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泡蝶鞍的MRI表现.ppt
《空泡蝶鞍的MRI表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泡蝶鞍的MRI表现.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空泡蝶鞍的MRI表现,金医影像 丁云云,概述,空泡蝶鞍(empty sella,ES)是一种病因 尚不完全清楚,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表现的垂体疾病,ES命名及组胚解剖,ES命名多种,如鞍隔缺损、鞍内脑池疝、鞍内蛛网膜囊肿或憩室、鞍内蛛网膜下腔或蛛网膜隐窝等。1949年ES出现于英语文献中,1951年Busch首先命名“ES”,垂体腺组织胚胎发育大约在胚胎第24d,咽后壁的原肠上皮呈“憩室”样向上生长形成拉氏隐窝(Rathke pouch),同时间脑的神经上皮向下生长形成漏斗突。5周时拉氏隐窝与漏斗突汇合。6周时拉氏隐窝与口腔上皮分离形成拉氏囊(Rathke cyst),以后拉氏囊形成腺垂体(垂体前
2、叶),漏斗突则形成神经垂体(垂体后叶)。,垂体腺占据蝶鞍窝的79%体积,在鞍隔线下1mm处,由颈动脉床突上段的垂体上动脉所构成的门脉血管供应垂体前叶和颈内动脉直接分支供垂体后叶血液。鞍隔(又称床突间韧带)由双层硬膜组成,漏斗部通过鞍隔中央的小孔与第三脑室底部的灰结节相连,垂体前叶内有储存激素的池,为内分泌器官,由下丘脑通过神经-血管通路调节分泌;垂体后叶不是真正的内分泌器官。,ES的病因,1969年Colby报告ES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原发性指鞍区未接受过垂体手术或放射治疗继发性则指鞍区接受过手术或放疗后形成,关于原发ES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3、:(1)在鞍隔缺损或发育不全的基础上,局部薄弱,通过颅内压力升高在脑脊液搏动冲击下使蛛网膜下疝入鞍内,垂体受压萎缩而成扁平状贴于鞍底,可伴有蝶鞍扩大(2)脑脊液压力,Toley认为男性颅内压增高造成ES可能性大(3)鞍内蛛网膜粘连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可能因鞍内局部粘连引起的脑脊液引流不畅而致,(4)垂体肥大后萎缩,妊娠期垂体生理性肥大,分娩后垂体逐渐回缩,鞍内压减低而形成(5)肿瘤回缩或囊肿破裂所致(6)其他,如垂体生理性萎缩,鞍内压力减低而形成ES。有学者发现本病与抗垂体抗体有关,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可使垂体萎缩而形成ES。国外有报告基底细胞癌患儿伴有ES者,ES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
4、性多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中年肥胖女性最多见,尤其是多产妇,这可能与多产妇反复妊娠分娩,垂体腺反复增生萎缩有关大部分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以头痛、头晕为常见症状,头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时间间隔各不相同,以额眶部多见,头痛无特征性,也无定位意义,还可以有视力减退和视野改变,视野改变以双侧颞侧偏盲或周边视野偏盲多见。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肥胖、闭经、泌乳、性功能减退、良性颅内压增高等,多数患者无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少数患者有轻度内分泌障碍,其中部分腺垂体功能低下者占10%60%,全垂体功能低下者占3%10%,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引起尿崩症罕见(0%1%)。国外有报告全垂体激素减低征。个别病
5、例伴有脑脊液鼻漏,ES的诊断,除 询 问 病 史 及 体 检 外,头 颅 CT 或MRI 是目前诊断 ES 的 主 要 手 段。CT 能 清 晰 显 示 蝶鞍扩大,鞍内低密度 占 位,但 颅 底 骨 伪 影 干 扰 较 大,影响图像的清晰度。MRI 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及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点,可良 好 地 显 示 垂 体 形 态 和 鞍 区 解剖以及视神经 和 垂 体 柄 的 位 置,对 ES 的 诊 断 具 有 极高的准确性,MRI 表 现:由 于 鞍 上 池 疝 入 鞍 内,部 分正常垂体的位置被脑脊液所取代,故在横断位 T1 WI、T2 WI 上于垂体层面在垂体窝处可见类圆形脑脊液信号,
6、其内可见点状与脑组织等信号的垂体柄,也就是所谓的 T1 WI“白 靶”征 和 T2 WI“黑 靶”征。,在 矢 状 位T1 WI 像上可清 晰 直 观 地 看 到 下 疝 的 鞍 上 池、受 压 萎缩变扁向后下移位的 垂 体,高 度 2 mm,向 后 移 位 的垂体柄,相对扩大 的 蝶 鞍 及 下 陷 的 鞍 底。冠 状 位 见 垂体压缩变扁呈“凹”形。,在MRI上根据垂体的形态及压缩的程度与相对应前后床突高度对照,将垂体压缩分为轻度(I型)和重度(II型)两种类型,即部分性和完全性空泡蝶鞍。,I型空泡蝶鞍,垂体呈扁平形或厚新月形,垂体柄轻度后移,视交叉略上抬,垂体后叶矢状面T1像多呈高信号。
7、此型临床常以原发病变而做MRI检查,多见于老年人。II型空泡蝶鞍,垂体呈薄新月形或弧线形,垂体柄轻中度后移,视交叉上抬,垂体后叶矢状面T1像多呈等信号。此型所引起临床症状较多,但无特异性。,图1 横断面T1WI(450/15)ES呈椭圆形,垂体柄居中,呈柄征图2 矢状面T1WI(450/15)I型ES图3 矢状面T1WI(450/15)II型ES,图 1 ACES。A.T1 WI;B.T2 WI-FLAIR;C.T2 WI。示蝶鞍未见扩大,垂体腺呈线样位于鞍底,高度 1.9 2 mm,呈均匀中等信号强度,鞍内呈均匀液性信号强度,垂体柄向后移位,图 2 ACES。A.T1 WI;B.T2 W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泡 MRI 表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