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ppt
《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ppt(2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主编:刘铮 范蓓 制作:李晓新2013年2月,第一章 职业生涯概述第二章 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自我认知的方法 第四章 职业认知的方法 第五章 职业生涯决策方法,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第六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第七章 大学学习与自我管理第八章 职业选择与就业准备第九章 职业适应与发展,第一章 职业生涯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2.了解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3.分析和掌握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4.了解新经济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核心概念】职业、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节
2、 职业、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一、职业的涵义、特征和分类 1、职业的含义所谓职业,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具有相对稳定的、专门性的技能工作,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体现了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综合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和思想情操,是人类文明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结果。,第一节 职业、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2、职业的特征经济特征。技术特征。社会特征。,第一节 职业、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3、职业的分类所谓职业分类,主要是指特定的国家以社会分工为基础,采用一定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
3、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性。,第一节 职业、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二、职业生涯的涵义和分类 1、职业生涯的含义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节 职业、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2、职业生涯的分类(1)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2)职业生涯形态,第一节 职业、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正确认识自己的技能、知识、兴趣、态度、个性和
4、价值观,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自我观念,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自身和外在因素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关键成功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及岗位,制定并灵活调整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措施,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执行、决策和应变技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或得最大程度的事业成功。,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一、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 1、职业生涯的成长阶段(出生14岁)2、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1524岁)3、职业生涯的确立阶段(2544岁)4、职业生涯的维持阶段(4564岁)5、职业生涯的衰退阶段(65岁
5、以后),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二、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一)主体因素 1、心理特质方面,2、生理特质方面 3、学历水平,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二)客体因素 1、家庭环境方面,2、组织因素方面,3、社会环境方面,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三、做好职业生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基本原则 1、择己所爱的原则 2、择己所长的原则 3、择己所利的原则 4、择世所需的原则,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二)基本方法职业生涯设计“5W”思考模式(1)Who are you?我是谁?(2)What do you want?我想干什么?(3)What c
6、an you do?我能做什么?(4)What can support you?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5)What you can choose in the end?最后我能够选择什么?,五步职业生涯规划法(1)自我评价(2)科学评估职业机会(3)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4)终生学习,高效行动(5)评估与反馈,灵活调整,第三节 新经济与职业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将进一步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高度重视职业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结合我国的情况看,21世纪具有热
7、门职业需求、将获得迅速发展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业、金融业、经贸行业、建设事业、现代生活产品制造业、科学技术业、环境科学行业、教育产业、健康产业、社会服务业、社会管理业、文化与生活休闲业、知识产业等。,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职业?职业具有那些特征?2、职业生涯包括哪两种构成要素?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和规律分别是什么?3、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分别有哪些?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发展将会出现哪些特点和变化?,第二章 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1、掌握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施恩的职业锚理论;2、掌握金兹伯格职业性成熟理论、舒伯的职业发展理
8、论、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3、掌握金兹伯格职业决策理论、霍兰德的人职匹配决策理论;4、掌握自我与职业关系学说、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库伦伯茨社会学习理论。【核心概念】职业选择匹配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生涯决策理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第一节 职业选择理论,一、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1、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的涵义 2、职业选择的三大步骤 3、人职匹配的类型二、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第一步,确定择业动机。第二步,比较择业动机,确定选择的职业。,第一节 职业选择理论,三、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以各种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2)自身的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境中
9、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的机会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3)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与雇佣组织和工作环境的准则和价值观之间的实际遭遇为基础。,第一节 职业选择理论,施恩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1、技术职能型 2、管理能力型 3、创造型 4、安全稳定型 5、自主独立型,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一、金兹伯格职业性成熟理论(一)空想期 空想期也称幻想期,主要是指11岁之前的儿童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少年儿童时期,职业选择观念带有空想或幻想的特征,这种空想或幻想不受个人能力与现实的社会职业机会的限制。,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二)尝试期 1、兴趣阶段(11-12岁)2、能力阶段(13-14岁)3、价值观
10、阶段(15-16岁)4、综合阶段(17岁),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三)现实期现实期也叫决策期,从16-18岁之间开始,这一阶段是人们正式的职业选择决策阶段,开始把主观选择与个人客观条件、外界客观条件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该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1、试探阶段 2、具体化阶段 3、特定化阶段,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二、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 1、人是有差异的 2、职业选择与调适是一个连续过程 3、职业发展过程具有可塑性,舒伯称“一生生涯的彩虹图”,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三、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1、成长、幻想、探索阶段(0-21岁)2、进入工作世界(16-25岁)3、基础培训(16
11、-25岁)4、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17-30岁)5、职业中期(25岁以上)6、职业中期危险阶段(35-45岁)7、职业后期(40岁以上)8、衰退和离职阶段(40岁后)9、离开组织或职业-退休,第三节 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一、金兹伯格职业决策理论制订职业决策,首先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其次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最后职业决策必须有可持续发展性。1、职业决策是一连串过程 2、职业选择是优化决策 3、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第三节 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二、霍兰德的人职匹配决策理论(一)四个理论条件假设一是在现实的文化环境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
12、统型六种类型,并且每一种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二是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各种职业环境大致由同一种人格类型的人占据;三是人们寻求的是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四是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节 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二)六种人职匹配类型 1、现实型R(Realistic,又译为实际型、技能型)2、研究型I(Investigative,又译为调查型、调研型或思维型)3、艺术型A(Artistic),第三节 职业生涯决策理论,4、社会型S(Social,又译为服务型)5、企业型E(Enterprising,又译为
13、经营型、决策型或领导型)6、传统型C(Conventional,又译为事务型、常规型),第三节 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三)六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及其遵循的原则,霍兰德人职匹配模型,第四节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一、“自我”与职业关系学说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1)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2)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3)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舒伯指出,职业性发展是一个“妥协过程。在此过程中,天生才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组成、起各种作用的机遇、对所起作用(指个人作用)得到的上级和同事的赞许程度的评价等,所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自我概念。”,第四节 社会认知职
14、业理论,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1、观察学习 2、交互决定论 3、自我调节理论 4、自我效能理论,第四节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三、库伦伯茨的社会学习理论库伦伯茨通过研究四种基本的因素,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习经历和完成目标的技能,试图对个人职业和专业选择问题作出问答。他认为,这四种因素在一个人作出职业时随时都会发生,可以说,一项职业选择的最终作出是这四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思考题 1、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认为,职业选择主
15、要有哪些步骤?2、如何利用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进行职业选择?3、施恩的职业锚理论有哪些类型?4、金兹伯格职业性成熟理论主要包括那几个时期?5、舒伯关于职业生涯整体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舒伯“彩虹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包括哪几个阶段?8、霍兰德的人职匹配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包括哪些理论和观点?,第三章 自我认知的方法,【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从性格、能力、气质、价值观、兴趣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形成对自我的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核心概念】性格 职业能力 气质 价值观 兴趣,第一节 性格认知,一、了解自己的性格我适合做
16、什么(一)性格的含义 现代心理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性格(Character)是一个人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二)性格特征与就业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第一节 性格认知,(三)性格的分类,第一节 性格认知,二、职业性格(一)职业性格的含义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性格特征的人来从事,不同的性格特征,也只有在特定的职业场景中才能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所以要适应某一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一职业要求的职业性格特征。,(二)职业性格测试及评定,第二节 职业能力与气质认知,一、职
17、业能力认知(一)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含义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实际上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结构,而且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第二节 职业能力与气质认知,(二)职业能力分类与合适的职业 1、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是人们顺利完成各项任务都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第二节 职业能力与气质认知,2、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它同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也可称特长,如计算能力、音乐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等。,第二节 职业能
18、力与气质认知,(三)影响职业能力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发现:首先客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次个人与生俱来的某些生理特征。最后形成能力差异的关键因素是个人个性品质兴趣和性格。,第二节 职业能力与气质认知,(四)职业能力的测量职业能力测量在人们的职业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它有助于人们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平衡家庭与朋友、工作与个人爱好之间的需求,而且能使人们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1、一般能力测量 2、特殊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第二节 职业能力与气质认知,二、气质认知(一)气质定义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
19、一个心理学名词。心理活动的动力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不同的人在进行各种心理活动时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二节 职业能力与气质认知,(二)传统的气质类型与职业,第二节 职业能力与气质认知,(三)职业气质分类,第二节 职业能力与气质认知,(四)气质测量 量表测定法是广为应用的评定气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要求被试者对量表中一系列经过标准化的问题做出回答,然后通过统计方法,分析出被试者的气质特征。,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一、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我的人生需求到底是什么(一)价值观的概念及特征 1、价值观的概念价值是指一种
20、有系统的个人内在标准,可以反映对人、事、物珍视(或排斥)的程度,隐约地影响对行动方向的取舍。,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2、价值观的特征(1)价值观具有个体差异性(2)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二)价值观的类型 1、成就感:提升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同。2、审美追求:能有机会多方面地欣赏周围的人、事、物,不断地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的享受。3、挑战:能有机会运用聪明才智来解决困难,舍弃传统的方法,而选择创新的方法处理事物。,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4、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在工作中能够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希望能够心平气和地处理事务。5、收
21、入与财富: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6、独立性: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能有弹性,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不受他人干扰,自由度高。,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7、爱、家庭、人际关系:能与别人分享,协助别人解决问题,体贴、关心他人,对周围的人慷慨大方。8、道德感:与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宗教观和工作使命不相冲突,紧密结合。9、欢乐:享受生命,结交新朋友,与别人共享美好时光。10、权力: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见去行动。,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11、安全感: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有
22、安全感,远离突如其来的变动。12、自我成长:能够追求知识上的刺激,寻求更圆满的人生,在智慧、知识与人生的体会上有所提升。13、协助他人:认识到自己的付出对团体是有帮助的,别人因为你的行为而受惠颇多。,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三)职业价值观 1、职业价值观的含义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即职业主体的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2、职业价值观的分类及职业匹配,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四)职业价值观的测试职业价值观的确立将决定一个人对职业诉求的取舍。但职业价值观作为一种主观意向,要与自
23、身实际状况相吻合才是合理、科学的。,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二、职业兴趣我喜欢做什么(一)兴趣和职业兴趣的含义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倾向,并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第三节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认知,(二)职业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1、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2、职业兴趣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职业兴趣可以促进事业成功,本章思考题 1简述性格的特征。2职业价值观的确定有哪些特征?3试述职业兴趣与职业的关系。,第四章 职业认知的方法,【教学目标】1、理解职业认知的概念与特点;2、掌握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分析的原理与方法;3、掌握职业评估、职业定位的原
24、理与方法;4、能运用职业认知的知识,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核心概念】职业认知 职业信息 职业评估 职业定位,第一节 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一、职业信息的含义及特点(一)职业信息含义狭义的职业信息,是指一个组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信息或求职者发出的寻求工作职位信息。广义的职业信息,是指一切有助于求职者进行择业和做出就业决策的信息。,第一节 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二)职业信息的特点 1、内容丰富 2、传播面广、传播手段多样 3、即时性和分享性强,第一节 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二、确定职业信息搜集的方向和方位不管是在找工作前还是在职业方向确定前,要进行信息收集的工作,第一步就
25、应该是确定职业信息收集的方向和方位。(一)明确自己目前所学专业和职业兴趣及能力特长(二)确定目标行业(三)确定目标企业或事业单位(四)确定目标职位,第一节 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三、搜集职业信息的渠道(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搜集我国职业的总体信息(二)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搜集我国职业的发展信息(三)通过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获取信息(四)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搜集信息,第一节 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五)从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获取信息(六)通过新闻媒体获取信息(七)利用招聘网站搜集信息(八)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信息(九)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获取信息(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生涯规划 体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