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ppt
《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5.1 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概述 5.2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5.3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5.4 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 5.5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5.6 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5.7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 5.8 网络布线方案的确定 习题5,5.1 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概述,5.1.1 综合布线设计的一般步骤 在综合布线设计的过程中,综合布线设计人员需要做以下一些工作:(1)评估用户的系统需要。(2)评估布线工程安装施工的实际建筑物或建筑物环境。,(3)确定合适的通信网络设计等级和应该选用的介质,例如,是用光缆/双绞线混合布线,还是只用光缆或只用双绞线布线。(4)将
2、初步的系统设计和估算成本通知用户。(5)在收到最后合同批准后,完成含有以下系统配置的最终设计方案:,电缆路由文档;光缆分配及管理;布局和接合细节;光缆链路、损耗预算;施工许可证;订货信息。,5.1.2 综合布线设计时对建筑结构的考虑 综合布线系统通常要覆盖一座建筑物或几座建筑物,因此在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来选择各个子系统的分布及相应的设计方法。1确定设备间的位置和大小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时,对于设备间的设置及其位置,可考虑与安装其他系统配套设备的房间合用,以节省房间面积和减少线路长度,但要求各个系统安装主机的房间在建筑设计中尽量相邻
3、安排。,2确定管理间的位置和大小 由于管理间不仅将安放配线架、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还将对本楼层的所有信息点进行管理,因此必须根据每层楼信息点的密集程度和位置,确定管理间的位置和大小。3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通信网络的骨架,是把设备间的电缆引向各个楼层的设施。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由管道、电缆孔、通道和电缆井组成。,4确定从管理间到工作区的水平布线路由 水平布线子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是分布到各个楼层,几乎覆盖各个楼层的整个面积,它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为繁琐复杂但非常重要的支线部分,具有分布较广,涉及面宽,最临近用户等特点。5安排建筑物电缆入口位置 用户线入口提供通信电缆引入建筑物的进
4、出口,相关供应商需要批准用户引入线的位置及路由的需要。,5.1.3 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配合 由于智能化建筑的建设规模、设备配置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因此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的配合也有差别。一般有设备位置的设置、通信线路的配备与敷设等问题。1设备位置的设置 在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较小的智能化建筑中,智能化程度不高,计算机主机和用户电话交换机容量都较小时,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设备可以考虑合设在同一个专用机房内,以节约建筑面积,减少缆线长度和便于维护管理。,2通信线路的配备 计算机系统的网络需与外界联网时,必须配备对外传输信息的通信线路,其线路数量和设置方式应根据计算机系统网络对外业务流量和流向的多少来
5、确定。3通信线路的敷设要求 在智能化建筑中,通信和计算机两个系统采用联网的综合布线系统时,在通信线路敷设的设计中必须按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关标准规定及具体要求考虑,以满足双方的需要。,5.1.4 综合布线系统与公用通信网的配合 综合布线系统是设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基础设施,它与建筑主体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但综合布线系统的本身功能是为智能化建筑对内或对外传输信息服务。,5.1.5 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在智能化建筑中除通信和计算机系统外,主要还有有线电视系统(CATV)和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大楼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消防通信系统等。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必然会遇到与其他系统互相配合的问题。,1与
6、有线电视系统和民用闭路监视系统的配合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时,应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和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必须配合协调。,1)关于传输媒质问题 目前,有线电视系统和民用闭路监视系统所采用的传输媒质为75 阻抗的同轴电缆,当计算机的局域网的传输媒质也采用75 或50 的同轴电缆时,应注意它们的不同传输频宽和阻抗匹配,并予以考虑配合。,2)关于传输线路的敷设问题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果有线电视系统和民用闭路监视系统所用电缆和光缆与通信系
7、统基本相同,则可根据通信线路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办理。,2与建筑自动化系统的配合 建筑自动化系统(BA或BAS系统)是将智能化建筑或者建筑群体(如智能化小区或智能化社区)内的电力、供水、空调、保安和运输等各种系统的设备运行和能源使用等情况实行集中监控、自动监测和科学管理的高度智能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它是智能化建筑的重要功能部分。,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各种设备均由所属系统决定,它们的传输信息的线路可由综合布线系统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如果纳入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关于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方案 智能化建筑中的建筑自动化系统,其线路常用于传输控制、监测和显示低压信号(低压信号主
8、要指各种控制、监测、信号显示或音响报警等24 V以下的直流信号)。,合布线系统的技术方案时,应注意:(1)建筑自动化系统品种类型较多,有星型、环型和总线型等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其终端设备使用性质各不相同,且它们的装设位置也极为分散。(2)低压信号不包括24 V火灾报警、消防联防等直流信号。(3)建筑自动化系统在传输信号过程时,有可能产生电缆线路短路、过压或过流等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不应因线路障碍或处理不当,将交直流高电压或高电流引入综合布线系统而损坏通信设备,造成更大的事故。,2)关于建筑自动化系统传输信号线路的选用 由于建筑自动化系统中包含有各种设备,其控制、监测的信号和要求及位置
9、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它们的数据或信号的传输速率、客观环境、设备特点和工程费用等来选择相应的缆线。,3关于消防通信系统问题 消防通信是一个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设施。我国早在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J 50166-92)中都对消防通信系统提出以下原则要求:(1)在智能化建筑中专用的消防通信应为独立的火警电话通信系统,不得与其他通信系统合用。,(2)按照规范要求,在智能化建筑中必须设置对讲电话或对讲录音电话。(3)智能化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其通信线路可以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与公用
10、通信网连接,也可以设专线直接与公用通信网连接。(4)消防通信系统的传输线路一般不与综合布线系统合设,但有时为了保证消防工作正常进行或特殊要求,在综合布线系统的某些段落适当考虑互相结合,设有备用通路。,5.2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5.2.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概述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及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线组成。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要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连接电话机的用户线及话机终端部分。,5.2.2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工作区子系统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1)工作区内线槽要布得合理、美观。(2)安装在墙壁上的信息插座
11、应距离地面30 cm以上。(3)信息插座与计算机终端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 m以内。(4)每一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一个220 V交流电源插座,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地线与零线应严格分开。,(5)终端网卡的类型接口要与线缆类型接口保持一致。(6)算好所有工作区所需的信息模块、信息插座、面板的数量。信息模块的需求量一般为mnn3%。(7)在使用双绞线跳线时所需的RJ-45水晶头数量。,5.2.3 插座连接的技术要求 信息插座是终端(工作站)与水平子系统连接的接口,每个工作区至少要配置一个插座盒。对于难以再增加插座盒的工作区,要至少安装两个分离的插座盒,如图5.1所示。,图5
12、.1 工作区子系统中的插座连接,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每种设计选择方案在经济上的最佳折衷;系统管理的一些比较难以捉摸的因素;在布线系统寿命期间移动和重新布置所产生的影响。,5.2.4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1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的确定 对于办公楼环境而言,办公空间有大开间也有四壁的小房间,对这两种形式下的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2工作区子系统的布线方法 工作区内的布线主要包括埋入式、高架地板布线式和护壁板式等几种方式。1)埋入式 在房间内埋设线缆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埋入地板垫层中,另一种是埋入墙壁内。2)高架地板布线式 如果工作区的地面为高架地板(如防静电地
13、板),那么工作区布线可以采用高架地板布线方式。,3)护壁板式 所谓护壁板式,是指将布线管槽沿墙壁固定,并隐藏在护壁板内的布线方式。,5.3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5.3.1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概述 水平干线子系统从信息插座到管理间的配线架,其设计涉及到水平干线子系统的传输介质和部件集成,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实际环境综合考虑。,1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要点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1)确定线路走向。(2)确定线缆、槽、管的数量和类型。(3)确定电缆的类型和长度。(4)订购电缆和线槽。(5)如果打吊杆走线槽,则需要用吊杆的数量。(6)如果不用吊杆走线槽,则需要用托架的数量。,2订购电缆时考虑的问
14、题订购电缆时应考虑到:(1)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电缆走向。(2)确认到设备间的接线距离。(3)留有端接容差。(4)确定电缆的长度。,对于双绞线的长度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步骤1:确认每个干线间或卫星间所服务的区域;步骤2:确认最远的I/O位置;步骤3:确认最短的I/O位置;步骤4:测量电缆走线;步骤5:确定平均电缆长度;步骤6:确定总电缆长度。电缆的计算公式有3种:,计算公式1:订货总量(总长度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n6其中,所需总长指n条布线电缆所需的理论长度;所需总长10为备用部分;n6为端接容差。计算公式2:整幢楼的用线量NC,其中,N是楼层数;C是每层楼所用线缆的长度,C0.55(LS
15、)6n;L为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是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是本楼层的信息插座总数;0.55是备用系数;6是端接容差。计算公式3:总长度(A+B)0.5n3.31.2,3关于电信电缆与分支电源电缆 在水平布线通道内,关于电信电缆与分支电源电缆要说明以下几点:(1)屏蔽的电源电缆与电信电缆并线时不需要分隔。(2)可以用电源管道障碍来分隔电信电缆与电源电缆。(3)对非屏蔽的电源电缆,最小的距离为10 cm。(4)在工作站的信息口或间隔点,电信电缆与电源电缆的距离最小应为6 cm。,4每一个信息插座到管理间的连接方式 每一个信息插座到管理间都采用水平线缆连接,从管理间出来的每一
16、根4对双绞线都不能超过90 m,并且必须遵循下列标准:(1)用颜色标记。(2)符合TIA/EIA-568民用建筑通信标准。(3)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支持数据、语音及多媒体应用。(4)水平线缆主要采用镀锌金属管进行敷设。,5水平干线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它是以楼层配线架为主节点,各个通信引出端为分节点,二者之间采取独立的线路相互连接,形成向外辐射的星型线路网状态。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线路长度较短,有利于保证传输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管理。6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配置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配置主要是楼层配线架和通信引出端的配置。,5.3.2 水平干线子系统所用线缆的种类 在TIA/EIA-568、TI
17、A/EIA-568-A中,水平干线布线系统中常用的线缆有4种:4对100 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2对150 屏蔽双绞线(STP)电缆;50 同轴电缆;62.5/125 m光纤电缆。,5.3.3 水平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案 水平干线是将电缆线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间接到每一楼层的工作区的信息输入/输出(I/O)插座上。设计者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从路由(线)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等几个方面考虑。但由于建筑物中的管线比较多,往往要遇到一些矛盾,因此,设计水平子系统时必须折衷考虑,优选最佳的水平布线方案。一般可采用3种类型:,直接埋管线槽方式;架空方式(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
18、口的方式);地面线槽方式。其余的水平布线方法都是这3种方式的改良型和综合型。,1直接埋管线槽方式(埋入式)所谓直接埋管线槽方式,是指将布线管道或线槽(通常为PVC线槽)埋入地面垫层中,而后再将水平线缆穿入管道或线槽。,布线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布线距离短。(2)地板垫层厚。(3)增容难度大。(4)施工工艺要求高。,2架空方式(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口的方式)架空方式采用固定在楼顶或墙壁上的桥架作为线缆的支撑,将水平线缆敷设在桥架中,装修后的天花板可以将桥架完全遮蔽。图5.2就是一个架空式楼道布线的示意图。,图5.2 架空式楼道布线,架空式电缆布线的主要优点有两个:(1)由于楼层施工
19、时总是走廊最后吊顶,因此布线施工只要赶在走廊吊顶前进行即可。(2)由于桥架是开放式结构,因此无论是布线施工还是日后进行网络维护都非常方便,并能适应网络大规模扩充的需要。,3地面线槽方式 地面线槽方式是,从弱电井出来的线走地面线槽到地面出线盒,或由分线盒出来的支管到墙上的信息出口。由于地面出线盒或分线盒不依赖墙,直接走地面垫层,因此这种方式适合于大开间或需要打隔断的场合。,地面线槽方式有如下优点:(1)用地面线槽方式,地面线槽每隔48 m接一个分线盒或出线盒,布线时拉线非常容易,信息出口离弱电井的距离不受限制。(2)强、弱电可以同路由。强、弱电可以走同路由相邻的地面线槽,而且可接到同一接线盒内的
20、各自插座。当然地面线槽必须接地屏蔽,产品质量也要过关。(3)地面线槽方式适用于大开间或需打隔断的场合。(4)地面线槽方式可以提高商业楼宇的档次。大开间办公是现代流行的管理模式,只有高档楼宇才能提供这种大开间办公室。,地面线槽方式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地面线槽在地面垫层中,需要至少6.5 cm以上的垫层厚度,这对于尽量减少挡板及垫层厚度是不利的。(2)地面线槽由于在地面垫层中,因此如果楼板较薄,有可能在装潢吊顶过程中被吊杆打中,影响使用。(3)不适合楼层中信息点特别多的场合。(4)不适合石质地面。(5)造价昂贵。,5.3.4 设计水平干线子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选型时应选
21、择那些在有工程经验的厂家,其产品要通过国家电气屏蔽检验,避免强、弱电同路对数据产生影响;敷设地面线槽时,厂家应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避免打上垫层后再发现问题而影响工期。,5.4 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5.4.1 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部件 在综合布线时,应该考虑在每一楼层都设立一个管理间用来管理该层的信息点,摈弃以往几层共享一个管理间子系统的做法,这也是布线的发展趋势。,管理间中主要放置了集线器、交换机、配线架、语音点S110集线面板等网络连接及管理设备。管理间子系统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的手段,使得管理员有可能安排或重新安排路由,通信线路能够延续到建筑物内部的各个信息插座,以实现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
22、图 5.3 19英寸标准机柜,管理间通常有一机柜,如图5.3所示。机柜中可以分为3部分:(1)HUB区:放置HUB或交换机。(2)数据点区:主要放置数据点集线面板(即配线架)。(3)语音点区:有一个S110配线面板,该配线区分为两部分。,在设计管理间的时候,可能需要考虑配线架是否和网络设备安装在同一机架上。如果安装在同一机架上,则设计者一般应该考虑将配线架安置于机架的最上方,而网络设备安装在机架的较低位置,即HUB区一般位于机柜的下方,数据点区和语音点区位于机柜的上方,这样可以使电子设备处于温度较低的地方,同时安装后的电子设备的重心较低,有利于设备的安装。图5.4即为19英寸标准机柜的设置。,
23、图 5.4 19英寸标准机柜的设置,5.4.2 管理间子系统的交连硬件部件 在管理间子系统中,数据点的线缆是通过数据点集线面板(即配线架)进行管理的,而语音点的线缆是通过110型交连硬件进行管理的。由于配线架有12口、24口、48口等,因此应根据信息点的数量来配备配线架。相关的内容在第3章中已进行阐述,在此不再赘述。110型交连硬件是AT&T公司为卫星接线间、干线接线间和设备的连线端接而选定的。,110P型交连硬件或老式的66接线块结构的1/3左右,并且价格也较低。110A和110P型交联硬件使用的接线块均是每行端接25对线。,110A器件由4部分组成:100或300线对配线模块;4或5线对连
24、接模块;接插软线和接插线走线背板;标识带。,可安装在机架上的110型配线盘也被用于端接电缆。一般地,电缆从机架的后面进入并在110IDC块上端接。端接5类线时,双绞线对非扭绞长度应保持在13 mm(0.5 in)之内;端接3类线时,双绞线对非扭绞长度应保持在76 mm(3 in)之内。(1)配线模块。配线模块的配置有100线对的,也有300线对的。,(2)连接模块。连接模块是4线对或5线对的阻燃单元,它由工具压到配线模块上。(3)背板。背板有两种尺寸:一种是188B1型,提供大容量走线空间;另一种是188A1型,提供小容量走线空间。(4)标识带。标识带用于标记布线链路。,5.4.3 管理间子系
25、统交连的几种形式 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中,管理间子系统常采用单点管理单交连、单点管理双交连(交接)和双点管理双交连(交接)三种方式。1)单点管理单交连 这种方式使用的场合较少。2)单点管理双交连 管理间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连的方式。,3)双点管理双交连 对于一些低矮而又宽阔的建筑物,如机场、大型商场,其管理规模较大而且复杂。,图5.5 110接线场的安排,5.4.4 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步骤设计管理间管理子系统时,一般采用下述步骤:步骤1:选择110型硬件并确定其规模。决定干线间/卫星间所使用的硬件类型。决定待端接线路的模块化系数是2对线还是3对线。,如果线对总数超过6000(即2000条线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布线 工程设计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