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ppt
《综合自然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自然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重点 讲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阐述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及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特征。,难点 整体性的认识过程。,系统论从首创至今,不过几十年的历史,然而却以不可替代的综合、整体、最优化的特性渗透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解决了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网、通讯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水源利用、能源开发、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许多难题。,系统方法在地理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为大家所公认。系统论被引进地理学,用来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使地理思维在结构和方法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将古老的地理学从定性分析和解释引向定量分析和定性解释相结合的阶段。,目前虽然还未将自然地理学
2、原理完全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上,许多关键性问题仍需进行深入探讨.但是,这种科学的方法论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规律.在关于这些规律的传统解释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基本理论作进一步阐述,以便用其新思路来探讨自然地理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一、系 统 概 念,三、系统主要特征,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二、系 统 分 类,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稳定性变异性,系统概述,一、系统概念,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元素集合,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整个物质世界,大到宇宙天体、太阳系,小到原
3、子、基本粒子,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1、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宇宙系统如银河系、整个宇宙宏观系统周围的宏观物体,如生态系统、人体系统。微观系统如原子中电子的壳层结构和原子核结构系统,细胞中的核、质、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二、系统分类,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通。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和流通,没有物质的交换。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不发生任何联系和作用。,系 统 分 类,3、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自然系统指未打上人工印记的各种客观系统,如天然生态系统。人造系统指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是由人工生成的各种要
4、素组成的,如生产、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指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各种系统,如水利发电系统、农业系统。,系 统 分 类,三、系统主要特征,(一)整体性,(二)层次性,(三)相关性,(四)稳定性,(五)变异性,整体性概念的发展传统观点的整体性 内在联系性系统观点的整体性 结构功能的整体性耗散结构理论的整体性 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一)整体性,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1、传统观点 整体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地球表层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物等成分组成,这些无机自然界与有机自然界各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通过自然历史过程,形成自
5、然地理综合体,这个综合体中任何一个成分或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它成分或环节的变化甚至整体的变化。,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比如:我们所处的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作物为一年两熟,如果气候寒冷则是寒温带气候,无霜期短,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种植耐寒、生长期短的作物。同样,地貌因素发生变化,也会引起一系列变化,再如华北平原如发生地壳运动,抬升1000米以上,气温降低,降水发生相应的变化,土壤、植被也随之改变。传统观点:是以自然综合体学说为基础,用因果法则,揭示自然地理环境动态特征,一个因素变化会影响另外的因素,体现在自然综合体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性,传统观点的整体性是内在联系的整体性。但是传统的观点是定性的描
6、述,不能定量地表达整体性原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学科领域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的出现,对整体性又有了新的认识。,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2、系统思想功能和结构的整体性(1)功能整体性 是系统对外界和内部所表现的效应(包括物质和能量、信息等的传输和转换)。系统论中有一个重要原理功能超越性原理,整体系统会出现子系统没有的功能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种情况:整体=部分之和 整体部分之和,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系统的整体等于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和 这是被严格和精确的数学多次证明的命题,几何和代数从来就把这种关系当作绝对正确的真理。但是这一命题只是对那些联系不紧密的松散系统才成立
7、,只适应于由各要素机械组成的系统。如一筐苹果、一堆沙粒等。系统的整体小于各部分之和 如果系统中各部分相互牵扯,相互扼制,甚至掺杂着一些寄生和坏死的要素,这样的系统往往使整体的能量大大下降,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况。系统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如果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互相协同,彼此配合,会使系统出现新质,即整体系统会出现各子系统没有的功能。,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例如:人的双眼视觉功能大大超过两只单眼视觉功能简单相加的总和。双眼的视敏度比单眼高610倍,双眼的视觉能形成立体感,而单眼却无能为力。又如,当年拿破仑在埃及作战时,同一少数民族马木留克对阵,马木留克兵英勇善战,个人搏杀技术很好。法国兵在当
8、时曾打过很多胜仗,但3个马木留克兵肯定能够战胜3个法国兵;100个马木留克兵和100个法国兵势均力敌。而300个法国兵绝对能够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这是因为法国兵在大兵团作战中,彼此配合的很好,而马木留克兵不善于协同作战,这就是整体性起了作用,整体出现的功能是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2)结构整体性 系统理论指出:系统的整体功能决定于各组成元素的相互结合的方式,通常所说的结构。因此,整体功能取决于系统的结构,从以上例子中可看出法国兵彼此配合好,结构好,整体功能好,马木留兵不善于协同作战,结构不好,整体功能小于部门之和。结构从字面上看,各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结构和功能是
9、密切相连的,结构是完成功能的框架和渠道。也就是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输和转换是通过系统的结构而实现的。反过来,物质、能量、信息的传输和转换则是维持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结构和功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结构的功能和没有功能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研究整体性既要研究整体功能认识它的综合效应,又要研究这种功能是由什么样的结构所决定的。研究系统是怎样随结构、功能的变化而变化的,目的是提高整体性的功能。与传统的观点比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既反映了自然综合体的内在联系性,又定量地反映了地球表层物质的能量变换的关系。弥补了传统观点的不足。系统观点的整体性涉及能量流动,
10、涉及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探讨地球表层的能量流动和转换。,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地球表层的能量流动也必须服从这一规律。如太阳能进入地球表层后,转化成热能,地面温度和大气温度增加,参与水分蒸发耗热,地貌、土壤的形成过程,大气环流、洋流运动等都与热能有关,同时地面又以长波辐射出去,将热能输出返回空间,完成了收支数量上的平衡,遵循着能量守恒的普遍原则。热力学第一定律只要求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是守恒的,不限制过程所进行的方向。热力学第二定律则不同,是关于过程进行的方向问题。克劳修斯指出,能量是从密度较高的地方流向密度较
11、低的地方,直到一切都达到均匀为止。,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他指出:在孤立系统中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自动地传向低温物体,而不能作相反的传递,直到两个物体达到相同温度为止,是不可逆的自发的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能量密度的差异和朝均匀方向的流动。他创造了一个术语“熵”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均匀程度,用他的话来说,“能量密度的差异倾向于变成均等”,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或换句话说:“熵随着时间而增大”,混乱程度或无序程度增加。熵越大,系统越混乱,反之,系统越有序。,例1:我国有句成语“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浑,比喻界线清楚,是非分明。这种有序状态是暂时的,他们一经自
12、动混合之后,就再也分不清哪种是泾河水,哪种是渭河水了。说明能量的密度差异是朝着均匀方向流动的。例2:两个水库,水的高度不同,一高一低,如果把他们连接起来,水会从高水位的水库流向低水库,直到两个水库的水面相同。两例都说明了能量是趋向于均匀分布的。熵值随着时间增大,能量完全均匀分布,熵值达最大值,也就是混乱度或无序程度最高。,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克劳修斯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到宇宙之中,根据熵增加原理,宇宙中的能量分布在不断地均匀化。宇宙正在不断地增大,最后必须达到最大值平衡态。整个宇宙在走向混乱趋向无序,一切运动都将停止,最后达到“热寂”。可是地壳演化历史正好相反,沧海桑田变迁,生物界人类出现。
13、都是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这种进化过程与热寂说的预言退化形成截然不同的鲜明对比。早期的热力学只考虑系统的内部联系不考虑系统与外界环境的联系。近年来新型的耗散结构理论,成功的揭示了这一问题。,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创始人:普里高津 比利时人 立足点: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弥 补了早期热力学的不足。(1)什么叫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称为耗散
14、结构。,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3、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两层意思: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 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变无序为有序。简单概括为:消耗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来维持系统内部的新的有序结构。(2)耗散结构理论 一个开放系统熵的变化,通过引入外界负熵流降低系统总熵,使系统从无序转入有序状态,来维持系统的稳定。但强调这种稳定是非平衡的稳定态,所以系统内部的能量总是趋于均等,熵不断的增加,只有在外界不断输入负熵流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相对稳定。一旦外界条件撤去,混乱度或无序度就会增加,系统就会回到无序状态中去。,如:沙漠中的绿洲,就是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能量有负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自然地理 第二 系统 整体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