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实施策略.ppt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实施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实施策略.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8/22,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理念和实施策略,张建芳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05年1月秀城区教研室,2023/8/22,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加以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怎样一门课程?,2023/8/22,3,一、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背景),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2023/8/22,4,来自调查其它信息,我在早上六点钟就得起床,七点钟以前就得
2、到校。学校里早自习在七点十五到八点,上课是挺早的。(辽宁小三)从初一到初二晚上一直补课,每月收费30元,每周六全天上课,周日上午也上课我希望国家教育部门能替我们中学生减轻一点压力和负担,至少周日不该上课!还我们学生一片自由的蓝天!(安徽初二)按照参考书读,讨厌;上课说话罗里罗嗦,烦!烦!烦!(四川初二),2023/8/22,5,、2001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报告,中国小孩在21个国家中,计算能力最强,创造力倒数第五。在校做数学题时间,我国中学生每周307分钟,他人217分钟;回家后,我们还要花每周4小时,他人不超过一小时。我国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
3、创造力的只有14.9%。,2023/8/22,6,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如是说:常常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只不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弱一点,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在10多年前,我招收的中国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是现在的中国学生在哈佛的表现并不那么出色,遇到问题根本无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甚至是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如此,他们在哈佛读研究生期间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不能继续读下去。,2023/8/22,7,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倍,而且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
4、0%左右。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都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社会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可以比较集中地概括为运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而要培养这些能力,传统的以知识存储为目的的教育就显得难以胜任了。,2023/8/22,8,树立新的知识观,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学习已不象以前那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主动探究,善于获取、加工各种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顶尖素质”。知识点缺陷将来易通过各种途径得以弥补,但科学思维、能力和
5、学习方法上缺陷将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难于弥补。例:知识冰山模型,2023/8/22,9,2023/8/22,10,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R)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解释,知识经济中所谓的知识分为4种:知道是什么(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 的科学理论知道怎么做(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巧、诀窍和能力知道是谁(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即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硬 知 识,软 知 识,2023/8/22,11,(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A
6、、界定及有关认识 1、“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又称“命题性知识”(prepositional knowledge),这种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或解释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以概念、命题的形式出现。2、“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这种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例如,一个人知道怎样下棋、怎样钓鱼、怎样修剪花木、怎样弹奏一种乐器所需的知识即是一种程序性知识。,2023/8/22,12,3、程序性知识作为一种“知如何”的知识,它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1)技术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技术的知识”(tech
7、nical knowledge),这种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往往表现为一套明确阐述的技术规则,它是可以言传的,是那种能在书本中发现或找到的知识。(2)实践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实践的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这种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往往不可能用一套明确的规则阐述出来,它是不可言传的,仅能加以演示。4、两者关系: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并不依赖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个人拥有某种程序性知识,但他不一定了解这种知识之所以有效的理由或依据。,2023/8/22,13,B、对教育的应用意义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学业智力(分析性智力),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实践性智力。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8、力,仅靠掌握陈述性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程序性知识(包括“技术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才行。2、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具有表层与深层之分,表层的掌握体现在对“技术的知识”的掌握上,深层的掌握体现在对“实践的知识”的掌握上。一个人不可能仅仅通过阅读有关的技术操作手册就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实践能手的。3、在教学上,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可以诉诸教师的系统讲解与传递,而大部分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或采取师徒制的方式进行。这表明,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其它活动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2023/8/22,14,4、虽然一个人不了解与某项操作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仍然可以通过实践成为一个熟练的技工。
9、但是,对教育来说,仅仅依靠实际操作和训练,让学生“会做”什么或“能做”什么是不够的,真正的教育还必须让学生掌握与技能有关的知识与原理才行。英国学者贝利主张将“知道如何做”与仅仅“会做”区分开来。在他看来,“知道如何做”意味着一个人不光是多次正确地做出了某种适当的行为,而且还意味着他对自己所做的行为有所了解,他具有适当的证据来证明其行动的正确性。在这里,仅仅“会做”相当于一种机械的操作,而“知道如何做”则是一种理智的操作。,2023/8/22,15,现代知识观 直接知识的获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与逻辑地位,不能认为直接知识的获取,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书本间接知识的一种
10、“梯子”或“手段”。有人认为,活动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单纯的书本知识教学所要付出的“隐蔽”代价:1、单纯的书本知识教学不符合年幼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2、单纯的依靠文字符号对儿童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容易使教育沦为静坐式的、闭门读书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极易损害儿童的健康,对他们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不利,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心灵成长。因为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3、间接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往往脱离个体当前的、现实的生活情境,与儿童当下的兴趣与需要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此,这种学习往往需要借助外力(如奖励与引诱)来维持。而过分依赖外部动机的学习,又往
11、往导致机械、死板的教学。,2023/8/22,16,4、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往往导致学生无意义的学习。通过无意义的学习获得的知识,往往既没有深刻理解,也不能加以运用。这种知识的获得不仅不能用来发展一个人的智力、增长一个人的才干,反而对个体正常智力的运用是一个负担,反而会损害一个人正常的判断力与理解力。5、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取的知识,尽管看起来数量巨大且习得迅速,但这种知识绝大多数时候还只是一种外在的知识,尽管这种知识学起来快,但遗忘起来也很快。而通过亲身经历去获取知识,尽管获取知识的过程来得比较缓慢、曲折,但这种知识一经领悟和拥有,就会实实在在影响和改变个体的生活与行动,并且保持久远,终生受益。
12、6、单纯的书本知识教学极易助长这样一种倾向性:即知识的学习脱离了知识的运用,知识的学习不是用来指导个体的生活与行动,而是被储存起来,作为炫耀的资本或者仅仅用于应付考试。如果我们要使知识保持活力,防止知识的僵化,学生就不能仅读书本知识,他们还必须学会从生活与实践中学习。,2023/8/22,17,7、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往往导致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导致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术经验的脱节。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得的经验,同时,又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得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8、单纯的书本知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儿童的问题意识,使儿童的思维丧失活力。9、单从书本知识的接受式学习中
13、,我们很难看到这种知识当初是如何被发现的原始生产过程,而对这种过程的了解又包含着极大的思维训练价值。一个好的教师应尽可能向学生介绍、展示书本知识的原始生产过程,而不是仅仅将书本知识作为现成的产品传授给学生。否则,学生就会逐渐变得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不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当教师们把整理好的、现成的、正确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时,当教师们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绕开可能的认识障碍时,他们并没有想到他们是在残酷剥夺学生神圣的失败权利和犯错误的权利,因而也一并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2023/8/22,18,(法)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性睡眠的时期,不宜进行书本文字的教育,不宜于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
14、行训练,只能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与实际行动的教育、接受感官的训练。卢梭声称:“我不怕重复地说,应当使青年所有的功课,都采取实践的方式,而不采取谈话的方式。凡是他们能够由经验中学习的事体,都不要他们由书本去学习。”“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你都要从做中来教学,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没有问题时,才进行文字教学。”,2023/8/22,19,(美)杜威曾指出,在农民、水手、商人、医生和实验室实验人员的生活中,知识从来不是远离行动的,只有在教育方面,知识才主要地指称一堆远离行动的信息材料。“学校中过份重视学生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以便在背诵和考试时照搬。知识常被视为目的本身,于是,学生的目标就是
15、堆积知识,需要时炫耀一番。这种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有碍教育的发展。这种理想,不仅放过思维的机会,不加利用,而且要败坏思维的能力。在乱糟糟地堆满废弃破烂的场地上,没有人能建造房屋。学生脑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从来不用的材料,当他们想要思考时,必然受到障碍。”“没有人曾解释过为什么儿童在校外时有那么多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对于学校课堂上的教材,那样惹人注目的缺乏好奇心。我们发现,凡是儿童忙着做事情,并且讨论做事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的地方,即使教学的方式比较一般,儿童的问题却是自动提出的,问题的数量是很多的,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进的,各种各样的,而且有独特性的。”,2023/8/22,20,美兰
16、本达教授认为:一定的教学方法形成相应的思想体系。教学方法、思想体系和社会结构是相互联系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她认为:中国现实是社会主义,而教学方法却是封建主义的。如果一切知识都是权威给的,是自上而下的,那是封建思想。美兰本达教授认为:中国教师每天不厌其烦地讲解,让学生反复无数次地训练,以为这是极端地负责任,殊不知,在罐输知识的同时,也在拼力罐输着封建思想,使学生只向权威、书本学习,从而在已有的封建思想残余之上又增加了更多的封建思想,感到什么事情都要紧紧依赖有能力的权威,而觉得自己是无能为力的。,2023/8/22,21,(一)、关于课程管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差,课程
17、结构单一。课程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给定的教育要素,课程决策与设计的主体单一,缺乏自主更新课程的机制。教材(或课本)成为唯一根据,广泛的课程资源闲置。学校和教师成为制度化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学校丧失文化品味,教师丧失课程创生能力。,2023/8/22,22,(二)、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主导价值在于传播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体验和真切体验。,2023/8/22,23,(二)、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
18、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刚微乎其微,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与方法。,2023/8/22,24,(二)、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刚微乎其微,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看:必修课占据绝对优势,而选修课刚微乎其微,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发展
19、学生的个性。,2023/8/22,25,(二)、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刚微乎其微,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看:必修课占据绝对优势,而选修课刚微乎其微,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来看: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开发,主导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2023/8/22,26,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
20、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2023/8/22,27,1、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指令性和非指令性学习领域,A、研究性学习,B、劳动与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又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职业准备等科目内容。并拓展劳动与技术空间:引
21、入了简易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阅读、简单技术作品评价。农业技术从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和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拓展。,2023/8/22,28,1、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指令性和非指令性学习领域,C、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A、研究性学习,B、劳动与技术,D、信息技术,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的学习领域。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服务社区、走进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善待自己。,对信息技术新要求:信息化社会合格毕业生应具备:A、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力;B、掌握
22、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应与读、写、算并列,培养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使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它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2、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比例,2023/8/22,29,2023/8/22,30,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23/8/22,31,综合实践活动网文章研究动态课程改革研究,1.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2.综合实践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技术(8个必修学)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3.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
23、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2023/8/22,32,1.时代发展对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 创新精神(问题意识、反思能力等)实践能力(设计、组织、实施与问题解决等)人生规划 2.非正式教育功能的需要 开放教育(非封闭时空、非体系化的教育)完满的精神活动(探究、体验、感悟、交往)3.变革基础教育现状的要求 学生感性经验缺失丰富阅历 学生生活单一
24、完善精神生活 封闭性教育活动正式与非正式教育整合,专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2023/8/22,33,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专家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标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是唯一教育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者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
25、集中体现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23/8/22,34,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与目标,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为目的。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的现状;,2023/8/22,35,倡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实践 活动 课程 理念 实施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