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ppt
《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讲,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一),第一节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概念,第二节森林公园,第三节风景名胜区,第四节地质公园,一、概念 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特殊保护利用价值和显著的整体自然景观特征,在管理目标、开发方式、利用方向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的自然景观综合体。其特点为资源类型的综合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自然特色的突出性,资源形成上的不可再生性(如地质)和可更新性(如森林),对游客的较强吸引性。,二、区分该类型的意义 区分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自然景观本身具有综合性。自然景观要素复杂多样,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植物等方面,它
2、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具有综合特征和整体结构的自然景观实体。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看,景观要素往往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给游客形成综合印象。自然景观的这种综合性特性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旅游开发实践的需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可区分为“独立型”和“综合型”旅游资源单体。前者如古树、山峰、建筑单体;后者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对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综合型”旅游资源单体,如果被割裂开来进行旅游开发,会影响整体景观特色及旅游价值的形成,而且在规划、管理上也缺乏可操作性。,本书所包含的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具体指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
3、遗产等,其特点如P107表71所示。而世界自然遗产是在以上四种类型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遗产公约为保护世界意义的自然和文化而遴选的精品。,一、森林公园概述1森林公园定义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具有优美的景色和科学教育、游览休息价值的一定规模的地域,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定场所。,2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 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时期:早期萌芽阶段。森林公园这一名词最早在我国出现于1937年。当时任陕西国民政府主席的邵子力在德国顾问建议下准备把西安近郊的骊山建为森林公园,并作初步规划,但因战乱而流产。,骊山,开创发展阶段。1960
4、年,周恩来总理曾建议在贵阳近郊的图云关林场建立森林公园,同年5月正式挂牌,却因处于困难时期未成气候。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森林公园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开创了在我国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森林公园的先河。此后十年,陆续建立了几十处。,图云关林场(现已是森林公园),发展健全阶段。1992年在大连召开全国森林公园暨森林旅游工作会议后,森林公园数量剧增。为加强行业指导与管理,同年原林业部成立了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1993年成立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分会,1996年发布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1999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等级评定国家标准,森林公
5、园的建设管理日趋成熟。截止到2001年,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1217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380处),经营面积1138万h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19。,二、森林公园的设立和管理 根据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森林公园的设立条件和审批程序如P108表72所示。,森林公园的主管部门是林业部门。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森林公园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工作。国家林业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专门成立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管理机构。一些市、县由地方领导挂帅,林业部门牵头,成立森林公园开发领导建设机构。,三、森林公园分类和典型森林公园 根据森林公园的主体旅游资源可将森林公园
6、分为下列五类:1)山地森林公园。如山西五台县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吉林集安县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等。2)风景型森林公园。如湖南大庸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山松、珙桐)、贵州黔西县的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杜鹃)等。,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吉林集安县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吉林集安县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吉林集安县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山松,珙桐,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杜鹃,3)海滨海岛型森林公园。如辽宁大连市的长岛群岛国家森林公园、山东威海市的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等。4)河湖型森林公园。如浙江建德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江西湖口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等。5)以人文为特色的森林公园。如陕西周至县
7、的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是以道教为特色。,长岛群岛国家森林公园,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周至县的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周至县的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四、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特征 1)景观丰富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热带雨林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温带针叶林景观及红树林、竹海、松林等。2)地域性与地带性。一是我国森林公园分布广泛,但是分布极不平衡。二是森林景观具有鲜明地带性,从黑龙江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的寒带针叶林到云南腾冲的来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热带雨林,还有山区的垂直森林景观都体现地带性。
8、,3)动态性。由于森林资源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每年的森林景观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状态、种类和品位也相应发生着变化。一年内的不同时段景观也在变化。4)和谐性和综合性。各种自然要素在长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森林公园的和谐完整性,使森林公园包含各类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各种自然美和人文美。,5)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森林公园的空间广阔,植被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较强,旅游项目多,如果开发利用合理,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可长期反复使用下去。但这种永续性是在适度开发和合理保护的前提下,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森林公园的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十分重要。,五、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1森林公
9、园旅游开发的优越之处 森林的保健、调节精神和游憩功能突出;森林公园空间广阔,项目多,适应旅游者的各种需求;森林公园开发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旅游需求发展趋势。,2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条件 首先,森林环境质量要优,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对旅游者吸引力强,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其次,在森林环境呈良性化的条件下要能带来较大利润,解决就业等问题,取得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后,在充分考察和评价局地小气候、地形、地质和土壤、水等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旅游开发地点。,3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分区 森林公园一般可分以下功能区:游览区。由特色群落、名树古木、自然山水组成,是公园开展各种旅游项目的主体部分。野营区。
10、开展野营、露宿、野餐等活动用地,多为森林茂密并较平坦处。游乐区。在距城50km的近郊森林公园为弥补景观不足,在条件容许下建立富有当地特色的大型游乐与体育设施,以吸引游客。,狩猎区。选择地形较封闭,远离游览区、野营地、娱乐区,适宜野生动物繁殖生活的地段。旅游商品生产区。在较大型森林公园内用于发展服务于旅游所需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区域。生态保护区。用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公园环境生态平衡的区域。生产经营区。从事各种非旅游业的林业产业区域。接待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居民住宅区。上述功能区根据实地情况可以合并。,一、风景名胜区概述1风景名胜区的定义 风景名胜区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
11、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规划范围,供游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1987)。,2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程 国家公园是人类在对自然征服过程中为保存有价值的自然片段而建立的保护体系。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设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国家公园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早期的单纯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游憩发展和近三四十年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它的定义几易其变,最终达成了为人类提供保护性环境,保存遗传物质,提供国民游憩场所,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学术研究及增强国民环境意识之共识。,黄石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我国风景名
12、胜区从体系建立、资源保护、开发建设、管理经营都受国家公园的启示和影响。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轨迹如下:萌芽期。约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家政府将庐山、黄山等风景胜地列为重要避暑、游览区域,指定当地政府严加管理,此为当时风景名胜区的雏形。,庐山,黄山,停滞期。20世纪3070年代后期,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风景保护事业未能或未得到重视和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发展期。1978年以来,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国家先后公布了数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直到1994年,全国已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9处(1982年第一批44个,1988年第二批40个,1994年第三批35个),省级风景名胜
13、区256处,县、市级风景名胜区137处,共计512处,总面积96万km2,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建立起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骨干,国家重点、省级、县、市级风景名胜区相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体系。2002年5月17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3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升至151处。,3、我国风景名胜区标志 标志为圆形图案,正中部万里长城和山水图案象征祖国悠久历史、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两侧由银杏树叶和茶树叶组成的环形图案象征风景名胜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植物景观。图案下半部汉字为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半部英文字为NATIONALPARKOFCHINA,意译为中国国家公园(P111图71)。,
14、二、风景名胜区设立和管理根据风景名胜区相关条例,其设立条件和审批程序如P112表73所示。,为维护风景名胜区的合理完整性,风景名胜区范围划定不受行政区界限的限制。全国风景名胜区业务工作由国务院的建设部主管,地方风景名胜区业务工作由地方政府的建设部门主管。对各风景名胜的具体管理分两种:凡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建立人民政府的,由该政府全面管理;没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在所属的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该风景名胜区的全面管理。,三、风景名胜区分类和典型风景名胜区1、山岳型 主体是由拔地而起的山地,多由奇峰、怪石、陡壁、峡谷、岩洞、飞瀑、流泉、云雾、花草树木和人文遗迹组成。如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