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苯的回收与制取.ppt
《粗苯的回收与制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粗苯的回收与制取.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粗苯的回收与制取,第一节粗苯的组成、性质和回收方法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第三节煤气的终冷和除萘第四节富油脱苯第五节富油脱苯主要设备第六节洗脱苯工段的主要操作及事故处理,第一节 粗苯的组成、性质和回收方法,固体吸附法是采用具有大量微孔组织和很大 吸收表面积的活性炭或硅胶作吸附剂,活性炭的吸附表面积为1000m2/g,硅胶的吸附表面积为450m2/g。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收煤气中的粗苯。该法在中国曾用于实验室分析测定。例如煤气中苯含量的测定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深冷凝结法是把煤气冷却到4050,从而使苯族烃冷凝冷冻成固体,将其从煤气中分离出来。该法中国尚未采用。,第一节 粗苯的组成、性质和回收方
2、法,吸收了煤气中苯族烃的洗油称为富油。富油的脱苯按操作压力分为常压水蒸汽蒸馏法和减压蒸馏法。按富油加热方式又分为预热器加热富油的脱苯法和管式炉加热富油的脱苯法。各国多采用管式炉加热富油的常压水蒸汽蒸馏法。本章重点介绍洗油常压吸收法回收煤气中的苯族烃和管式炉加热富油的水蒸汽蒸馏法脱苯工艺。,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一、吸收苯族烃的基本原理洗油的成分中含有甲基萘、联苯、苊、芴、氧芴等组分,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是典型的多组分吸收,为了叙述问题方便,视其为单组分吸收,同时洗油吸收煤气中苯族烃又是物理吸收过程,服从拉乌尔定律和道尔顿定律。煤气中苯族烃得分压pg可根据道尔顿定律计算:,第二节用
3、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pg=Py(64)式中 P煤气的总压力,kPay煤气中苯族烃的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通常苯族烃在煤气中的浓度以g/m3表示。若已知苯族烃在煤气中的浓度为 g/m3,则换算为体积分数得:式中Mb粗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将此式代入式(6-4),则得;用洗油吸收苯族烃所得的稀溶液可视为理想溶液,其液面上粗苯的平衡蒸气压PL可按拉乌尔定律确定:pL=P0 x式中P0在回收温度下苯族烃的饱和蒸气压,kPa;x洗油中粗苯的摩尔分数。,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通常洗油中粗苯的含量以C%(质量百分数)表示,换算为摩尔分数得:式中 Mm洗油的相
4、对分子质量。将此式代入式(6-6),则得:,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当煤气中苯族烃的分压pg大于洗油液面上苯族烃的平衡蒸汽压pL时,煤气中的苯族烃即被洗油吸收。pg和pL之间的差值越大,则吸收过程的推动力越大,吸收速率也越快。洗油吸收苯族烃过程的极限为气液两相达成平衡,此时pg=pL,即:(6-8),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洗油中粗苯的浓度很小,式(6-8)可简化为:因此,在平衡状态下 与C之间的关系式为:g/m3或,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洗苯塔常用填料塔,对于填料吸收塔,传质速率与传质推动力成正比而与其阻力成反比将其用于洗油吸收苯族烃的速率即:写成等式为:或 W=K
5、FPm,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式中 W吸收的苯族烃量,kg/h;F总吸收面积,m2;K总吸收系数,kg/(m2hkPa);Pmpg与pL之间的对数平均分压差(吸收推动力),kPa。上式表明所需吸收表面积F与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苯族烃量W成正比,与吸收推动力 Pm及吸收系数K成反比,即,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目前吸收过程的机理一般仍建立在被吸收组分经稳定的界面薄膜扩散传递的概念上,即液相与气相之间有相界面,假定在相界面的两侧,分别存在着不呈湍流的薄膜:在气相侧的称为气膜,在液相侧的称为液膜。扩散过程的全部阻力就等于气膜和液膜的阻力之和。根据双膜理论,总吸收系数值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6、计算:,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气膜吸收系数Kg:m/s(6-13)或 kg/(m2hkPa)(6-14)液膜吸收系数KL:m/h(6-15),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或 kg/(m2hkPa)(6-16)式中 Reg,ReL煤气和洗油的雷诺准数;Prg,PrL煤气和洗油的普朗特准数;Dg,DL苯族烃在煤气和洗油中的扩散系数,m2/s;de填料的当量直径,m;,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A、A、m、m、n、n常数,针对具体填料和物系,由实验确定。H亨利系数,kPam3/kg。总吸收系数K即可按下式求得:kg/(m2hkPa)(6-17),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二
7、、吸收苯族烃的工艺流程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所采用的洗苯塔虽有多种型式,但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填料塔吸收苯族烃的工艺流程见图6-1。,1-洗苯塔;2-新洗油槽;3-贫油槽;4-贫油泵;5-半富油泵;6-富油泵,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来自饱和器后的煤气经最终冷却器冷却到2527后(或从洗氨塔后来的2528煤气),依次通过两个洗苯塔,塔后煤气中苯族烃含量一般为24g/m3。温度为2730循环洗油(贫油)用泵送至顺煤气流向最后一个洗苯塔的顶部,与煤气逆向沿着填料向下喷洒,然后经过油封管流入塔底接受槽,由此用泵送至下一个洗苯塔。按煤气流向第一个洗苯塔底流出的含苯量约2%的富油送至脱苯装置。脱
8、苯后的贫油经冷却后再回到贫油槽循环使用。在最后一个洗苯塔喷头上部设有捕雾层,以捕集煤气夹带的油滴,减少洗油损失。洗苯塔下部设置的油封管(也叫U型管)起防止煤气随洗油窜出作用。,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三、影响苯族烃吸收的因素煤气中的苯族烃在洗苯塔内被吸收的程度称为回收率。可用下式表示:(6-18)式中 一粗苯回收率,;、洗苯塔入口煤气和出口煤气中苯族烃的含量,g/m3。,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回收率是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当 一定,煤气量一定时,愈小,回收率愈大,粗苯产量愈高,销售收入也愈多;但相对而言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也愈高,最佳的2值(或最佳的粗苯回收率),应是纯效益最高
9、。确定最佳塔后煤气含苯(即2值)时,需要建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采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对于已投产的焦化厂粗苯回收率,则是评价洗苯操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一般为93%95%。回收率的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煤气和洗油中苯族烃的含量,吸收温度,洗油循环量及其相对分子质量,洗苯塔类型和构造,煤气流速及压力等。,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1吸收温度吸收温度系指洗苯塔内气液两相接触面的平均温度。它取决于煤气和洗油的温度,也受大气温度的影响。吸收温度是通过吸收系数和吸收推动力的变化而影响粗苯回收率的。提高吸收温度,可使吸收系数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吸收推动力 却显著减小。式(6-10)中洗油的相对分子质量Mm
10、及煤气总压P波动很小,可视为常数。而粗苯的饱和蒸气压P0 是随温度而变的。将式(6-10)在不同温度时所求得的与c的数值用图表示,即得图6-2、图6-3所示的苯族烃在煤气和洗油中的平衡浓度关系曲线。,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图6-2 苯族烃在煤气和洗油中的平衡浓度 图6-3 苯族烃在煤气和洗油中的平衡浓度 焦油洗油-石油洗油 焦油洗油-石油洗油,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由图可见,当煤气中苯族烃的含量一定时,温度愈低。洗油中与其平衡的粗苯含量愈高;温度愈高,洗油中与其平衡的粗苯含量则显著降低。当入塔贫油含苯量一定时,洗油液面上苯族烃的蒸气压随吸收温度升高而增高,吸收推动力则随之减
11、小,致使洗苯塔后煤气中的苯族烃含量(塔后损失)增加,粗苯的回收率降低。图6-4表明了及 与吸收温度间的关系。,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由图可见,当吸收温度超过30时,随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显著下降。因此,吸收温度不宜过高,但也不宜过低。当低于15,洗油的黏度将显著增加,使洗油输送及其在塔内均匀分布和自由流动都发生困难。当洗油温度低于10时,还可能从油中析出固体沉淀物。因此适宜的吸收温度为25左右,实际操作温度波动于2030之间。为了防止煤气中的水汽冷凝而进入洗油中,操作中洗油温度应略高于煤气温度。一般规定洗油温度在夏季比煤气温度高2左右,冬季高4左右。
12、,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为保证适宜的吸收温度,自硫铵工段来的煤气进洗苯塔前,应在最终冷却器内冷却至1828,贫油应冷却至低于30。2洗油的吸收能力及循环油量由式(6-11)可见,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洗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将使洗油中粗苯的平衡含量C增大,即吸收能力提高。同类液体吸收剂的吸收能力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吸收剂与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愈接近,则愈易相互溶解,吸收的愈完全。在回收等量粗苯的情况下,如洗油的吸收能力强,使富油的含苯量高,则循环洗油量也可相应减少。图6-5表明了洗油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吸收能力的关系。,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但洗油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宜过小,否则洗油
13、在吸收过程中挥发损失较大,并在脱苯蒸馏时不易与粗苯分离。送往洗苯塔的循环洗油量可根据下式求得:(6-19)式中 V煤气量,m3/h;,洗苯塔进、出口煤气中苯族烃含量,g/m3;L洗油量,kg/h;Cl,C2贫油和富油中粗苯的质量含量,%。,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由上式可见,增加循环洗油量,则可降低洗油中粗苯的C2含量,增加吸收推动力,从而可提高粗苯回收率。但循环洗油量也不宜过大,以免过多地增加电、蒸气的耗量和冷却水用量。在塔后煤气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吸收温度的升高,所需要的循环洗油量也随之增加。其关系如图6-6所示。,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图6-5 洗油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吸
14、收能力的关系(20时),图6-6 循环洗油量与吸收温度的关系,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实际的循环洗油量可按下述方法确定:(1)按理论最小量计算确定 kg/h(6-20)式中 Lmin理论最小循环洗油量,kg/h;Pb纯苯的饱和蒸气压,kPa;Mm洗油相对分子质量;V不包括苯族烃的入塔煤气体积,m3h;,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P1入塔煤气压力(绝对压力),kPa;要求达到的苯族烃的实际回收率;无限大吸收面积时苯族烃的回收率;(6-21)实际的循环洗油量可取为Lmin的1.51.6倍,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2)按定额数据计算确定 当装入煤挥发分不超过28%时,则循环洗
15、油量可取为每吨干装入煤0.50.55m3;当装入煤挥发分不超过28%时,则循环洗油量宜按每立方米煤气1.61.8L确定,此值称为油气比。由于石油洗油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焦油洗油大,因此当用石油洗油从煤气中吸收同一数量的苯族烃时,所需循环洗油量要比焦油洗油约大30。,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3贫油含苯量 贫油含苯量是决定塔后煤气含苯族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式(6-11)可见,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入塔贫油中粗苯含量愈高,则塔后损失愈大。如果塔后煤气中苯族烃含量为2g/m3,设洗苯塔出口煤气压力P=107.19kPa,洗油相对分子质量M=160,30时粗苯的饱和蒸气压P0=13.466kPa,将有
16、关数据代入式(6-11),即可求出与此相平衡的洗油中粗苯含量C1,第二节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计算结果表明,为使塔后损失不大于2g/m3,贫油中的最大粗苯含量为0.22。为了维持一定的吸收推动力,C1值应除以平衡偏移系数n,一般n=1.11.2。若取n=1.14,则允许的贫油含苯量。实际上,由于贫油中粗苯的组成里,苯和甲苯含量少,绝大部分为二甲苯和溶剂油,其蒸气压仅相当于同一温度下煤气中所含苯族烃蒸气压的2030,故实际贫油含粗苯量可允许达到0.40.6,此时仍能保证塔后煤气含苯族烃在2g/m3以下。如进一步降低贫油中的粗苯含量,虽然有助于降低塔后损失,但将增加脱苯蒸馏时的水蒸汽耗量,使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收 制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1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