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ppt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ppt(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第十章 技术指标分析,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1、移动平均线(MA)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就是连接若干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格,记号为MA(N)。常说的5日均线、30日均线实际就是时间参数为5和30的移动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1、移动平均线(MA)Cn MA(N)=N,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1、移动平均线(MA)Cn MA=N,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2、移动平均线的分类
2、 参数选择对MA特性的影响参数选择得越大,移动平均线的特性就越强。突破10日线比5日线更具有“说服力”,未来的波动力度也较大,改变起来比较困难。根据参数取值的小,可以将MA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长、中、短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参数的选择因人而异。,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2、移动平均线的分类(1)短期移动平均线 MA(5)、MA(10)、MA(20)(2)中期移动平均线 MA(30)、MA(60)(3)长期移动平均线 MA(120)、MA(250),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1、移动平均线(MA)移动平均线(Movi
3、ng Average)就是连接若干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格,记号为MA(N)。常说的5日线、30日线实际就是时间参数为5和30的移动平均线。,MA(5),MA(10),MA(30),MA(60),MA(120),MA(250),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追踪趋势MA能够表示价格的趋势方向,并追随这个趋势。如果从价格的图表中能够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线,那么,MA的曲线将会与趋势线的方向一致。MA消除了价格在升降过程中出现的小起伏。原始数据的价格图表不具备这个保持追踪趋势的特性。MA的趋势方向反映了价格波动的方向。,第一节 移动平均
4、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追踪趋势MA能够表示价格的趋势方向,并追随这个趋势。如果从价格的图表中能够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线,那么,MA的曲线将会与趋势线的方向一致。MA消除了价格在升降过程中出现的小起伏。原始数据的价格图表不具备这个保持追踪趋势的特性。MA的趋势方向反映了价格波动的方向。,追踪趋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滞后性在价格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MA的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转向的速度落后于价格的趋势。这是MA的一个极大的弱点。等到MA发出趋势反转信号时,价格调头的幅度已经
5、很大了。MA参数选择越大,滞后性越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滞后性在价格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MA的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转向的速度落后于价格的趋势。这是MA的一个极大的弱点。等到MA发出趋势反转信号时,价格调头的幅度已经很大了。,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稳定性从MA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向上变动还是向下变动,MA在数值上要发生比较大地改变,都比较困难,必须是当天的价格有很大的变动。MA的变动不是一天的变动,而是几天的变动,某一天的价格的大变动被几天分
6、摊,变动的幅度就会变小而显不出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稳定性从MA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向上变动还是向下变动,MA在数值上要发生比较大地改变,都比较困难,必须是当天的价格有很大的变动。MA的变动不是一天的变动,而是几天的变动,某一天的价格的大变动被几天分摊,变动的幅度就会变小而显不出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助涨助跌性当价格突破了MA曲线的时候,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价格有继续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这就是MA的助涨助跌性。,第一节 移
7、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助涨助跌性当价格突破了MA曲线的时候,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价格有继续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这就是MA的助涨助跌性。,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特点 支撑压力性从MA的上述四个特性中可知,MA在价格走势中起支撑线压力线的作用。对MA的突破,实际上是对支撑线或压力线的突破。在实际分析中其实是把MA当成了支撑线。利用MA的支撑压力特性是使用MA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
8、特点 支撑压力性从MA的上述四个特性中可知,MA在价格走势中起支撑线压力线的作用。对MA的突破,实际上是对支撑线或压力线的突破。在实际分析中其实是把MA当成了支撑线。利用MA的支撑压力特性是使用MA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移动MA的使用法则第一是考虑价格与MA之间的相对关系。第二是不同参数的MA之间同时使用,而不是仅使用其中的一个。,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MA的比较经典的使用法则是格兰维尔法则。(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MA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从下上
9、穿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MA的比较经典的使用法则是格兰维尔法则。(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MA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从下上穿MA;股价连续上升远离MA,突然下跌,但在MA 附近再度上升;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连续上升远离MA,突然下跌,但在 MA附近再度上升;,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
10、lle rule)(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连续上升远离MA,突然下跌,但在 MA附近再度上升;,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MA从上升开始
11、走平,股价从上下穿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连续下降远离MA,突然上升,但在 MA附近再度下降;,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连续下降远离MA,突然上升,但在 MA附近再度下降;,第一节 移动平均
12、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股价上穿MA,并连续暴涨,远离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股价上穿MA,并连续暴涨,远离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应用两条MA曲线的组合分析。每天的价格实际上是参数的1的MA。价格和移动平均线MA的组合分析,实际上相当与小参数的短期MA与大参数的长期MA之间的组合分析。,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
13、、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应用如果对两个不同参数的MA进行分析,则可以将参数小的短期MA当成价格与参数大的长期MA进行组合分析。MA(5)与MA(10)的关系,可看成是价格与MA(10)的关系。,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股价上穿MA,并连续暴涨,远离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
14、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分析 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所谓MA的交叉是指,参数不同的两条MA曲线发生了交叉的现象。黄金交叉是指小参数的短周期MA曲线从下向上穿过参数的长周期MA曲线。黄金交叉应该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股价上穿MA,并连续暴涨,远离MA。,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分析 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死亡交叉是指小参数的短周期MA曲线从上向下穿过参数大的长周期MA展线曲线。死亡交叉可以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
15、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l)发出买入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跌破MA,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格兰维尔法则(Granville rule)(2)发出卖出信号的情况是:股价连续下降远离MA,突然上升,但在 MA附近再度下降;,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分析 黄金交叉和死亡MA之间的交叉实际上就是向上或向下突破支撑或压力的问题。可以将长周期的MA看成支撑压力线,而将短周期的MA看成价格,那么,MA的交叉其实就是价格
16、对支撑压力线的突破。,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3、移动平均线(MA)的分析 黄金交叉和死亡MA之间的交叉实际上就是向上或向突破支撑或压力的问题。可以将长周期的MA看成支撑压力线,而将短周期的MA看成价格,那么,MA的交叉其实就是价格对支撑压力线的突破。,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4、均线系统分析 多头排列 MA(250)MA(120)MA(60)MA(30)MA(20)MA(10)MA(5)K线 呈向上发射状,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MA(20)4、均线系统分析 多头排列 MA(250
17、)MA(120)MA(60)MA(30)MA(20)MA(10)MA(5)K线 呈向上发射状,MA(5),MA(10),MA(250),MA(60),MA(120),MA(30),K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4、均线系统分析 空头排列 MA(250)MA(120)MA(60)MA(30)MA(20)MA(10)MA(5)K线 呈向下发射状,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4、均线系统分析 空头排列 MA(250)MA(120)MA(60)MA(30)MA(20)MA(10)MA(5)K线 呈向下发射状,MA(250),MA(
18、120),MA(60),MA(30),MA(10),MA(5),K线,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5、移动平均线MA的缺点均线缠绕在市场没有明显趋势而进入盘整时,MA不能提出有帮助的建议。,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一、移动平均线MA理论 5、移动平均线MA的缺点在市场没有明显趋势而进入盘整时,MACD不能提出有帮助的建议。,均线缠绕,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1、定义:MACD理论及“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2、计算公式(1)先求出每天的 DI(需求指标)值:DI(HL2C)/4 C当日收盘价 H当日最高价 L当日最低价
19、,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2)求DIAX和DIBX Ax=12天DI和/12 BX=26天DI和/26,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2)求DIAX和DIBX当日DIAX=昨日AX0.1538X(当日DI一昨日AX)当日 DIBX=昨日BX0.0741X(当日 DI一昨日BX),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2)求DIAX和DIBX 在上述公式中的0.1538、0.0741称为平滑系数。其中:2平滑系数=周期单位+1,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
20、论 2、计算公式(2)求DIAX和DIBX 2 DIAX的平滑系数=0.1538 12+1 2 DIAX的平滑系数=0.0741 26+1,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3)测量长短期平滑计算平均值之间的“离差值”DIF DIFDIAXDIBX,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4)最后求出MACD 当日 MACD=昨日MACD 0.2 X(当日DIF一昨日MACD)2 平滑系数=0.2 9+1,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 2、计算公式(5)柱状线BAR BAR=2X(DIFMACD),第一
21、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MACD的功能 交叉分析“趋势停顿”有助于识别相互背离现象,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DIF与MACD由负变正与0轴产生交叉,亦即在O轴线上时,大势属多头市场(牛市)。DIF和MACD由正变负与0轴产生交叉,在O轴线下时,则大势属空头市场(熊市)。,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DIF与MACD由负变正与0轴产生交叉,亦即在O轴线上时,大势属多头市场(牛市)。DIF和MACD由正变负与0轴产生交叉,在O轴线下时,则大势
22、属空头市场(熊市)。,空头,多头,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低的位置,DIF向上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黄金交叉,为买进信号。在DIF向上运行到O轴附近,DIF向下跌破MACD,只能认为是回落调整,可作逢低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低的位置,DIF向上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黄金交叉,为买进信号。在DIF向上运行到O轴附近,DIF向下跌破MACD,只能认为是回落调整,可作逢低买入.,买入,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
23、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在DIF向下运行到0轴附近,再向上突破MACD只能认为是弱势反弹,宜作获利了结.,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卖出,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即DIF在O轴以下远离O轴时,宜做空头平仓(空头口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
24、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当DIF的取值达到很大的时候应该考虑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高的位置,DIF向下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当DIF的取值达到很小的时候,应该考虑买进.,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当DIF的取值达到很小的时候,应该考虑买进.,
25、买入,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DIF与MACD的关系就如同价格与MA的关系一样,DIF上穿或下穿MACD都是DIF将要上升或将要下降的信号.而DIF的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又是价格将要上升或下降信号.,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在较低的位置,DIF向上交叉MACD与O轴线时,属黄金交叉,为买进信号。在DIF向上运行到O轴附近,DIF向下跌破MACD,只能认为是回落调整,可作逢低买入.,买入,卖出,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MA及MACD理论,二、MACD理论3、MACD应用一般应用原理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平均 MA MACD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