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急性局灶性脑损伤的体征,如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出现于发病早期且较明显意识障碍不明显或清醒,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症状,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出血性脑卒中可表现为:发病后12小时内有头痛、呕吐,若出现颈项强直则更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即刻或数小时内出现持续性意识障碍,提示有急性颅内血肿面-腿-臂程度一致的偏身运动感觉障碍,尤其伴有意识障碍时,多提示大脑半球深部出血急性小脑综合征伴严重头痛和/或意识障碍,合
3、并脑干受压体征,提示小脑血肿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除脑膜刺激征、早期呕吐和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外,可出现急性局灶性脑损害体征严重病例常出现意识障碍,以及脑水肿、颅内高压和脑疝征象,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症状,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TIA发作史血管杂音、动脉内膜板块、眼底动脉变化风心病、房颤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凝状态吸烟嗜酒,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病因和危险因素,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CT扫描:迅速鉴别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获得脑卒中部位、大小、类型或其他脑损伤的信息MRI:更早、更清晰地显示卒中引起的脑组织异常改变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床旁操作,随时观察进展颈动脉超声:检
4、查是否存在狭窄、斑块或阻塞脑血管造影(DSA):检测有无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放射性核素SPECT扫描:了解脑血流情况PET扫描:检测脑细胞代谢情况和脑组织的功能是否正常心超:检测心脏内是否有血栓存在、瓣膜病和有无缺损,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辅助检查,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脑卒中的预防,一级预防意义远大于二级预防,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1、18,健康教育:内容:脑卒中的危害、危险因素、发生脑卒中后的应对方法: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大众媒体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行为学危险因素戒烟:避免主动及被动吸烟膳食:控制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及盐的摄入量,每日半公斤蔬菜和水果运动:每天至少30
5、分钟中强度运动,如:快走控制体重:定期评估BMI,鼓励减重限酒:男性20-30g/d,女性15-20g/d心理因素:保持乐观、放松,调整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药物干预:控制生理学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内容,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9-150,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措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P2.,高血压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目标血压:-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卒中 防治 社区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