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ppt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平湖市卫生监督所张根明 电话85267826 2008年7月,内容,一、职业卫生和职业病二、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三、我市职业卫生行政处罚工作,一、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职业病的概念(一),从广义讲,凡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均可称为职业病。即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变化,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和生活能力。,职业病概念(二),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法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2、会同劳动保障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的范围(一),1957年2月卫生部公布14种职业病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公布9类99种职业病2002年4月18日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公布10类115种职业病,职业病的范围(二),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可检测,且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职业病群体发病现象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较好,较易康复不少职业病,无特效药治疗所有职业病均可预防,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
3、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包括:粉尘,无机尘、有机尘矽尘、煤尘、水泥尘、电焊尘,棉尘、毛尘等;化学毒物,苯、铅、CO、DMF、NH3、有机磷农药;放射线,X线、;物理因素,噪音、高温等;生物因素,炭疽等;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可有多种形式,既可来自于原料、中间产品(中间体)、辅助原料、成品、夹杂物、副产品或废弃物,也可来自热分解产物及反应物。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主要包括(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它随生产设备、技术和使用的原料的变更而变化;(2)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主要涉及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等;(3)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
4、素,主要有自然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气压、气温、气湿、气流和辐射热等)、不合理的布局、不合理的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等人为环境因素。,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及其存在的方式、使用量。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生理、心理危险因素、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及脑力超限等超负荷)、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行为性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不合理的布局,我市职业病患病情况:近七年来共发生职业中毒12起,其中:2起造纸企业急性硫化氢中毒,1起化工企业苯胺中毒,6起服装企业
5、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共发生中毒人数达160多人,慢性职业病患者:尘肺病19人,苯中毒6人,棉尘病3人,噪声性耳聋3人。,职业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超标现象严重企业的劳动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车间布局不合理,有毒与无毒车间不分缺乏有效的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全、安装不合理职业性健康检查未落实,是引发重度职业病的主要原因。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防护能力差,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职业卫生问题,职业病人只是许多健康受损人群中的冰山一角;由于职业病诊断的特殊性(由具有诊断权的诊断组负责诊断,需病人提出申请),使得许多病人特别是轻度病人没有提出申请而漏诊;健
6、康体检率仅为40左右;流动用工极大的掩盖了职业病的危害程度;职业病造成的后果严重如尘肺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慢性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病人恢复困难,硫化氢气体等则容易导致死亡;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远期作用。,职业病对劳动者、家庭、企业和社会的危害,职业病严重损害工人的身心健康,导致职工丧失劳动力(大部分是年青人);使患者的家庭因病致贫、返贫;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影响投资环境,损害政府形象,不利社会稳定,例1、一制鞋厂某职工,在80年开始从事皮鞋刷胶岗位,工人在没有通风防护的条件下使用含苯的粘胶剂,也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吸入大量空气苯毒物后,工作八年后,造成造血
7、系统损害,八八年被嘉兴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为“慢性轻度苯中毒”,经治疗后未见好转,2002年被诊断为“慢性重度苯中毒”,现未见好转仍在治疗之中。,例2、原平湖玻璃厂一职工,在81至86五年内从事玻璃原料加料,当时生产条件差设施简陋,在作业过程中吸入大量石英粉尘,92年被嘉兴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为“二期矽肺”现在一直感到胸闷气急,每年去尘肺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例3、平湖某企业1名冲床工,从事接触100分贝噪声,因遗失了个人防护用品耳塞后未佩戴,经二年多接触噪声后听力损失,经嘉兴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为职业性听力损伤(中度)。,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主要来源:鞋用胶粘剂,2004年对全省127种胶粘剂检查
8、、检验结果:苯超标率 15.74%甲苯、二甲苯超标率22.05%1、2二氯乙烷超标率2.36%二氯甲烷超标率2.36%无中文警示说明的产品:46%,蓄电池企业,例四:微电子行业,主要生产过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清洗、氧化、扩散、CVD沉积、光刻、去胶、刻蚀(干法、湿法)、离子注入、溅射、薄膜、化学抛光集成电路封装:与芯片制造部分工艺类似、芯片测试、表面贴装技术(SMT)等过程作业方式: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程度较高,但存在手工操作;原料多采用管道输送;洁净生产车间;使用的化学品和特殊气体的种类较多,毒性较强,微电子行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醚、醇、酯、酮及苯系有机溶剂金属及类金属化合物(铅、锡、
9、硼、磷等),氟化物,硅化物,强酸强碱等物理因素中有射频辐射、激光、高频磁场等,微电子行业具体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害气体:氯气、溴化氢、硅烷、磷化氢、氨气、二氯化硅烷、三氟化氮、六氟化钨、三氯化硼、氯化氢、硼烷等有毒酸碱等化学品:磷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硼酸、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双氧水、氟化铵有机溶剂:丙酮、丁酮、乙醇、丙醇、异丙醇、硅酸四乙酯 等金属及类金属化合物:铅烟、二氧化锡等物理因素:高频辐射、X射线、激光紫外线、微波、噪声,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电焊烟尘、锰烟臭氧、氮氧化物、氟化物粉尘甲苯、二甲苯盐酸、氢氧化钠、氧化锌、铬酸紫外线、噪声、高温,铸造行业,主要生产过程:木模制
10、作、型砂的调制、造型、砂芯准备、干燥、熔炼、浇铸、开箱、清砂、修整等。主要职业危害:粉尘:包括在碾碎、过筛、造型、开箱、清砂过程中。高温:砂芯干燥、熔炼、浇铸。化学毒物:金属熔炼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熔铜时,有锌蒸气逸出,可引起铸造热。噪声和振动:在造型和清砂时使用捣固机、风动工具。其他:烫伤、机械损伤。,焊接作业,主要方式:电焊、氩弧焊、气焊、等离子焊等。主要职业危害:电焊粉尘:主要成份包括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等,其分散度极度高,直径2微米以下粉尘占95-99%。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化学毒物: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电镀行业,主要生产过程:脱脂、除锈、电镀等。主要职业危害
11、:化学毒物:电镀液如为酸性金属盐类:产生硫酸、铬酸、镍酸雾。电镀液如为碱性铬盐(各种氰化物)时,可释出氢氰酸。,电镀行业镀铬槽:铬酸酸雾危害严重,木制工业礼品制造业油漆车间: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污染严重,扣板制造行业:配料岗位粉尘危害,铸造行业:高温、CO,铸造行业:粉尘污染,木制品行业:粉尘,木制品行业:胶粘剂中的甲醛危害,箱包制造业:胶粘剂中有机溶剂苯危害,金属表现处理(热镀):高温、氧化锌,彩印行业:挥发性有机溶剂危害,制革行业:挥发性有机溶剂危害,洁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溶剂危害,皮鞋制造行业:胶粘剂危害,二、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12、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已经年月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 理 朱镕基 二二年五月十二日,立法的背景,职业病危害严重涉及面广、合格率低、防护设施差、发病率高保护劳动者健康劳动者的需求,社会文明的标志,“两个文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劳动力,减少企业负担迎接入世挑战非关税壁垒,三大标准(ISO9000、ISO14000、ILO职业安全卫生管
13、理体系导则),配套法规、规章,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目录(卫生部会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防治法框架,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前期预防第三章 劳动过程防护与管理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第五章 监督检查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一、总则(第一条第十二条),主要内容,立法目的适用范围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制度,立法目的,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他权益促进经济发展,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
14、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适用对象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劳动者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劳动者,履行保护健康义务,主张健康权利,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卫生预评价、防护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价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治疗,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制度,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施行用人单位防治责任制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劳动者医疗和生活保障,减少用人单位风险国家施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社会监督奖励制度政府、企业、组织,职业卫生监督制度,卫生行政部门-
15、负责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防治规划,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支持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工会组织-群众监督。,二、前期预防(第十三第十八条),主要内容,目的:控制危害产生源头设立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建设项目卫生审核、审查、验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防护设施与职业病危害相适应;第六十五条 警告,限期改正;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责令停产或提请关闭(情节严重)3、生产布局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卫生设施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
16、息间等,用人单位,防护设施,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减少损害,保护健康的装置。密闭、通风、排毒、屏蔽、隔离机械化、自动化、管道化 减少与职业病危害直接接触的机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续),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卫生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生产与生活场所分开,自动报警装置,应急撤离通道、泄险区)。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建设项目卫生审核,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可行性论证阶段需经卫生审核: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含卫生专篇)30日内做出书面卫生
17、审核未经审核同意,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建设,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设施设计需经卫生审查:提交预评价报告及卫生审核意见、建设项目设计资料(含职业卫生篇章)30日内做出卫生审查意见方可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可行性论证,卫生行政部门,控制效果评价,第六十二条 警告,限期改正;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责令停产或提请停建、关闭(情节严重),三、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十九三十八条),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组织、人员;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18、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用人单位,第六十三条 警告,限期改正;二万元以下罚款(逾期);,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设置公告栏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危害因素种类、后果、防护措施应急措施、救援单位、救援电话检测结果、国家卫生标准第六十三条 警告,限期改正;二万元以下罚款(逾期);,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续),设置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主要成分(分子式)、理化性质危害因素种类、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红、黄区域警示线设置报警装置,配备急救用品、设备维护、检修确保正常使用防护设备、应急设施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第六十五条 警告,限期改正;五万元以
19、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责令停产或提请关闭(情节严重),警示标识类别及设置要求 警示标识包括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文字等。,1.图形标识 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标识。,2.安全色 红色 表示禁止和阻止的意思;蓝色 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 表示提醒人们注意;绿色 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1 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卫生 职业病 防治 法律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