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内超声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ppt
《肛管内超声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管内超声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肛管内超声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田婧,Contents,肛瘘解剖分型及超声表现,肛周脓肿解剖分型及超声表现,正常直肠及肛管的腔内超声解剖,直肠:,正常的直肠长11-15cm,直肠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上接乙状结肠,在齿状线处与肛管相连,最大直径为4cm。,解剖图谱,解剖图谱,直肠:,在超声图像中,正常的直肠壁厚2-3mm,一般不超过5mm,由5层结构组成。这5层不是所有病人和各平面都能观察到的,能否很好的观察取决于探头是否在直肠腔的中心和是否与直肠壁有良好的 声学接触。,这些层次包括:,1.腔内液体和粘膜之间的高回声界面。2.低回声深粘膜层(固有层加粘膜基层)。3.高回声粘膜。4.低回声肌层(在少
2、数情况下,被视为两层:内环层和外纵层)。5.直肠壁和直肠周围脂肪组织或浆膜之间的高回声界面。,肛管,齿状线是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又称梳状线,由肛瓣和肛柱下端组成,呈锯齿状。解剖学肛管指齿状线至肛缘的部分,解剖学肛管,较常用,长3-4cm,上自齿状线,下至肛缘;另一种为外科肛管,较少用,外科学肛管指肛缘到肛管直肠环平面的部分。肛管是肌性通道,由内向外分五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肛门内括约肌、联合纵肌和肛门外括约肌。,肛管内括约肌:,直肠环肌层在直肠下端延续增厚形成,属平滑肌,齿状线下约0.7cm,齿状线上约1.5cm,上界在肛直环平面,下界达肛管外括约肌以联合纵肌形成肌间隔。,肛管外括约肌:,MR
3、I三维成像显示肛管外括约肌不是以往认为的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部分,而是呈上、下(或浅、深)两部的复合体,肛管外括约肌下部呈环状,在该平面组织学证实为肛管内外括约肌纤维、联合纵肌纤维交织混合的肌肉复合体。,联合纵肌,由三层肌纤维组成,内层是直肠纵肌的延伸,中层是肛提肌悬韧带,外层是肛管外括约肌深部纤维的延伸。,肛管声像图分层:,声像图自内至外分别为:1.皮下组织:中等回声层。齿状线水平的粘膜是不可见的。2.内括约肌层,呈低回声层;在年龄较大的群体,括约肌增厚,并失去其作为肠道平滑肌低回声的均质性,回声增强,纹理不均质。3.纵形肌层:中等回声层,主要为平滑肌,纤维基质增加使其回声增强。4.肛门外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肛管内 超声 检查 脓肿 肛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