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烧伤的诊断及治疗.ppt
《积烧伤的诊断及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烧伤的诊断及治疗.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面积烧伤的诊断及治疗 成都中医药大学 曾源,一、概述(一)烧伤的概念:一般系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和粘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粘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和临床过程与热力烧伤相近,因此,临床上习惯将其归在烧伤一类。,(二)导致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有三1、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病死率40%80%2感染(infection):病死率50%60%3内脏功能衰竭(internal organ failure):病死率70%
2、90%,二、烧伤面积和深度的估计(一)烧伤面积的估计1中国九分法:系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教研室根据450名男女青壮年体表面积的实测结果,简化后得出的。1970年全国烧伤会讨论后应用,定名为“中国九分法”。计算方法:成人:头部9%,双上肢18%,躯干(含会阴)27%,双下肢(含臀部)46%儿童:头:9+(12-年龄),双下肢:40-(12-年龄),2、十分法: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九医院根据纸铸法实测简化而成,优点是容易记忆,使用方便。不足之处是实测面积差异较大,尤其是躯干。计算方法:头颈部10%,双上肢20%,躯干30%(含臀部和会阴),双下肢40%3、手掌法:不论年龄大小,将手掌五指并拢,单掌
3、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对于计算小面积烧伤很方便。如果伤员的手与检查者手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手估计。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与中国九分法结合应用更为方便。,(二)估计面积时的注意事项:1 计算烧伤面积时,度面积不计算在内,总面积后要分别标明浅度、深度及度烧伤各自的面积,以便治疗时参考。2 不论哪种方法,均系估计,但力求近似,并以整数记录,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采取四舍五入。3 大面积烧伤为计算方便,可估计健康皮肤的面积,然后从百分之百减去,即为烧伤面积。4 吸入性损伤不计算面积,但在诊断中必须标明其严重程度(轻、中、重度)。,(三)烧伤深度的估计:目前国际上惯用的是三度四分法。1 三度四分法的组织学划分
4、(见下表)2 三度四分法的临床表现(见下表),(四)大、中、小面积烧伤标准(成人)1 小面积:15%,1%2 中面积:烧伤面积16%50%,20%3 大面积:烧伤面积51%79%,21%49%4 特大面积:烧伤面积80%,50%,三、烧伤严重程度分类(一)中国分类法(成人)1.轻度:总面积10%以下的度烧伤2.中度:总面积在11%30%之间或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3.重度: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烧伤面积不足31%,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2)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3)中、重度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波及喉以下者)。4.特重度烧伤:总面积5
5、0%以上或度烧伤面积达20%以上者。,(二)Benaim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法:阿根廷学者F.Benaim主张用A型、AB型和B型表示烧伤的深度。A型相当于度和浅度烧伤;AB型相当于深度烧伤;B型相当于度烧伤。每一型按烧伤面积大小再分四组,以此表示烧伤的严重性,见下表:,四、烧伤的临床过程:分四期(一)体液渗出期:一般来讲,以伤后612小时内最快,在伤后2436小时时渗出逐渐减少而停止,在严重烧伤亦可延至48小时以上。在此期中,不但可以发生严重休克导致死亡,而且也可发生全身性感染、内脏并发症甚至多器官衰竭(MOF)。(二)急性感染期:系指烧伤后短期内所发生的局部和/或全身的急性感染。一般来讲,烧伤
6、创面感染总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急性感染期一般为伤后12周内,此时,创面肉芽屏障未臻形成,全身系统器官功能尚未从严重休克打击后完全调整和恢复过来,因此,烧伤越重,感染发生越早、越严重,病程越长,全身性感染发病率越高。故抗休克的本身即包括了抗感染因素,反之,早期抗感染也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三)创面修复期:没有感染的浅度烧伤一般可在12周内痂下愈合。较浅的深度烧伤凭借上皮岛的扩展也可在23周后痂下愈合。较深的深度烧伤的痂皮与度烧伤的焦痂,如无严重感染,则在伤后34周左右开始与健康组织分离,称为“自溶脱痂”,创面如果较大(一般大于33cm2),不经植皮多难自愈或需时较长,或愈合后瘢痕多
7、。本期的中心环节是加强营养,扶持机体修复机能和抵抗力,积极消灭创面,并注意感染的防治。(四)康复期: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经植皮愈合后,由于丧失汗腺,伤员不能通过出汗来散热,以致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发生紊乱,在盛暑季节,这类伤员多感全身不适,一般多需要经过23年的适应过程,症状才逐渐减轻。因此,康复期的长短,因具体情况而异。,五、烧伤休克的防治:(一)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烧伤后体液变化,主要有四个环节:1.烧伤后毛细血管渗透压增高,烧伤和非烧伤区组织的循环渗出至细胞间质内;2.烧伤组织的渗透压增高,加重组织水肿;3.细胞膜功能受损,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4.伤后低蛋白血症,有利于循环内液体渗出至组织间
8、隙内。,(二)烧伤休克的防治:1在烧伤休克防治工作中,常见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四点:(1)早期延误补液或补液不足:是当前最普遍和严重的治疗失误。(2)早期补液过多。(3)追求正常的生理状态。(4)单纯依靠补液防治休克。2补液治疗:一般烧伤面积成人在20%以下,小儿在10%以下的轻度烧伤,可口服含盐饮料。反之,则按补液公式进行补液。常用的补液公式有Evan公式、Brooke公式、南京公式、Parkland公式、第三军医大学公式。,第三军医大学公式:(1)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成人:胶体量=面积kg体重0.5ml 电解质液=面积kg体重1ml 基础水份:2000ml 儿童:胶体量=面积kg体重1ml
9、电解质液=面积kg体重1ml 基础水份:=10 kg kg体重100ml=20 kg 1000+(体重-10)50ml=30 kg 1500+(体重-20)25ml(2)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儿童、成人均比第一个24小时减半补充胶体、电解质,基础水份量不变。注意:1、伤后8小时补入估计量的一半,后16小时补入另一半。2、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匀速输入。3、尿量保证不少于是1ml/kg/h。,(三)液体的选择1、胶体的选择:血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较理想胶体。2、电解质溶液的选择:在烧伤早期的补液治疗中,应选用平衡溶液。乳酸林格液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等渗电解质液。若无现成的平衡盐液,可按2份生理盐水及1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烧伤 诊断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808388.html