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主要内容,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概述二、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三、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4、案例分析,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概述,定义 目的 依据 原则 对象 范围 内容 方法,现状评价定义,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以下简称现状评价)status quo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 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现状评价目的,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通过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为用人单位控制或消除
2、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提供依据,为维护劳动者健康和权益提供合法保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病危害分类监管、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关键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现状评价原则,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应在生产满负荷或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评价工作应遵循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检测与评价工作应该符合相关行政主管管理部门对服务机构资质管理的要求及其相关工作规范规定。,现状评价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3、2002年国务院第352号令);(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7号令);(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六)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规定。,现状评价对象范围,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对象是指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已投入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评价对象包括:(一)存在职业病
4、危害的用人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较重的用人单位,视情况,可五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一般的用人单位,视情开展现状评价;(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用人单位,正式复工前应进行一次现状评价;(三)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有效期届满换证前一年内,必须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其他:2011年1月1日以前已经投产、没有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手续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职业危害的的用人单位生(不包含涉及放射性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现状评价范围、内容,1、主要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总体建筑规模及其
5、布局、产品、产能、设备及其布置,明确实际现状评价的范围。2、现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概况(现状);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辅助用室、建筑设计卫生标准执行状况;产品、中间产品、原辅材料及废弃物种类和产量;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作业方式、时间及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和整改落实情况等。,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检查检查表风险评估分析,职业卫生调查基础工作(区别)(1)在分析用人单
6、位设计、管理资料,历次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评价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2)内容除包含现时情况还应搜集历年(近三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健康监护资料等。(3)首次评价应该搜集用人单位发展历史资料,包括历年发生的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项目变化情况的资料。,职业卫生检测主要手段(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用人单位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进行检测。(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参数检测 接受委托时可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参数进行检测。在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超标时必须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防护参数进行调查和检测,以鉴定职
7、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率,分析超标原因。(3)建筑设计卫生参数检测 根据现行检测规范和方法,对车间的通排风、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设计卫生参数内容进行检测。,职业健康监护检查次要手段 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标准对调查收集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体检单位资质;体检项目有无缺如;应检人数、实检人数的符合性;追踪复查人员的复查结果及其处置情况;职业禁忌证及职业病人的治疗和处置情况;职业健康发展趋势等。,二、现状评价程序及内容,(一)准备阶段(二)实施阶段(三)编制评价报告阶段(四)评价报告评审阶段(五)现状评价备案阶段(六)现状评价告知阶段,报告编制资料来源及构成,机构原有
8、,(一)准备阶段工作内容,接受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并进行合同评审;收集和研读资料(相关技术、设计资料以及安全、环保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等资料(如有);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现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需收集并研读的资料,a、参考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及职业健康监管部门的批复(或备案)文件,安全评价报告,环境评价报告,可研报告,设计报告,既往现状评价报告等。b、企业的相关技术资料 1、企业(用人单位)概况;2、企业所在地及气象条件(主导风向、全年和夏季最小频率风向、风速、气温等);3、生产过程的物料的名称、主要成分、
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与年用量;4、作业场所的总体布局(总平面、竖向);,5、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6、生产岗位设置、劳动定员(包括女工、外用工数量)及生产制度;7、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8、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9、辅助用室、建筑卫生学情况;10、应急救援措施;11、警示标识和和中文警示说明;12、有关设计图纸:地理位置图;平面布局图(包括各建筑物间距、建筑物走向、道路、绿化带、各单元岗位布局);设备布局图;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车间之间物流图、各车间或单元工艺流程图),c、职业卫生检测、健康监护资料 近年(三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监测点布局图等;近年(三年)劳动者职业
10、健康检查的资料,包括既往职业病发病资料和职业中毒事故资料等。d、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机构、人员、制度、计划、培训、应急救援、经费等。e、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上资料由企业提供并确定可靠性、真实性!,初步现场调查,结合已有资料进行现场勘查感官了解总平面布局及工艺、设备情况基本了解企业现状,明确工作方向为制定评价方案(含检测)提供依据或进行现场初步布点为下一步开展详细调查、现场检测探路,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和初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把握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现状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内容、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状评价方案编制,(1)概述。
11、简述企业背景、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2)评价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3)评价方法。根据单位的特点,设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评价内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4)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在了解单位(或项目)生产运行情况和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调查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置、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岗位分布和作业方式、划分评价单元,明确各单元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警示标识,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调查内容。,(5)检测方案。确定单元(或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法、检测点
12、、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可行时,宜进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参数检测。职业卫生检测一般包括: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检测。b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参数检测。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参数进行检测,尤其在有害因素超标时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防护参数进行调查和检测。c建筑设计卫生参数检测。根据现行检测规范和方法,对通排风、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设计卫生参数内容进行检测。,(6)组织计划。评价程序 质量控制措施 工作进度 人员分工 经费概算 协作事项等。,(二)实施阶段工作内容,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及工作日写实;系统工程分
13、析;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核实;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等工作。,现场调查所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现场调查,个体防护,危害因素,种类,存在部位,接触时间,人数,防毒:报警仪,通风除尘,密闭采样,防噪:消声器,隔声罩、低噪声设备,防高温:空调型号,数量,洗眼器、喷淋器、关联医院、气防站,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参数、发放周期、使用情况,辅助设施,办公用室、辅助卫生用室用室数量、面积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度、教育培训、职业卫生检测、健康监护等,组成、规模、工艺、定员、建成及投产时间、原辅料及产品,工作日写实,工作日写实,生产制度,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作业方式、巡检路线,倒班
14、情况如何?每班人次?,针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调查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型号、更换频次。对部分接触高毒高害的岗位工人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写实资料,巡检?室内操作?巡检路线图,调查表举例,系统工程分析,主要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系统配套,其他,对不同企业特点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内容: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原辅料及产品、主要设备情况、自动化程度、总平面布局及竖向布局等,关系到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检测,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参数检测建筑设计卫生参数检测 依据GBZ 159、160等标准实施。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三)编制评价报告阶段工作内容,现状评价报告是职业
15、病危害防护方面的综合技术报告,应全面、系统、概括地反映职业病危害和控制现状,按照现状评价报告编写基本要求,汇总、分析所得的资料、数据,科学确定风险类别,有针对地提出需要完善的措施和意见,做到表述简洁、用语规范、结论明确。评价机构应对编制报告阶段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报告书内容构成如下:,1、总论2、用人单位概况以及运行情况调查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4、职业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6、建筑设计卫生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7、个人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8、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9、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10、评价与结论11、措施建议,三、现状评价报告编制内容及
16、要点,1总论 1.1企业背景。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企业名称、机构代码、地点、性质、行业分类、产品及其规模、员工人数及其生产班制、建筑物情况等);企业背景(分析最近一次评价以来企业发生的变化,如产品、规模、工艺、布局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变化);评价任务由来等内容。1.2评价目的。1.3评价内容及范围,报告内容,1.4评价方法。描述评价活动中应用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风险评估分析等方法的内容。1.5评价程序。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要表述评价工作过程。1.6质量控制。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描述评价活动中应用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
17、素检测、检查表、风险评估分析等方法的内容。2用人单位概况以及运行情况调查 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报告内容,4职业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4.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接触水平调查。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岗位分布和作业方式、作业时间等进行调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4.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报告内容,4.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实施 a)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频次、检测点设置、气象条件等内容;b)现场检测要严格依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执行;对定点的代表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检测选择、采样的工作时段选择
18、等问题,应有详细的说明和明确的规定.4.4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报告内容,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5.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5.2防护设施参数检测。主要包括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暑降温、防潮防寒、事故应急通风等参数检测。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标时,应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检测,分析超标原因。5.3防护设施检修、维护情况、技术改造和更新情况。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和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现有的防护设施能否满足职业卫生防护的要求。5.4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19、评价的结论与建议与现状的对比分析。,报告内容,6建筑设计卫生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6.1建筑设计卫生。主要包括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设计卫生的调查、检测(可行时,应明确检测方法、仪器、内容)。6.2辅助用室。主要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的调查与评价。,报告内容,7个人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7.1防护用品配置种类、数量及参数。7.2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7.3防护用品配置制度及其使用情况评价。8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8.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8.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0、(历年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的系统分析)。8.3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报告内容,9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评价重点是管理机构和制度的完善情况及其运行情况,收集运行记录,作出分析评价,主要包括: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2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如果采用检查表方法表达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则需要进行简要评价。4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5职业危害的告知情况。6职业卫生培训情况。7职业健康监护制度。8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9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10职业危害申报情况。11职业卫生档案管
21、理。12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报告内容,(十)评价与结论 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设计、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的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护以及管理现状作出总体评价。(应明确职业病危害类别),报告内容,(十一)措施建议 针对综合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针对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重点部位或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群,从组织机构、系统管理、工程技术、个人防护、健康监护、应急救援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出合理的、可行的建议。,报告内容,资料的确
22、认,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程度是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和详实而直接影响。如果建设单位提供的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控制的技术资料错 误,可能直接影响评价结论,也可能存在中毒事故隐患。建设单位对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评价要点,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质量控制,从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评价范围确定、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方案编制与审核、委托协议书的审核与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类比检测检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测定、评价报告书编制与审核、建设单位校核、评价技术资料归档等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价要点,评价单元的划分,作为评价对象的建设项目、装置(系统),一般是由
23、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子系统、单元)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存在的物质及可能产生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险性和危害性均不尽相同。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的单元分别进行评价,再综合为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评价。将建设项目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简化评价方法、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而且有助于对建设项目提出真实、客观的评价结论,提高评价的准确性。,评价要点,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由于至今尚无一个明确通用的“规则”来规范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因此会出现不同的评价人员对同一个评价对
24、象划分出不同的评价单元的现象。由于评价目标不同、各评价方法均有自身的特点,只要达到评价目的,评价单元划分并不要求绝对一致。在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时,往往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也可按照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的分布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要点,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以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影响等综合方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宜将整个项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具有共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以工艺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按工艺功能划分 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评价要点,要点-总平面布局评价
25、,工业企业的生产区、生活区,住宅小区、生活饮用水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点、废渣堆放场和废水处理场,以及各类卫生防护、辅助用室等工程用地,应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布局。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处理,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盥洗室外,不得设置非生产用房。,评价要点,要点-总平面布局评价,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低和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
26、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前区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厨房、食堂、托儿所、俱乐部、宿舍及体育场所等)布置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将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分开,并在产生职业危害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设有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评价要点,要点-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评价,产生粉尘、毒物的工作场所,其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性小
27、的应隔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评价要点,要点-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评价,厂房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邻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
28、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度。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车间内发热设备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安置在夏季最小风向频率上风侧,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评价要点,职业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1职业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调查。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分布、岗位分布和作业方式、作业时间等进行调查(实际为进行工程分析,下文细说)。2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实施。明确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仅限职业病目录中)、气象条件等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
29、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对定点的代表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检测选择、采样的工作时段选择等问题,应有详细的说明和明确的规定。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评价要点,关于工程部分编制要注意的要点,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选址:包括拟建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重点关注拟建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条件(风向、风速、夏季最小风频、气温度、降水)、是否位于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等情况;周边环境(学校、托幼机构、医院、涉外领使馆、人口密集居住
30、区、是否位于风景名胜区)等。总体布局:包括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从建筑卫生学和相关的勘察规划设计等方面概述布置原则,并附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图。,评价要点,编制要点工程部分,生产工艺:包括工艺技术及其来源、生产装置的生产过程概述、辅助装置的工艺过程概述、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及主要化学反应,生产设备的先进性(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等。应对主体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做出完整、清晰、无遗漏的叙述,并用工艺流程框图表示。生产设备及布局:用表列出主要生产设备,并说明布局。,评价要点,生产工艺流程图举例1,评价要点,生产工艺流程图举例2,工艺设备表举例,评价要点,编制要点工程部分,原辅料:生产过程
31、中的物料、产品: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建筑卫生学: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间距、朝向、采光与照明、采暖、通风、空调及主要建筑物(单元)的内部布局等。公辅设施:供水、供电、三废处理等。,评价要点,编制要点-工程分析中存在问题,工艺流程分析不到位;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环节描述得不够详细,如加料、物料运输、作业方式等。,评价要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之要点,正常运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异常运行和设备检修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事实上有些职业病发病原因并非正常工作状况所致,特别是许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都发生在非正常生产情况下。据调查资料揭示,我国近年来硫
32、化氢和一氧化碳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频发,究其原因,50以上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此外,还有很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在生产线(装置)异常开车、停车和设备维修等情况下。因此,特殊情况下、特殊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十分重要的,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评价要点,编制要点-异常运转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一)试生产阶段 在生产线(装置)试生产或调试期间,往往存在特殊的职业病危害问题,许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就发生在此阶段。试生产或调试期间职业病危害识别应充分考虑装置泄漏、仪表失灵、连锁装置异常、卫生防护设施运转不正常等异常情况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问题。应做好应急救援预案和个人防护。,评价要点,编制要点-异
33、常运转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二)异常开车与停车 在生产线(装置)异常开车、停车,或紧急停车情况下,往往会导致生产工艺参数的波动,从而导致一些非正常生产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应根据建设项目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等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连续生产的化工企业,必须配备必要的泄险容器和设备。对异常开车、停车,或紧急停车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应充分考虑装置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处置能力和防护设施的承受能力问题,根据各种假设的异常情况逐项排查,全面识别。,评价要点,编制要点-异常运转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三)设备事故 某些设备事故往往伴随有毒物质的异常泄漏与扩散,成为导致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
34、原因之一,应重点予以辨识。通过查阅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报告,找出设备事故的类型及可能导致的毒物泄漏与扩散情况,并用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如有毒气体半球扩散数学模型)等评估事故导致有毒物质泄漏影响的范围与现场浓度(即定量识别),为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供依据。,评价要点,编制要点-异常运转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四)维修作业 随着生产装置技术进步,自动化、密闭化程度的增高,很多生产装置在正常生产工况下职业病危害能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在设备装置维修时却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职业病危害问题。如目前现代化的燃煤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和粉尘职业病危害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在设备维修过程中
35、,还存在锅炉维修时矽尘、氢氟酸、亚硝酸、放射线和高温等多种较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时应予重视。,评价要点,编制要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经验法、检验检验法、风险评估法、系统工程法等。评价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评价方法应用呆板,未结合评价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2)工程分析不到位。,评价要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2防护设施参数检测。主要包括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暑降温、防潮防寒、事故应急通风等参数检测。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标时,应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检测,
36、分析超标原因。3防护设施维护情况。4防护设施评价。,评价要点,要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针对性差;防护设施的选型、数量不明确;工作场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情况与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之间关联不清;对拟采取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缺少科学分析。,评价要点,个人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1防护用品配置种类、数量及参数。2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3防护用品配置制度及其使用情况评价。,评价要点,要点-个人防护措施评价,根据各工种的具体情况及特点,进行个人防护设施配备的分析与评价。工作地点生产性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而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可采用有效个人防护措施
37、。,评价要点,建筑设计卫生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1建筑设计卫生。主要包括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设计卫生的调查、检测(包括检测方法、仪器、内容)。2辅助用室。主要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的调查与评价。,评价要点,要点-建筑卫生学评价,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季度调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m。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
38、不低于4m。如低于4m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产生大量热、湿气、有害气体的单层厂房的附属建筑物,占用该厂房外墙的长度不得超过外墙全长的30%,且不宜设在厂房的迎风面。产生大量热或逸出有害物质的车间,在平面布置上应以其最大边作为外墙。如四周均为内墙时,应采取措施向室内送入清洁空气。,评价要点,要点-建筑卫生学评价,采用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的车间,其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30m3/h人的标准。工作场所每名工人所占容积小于20m3的车间,应保证每人每小时
39、不少于30m3的新鲜空气量;如所占容积为2040m3时,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20m3的新鲜空气量;所占容积超过40m3时允许由门窗渗入的空气来换气。封闭式车间:车间内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不得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封闭式车间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为3050m3/h。,评价要点,要点-建筑卫生学评价,产生粉尘、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产生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扫。经常有积液的地面应不透水,并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应纳入工
40、业废水处理系统。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修筑隔振沟。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车间墙体应加厚。为减轻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和传播,设置隔声室以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评价要点,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首次评价重点是管理机构和制度的完善情况及其运行情况,非首次评价着重体系和制度的更改情况以及执行情况,收集体系运行记录,作出分析评价,主要包括: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2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强调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以及生产环境的清洁与清扫。如果采用检查表方法表达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则需要进行简要评价。,评价要点
41、,4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5职业危害的告知情况。6职业卫生培训情况。7职业健康监护制度。8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9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10职业危害申报情况。11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2职业危害防治经费。,评价要点,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书编制要点-职业病防治措施评价存在问题,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有遗漏,不全面;对拟采取或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过于笼统,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环节描述不清;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针对性不强等。,评价要点,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3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
42、业病病人的处置。,评价要点,历年检测与健康监护情况分析,至少收集近3年的资料,资料要求连续,不能提供资料或连续资料的需要说明情况并据此进行分析评价。1历年检测数据分析。2历年健康监护数据分析。3检测与健康监护数据综合分析职业健康风险(趋势)评估。,评价要点,措施建议,在对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的建议。,评价要点,存在问题:不全面;针对性差;不具有可操作性。,评价要点,综合结论,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危害
43、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建筑卫生及辅助用室设计、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的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危害、职业危害防护以及卫生管理现状作出总体评价。,评价要点,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书编制要点-附录、附件、附图,附录该项目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检测报告汇总表附件委托书附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车间或设备布局图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图存在问题附件、附图模糊、不清晰附件、附图不全或顺序混乱,评价要点,评价应注意的环节,不要遗漏得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内容的检测,必要时应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标时,应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检测,分析超标原因。职业卫生调查应重点关注:防护设施维护情况,是否能正常运行;设备布局、防护设施是否按预评价的要求落实;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调查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评价要点,案例分析,某小型机械加工企业现状评价某大型石化企业现状评价,评价要点,谢 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