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贮藏原理及技术.ppt
《粮食的贮藏原理及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的贮藏原理及技术.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粮食的贮藏原理及技术,第一节 粮食贮藏概论,第四节 主要粮油的贮藏,第二节 粮食贮藏期间的管理,第三节 粮食微生物,第一节 粮食贮藏概论,一、粮食的概念,二、贮藏粮食的生理过程,一、粮食的概念,成品粮:大米、面粉、玉米粉等,原粮:稻谷、小麦、玉米、粟等,豆类:蚕豆、豌豆、赤豆、绿豆、芸豆等,薯类:甘薯、薯干,油 料: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芝麻、茶籽、向日葵籽等,种子粮:农业生产上推广的各种优良品种,谷类,粮食,食用粮,二、贮藏粮食的生理过程,(一)呼吸,(二)粮食的后熟,(三)粮食的发芽,(四)粮食的陈化,(一)呼吸,1.概念,2.影响呼吸的因素,3.呼吸对储粮的影响,水分,温度,
2、通气,籽粒状态,1.后熟的概念,2.粮食在后熟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二)粮食的后熟,3.影响后熟的因素,4.后熟与贮藏的关系,1.后熟的概念,粮食从收获成熟到生理成熟的变化过程,2.粮食在后熟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工艺品质和食用品质得到改善,酶的活性逐步降低,贮藏稳定性增强,种胚成熟,发芽力增高,3.影响后熟的因素,温度,4.后熟与贮藏的关系,湿度,通气状况,(三)粮食的发芽,1.概念,2.影响发芽的因素,3.保持种子生活力的意义,指粮粒幼胚萌动,恢复生长的一种生物学特性,水分(粮油种子发芽吸水量),温度,氧气,种子生活力是指种胚具有发芽的潜在能力,(四)粮食的陈化,1.粮食陈化的概念,2.陈化
3、的表现,3.影响陈化的因素,1.粮食陈化的概念,粮食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酶活性及呼吸能力衰退,生活力减弱,使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在不同程度上逐步降低的现象。,种用品质方面:发芽力下降或丧失,失去种用价值,食用品质方面:粘性降低,食味变劣,酸度增加,发酵能力减弱等,2.陈化的表现,(1)生理变化特征,(2)化学成分变化,籽粒中酶的活性和代谢水平的变化,脂肪变化,淀粉变化粘度下降,蛋白质变化,3.影响陈化的因素,温度,虫、霉发生,湿度,含杂质率,第二节 粮食贮藏期间的管理,一、粮食温度的变化规律,二、粮食水分的变化规律,一、温度的变化规律,“三温”日变化比较,大气温度、仓内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粮食 贮藏 原理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