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ppt(2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历代家具图集(2),整理者:薛在君2007年7月,(图91)明式苏作家具几种常见的椅子脚,从明代开始,基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一贯使用的漆饰加工家具的方式,采用优秀木材精工细作,运用木材自身的材质、纹理、色泽,使家具产生一种全新的意蕴和品位。硬质木材的便用使雕刻匠人有了很大的发挥余地。,(图90)明式苏作家具几种常见的椅子脚,宋元以后,苏州一直是全国手工业最发达、优秀匠师最集中的地方,各种手工艺都达到精良无比的程度。体现在家具制作上,更是精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几种苏作家具的椅子脚。,(图89)明式家具铜饰件-面叶与合页,幽亮闪闪的铜饰件一般装在把角、转折等处,合叶是必不可少的,面叶多为装饰
2、,配在色调深沉的明式家具上,更显其优雅。,(图88)明式家具铜饰件-吊牌,明式家具上的铜饰件造型大都方中寓圆,与整体家具风格很协调。既起到实用作用也在家具上起到点睛的装饰作用。,(图233)紫檀嵌螺钿榻清,镶嵌装饰手法在清代家具上比较常见,因为镶嵌效果比雕刻更为华丽,镶嵌材料很多,螺钿是其中一种,色泽光闪明亮,璀璨华美。,(图234)朱漆彩绘雕花柜 清,在漆地家具上施以彩绘雕花也是清代常用的装饰手法,湖南、广东、山西等地都有此类产品,无不精工细作,技艺高超,但其效果显得繁缛。,(图235)紫檀嵌牙人物插屏 清,此屏为清代早期作品,紫檀边框及底座比较简练,屏面用象牙镶嵌出人物山石,具有比较典型的
3、清代风格。,(图236)楠木嵌竹丝方几 清,外型方正简洁,但装饰非常复杂,在楠木主体上镶嵌竹丝构成的图案。楠木价格昂贵,为软木之首,木质细腻,很少疤结,性情温和。,(图237)故宫储秀宫正部的宝座、屏风和几 清,清代家具的造型,明显与前代不同,最为突出的是用料较为宽大,体态雄伟,安放稳重,气势强悍,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这些皇宫御用家具比较有代表性。,(图238)故宫太和殿内的金漆蟠龙宝座与金漆雕龙屏风 清,清代家具装饰手法之多样,装饰部位之繁杂是史无前例的,表现在宫廷,可以说是把所有的工艺都用到了极致。,(图239)山东曲阜孔庙前堂楼西梢间内的家具 清,清代家具在各阶层都突出装饰上的多,图案上
4、的满,以及气氛上突出喜庆吉祥,采取各种办法造成大富大贵效果。,(图240)沈阳故宫文溯阁内的雕花案 清,清代家具也最喜用雕刻手法,透雕、浮雕、镂雕广泛使用。但像这种通体满雕之器,却实在太满,给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图241)真漆戗金梅花式几 清,戗金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工艺,在推光漆或罩漆完成的漆器表面,采用特制的针或细雕刀,刻划出较纤细的纹样来,在刻划的花纹中上漆,然后填以泥金或金箔,花纹露出金色的阴文。如花纹中填入银色就谓之戗银。,(图242)清代花几和太师椅 清,这种家具是清时一般中上层家庭常见的式样。太师椅在宋代一般是指交椅,与当时的太师秦桧有关;明时期称大圈椅为太师椅。至清代,太师椅样
5、式并无定式,把体形较大,做工精细设于厅堂的扶手椅统称太师椅。,(图243)藤纹条几 清,清式家具的装饰,是其它朝代不能比拟的。为了达到富丽、辉煌的效果,不仅在材料上想尽办法,而且在加工工艺上也采用很多办法。这件条几就把通体仿刻成藤条状,有独特的风格。,(图244)民间云牙六仙桌 清,民间家具与其他工艺品一样都是民间工匠劳作的结晶。此桌用材厚大,加工较粗,但整体感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图245)民间元宝牙子六仙桌 清,这种造型的牙子也称“荷包牙子”,依其外形而名。前后横枨不用剖榫而是直接贯穿左右腿足,两边出头,形成一种特殊形态,省工不省料,但坚固实用。,(图246)民间门户桌 清,这种桌在
6、北方地区普遍使用,迎门摆方,美观实用,但用材比较低档,能保持完好者较少。,(图247)毗卢帽顶架子暖床 清,此床架子顶外形似毗卢帽(亦称毗罗帽,是一种僧帽)三面封闭,正面留门,象一个房屋,保暖性很好。,(图248)栏杆架子暖床 清,结构简陋,明显为贫民使用的家具。四周以竖棍棂式栏杆,顶部及立面全用织物封闭保暖。,(图249)民间迎门柜 清,这种柜子一直在民间沿用至今,结构简单,是迎门柜或叫闷式柜的一种形式。两侧面板下各设一道挂角长牙,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图250)螺细镶嵌黑漆书架几何纹清,螺钿镶嵌装饰是清代家具装饰中的一个重要形式之一。其装饰结构一种是散漫形的,图案为山石花卉,人物故事,飞
7、禽走兽等等;另一处就如图中的几何纹样,大面积排列,形成四方或二方连续。,(图251)螺钿镶嵌黑漆书架花卉图案清,康熙,这是一件故宫博物院的家具图案,在黑漆底上嵌光泽闪烁的螺钿,效果非常明亮。这些花卉纹样形象复杂、线条纤细,可以看出镶嵌工艺之高超。,(图252)黄花梨有束腰大长方凳清早期,高490mm,清代初期至康熙时期,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用材选料以及雕刻装饰,基本上还是明代家具的继续,可以见到明显的明式家具的影子。,(图253)红木镶平面竹节纹方几 清,红木家具的出现要比黄花梨木等名贵家具晚至少三百年,大约到了清朝中叶,红木家具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红木亦属硬质木材,但质地较晚,不宜细雕。,(
8、图254)紫檀五开光鼓墩 清中期,开光之外全器雕满如意纹和云雷纹,雕刻精细,典型的清式风格。此墩制作严谨,取材耗料较多,是清代家具中少有的上乘之品。,(图255)红木仿藤式墩 清中期,清代中期以后,紫檀渐少,多以红木替代。清代中期为社会经济发达时期,技术力量也有很大增强,加工工艺进一步提高,工具有所改进,所以能制作更加细腻的器物来。,(图256)紫檀禅墩 清中期,高540mm,面宽690mm,此墩在造型上稀有罕见,鼓腿彭牙,座面尺寸宽大,估计是寺院僧侣参禅打坐所用的特殊家具。,(图257)木胎黑漆直后背双人交椅 清中期,通高1100mm,交椅是胡床-也就是马扎的发展,也可以称其为带靠背的马扎。
9、宋代、元代有直背也有弯背交椅,可在明代几乎只有弯背交椅。清代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这种双人交椅十分罕见。,(图258)木胎黑漆直后背交椅 清中期,清中期的家具产量剧增,不仅产量大而且风格特殊,有别于前代,这种风格我们称之为“清式家具”风格。,(图259)紫檀三角椅清晚期,一对,905mm高。道光以后到清末这一段时间,中国经历了若干国内外战争的劫难,社会经济日渐衰微。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西方国家的影响,风格上一味求变,装饰过多。,(图260)紫檀宝座清乾隆,宝座为皇帝御用,雕刻图案寓意万寿无疆,图案繁华。鼓腿彭牙,马蹄内翻,四脚带托泥,束腰处雕花瓣纹,不失其大方庄重的气派。,(图261)红木镶瓷板靠
10、背椅清,通高950mm,清式家具在全国各个地区形成了不少重要产地,加上受到各地历史、自然条件和民风习俗的影响,在总的时代风格中又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苏做”家具在造型和式样上也逐渐受到“广式”家具的影响,尤其在清代晚期,各地风格都在不同程度地仿“广式”。,(图262)圆梗云石背扶手椅 清,乾隆以前绝对没有红木家具,红木是在紫檀、黄花梨木基本砍伐光了以后才出现的。最初的红木都是从南洋进口,它颜色深沉,纹理尚明晰,深受国人喜爱。,(图263)红木桥梁档文椅 清,外行人一般把紫檀、黄花梨甚至鸡翅木、铁力木等常用硬质良材统称红木,可见红木影响之大。红木纹理的变幻多样,有的色泽近紫檀,有的纹理近黄
11、花梨,的确容易弄混。,(图264)柞木折叠式猎桌清中期,桌面长850mm,此桌为打猎时随身携带的家具,供临时野餐使用。折叠后桌腿可叠入桌面后面的沿板内,高80mm,非常方便实用。,(图265)紫檀高束腰带托泥方香几清中期,高1350mm,紫檀木质细腻,色泽较深,易雕刻,效果鲜明。此几雕刻集中于挂角牙子上,在起伏凹凸中突出纹样的明暗变化。,(图266)红木镶瘿木面茶几清晚期,红木与瘿木之间色彩、纹理都有区别,此几较好地利用了不同材料之间的对比,装饰效果显著。,(图267)红木钩云纹落堂面茶几清中期,红木硬度较高,性脆,雕刻时易崩裂,不宜精雕细琢,远不及紫檀那样可多导浮雕,打磨细润。,(图268)
12、红木夹头榫有托子雕花案清中期,红木是统称,其品种较多,以视觉很难细分,植物学上都属豆料,木料剖开后有酸味,较刺鼻,所以红木在南方被称为酸枝。,(图269)鸡翅木架几式书案清晚期,屉面和两侧有浮雕,比较粗糙。鸡翅木体重较轻是硬木中最轻的一种,不太有利于雕刻。此桌为所谓新鸡翅木,体重而黑,远不及清中期的老鸡翅木。,(图270)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长方几清中期,高860mm,此件方几雕刻异于一般清代作品,只在束腰外沿精雕了一圈草纹,与下方的卡子花相呼应。浮雕简洁有力,清新脱俗。,(图271)红木带抽屉平方小书案 清中期,案面长700mm,这种小书案具有明式家具风格,又在案面下加了两个实用的小抽屉。相对于
13、其它硬木木材,红木相对廉价,进入市场后立即形成家具主流。,(图272)红木方回纹插角楠木面供桌 清中期,清式家具的演变过程也非一朝一夕,它逐渐强调其实用性,以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图中的供桌在面、腿之间加插角牙子,三层回纹递进,有明显的清代风格。,(图273)红木钩子绳纹档花结条桌 清中期,桌面长1660mm,角牙镂成拐子纹图案,枨子上下起阳线,刻成丝带的形状套住角牙并联着卡子花。装饰语言过多,夸张虚饰。,(图274)黄杨双圈结花几清晚期,高1250mm,一对。为满足居室阵设日益发展的需要,成套家具在清式家具中占重要地位。但清中期以后,家具风格多繁琐累赘,华而不实。,(图275)红木嵌螺钿理石面
14、带隔层茶几清,比起紫檀黄花梨木,红木疑缺点很多,但它有很大的兼容度,使喜爱紫檀黄花梨的爱好者对红木也都接受。此几在束腰处加饰螺钿,色彩对比强烈。,(图276)紫檀罗汉床清乾隆,床榻面长1930mm,床围屏风铲地高浮雕“群仙贺寿”,用料极厚。束腰呈须弥座式样,镶板雕凤纹。整体气势堂皇,通体雕饰,实乃清代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图277)鸡翅木立柱架床清晚期,床榻类家具源自汉代北国胡人所创,唐、宋两代多保留前朝遗风而无围栏,直至辽、金、元朝发展为三面栏或四面栏床榻,从北方向南方传播,普及民间。此床保护完好,结构牢固,不多余雕琢,在清代晚期家具中实属罕见之物。,(图278)紫檀木红木贴皮书柜式多宝格
15、清晚期,清代的家具,随着时尚的变化,结构形制淅趋复杂。此柜是书柜与多宝格相结合,结构复杂,装饰繁琐,连书柜内部都饰满花纹。,(图279)紫檀方角小四件炕柜清,四件柜就是四件组合的柜子,上部是两件如箱形的矮柜,下部是两件较高些的立柜,组合而成,也可以分开使用。此柜1225mm,正面雕饰暗八仙云气纹,铜饰明快,当是贵族名门之器物。,(图280)红木高足方花架清晚期,高1280mm,入清以后,苏州硬木家具生产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产品的艺术风格大多能保持传统品质,甚至到清代晚期还有少数器具可见前朝痕迹。,(图281)紫檀石英山子座架清,清代的铜、瓷、玉、石、砚等各类珍玩常配有木制的座、托、架
16、、匣等来衬托或保藏,其风格因物而异。石之佳者,一面成景,便有可观,四面玲珑,即为神品。此座架特为石而配,四面观赏,更加珍贵。,(图282)紫檀红木架座 清,床式底座为紫檀而做,外层套架座用红木做成,通高430mm。奇石野逸散淡,架座高雅风流,两者不可分离。,(图283)红木座架和菊花石山子 清,清代皇家造办处为宫中珍藏的历代珍玩配造了巧夺天工的座、托、架,令人难以忘怀,此架便是其中之一。,(图284)紫檀寿山石座 清,此座构思奇巧、造型别致、作工精美,与所承托之石浑为一体,相映生辉。这类小件木器严格来说算不得家具,旧时称“小器作”,与“桌椅铺”等不属同一行业,但它们也都体现出木匠们的高超技艺。
17、,(图285)鸡翅木无联帮棍四出头扶手椅清早期,通高1045mm,搭脑与扶手的四出头部分均做成圆滑形状,俗称“鳝鱼头”。此椅用料尺度合理、制作工艺规范、四件成堂,为标准的苏式形制,当为清代早期的产品,与明式风格一脉相承。,(图286)鸡翅木无联帮棍四出头扶手椅清初,四出头扶手椅鹅脖与前足不是一木连做,退后另立,不安联帮棍,这几个特征在明代早期就出现。此椅各部分比例匀称。,(图287)老花梨木无联帮棍圆梗直搭脑四出头扶手椅 清初(,搭脑、扶手、鹅脖都采用圆梗直料,用材细巧,背板微微作弯。鹅脖后退,使笔直的扶手显得很别致,趣味高雅。,(图288)鸡翅木无联帮棍文椅 清初,通高1010mm,搭脑呈桥
18、梁形曲折婉转,鹅脖、背板分别弯成优雅的S形,相互之间遥相呼应。独板靠背宽大,与搭脑接合处镶平。,(图289)红木镶云石高背文椅清中期,搭脑三曲,俗称“骆驼背”式。靠背三隔堂,镶云石。座面下荷包牙板螳螂肚,构件细、材质精、形体柔和,是苏式高背文椅清代中期富有特色的品种。,(图290)红木镶瘿木圆梗直背椅 清中期,此椅直背独板,上部正中浮雕卷草如意头图案;前腿足间壶门牙板阴刻盘阳纹,与之相对应。椅面为精选瘿木板镶成,高雅华丽。此椅乃清代苏式扶手椅的精品。,(图291)榉木平直牙条玫瑰清,榉木为江南特有木材,至今仍有榉树在江南分布,榉木家具的分布多在江浙两省。此椅素静、文气,是玫瑰椅的标准形式,具有
19、很高的美学价值。,(图292)鸡翅木双座玫瑰椅 清,双座是指可供两人一起坐的椅子。此椅设计合理巧妙,在明清玫瑰椅中未曾见过第二例,是一件罕见的珍品。,(图293)紫檀木圈椅 清,通高955mm,椅座面板落堂,座面以下四面均设桥梁档嵌矮老。步步高式管脚档,靠背独板。通体光素无饰,完全展示材料和结构自身的美感,实为清代紫檀珍品。,(图294)红木仿竹矮笔梗式椅清中期,通高770mm,此椅后背比一般矮背椅更矮,靠背和扶手均与椅面垂直,但形制却不同于玫瑰椅的做法。通体用料均仿制竹节,显得十分精巧,清丽动人。,(图295)菠萝木有束腰笔梗式扶手椅 清中期,此种木材难以考察,民间俗称“黄菠萝”,并非硬木,
20、色橙黄,纹理明显,纹理细致。左、右、靠背木棂上均设 透雕作装饰,刀法活泼生动,可见是高手之作。,(图296)鸡翅木圆梗钩子头扶手椅 清中期,此椅在保持传统做法的同时,将扶手标新立异地改变成了一种新的式样,原鹅脖已不直接与座面相接,与横竖料兜接后构成曲折的钩子头。这种做法,江南匠师称为“钩子头”扶手,而北方人称之为“拐子”。,(图297)鸡翅木云钩扶手搭脑太师椅清,这种民间常见的太师椅也具有宽大、厚重的特点,搭脑与扶手都做成云钩状,很有时代特点。,(图298)红木嵌大理石太师椅清晚期,此椅特点为搭脑两端下弯,端头雕云头如意纹。椅座面为大理石板心,框沿均起圆角,工艺规范。束腰凹凸线,凸线起洼,形成
21、双阳线,是清代线角的常见形式。,(图299)花梨木瓷板彩绘屏背扶手椅清,屏背挖凹做,框内内装子框,中镶薄板,框心嵌白地五彩花卉纹瓷板。两侧假扶手其实是插角钻牙装饰,也嵌曲尺形瓷片,白地红花,非常明快。,(图300)红木云石五屏式扶手椅清晚期,新红木是相对于老红木而言,所谓老红木越来越少之后,又有商人将类似品种进口,作为替代品。新红木表面略显粗糙,有永远打磨不细的感觉。,(图301)红木桥梁档小灯挂椅清乾隆,此椅形体矮小,高790mm。靠背圆形开光内镶瘿木,系后配。整椅用方料,率直方正。这种椅子风格简朴,使用便利,民间俗称“书房单靠”。,(图302)红木仿竹节靠背椅清晚期,此椅为四件一套,与书桌
22、配套使用,都以仿竹节为自身的造型特色,民间称这种做法叫“竹节芝麻梗”。清代晚期这种仿竹节的做法很普及。,(图303)红木笔梗式靠背椅清,此椅后靠背的六根圆梗与椅腿上端均向后弯倾,搭脑与后腿套榫连接。该椅形制规范,为清式笔梗椅的标准样式,也是一件艺术精品。,(图304)紫檀木海棠式透孔鼓墩 清,两头小、中腹鼓、形状似鼓,所以称为“鼓墩”。腹部四孔开海棠式,孔边盘阳线,整体圆浑饱满,颇具明式风味。,(图305)红木五开光夔龙纹鼓墩清中期,高480mm,墩面圆板镶平面,周边雕鼓钉。立柱中段铲地雕刻夔龙纹,这种形式的坐墩在清中期流行,是苏式鼓墩常见的式样。,(图306)红木十字档方凳清,苏做家具省料施
23、工,精打细算,绝不浪费。该凳腿内对角十字连脚桥梁档设在上部,接近角牙的拐弯处,使人感到内外彼此呼应。此凳的结构和造型都属罕见。,(图307)红木攉脚花牙方凳清晚期,凳面412mm见方。此凳方腿直脚,脚足做方雕回纹,安置锼空回纹花牙。此凳制作规范,做工讲究。,(图308)花梨木画珐琅面心八角小书桌清中期,小桌四足斜立外撇,镶装饰牙板,匠师俗称“关刀脚”,造型别致,五彩珐琅做面心,桌面截角成八角形。现藏苏州文物店。,(图309)红木长书桌清,此类案一般称平头案,根据其功能而分别其名。素牙头、圆直腿、面侧冰盘沿富有苏式线脚的特点,有强烈的明式家具气息。,(图310)红木折角牙桥梁档长书桌 清,此案折
24、角牙桥梁档,安六矮老。此种形式被南方匠师称作“仿铜器出戟”,十分别致,这是苏式书案清代出现的新品种。,(图311)红木拱壁纹圆头琴桌,琴桌属陈设性家具,讲究雕花装饰,抛头圆卷雕饰如意,牙板变化丰富多样,横档变成绳纹系玉壁,嵌圆结。,(图312)紫檀木透雕双龙纹画案清早期,案面长1405mm,两足间牙条起阳线卷云纹,是清代家具采用的“五宝珠”装饰式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腿足的上下横档之间雕刻的降龙垂云头图案,保持有明代装饰的特点遗风。这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家具,为苏式家具随历史进程不断演化而留下了实物佐证。,(图313)鸡翅木套叠式画案清,此案用材乌黑发亮,民间匠师俗称“黑鸡翅”。上部桥梁档与侧枨相
25、接,围成一个层面,牙条与桥梁档之间又形成空隙,好似两层叠落,所以取名套叠式,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形式。,(图314)花梨木座架式长条案 清,案面长2760mm,在结构上标新立异,设计独特,这也是“苏做”与“京做”、“广做”的区别之一。在两端设计了一对座架,座架采用长短料兜接面成。,(图315)老花梨木翘头案清初,翘头案的基本形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四足着地,前后腿足间安管脚档,或上或下;另一类前后腿足落在一根横木上,江南匠师称“拖”,北方木匠称“托子”。此案属头一类。,(图316)楠木供桌清晚期,此桌用料粗大,形态坚实。其形式多为清代晚期产品。束腰较高,钩子头兜料攉脚花牙可认定为苏州所造。桌面长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历代 家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