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5月24日,大同煤矿集团职业病防治院 索霞,1,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讲座,同煤集团职业病防治院 二一四年六-七月,前 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事故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生产事故发生率持续下降,保持在较低水平。在良好的安全大环境中,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国家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全国的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很多劳动者依然遭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威胁。,2005年2010年全国职业病新增病例柱状图,2005年2010年全国尘肺病新增病例柱状图,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
2、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基本方针,职业病防治应当积极贯彻执行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发病预防)三级预防,职业病防治策略,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劳动者职业接触的机会和程度,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结果以早期发现劳动者所遭受的职业健康危害。职业健康监护是发现劳动者早期职业健康损害的最有效方法。,对患有职业病和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是积极采取临床手段,尽量避免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尽量
3、提高职业病患者的生存质量。,1、职业病 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职业性有害因素 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职业卫生相关术语,3、职业禁忌证 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4、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
4、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职业卫生相关术语,职业卫生相关术语,5、呼吸性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m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进入气体交换的区域,称之为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在医学上是指能够达到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那一部分粉尘。6、警示标识 通过采取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或组合使用,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进行标识,以提醒劳动者或者行人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危险发生。,职业卫生相关术语,7、职业健康监护 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地的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的健康变化与所接触
5、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适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卫生相关术语,7、尘肺病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职业卫生培训:1、“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 2、“国家安监总局47号令”第十条 3、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6、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
7、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应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煤矿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职业健康监护:1、“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 2、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第二十条 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
8、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煤矿企业承担。,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一)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二)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三)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四)职业病诊疗资料;(五)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
9、规,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评价:1、“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 2、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者公布。,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指定专职或兼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人员,配备足够的监测仪器设备,按照有关规定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监测人员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委托具有资质的
1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一次检测评价,并将其结果报告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同时向从业人员公布。,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颗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当前我国由粉尘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患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生产性粉尘的分类,(一)按粉尘的性质:1、无机粉尘 2、有机粉尘 3、混合粉尘(二)按尘源产生特点:1、机
11、械振动性产尘 2、机械高、低速旋转型产尘 3、物料运动型产尘,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几乎各行各业均可产生生产性粉尘:1、如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2、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山粉碎、筛分、配料等;3、机械制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4、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5、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6、农业生产及食品行业等产生的有机粉尘;,煤矿生产的主要产尘场所,机械化、放炮采煤工作面;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炮掘工作面;锚喷工作面喷浆机喷浆工艺;煤炭运输过程。,回采工作面的主要产尘地点,机采工作面(1)采煤机割煤(2)移支架(3)落支架放顶煤(4)转载运输炮
12、采工作面(1)打炮眼(2)爆破落煤(3)人工装煤(4)转载运输,煤矿粉尘产生量的影响因素,机械化程度 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产生的煤矿粉尘浓度也相应增大。据统计采煤工作面总粉尘浓度大致如下:综采工作面200-300mg/m3,有的可达4000-8000mg/m3;机采工作面为100-200mg/m3;炮采工作面为50-100mg/m3。,煤矿粉尘产生量的影响因素,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不同,产生的粉尘数量也不同。例如,急倾斜煤层采用倒台阶采煤法产生的粉尘要大;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要比充填法所产生的粉尘大。,煤矿粉尘产生量的影响因素,采掘机械的结构 采用宽截齿、合理的截割速度、牵引速度、截割深度
13、及合理的截齿排列,均能减少粉尘产生量。,煤矿粉尘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地质结构 遇有断层、褶曲的地区,沉积岩侵入等因素使地址构造遭到破坏,这些地区开采时产生的粉尘量也大。,煤矿粉尘产生量的影响因素,煤层本身的特性 脆性大、结构疏松、干燥的煤层,开采时产生的粉尘量大。,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全身作用 局部作用 致癌作用 感染作用 粉尘对肺部的作用:1、尘肺 2004年4月18日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按其病因分为矽肺、电焊肺、铸工肺等13种尘肺病。2、肺粉尘沉着症 3、有机性粉尘所致呼吸系统疾患,煤工尘肺的分类,(一)矽肺 在岩石掘进工作面工作的工人,包括凿岩工及其辅助工,接触游离二氧
14、化硅含量较高的岩石,所患尘肺应称之为矽肺,病理上有典型的矽结节改变,发病工龄为1015年,进展快,危害严重。(二)煤肺 采煤工作面的工人,包括采煤机司机、回采工、煤仓装卸工等,主要接触单纯性煤尘(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5%以下),其所致的尘肺称之为煤肺。病理上可看到煤尘灶和灶周肺气肿,发病工龄多在20年以上,病情进展缓慢,危害较轻。(三)煤矽肺 既接触矽尘,又接触过煤尘的混合工种工人,其尘肺在病理上往往兼有矽肺和煤肺的特征,这类尘肺可称为煤矽肺,发病工龄多在15-20年,病情发展较快,危害较重,是我国煤工尘肺最常见的类型。,尘肺病临床表现,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尘
15、肺病早期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者只有很轻微的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时才会发现。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晚期的矽肺病人,就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病情较轻的,往往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爬山时感到气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能好转。再严重一点的,做一些轻体力劳动,走上坡路或上楼梯时有明显气短。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由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如果有发热,肝大和浮肿,则可能并发了别的疾病。,尘肺病临床表现,(1)咳嗽 尘肺病人易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
16、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2)咳痰 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3)胸痛 尘肺病人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4)呼吸困难 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5)咯血 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粘膜血管损伤,痰中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血量增多。(6
17、)其它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常见有消化功能减低。,煤矿井下防尘措施,防尘“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煤矿井下防尘措施,革:工艺改革技术革新等。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水: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煤矿井下防尘措施,密:将发生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使用密闭罩,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风:加强通风和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煤矿井下防尘措施,护:即个人防护。是防降尘措施的补充,特别是工作场
18、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在采取技术措施后仍未达到相关限值标准时,必须使用。管:防尘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员工的管理;,煤矿井下防尘措施,教:职业病防治等知识的培训教育;查:定期检查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接尘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煤矿井下防尘措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煤矿井下防尘措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规定:,煤矿井下防尘措施,煤矿井下粉尘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湿式作业、通风等措施,煤矿井下防尘措施,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且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
19、连续2小时的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其贮水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一半;防尘管路应铺设到所有可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每隔100m安装一个三通及阀门。,煤矿井下防尘措施,井下水处理: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不得超过150mg/L,粒径不大于0.3mm;,煤矿井下防尘措施,煤体注水:长臂注水、短臂注水;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规定:单孔注水总量应使钻孔预湿煤体的平均水分含量增量大于或等于1.5%;封孔深度应保证注水过程中煤壁及钻孔不渗水、漏水或跑水;,煤矿井下防尘措施,在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采取在上一分层的采空区内灌水,对下一分层的煤体进行湿润
20、。,煤矿井下防尘措施,采煤机内外喷雾: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0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0MPa,如果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则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0MPa;喷雾系统与采煤机联动,工作面的高压胶管应有安全防护措施,耐压强度大于喷雾泵站额定压力的1.5倍;泵站设置两台喷雾泵,一用一备;,喷 雾,煤矿井下防尘措施,自移式液压支架和放顶煤喷雾:液压支架的喷雾系统,安设向相邻支架之间进行喷雾的喷嘴;采用放顶煤工艺时安设向落煤窗口方向喷雾的喷嘴,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静水供水水压达不到喷雾要求时,设置喷雾站,供水压力及流量与液压支架喷雾参数相匹配,泵站设置两台喷雾泵,一用一备;,煤矿井下防尘措
21、施,机掘防尘:采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综合防尘系统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3.0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煤矿井下防尘措施,炮掘防尘:钻眼:湿式作业。供水压力以0.3MPa左右为宜,但应低于风压0.1MPa0.2MPa,耗水量2L/min3L/min为宜,以钻孔流出的污水呈乳岩浆为准;放炮前对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进行冲洗;爆破过程中采用高压喷雾(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或压气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煤矿井下防尘措施,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安设至少2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距离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至少冲洗一次,20m以外的巷道每旬至少冲洗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危害 防治 知识讲座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